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报告_共 关于论语的读书报告ppt

时间:2023-08-08 22:29:47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论语读书报告_共10篇范文一:论语——读书报告

        一、书名:论语

        二、著者:孔子

        三、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四、读后心得:一本书在不同的时候去阅读都应该有不同的收获吧,这次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总觉得有些句子、有些道理,虽然隔了千年依然对我们很有帮助。学而注重的并不应该只有学位和分数,我们为何而学?学而何用?我想这该是我们在接受教育之前应该明白的。

        为政【译文】孔子说:“对领导尽礼,人们认为是谄媚。”这应该是很客观的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正常心理吧,然而现在这种心理却变化成了一种真实。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向领导谄媚、行贿,可以说是“事君尽礼,谄也。

        ”也许以前我们应该批评的是有这样心理的人,然而现在我们真的应该批评这种为了自己利益而“事君尽礼”的人。里仁的,因为我们在这方面做的确实很不够,我们会因为父母的唠叨而不耐烦,顶撞他们,甚至跟他们大吵大闹而离家出走,对父母的尊重似乎已经变得虚无缥缈。平等,不代表我们可以不尊重自己的父母。

        尊重父母的美德,应该千年不变。公治长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应该是说明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与爱好,因而有不同的收获。

        我想说的是,不同的人应该也具有不同的才能,因而我们在选择人生的道路时也应该不同的方向。别人认为好的,别人做得好的,未必对自己是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应该认识自己而决定方向,而不是随大流。述而人生目标,也是我们现代青少年应该努力的方向。

        这应该足以与“四有”相媲美,或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应该配亚宾馆自己的情操,仁慈友爱,学会感知生活的美好,享受生活。泰伯这是我们也应该杜绝的,我们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多与别人交流意见,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不自高自大,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先进就是我们的孔子说:“读了许多书,让他干工作,却完成不了任务;让他搞公关,却完成不了使命。这样的人,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这对我们可以说是一种警醒,现在的我们学了许多的知识,却不知道怎样在现实中去应用它。例如我们学了六七年的英语,却在面对外国友人的时候不知所措。

        我们现在该做的不仅是学习的知识,还应该学会如何去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不致学而无用。宪问必行,行必果,不浮夸,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是否接受任务,以免因自己能力有限无法完成任务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能力。”是金子总会发光,我们不怕没有机会出现,怕的是机会出现了自己却无法把握。我们不该在机会没出现之前碌碌无为,而是要为机会的到来做准备,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不会有错失机会的那种悔恨。

        卫灵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必须时刻警觉。为自己的将来考虑,不满足现状,不因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我们面对的不仅仅只有现在,将来是我们的挑战,我们必须谨慎对待。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说:“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现在是一个合作的社会,但自身的能力也十分重要。因为在一个合作的群体之中,每个人都是孤立的,你自己的任务是要靠自己完成的,如果因为你的能力太弱而影响了整个群体的进度,你就会被淘汰。

        因而求人不如求己未必不是一条好的箴言。季氏孔子说:“四十岁还让人厌恶的人,一辈子都完了。”一位哲人曾说过:“你可以不为你30岁以前的相貌负责,但你完全要为你30岁以后的相貌负责。

        ”因为你30岁以后的相貌是你自己在30年中的性格培养,文化背景,人生态度等构成的。因而,你的前半生的生活决定了你的后半生。子张这应该是我们性格中的弱点,我们有太多顾忌,以致我们甚至违背自己的意愿。

        总结:在中国文化日益走向世界的今天,《论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从,它已经不仅仅是一本儒家经典,它足以作为一本指引我们人生处世的哲学巨著。时而阅读一下,总会拥有不同的收获。范文二:论语读书报告

        (2)我读《论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同一种独特文化心理定势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中国古代文化,就没有中华民族;没有强大的文化支撑,中国不可能延续五千年。而作为一本中国传世经典丛书,《论语》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宗教、艺术、医药、民俗等各个领域,多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源远流长、内容宏富的中国古典文化宝库中之精华。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心存不满,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

