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导读:范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篇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选题意义社区是管理一定区域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社会自治组织,因而自然承担了基层调解的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房屋租赁、邻里关系、经济债务、损害赔偿等公民之间有关人身、财产权益生发的民间纠纷日益增多。社区调解可以及时疏导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防止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再者社区调解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以国家法律和社会伦理道德为依据,通过调解组织耐心细致的说服和劝导工作,促使群众在平等协商、互谅互让中,化解矛盾、解决纠纷、消除隔阂、增进团结、维护稳定。调解工作要力求及时、公正,傲到以法服人,以理劝人,以情动人,使公民明法识理。但是由于社区调解制度的不完善、调解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社区调解的效果差,形式化的一种现象。
这对于社会安定是极为不利的。社区调解制度生长于我国传统的“和合文化”背景下,对于我国转型期发展民主法治、构建和谐社区具有重大意义,它是社会主义调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又具有独特的功能与特点,如何做好社区调解工作,把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促进社区邻里和睦,维护社区安定团结的局面,是当前社区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认识到社区调解的弊端所在,才能更好的进行社区调解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垫定基础。
二、方案拟定与分析法本论文准备结合课堂所学理论和实习过程中的实例,从以下几方面分析论题:社区概述
(一)社区调解概述
(二)社区调解与社会关系的概述
1、社区调解的工作总体介绍
2、社区调解的弊端
(一)硬件上
1、场地
2、资金
(二)软件上
1、缺乏制度上的保障。
2、缺乏系统的工作流程
3、缺乏有效的管理规范
4、调解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
三、如何进行改进
(一)加快组织体系建设。一是加快调解中心建设,优化整合调解资源。
(二)创新社区调解工作管理机制。
(三)提高调解工作人员素质。
(四)切实发挥“合力作用”。
四、实施计划XX年.12.01——XX年.12.10论文选题XX年.12.11——XX年.12.20开题报告XX年.12.21——2010.01.20撰写初稿2010.01.21——2010.04.25论文修改2010.04.26——2010.05.10论文定稿2010.05.11——2010.05.25论文答辩
五、参考文献
1、张璇.现代调解制度的价值考察[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XX,
(05).
2、唐茂林.论人民调解的转型[d]湘潭大学,XX
3、黄翘云.和谐社区长效机制的探讨[j].武汉学刊,XX,
(01)
4、张芝霞.我对社区调解工作的几点体会[j].社区,XX年,
(05)
5、姜振华.社区参与:对社区居民与居委会互动关系的透视[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XX年,
(03)
6、郝增福.社区调解引入“民主听证”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司法,XX,
(04)
7、罗淳.社区问题探讨[j].理论与改革,1999,
(02)
8、陈新江.推进社区依法治理之我见[j].中国司法,XX,
(07)
9、姜良栋.建立治安调解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公安研究,XX,
(07)
10、江舟.治安调解处理的背后[j].检察风云,XX,
(19).
11、刘武俊.重估调解制度的价值[j].中国司法,XX,
(01).
12、约翰·布拉德,戈玉和.社区调解、刑事司法与恢复性司法——法律制度的重构[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XX,
(03).【篇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
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何文茜)等;
(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国外研究现状: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
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方案、进度:2006年11月—2007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2007年2月—2007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2007年3月—2007年4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2007年4月——:定稿。
预期效果:本文结合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阐释,尝试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5.已查阅参考文献:书籍:
1、张爱玲,《张爱玲全集》【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
7、陈卫平,《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
2、李祥伟《“丑”趣———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学术论坛,2005年。
3、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广州广播电视大学报,2004年。
4、张江元《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5、屈雅红《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何文茜《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7、何蓓《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
8、申载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
9、吴晓,封玉屏《电影与张爱玲的散文写作》浙江社会科学报,2004年。
网络资料:
1、《恐怖情节心理分析》
2、《绽放在暗地里几个唯美的惊惶意象》
3、陈文珊《女性·月亮·鬼气——试论《聊斋志异》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XXXXXXX年XX月XX日院(系)审查意见院系(公章):XXXX年XX月XX日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_1 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范文】相关文章:
开题报告范文 药学开题报告范文08-08
开题报告范文模板 开题报告范文100篇08-08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范文 论文开题报告咋写08-08
开题报告范文精选 开题报告怎么写?08-08
开题报告范文模板 开题报告范文模板ppt08-08
优秀报告范文: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论文的开题报告怎么写?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