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手抄报

时间:2023-07-11 19:16:59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总结知识点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方法,特别是对于历史知识,同学们更是要总结,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一个历史事件的间隔:

        (1)两个历史事件同在公元前或同在公元后,则用大数减去小数即可;如计算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和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两个时间的间隔,则是221-207=14(年)。

        (2)两个历史事件一个处于公元前,另一个处于公元后,则需要两个数相加,再减去一年。如计算公元841年到1949年之间多少年,正确的计算方法是841+1949-1=2789(年)可以把这种算法归纳成一个简单公式“前后相加再减一”

        (二)春秋战国的纷争

        1、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2、战国七雄

        (1)三家分晋: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

        (2)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

        (3)战国七雄:战国时期,形成了齐、楚、燕、赵、韩、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

        (4)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战国兼并战争的实质:封建地主之间的兼并战争。

        (三)大变革时代

        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2)春秋末年,我国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革命。

        (3)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2、商鞅变法

        (1)背景:①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的田地变为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②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

        (2)开始: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3)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军直接派官吏治理。

        (4)性质:是一次比较彻底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5)作用: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二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秦王扫六合”

        1、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览全国一切军政大权。②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③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

        (2)经济上:①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②统一度量衡。

        (3)思想文化上:①统一文字;②“焚书坑儒”

        (4)军事上: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②统一东南、岭南地区,兴修灵渠注:①焚书,除政府外,民间只准保留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②长城西起临洮。

        东到辽东,用来抵御匈奴③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系秦是我国历史上

        1、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意义原因:①根本原因:秦的暴政②具体原因:徭役繁重;刑罚严酷;赋税沉重经过:①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在陈建立张楚政权;②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刘邦率军入咸阳灭秦。意义:①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注:公元前206—前202年,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公园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三)大一统的汉朝

        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四)两汉经济的发展1.

        (五)秦汉的民族关系1.秦朝的民族关系

        (1)秦朝与匈奴的关系:为了安定北部边郡,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后来又让蒙恬负责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的进扰。

        (2)秦朝与其他民族的关系: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在征服南越的过程中,开凿了“灵渠”,它沟通了湘水和离水,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作用及原因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标志着汉朝对匈奴关系的重大转变,汉朝由守转攻,掌握了军事上、政治上的主动权,且成绩辉煌,匈奴从此无法与西汉抗衡,力量被极度削弱。当匈奴内部分裂时,其中一部分选择了归附相对强大的汉朝,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匈奴族与汉族的融合。另外,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这与汉武帝时期的繁荣和强盛是分不开的,反击匈奴的胜利使北部边郡得以安宁,有利于中原农业文明的发展和民族之间的融合。

        (六)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张骞通西域

        (1)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2)过程: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3)意义: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2.设西域都护

        (1)时间:公元前60年。

        (2)意义: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3.开通丝绸之路陆路:长安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大秦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和斯里拉卡半岛

        (2)意义: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4.张骞在历史上的贡献张骞通西域,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张骞通西域,奠定了我国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基础,后来,西汉设置了西域都护。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并开通“丝绸之路”。

        总之,张骞是我国历史上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沟通西域和内地的联系,促进中西交往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5.西域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6.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开通及其历史作用

        (1)丝绸之路是西汉政府为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使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汉朝的丝、丝织品大量运到西域后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情况下出现的。

        它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府行为之后的民间行为所导致的结果。

        (2)丝绸之路是西汉与西域交往和交流的历史见证。丝绸之路也是西汉时期及以后,中国与西亚、欧洲各国的联系之路。

        (3)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密切了汉族与沿途的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它促进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总之,丝绸之路的开通是积极的、进步的,应当予以充分肯定。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三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一)三国鼎立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1.淝水之战

        (1)东晋的建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2)前秦的强大:4世纪后期,氏族人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励精图治,前秦迅速强大起来。

        (3)淝水之战:383年,双方在淝水展开决战,东晋大败前秦。

        此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混乱,而南方的东晋则保持了相对的稳定。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宋与其后出现的几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三)北方民族大融合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唐朝的建立与衰亡

        (1)(2。

        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3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唐玄宗在位前期,社会经济出现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开元盛世”。

        (5)唐玄宗统治后期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至衰的转折点。

        公元9世纪后期,在唐末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唐朝走向瓦解。907年,唐朝灭亡。

        (三)盛世经济的繁荣形成的原因:1.隋朝开创性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

        2.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政治清明。如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善于用人和纳谏,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调整统治的政策和措施,为唐朝前期繁盛局面的出现打下了基础。3.唐初,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以及发展生产力的努力。

        4.人民安居乐业后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为唐朝前期的繁盛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启示:1.必须正确认识人民力量的伟大,使之有效的为社会做出贡献。2.清明的政治、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盛世的重要保证和必要前提。

        3.统治者的个人作为也至关重要。

        (四)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的创立、完善、作用及影响

        (五)“和同为一家”1.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2.如何认识唐朝与边疆各民族的关系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呈现出繁盛景象。那时,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边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于墙”,但相互间的友好关系是主流。3.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呈现怎样的特点

        (1)战争后设置管理机构:唐初,唐太宗时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并给予适当安置;高宗时,灭掉西突厥;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在西突厥地区设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

        (2)册封首领: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授栗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3)联姻“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加强了唐蕃关系;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成婚,唐蕃“和同为一家”。

        (六)对外友好往来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四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1.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1)契丹的建立民族:契丹族。时间:10世纪初。

        政权名称:契丹政权(辽)。都城:上京(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势力扩张:辽太宗时期,占领了幽云十六州。2)北宋的建立时间:匡胤。北宋建立的影响:陆续消灭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但随之而来的是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因此,北宋并不是一个统一全国的王朝。