        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

        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以上是《论语》出现的历史背景。

        下面来谈一下《论语》书名的含义:《论语》是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论的汇编。班固在《汉书·艺文志》概括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这里的“论”是“论篹”之意,“语”是“语言”之意,“论语”即指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篹”成书。《论语》的基本思想也就是孔子的基本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哲学思想是唯心的。

        但是,社会的发展,各种现实的原因,对他也不无影响。《论语》也记下了他思想中一些有积极意义的东西,例如薄赋敛、举贤才、节用、爱人、使民以时、有教无类、不信鬼神等。尤其是他的教育经验、学习经验、写作经验、生活经验和诗论,更值得我们重视。

        《论语》中许多十分精辟的格言,正是这些可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但是,由于时代和个人的局限,孔子本人的思想其实本身不是那么单一的,也是具有它自身的逻辑上的冲突的,下面首先我会结合《论语》来阐述一下孔子思想中的一个纠结点。“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句话并不难理解,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从中不难看出,孔子提倡节俭为民,这一点无疑是符合正统思想的,更是我们所极力宣扬之处。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港,人不堪其忧,回仍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句表现出对颜回安贫乐道精神的大加赞扬,另外一句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更是表现出孔子与在乎物质追求者的势不两立,着力渲染了一种“贫贱不能移”的高尚节操。

        然而,同样出自于论语一书,《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很显然,孔子本人其实还是很追求物质生活,最最起码也是很注意吃的方面的讲究的。

        其实很显然,孔子似乎既不愿意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也提倡具备不以贫穷为耻的德操,而我认为,实现了前者,后者的具备与否其实根本就是没有区别的,因此而言,孔子在外部条件上,还不是如宣扬的那样彻底坚决。正如他所言:“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意思就是说:“如能致富,哪怕是赶车,我也干;如不能,则随我所好。

        ”可见,孔子本身是贪图财富的,这样的孔子,说难听点,确实是有点虚伪的,而他虚伪的地方不仅仅是表现在贪图富贵却倡导“安贫乐道”,还表现在好多方面。以下来依依介绍孔子“虚伪”的地方:说完贪财,我们来谈谈孔子的“贪权”,孔子在宣传仁德的时候,无不慷慨激昂、清高得纤尘不染,但孔子周游列国,目的很简单,就是为自己谋个一官半职,当子张问孔子如何取得并保持官职俸禄,孔子说:“对有疑问的东西多听多学,谨慎地说出自己所知道的,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对自己不会做的事情要多看多学,对自己会做的事小心谨慎地做,这样就少有懊悔。

        言论上少出错误,行动中少有懊悔,官职俸禄就在其中了。”(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意思就是说,要看长官的脸色行事,放弃原则做官,圆滑做人,只要没有伤害到私利。可能是我有些偏激,解读有误,但孔子确实是对等级制度及其推崇的。

        而等级制度的实质就是特权和官本位,如此一级压一级,一级侍候一级,每个人是上一级的奴才,又是下一级的主子。这是一个金字塔形的社会和权力结构,从底层向上仰望,看见的是冷冷的屁股;从高层向下望去,看见的是奉迎的嘴脸。“官大一级压死人”、“媳妇熬成婆”这种等级既使人压抑得要死,但又让人看到了希望,从而达到奴役百姓的目的。

        孔子在那个年代虽然提出了“有教无类”这个思想,但是其实他自己并没有做到“有教无类”,他教学生是必须要收学费的,他认为交不起学费的学生是没有资格跟着他学习的。孔子曾经说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就是说,只要带了见面礼我就教诲他。

        可是,孔子还是把见面礼作为了他教学生的前提条件。孔子那时提出的另一个关于教育的先进思想是“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的意思与现今提倡的“因材施教”是等价的,但是孔子真的做到因材施教了吗?宰予在大白天睡觉。

