教学设计研讨 教学设计研讨报告

时间:2023-09-12 04:15:49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教学设计研讨(共3篇)

      第1篇:研讨课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收集鲁迅生平和创作的资料,认识鲁迅的人生道路,为理解鲁迅作品打下基础。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明确这篇回忆录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的。2、复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探究本文外貌描写及典型事例对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2、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

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难点: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采用小组自改互查的方式,组长点评完成情况。二、研读关键语段,深透理解文意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1、2语段,思考:(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2)“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明确:(1)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呼应。作者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东京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远大抱负与灰色的环境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心绪包容在这感慨良多的一句话里面。反衬出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2)句中“标致”是反语,用以讽刺。“实在”表示“的确”的意思,用“实在”加强“标致”,增强了这一反浯的讽刺力量,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夷和反感。而改动后则语意直露,缺乏讽刺意味。

          2.学生集体诵读第5语段,思考:(1)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缘由是“物以希为贵”.那么句中的“大慨”可以用“因为”替代吗?(2)“居然睡安稳了”句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教师点拨:(1)“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肯定语气。作者用诙谐的口气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有点自谦、自喜,还有点隐含的感激之情。作者把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而“因为”则表达不出这层意味。

          (2)“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前面说明这个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不易安睡,但出乎意料的睡安稳了,表露了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恶劣不以为意。“居然”一词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3.学生自读课文第24至31语段,合作探究:(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2)“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特意写明呢?(3)“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何尝”是什么意思?(4)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交流后发言,教师明确:(1)这是在考试**一事使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人格受到极大伤害后写下的一句极为愤慨的话。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歧视中国的日本人的心理来写的:在他们看来,贫弱中国的国民是低能儿,分数六十分以上,是老师漏题,而不是个人能力所能达到的。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到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所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忧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2)文中看电影事件中所叙述的中国人的情形,是依着一个要被枪毙的中国人、一群围着看枪毙的中国人和一个“我”的次序来说的。特意写明:“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说明作者没把自己看做局外人,旁观者。

          (3)“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酒醉似的喝采”原指日本学生看到枪毙中国人时兴高采烈的表现。句中的“他们”指麻木的中国人。

          (4)匿名信事例中作者有意揭示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现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看电影事件反映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这两件事各有侧重,第一件事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志使自己祖国富强的志向,第二件事写中国国民的不觉悟——这是造成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促使作者弃医从文。4.学生自读课文38语段,教师点拨:语段中“良心发现”一词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

          动;“增加勇气”是指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正人君子”指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的御用文人等。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文章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

          义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5.学生齐读课文1、5、24~31、36~38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读要求:第1段要读出辛辣嘲讽意味,第5段以轻松亲切语调表现友好之情,24~31段则充满愤激,36~38段应满溢感激。三、合作研讨,体验反思

          1.关于课文主旨的理解,沦争颇为热烈,对于下面的说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结合文(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学生各抒己见.激烈争论。

          2.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引导、鼓励。四、课堂小结

          欣赏一篇优秀的作品,就像品味陈年佳酿,只有用心体悟,才能获得心灵的飞跃和思想的升华。鲁迅的文章尤为如此。走进散文《藤野先生》,使我们更亲近地触摸了鲁迅奋然前行的心迹,更深透理解了鲁迅感念师恩的丰富内涵。藤野先生,令鲁迅感念,更镌刻在读者的心中,愿我们在关爱的沐浴中,生活的天空更为湛蓝、亮丽。五、作业布置

          朗读课文,领会感情

          第2篇:作文研讨课教学设计

          课题:

          -------变------了备课人:张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形式了解,感受一个地方的环境变化,并能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2、学会列提纲。

          重点:抓住一个地方的变化,将变化写具体。

          课前准备:记者调查、个人调查。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1、同学们,图上四位可亲的老师大家还记得吗?(生:是我们三年级的班主任)。那么这张呢?(生答:现在的班主任),这说明班主任发生了什么呀?(生答:变化)。同学们,伴随我们成长的不仅仅是学校的老师,还有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它们也在发生着变化,那么,哪些地方使你印象最深呢?