        3)辽和宋的和战澶渊之盟背景:北宋建立后,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经过:振,打退了辽军。双方在澶州城下订立盟约,史称“澶渊之盟”。

        盟约内容:辽撤兵,北宋每年给辽岁币。历史影响:澶渊之盟后,辽、宋开始了长达契丹族人民的经济和文化生活。但送岁币的条款给北宋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4.西夏的建立与宋夏和战1)西夏的兴起时间:11。政权名称:西夏。2)西夏与宋的战与和元昊称帝之后,连年与宋交战,双方损失很大,后议和。

        议和内容: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的影响: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西夏设立太学,翻译汉文书籍,积极学习中原文化。

        但是,岁币给北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5.金与南宋的对峙1)金的建立时间:12。政权名称:金。

        2)金灭辽、北宋和南宋的建立①1125年金灭辽;②1127年金灭北宋;③南宋建立:建立于1127年;定都临安(在今杭州)构。3)金与南宋的关系①金军南下,岳飞抗金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抗金名将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后来金军再次大举进攻南宋,岳飞又取得郾城大捷,收复了许多失地。

        ②岳飞被害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强大会威胁自己的统治,于是向金求和,,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③金与南宋的议和时间:岳飞班师以后。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影响:宋金对峙局面形成。④金迁都: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金迁都燕京并改名为中都(在今北京)。2.岳飞能长期受到人民尊敬的原因1)金军南下攻宋,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反抗民族掠夺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是正义的战争。2)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3)岳飞抗金有功,反而因投降派的诬陷而被害,这种冤屈得到了人民的同情,因此,岳飞长期受到人民的尊敬。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2.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唐末至五代,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北方战乱,中原人民大量南迁。2)江南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3)南方各政权为增强国力采取发展经济的措施。

        4)南迁农民带来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经验,与江南人民共同辛勤劳动。这一切都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已完成了由北向南的转移,南方经济已明显的超过了北方。

        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1)在先秦和秦汉时期,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开发较早,农业发达,经济重心在北方。2)东汉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趋势。3)自东晋后期以来,江南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

        4)到唐朝中期以后开始了十分明显的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5)南宋时期长江以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和最发达的地区。经济重心南移至南宋时最后完成。

        6)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较快,完全超过了北方。7)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四)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1.蒙古的统一和元朝的建立11206。

        2)元朝建立:。3)统治措施:①建立行省制度a.目的: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b.②推行重农政策a.将许多牧场恢复为农田。

        b.禁止掠夺人口为奴。c.朝廷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d.。

        45)民族关系的发展①人分四等: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②民族融合a.原因: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b.表现: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接受中原先进文化,提倡儒学。

        c.2.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1)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建设,始于元朝。2)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行省制度最突出的影响是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便于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3)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

        (三)明清抗击侵略的斗争1.明清抗击侵略的斗争1)戚继光抗倭①倭寇: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骚扰中国沿海地区。

        ②背景:明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③过程:戚继光组建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荡平了浙江、福建和广东的倭寇。④结果: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2)郑成功收复台湾①背景: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②过程a.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出发,进攻台湾。③意义:郑成功跨海收复台湾,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了保护作用。

        3)雅克萨反击战①背景:明末清初,沙俄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②过程: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雅克萨,重创俄军,沙俄被迫同意谈判。③结果: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岛在内广大的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2.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首先,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得道多助;二是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三是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四是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三国时,吴国孙权于230年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夷州,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2)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流求即今台湾,隋、唐、宋代一直称台湾为流求。

        3)元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也就是台湾。4)明朝郑和下西洋,船队经过台湾,今天台湾的淡水、基隆两城就是郑和命名的。5)1624年,荷兰殖民者开始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6)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这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同时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⑴蒙古:1771年,渥巴锡率领漠西蒙古土尔邑特部,历时八个月,形成万余里,终于回到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⑵新疆:18世纪中期,乾隆帝评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叛乱,重新统一新疆。⑶西藏①顺治帝赐予__五世以“__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②1727年,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同__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③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清政府控制了__和班禅继承人的确定权。⑷清朝的疆域①②清朝统一的意义: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2.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⑴乾隆帝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管辖新疆地区。⑵确立了中央政府册封西藏佛教首领__和班禅的制度,设置了驻藏大臣。⑶妥善安置了重返祖国的土尔扈特部众。

        ⑷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⑸取得了雅克萨之战的胜利,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两国东段的边界。总之,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反抗外来侵略,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等措施都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3.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西汉时,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

        (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3)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军队驻扎新疆地区,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五)明清的社会经济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总结知识点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方法,特别是对于历史知识,同学们更是要总结,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一习的好方法,特别是对于历史知识,同学们更是要总结,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一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手抄报】相关文章:

知识点总结 澳大利亚知识点总结07-11

知识点归纳总结 海底两万里知识点归纳总结07-11

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07-11

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07-11

历史知识点简明总结 历史知识点简明总结初一07-11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手抄报07-11

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总结 历史知识点梳理07-11

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历史知识汇总07-11

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 高中电场知识点总结物理公式07-12

电场知识点总结 电场知识点总结公式07-12

电场强度知识点总结. 电场强度知识点总结图片07-12

电场强度知识点总结 电场强度知识点总结视频07-12

电场知识点总结 高一电场知识点总结07-12

电功率知识点总结 电功率知识点总结乐乐课堂07-12

高中物理电功率知识点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二物理关于电功率的题型07-12

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07-12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07-12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 天津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07-12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会考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07-12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