        孔子骂他说:“朽木无法雕琢成器,粪土堆成的墙无法装饰使之华美。对于宰予,我还能骂什么呢?”(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于予与何诛?”)孔子对弟子的赞扬可以理解,但对咒骂却无法理解。孔子不是会因材施教吗?怎么就不能发掘出一个弟子的长处,反而是恶毒地咒骂呢?其“师德”是值得怀疑的。孔子说话的恶毒还有其他体现,“幼而不逊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以杖叩其胫。口中不离“礼仪道德”的人,居然大骂一个儿童小时候就不懂礼貌,长大了一事无成,说这个儿童老不死,是个害人精,这是何等恶毒的言语!谈到教育,不得不佩服孔子作为老师的绝顶聪明,因为他很善于表扬自己的学生,他的表扬倒不一定是真正的表扬,而在于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通过如此的“炒作”,既抬高学生,更抬高自己。

        孔子说子贱:“此人真是个君子啊!鲁国如果没有君子,他的君子品德是从哪里学来的呢?”(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表面上看,孔子是在夸鲁国的人杰地灵,实际上是在夸耀他自己。子贱是个真正的君子,那么给子贱以君子品德的是谁呢?当然是孔子,他才是鲁国的大君子。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相比,谁更胜一筹呢?”子贡回答:“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颜回闻一知十,而我听到一点只能推知两件而已。

        ”孔子说:“不如他。我你都不如他的。”(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颜回就是那个其他弟子都跑去听少正卯讲课而唯一留下来,给了孔子面子的弟子。颜回敬爱孔子如父,孔子周游列国时与颜回走失了,几天之后才找到孔子,孔子看到他就说:我以为你遇害了呢?颜回回答说:老师还活着,我怎么敢先死呢?对这样忠心耿耿的弟子,孔子最为欣赏、推重,并树为众弟子的榜样,这是谁也知道的事情。子贡敢和老师树立的典型比高下吗?当然不敢!孔子还特别强调:你和我都不如他。

        孔子敢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囚禁在狱中的公冶长,敢于把哥哥的女儿嫁给有争议的南宫适,并不能说明孔子有多高尚,而恰恰是孔子的一种战略“投资”。南宫适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孔子说他“统治者有道,南容不会遭到废置;统治者昏乱,他不会遭到冤刑。”(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可见,南宫适是一个很会“做人”的人。孔子能把女儿和侄女嫁给公冶长、南宫适这样的人,说明只要投到孔子门下就能得到某种保障,因此,孔门就会成为无数学子心目中唯一的“名牌”。

        这正是孔子超越凡人之处。在孔子的弟子中,敢于和孔子唱反调的是子路,并多次使孔子面露尴尬。子见南子,子路不悦。

        夫子誓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孔子会见了风流大美人南子,子路不高兴。夫子发誓说:“若我有歪心,老天讨厌我吧!老天讨厌我吧!”)如果没有歪心,为何见她,而被子路揭穿后却仍不承认。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学习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不知道快要变老了等等?”)可见孔子自夸到了何种程度!所以,孔子经常在背后说子路的坏话,“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子路啊,他比我勇敢,但缺乏才能。

        ”)子曰:“衣敝縕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孔子说:“穿着破旧衣服,与穿着狐皮貉皮衣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惭愧的人,大概只有子路吧?‘不嫉妒不贪婪,有何不好?’”子路终身记着这话。孔子知道后,又说:“这是应该做到的,怎值得满足?”)就算略略表扬一下子路,最终也会以批评结尾。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闵子骞在旁侍奉时,一副正直而恭敬的样子;子路侍奉时,一副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侍奉时,一副温和快乐的样子。

        孔子乐了,说:“象子路这样,恐怕不得好死。”)作为一个众人宣扬的“大圣人”,居然骂子路不得好死,可见孔子刻薄到何种程度!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缺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说:“如果卫国的君主等待您去执政,您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孔子说:“一定是纠正名分呀!”子路说:“是这样的吗?你太迂腐了,纠正名分有什么用?”孔子说:“你太粗野了!君子对于不懂的事情,一般都采取保留意见。名分不正当,说话就不合理;说话不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事情办不成,法律就不能深入人心;法律不能深入人心,刑罚就不会公正;刑罚不公正,则百姓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所以领导做事必须说得通、说话必须行得通。领导说话,绝不随便、马虎。