          2、交流,适当板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百花园四笔下生辉部分。板书课题(--变--了)

          齐读教学目标。

          (一)发现之美:确定材料根据我们生活的地方选择:(短片)生活中变化很多,也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带着我们认真观察的眼睛和善于发现的心灵去我们最爱的校园里看一看吧。

          1、学校     出示新旧照片,形成对比,让学生观察发言,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同学们还可以补充校园长廊文化的变化,楼文化的变化,生态园的变化,路文化的变化。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在组长的带领下记录主题环境前后的变化,要有重点。

          (二)欣赏之美:校园变美了

          (三)交流之美:确定材料

           

          1、小组交流、讨论、结合之前的实地调查,记录下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感受。

           

          2、选派小组长做分享展示。

          交流让智慧的碰撞,分享让智慧加倍,展示让智慧闪光!同学们,我们大胆展示自己的智慧的成果吧!

          (三)展示之美:

          我发现(

          )以前是(

          ),现在(

          )。我的感受是(

          )。我的感受是()。精彩句子:运用一些成语和比喻句、拟人句。

          (四)美的积累——写法指导:     写好开头:语言要优美、开门见山。例如:这几年,我们家乡环境变化可大了。

          写好中间:紧扣“变化”,先写几句以前环境怎么样,再重点写现在的环境怎么样。

          结尾要出彩:结尾可以总结全文,写一写这种变化带给自己的感受,呼应开头。

          (五)美美与共!

          变美的校园,你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写下来呢?赶快拿起你的笔描述一下吧!比赛一下,谁是文思泉涌,妙笔生花,能说会道的小作家!让我们记录美,写出美文,美美与共!

          (六)、开始作文

          学生列好提纲,开始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并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要求:1.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

          2写出这个地方以前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写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

          -------变------了

          校园变美了

          选取地点(变化大)

          列提纲:按事情发展顺序,主次分明。

          第3篇:高效模式研讨课教学设计     《画杨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三、教具准备:PPT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二)1.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那“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呢?请大家打开书,找到有关段落自由地读一读。2.学生找到相关段落,自由读文。3.师:谁来读读你找到的段落?4.学生汇报(读课文第2自然段)

          5.师:他找对了吗?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我”是怎样画杨桃的?6.生: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7.师: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8.师: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三)精读感悟

          1.“我”这样做是听了父亲的哪句话?(板书:父亲)2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想当然”的呢?     3.师:当“我”满怀信心地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同学们有什么反应?到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读一读。

          4.生: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5.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读、练读

          6.师:这时老师又是怎样做的呢?他有没有跟同学一样讥笑我?到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7.师:“审视”是什么意思?谁来做做动作?

          师:因此便出现了下面这段对话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它像什么?”“像五角星!”

          请大家在下面同桌互相练读一下这段对话,再请同学来展示读。

          8.师:这时老师的神情变得怎么样了?师: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

          这次他们又怎么说呢?请在下面练读这段对话:

          “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学生自由练读。生汇报读

          9师:比较这两段对话,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前面那段对话同学们是在讥笑我,而后面的同学们知道自己错了,所以就结结巴巴了。师:前面的“不像”是指什么?后面的“不„„像”呢?10学生齐读前后两段对话

          11师:这次对话后老师的情感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和颜悦色12师: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老师说的这段话,并想想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学生自由读,说出自己的理解。

          师总结:从老师的话中我们知道了:“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板书:老师)

          (四)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对比老师的话和父亲的话的异同。(板书:实事求是)板书设计:11.画杨桃父亲老师

          实事求是课后反思     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学科的责任。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并不亚于一些自然科学的学科。因此,在教学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学习方式,把学生从被动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让学生在主动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于是我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阅读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实践的过程。

          汇龙小学教师研讨课教学设计

          学校教学研讨计划

          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研讨心得体会

          教学设计研究

          教学研讨课

         

【教学设计研讨 教学设计研讨报告】相关文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古诗三首《马诗》教研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09-12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教学反思09-12

关于教学研讨会发言稿范文精选 教学研讨会的感悟和体会09-12

[第1范文]教学研讨交流心得体会 教学研讨交流总结09-12

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教学研讨会发言稿一年级语文上09-12

教学研讨心得体会 教学研讨的感想与收获09-12

教学设计研讨 教学设计研讨报告09-12

教学研讨交流心得体会 教学研讨心得体会范文09-12

教学研讨会个人发言稿范文 教学研讨会个人发言稿范文大全09-12

教学研讨活动方案 教学研讨活动方案怎么写09-12

教学研讨会活动总结 教学研讨会报告09-12

教师教学研讨活动心得 教师研讨活动总结09-12

教学研讨交流心得体会 教学研讨交流心得体会怎么写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