        ”)这里不仅表现出孔子对子路跟他唱反调的不满,他只希望自己的学生都像颜渊一样生活在他的翅膀之下,还能展示出孔子的迂腐,孔子极其注重“名”。虽然孔子喜爱他的学生颜渊,但与“名”比起来,颜渊就要被抛到一边了,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颜渊死,颜渊的父亲颜路请孔子卖车给颜渊做椁。

        孔子说:“有才无才,都是儿子。我的儿子孔鲤死时,有棺而无椁。我不卖车步行为他做椁,因为我做过大夫,不可以步行。

        ”)而颜渊死的时候,孔子大呼:“哎!老天要我的命啊!老天要我的命啊!”(“噫!天丧予!天丧予!”)难道他的“命”都比不上他的“名”吗?当然了,以现如今的多元思想如我般来评判一个几千年前的古人,未免太过苛刻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儒家思想作为数千年了统治中国的主流思想,造成的消极影响也绝不占少数,以上就是我读完《论语》后对其逻辑上自相矛盾的地方的浅薄评论,不当之处还望大家不吝指正。范文三:论语读书报告从《论语》中看现代公共关系思想“公共关系”一词是英语“publicrelations”的中文译称,是指一个组织在经营管理中运用各种信息传播媒介,促使组织与相关社会公众的双向沟通,为本组织树立良好公众形象,从而达到组织的预期目标。公共关系于19世纪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由于改革开放公共关系正式进入中国大陆。

        但在这之前的古代中国就客观存在着类似现代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其时周王室微弱,诸侯虎视王位,争霸天下,黎民生活涂炭。

        孔子兴私学、弘仁道,以期推行贤人统治,平息纷乱,共赴大同。孔子及其弟子的一些言行,从现代的眼光来看,实质上就是公共关系活动或对这种活动的评价。《论语》一书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底子的言论。

        本文将从“仁”、“义”、“信”、“礼”、“和”这五个组成孔子思想的重要方面谈关于《论语》和公关思想的联系。1.“仁”与“公众子的最高标准,这在《颜渊篇》中有所体现。孔子对“仁”做出了解释,“克己复礼为仁”、“仁者,其言也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三句的白话分别是“约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礼,就是仁”、“具备仁的人,言语谨慎”、“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他人”。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看,“仁”是组织需要具备的素养,一方面要体现出“仁者,爱人”的思想,另一方面要表现互惠的理念。具体来说,组织进行公关活动时,要意识到公众是构成公共关系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离开公众再谈公共关系,只能是缘木求鱼。

        作为具有“仁”的组织,要尊重每一个个体以及个体组成的公众,真正做到“爱人”。孔子在《子罕篇》中说“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保持人格尊严,重视主观精神,肯定了人的独立人格、意志、价值。此外,孔子还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的忠恕之道,这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贯彻“爱人”的原则。

        公共关系的任务是协调行为主体与各类公众之间的关系,任何公共关系的策划者和实施者都必须始终确立公众利益至上的信条,才能取得成功。公共关系的出发点是先利己后律人,在实施过程中绝不能只顾及组织自己的利益不考虑内外部公众的利益,更不能把自己不愿做的事强加给别人。美国的公关之父艾维李在他的《原则宣言》中说过:“公众相关组织或个人的支持,必须奉行互惠原则,既要实现本组织的目标,又要让公众得益。

        当本组织的利益与公众利益产生矛盾时,社会组织应着眼于长远效果,坚持公众利益优先的原则。只有这样,社会组织才能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使合作长久。这种理念并不是说组织不考虑自身利益,而是要求其在制定、实施公关计划以及在解决与公众的矛盾中,尊重公众的意愿和利益,舍弃“一方吃掉另一方”的观念,而是通过协调与沟通,接纳、包容对立双方并求的双方的相互理解共同发展。

        比如浙江的一家生产“清风”品牌纸巾的企业,一直宣称企业所有的工厂从选址到加工废料的处理,每一步骤都和当地的环保局、工厂周边群众、社会环保组织商量过,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的意见和利益,因而作为一家产生大量污染的企业并没有收到批评和指责。组织需要怀着“仁爱”之心,像孔子口中的君子那样把“为己”和“为人”,“爱己”和“爱人”统一起来,才会有公关活动的成功。因此可以这么说,如果组织离开了公众利益这一前提,组织形象的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形成,公共关系所有的努力都会成为一句空话。

        2.“礼”与“组织自身形象塑造”孔子身处于春秋五代时期,当时社会礼乐制度崩塌,民不聊生。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毕生都在为了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而努力,由此可见孔子对于“礼”的重视。在《乡党篇》中记载了很多孔子恪守礼制的行为,有些在今天看来甚至有些愚昧。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圁圁如也。君在,踧踑如也,与与如也。”表明孔子在朝堂上一言一行都合乎礼仪规范;“齐,必有明衣,布。

        齐必变事,居必迁坐。”体现孔子对祭祀、戒斋活动的重视;“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与乡里人饮酒,拄杖的老人退出后,自己才退出来。

        表明孔子对老者的敬重,也是合乎礼仪规矩的。孔子认为,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两者紧密结合。要想在社会和个体方面实现“仁”,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克己复礼”,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使之不违背道德原则。

        因此孔子在《颜渊篇》中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回答学生颜回对于什么是“仁”的问题。同时,在《尧曰篇》中孔子提到“不知礼,无以立也”既不知晓礼,就无法立身处世,由此可见礼的重要性。

        此外,孔子强调礼不仅有外在的规范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内在的道德价值。在《八佾篇》中,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表明他所认为的礼并不是简单的送送礼物,作揖磕头,而是把礼当成教人尊老爱幼、培养自己美德的方式。孔子的一身都在推行自己这种以仁德为本的礼治代替以往以刑法为主的法治社会,他在《为政篇》中就这样表达过自己的观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联系到现代公共关系中来,孔子的“礼”的思想集中体现在组织公关人员的礼仪规范和组织的整体形象方面。公共关系中主体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需要运用协调沟通的手段,广交朋友、减少磨擦、化解冲突,创造和谐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为此,公共人员在公共关系中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表现出良好的社会公德,学习礼仪规范,约束自我,并了解和遵循各地域、各民族、各种场合的礼节要求,充分尊重他人,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理解、信任、支持与合作,这是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也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必要手段。

        现代公共关系中所提倡的“礼”包括言行举止及个人职业道德,这与孔子所强调的“礼”的外在规范性和内在道德价值是一致的。另一方面,组织通过一系列的公关活动,增强了组织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传播了组织文化,巩固了组织的自身形象。举个身边的例子,现在大学生网络购物越来越频繁,因此大学城周边每天都有很多家快递公司来送包裹,申通、圆通,等等。

        在这么多家快递公司中,顺丰快递不能说是送货速度最快的,但是肯定是服务态度最好,最受同学们欢迎的公司。原因在于,顺丰的快递员在工作中穿着统一的工作服,送货前的短信提醒中使用“请、您、”这样的敬语,对取件人的身份也进行严格的审核。可以看出,顺丰快递对于自己的员工有着严格的“礼”的要求,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了客户的满意。

        3.“信”与“组织诚信”“信”是孔子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实践其“仁”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孔子在《阳货篇》中回答子张关于“仁”的问题时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分别是“恭、宽、信、敏、惠”,即恭敬、宽厚、诚实、敏捷、慈惠。

        《述而篇》中记载了“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意思是说,孔子用四种东西教育学生,典籍文献、道德实践、对别人的忠诚以及信实。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做人言而有信是很重要的,只有“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才能称得上“仁”,可见“信”是孔子“仁”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时,孔子还把“信”看作是道德的重要准则。子贡曾问孔子怎样才能称为士,孔子在《子路篇》中答道“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说话必定诚实可信,行为必定坚定果断。

        《学而篇》中,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意为治理具有千乘兵车规模的大国,一定要守信无欺。《公冶篇》中记载“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孔子很看重自己“信”的修养,他的弟子也深受影响。《学而篇》中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另一名弟子子夏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意为结交朋友,说话诚恳实在。由此可见,“信”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部分,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与观念。

        做人和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如出一辙。作为一种管理职能,现代公共关系同样强调社会组织在管理各项事务的过程中,必须奉行真诚守信的原则。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至诚至信是企业形象树立的关键所在,因为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一种契约精神的体现。

        在组织日常运营活动中,无论是内部管理,还是对外传播;无论是承诺售后服务,还是处理公关危机,都必须认真负责,诚实守信。要以真诚守信为信条,使全体员工都形成诚实守信的公关意识。如果一个社会组织能让广大公众认为它是一个“言必信”的组织,那么它将拥有一笔庞大的无形资产,也就是企业的光辉形象。

        这种良好的社会信誉口碑带来的收益是显著的,比如金融机构愿意给它以资金方面的支持,因为这个社会组织诚实守信,按期还贷;广大消费者愿意购买它的产品,因为这个社会组织生产管理严格,承诺售后服务“言而有信”;供应商、批发商愿意和它保持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因为这个社会组织总能及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以及优惠的价格。反之,如果企业不能做到诚实守信,后果不仅仅是利益的损失,甚至带来毁灭性的打击。2008年轰动中国的“毒奶粉”事件就是个典型例子。

        以三鹿公司为首的中国众多乳制品企业被媒体曝光在奶粉中添加了一种叫三聚氰胺的化学添加剂,导致了数万名儿童身体的健康受损。这次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导致中国乳制品企业公信力的全部崩塌,曾经中国最著名的乳品企业三鹿集团也不得不退出市场。组织诚信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4.“义”与“舆论传播和控制”“义”是孔子思想范畴的又一个主要内容,也是体现孔子“仁”思想的重要方面,是他所倡导的规范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在《论语》中,针对当时阶级对抗的社会现象,孔子对义的概念作了变革,同时对“义”的涵义又大加充实和发扬,概而言之孔子所说的“义”,是把义和利看作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孔子明确把求义或贪利看成区分君子或小人的界限。

        他在《里仁篇》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为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明白的是利。另一方面,孔子要求人们能自觉地以义取利,合理取利。他在《里仁篇》中要求人们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表明了君子取财要行之有道,如果用不正当的方法,就不能拜托贫困。在《季氏篇》中孔子说了君子九思中的一思就是“见得思义”,见到名利时要想到大义。

        因此,孔子在《述而篇》中得出了取利的结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为不行道义而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孔子通过不断的向公众、当权者灌输舍利取义才能称为君子这种思想,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社会舆论,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一种君子“义”的形象。当今世界是舆论的世界,政府、企业、公司甚至个人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发布形形色色的信息,几乎人们一不小心就被舆论所控制。

        尼克松曾经说过:“美国总统必须学好驾驭舆论的艺术。”各商家铺天盖地的广告,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更加使人眼花缭乱,几乎到了使人无所适从的地步。尤其是现今新媒介的出现和不断发展,更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流通。

        社会舆论的力量因此变得越来越强,甚至可以改变法律的制订。2010年的西安药家鑫案件就是一个例子。其实按照中国的法律,药家鑫可以判处最低无期徒刑最高死刑,一般情况下法官在考虑各方面情况后会做出死缓的判罚。

        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的数量众多的网民强烈要求药家鑫死,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网络舆论压力,法官这才做出死刑并且立刻执行的判决。这个案例对于公关人员是个很好的启示,任何公关活动都不可能使所有利益相关者满意,支持的和反对的舆论肯定都会存在,这时候就需要有人正确的引导舆论导向,让支持的声音大过反对的,使得舆论向偏向自己的方向前进。中国政府正在通过一系列的国家公关行为改变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对中国高速发展的威胁舆论,比如精简军队、承诺永远不率先使用核武器、逐年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持续援助非洲等贫困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孔子在研究历史和观察实践中,以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经过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原因的多方面分析、综合而得出的一条基本规律。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标准,思想就是正确、妥当地处理事物。怎样才算正确、妥当地处理事物呢?《先进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说明孔子认为子张和子夏这两个学生都没有真正掌握“中庸”这个最佳尺度。具体来说,就是认识事物、处理事务要不偏不倚,要正确、妥当、恰到好处。孔子在《子罕篇》中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之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知识,只是他在认识某一事物时能“叩其两端”并尽力追究到底。

        孔子所谓“叩其两端”就是要研究事物中的自身矛盾。开展公关活动,实施公关计划,实际上就是进行传播沟通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常常因传播沟通的工具运用的不当方式方法不妥、渠道不畅等而使公关活动不能如愿以偿。

        一些传播沟通的实践者发出感叹:我们面对着的仍是一个难以沟通的世界。不能实现沟通的主要原因于社会沟通障碍,其中就包括极端的观念给沟通带来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争论双方都只是抓住对方沟通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方面或特点,各执一端,彼此否定,谁也听不进对方的意见,结果常常闹的不欢而散。

        比如“郭美美”事件后的中国红十字会,民众对这个组织的信任降到最低点,捐款也越来越少。这时候红会就必须要有一些举动来挽回失去的公信力,比如公开组织的账目,协会秘书长接受访谈,彻底查处组织内的贪污腐败问题,在全国各个高校、社区举行慈善宣传讲座等,同时还应该建立网络虚拟社区、设立意见收集组等来了解民众对红会看法的改变。这样的双向交流有利于红会的健康发展,扭转公众对其的负面印象。

        我们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是改革开放的需要。中西方思想文化的融合,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应注重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科学的、先进的思想文化相融合,经过一番吸收、消化、改造和创新,形成适合于当今中国实际情况的更为科学、更为先进的思想文化,从而促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朝着一个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

        范文四:《论语》读书报告《论语》读书报告姓名:余玲玲曾经有人调侃说,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老人家。虽是戏言,但在读完了《论语》,我不得不感慨这句戏言真真对孔子做了一个准确的评价。可以说,研究儒家思想,最重要的资料就是《论语》一书。

        《论语》记录的是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言论,从修身、治学、治国几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了儒家的“仁”“礼”及“中庸”观念,义理深刻,影响深远,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绝无仅有的瑰宝,其文字简约、生动,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堪称一份古代版的“微博语录”。但凡读过《论语》的人都对它评价颇高,北宋有名的政治家赵普曾赞道“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巨作。而我读《论语》,感受到的不单单是文字,更是蕴含在文字间的那种朴素的人生追求。

        在修身方面,孔子把“中庸”作为人格完善的标杆,而“仁”则是道德规范的最高理念,这在书中可见一斑。孔子认为,所谓“仁”,即为“爱人”。这在论语中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总的来说就是“忠恕之道”。

        这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我们现今人与人的相处中,能真正奉行“忠恕之道”的人已经是凤毛麟角。我们总习惯性地从自身角度出发,将自己认为对的好的东西强加给对方,殊不知,我们自认为的好意也许并非他们所想要的。这不禁让我想到一闺蜜给我讲过的故事。

        曾有一段时间,她很喜欢送别人礼物,像是刚买不久的衣服、鞋子,不喜欢了就随手送给表妹。基于此,她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很慷慨的人。有一天,她和她的爸爸去拜访一位朋友。

        临走前,父亲的朋友很热情地叫他的妻子将家里的苹果捎一些让他们带回去。回到家后,她打开了水果箱子,发现里面都是一些青涩的小苹果,有些还坑坑洼洼的。她一看,忍不住爆了句粗口:“靠,这苹果长成这样还好意思拿来送人?”她父亲淡淡的看了她一眼,“你不也常这样做吗?当你把你不要的衣服鞋子送给别人时,有没有想过他们也许也像你这样,对你自认为的好意呲之以鼻呢?送礼物,要么就不要轻易的送,要送就要送你最喜欢的,最好的,而不是被你丢弃的。

        ”其实,我们也常常犯这样的错误,这也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多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友情。此外,在《论语》中,对于“利”与“义”的关系也有一个很好的解说。《论语﹒里仁》中“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便阐明了君子在面对义与利的抉择时应当坚守正义,不能为利益所屈服。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并不反对利与义兼得,在他看来,君子爱财也是无可厚非的,不过要“取之有道”。他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世之人,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种品德更是需要重视。如果人人都能做到爱财却取之有道的话,那么每年是否就不会有那么多高官因贪污受贿锒铛入狱,老百姓的生活也会有过得更加的安逸,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在治学方面,孔子毕生从事文化教育事业,有“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其教育思想成就颇高,有些甚至沿用至今,这些思想在《论语》中都有体现。他主张学习要“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强调学习要有继承和吸收,但又要创新和发展,要举一反三,在真理面前“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这对于今天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应该奉行“拿来主义”,学习国外先进的好的技术与文化。可是时至今日,我们似乎扭曲了“拿来主义”的本意,将它变成了“完全拿来主义”,并乐此不疲地将它奉为教条。美国苹果公司开发出Iphone手机,一投入市场便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中国的手机制造商眼红了,想分一杯羹,奈何却没有人家的技术,于是各种山寨苹果产品相继出现了,从Aphone到Zphone几乎所有与苹果有关的商标都被注册了,却没有能力拿出更好的产品与之竞争。

        这正是缺少创新的表现,长此以往,少了创新的文化土壤会越来越贫瘠,科技之花也会日渐枯萎,无法结出甜美的果实。除此之外,《论语》中还有很多值得后人学习的教育学习理念,比如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言传身教”,赞成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的学习态度,对于孔子自己的学习研究“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一段文字只有三四十字,却囊括了一个人的毕生的学习历程,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学习的。

        最有意义的是,《论语》中提出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的学习方法,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论语》中在治国方面提出“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描绘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美好社会图景。这是多么吸引人的画面啊!这与我们中国所追求的共产主义小康社会不谋而和。

        为实现天下为公的社会目标,孔子将仁的理念运用到治国之道中。他认为统治者应当“敬事有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反对苛捐杂税,这一理论在中国几千年来的朝代更替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除了记载孔子及其弟子在修身治学治国等问题上的讨论,《论语》也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之间教学与生活的点点滴滴。

        印象最深的是,孔子钟爱古乐,精通乐理,34岁去齐国游学,听到古《韶》乐,被它吸引,竟“三月不知肉味”,塑造了一个爱乐成痴、情趣高雅的孔子。孔子爱护学生,对学生从不吝溢美之词。《论语》中记载,他盛赞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寥寥几笔,将几千年孔子与他的弟子之间融洽的相处展示在我们眼前,字里行间流露出孔子与弟子之间亦师亦友的情感。然,世界上不会有毫无瑕疵的美玉,对于《论语》中的一些与时代相悖的思想,我是决不能苟同的。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是有阶级之分的,而在我看来,人人生而平等,没有谁比谁高贵,也没有谁比谁低贱;没有谁有资格去主宰他人的人生乃至生命,也没有人需要向别人卑躬屈膝,低声下气。

        除此之外,孔夫子还在男女之别上有一些歧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禁锢了几千年来无数女子追求自我幸福的权利,这些在当代社会就应当是被摒弃的,我们在继承发扬传统美德的同时,应该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几千年过去了,但《论语》却随着时光的流逝日渐沉淀、酝酿,显得愈发的深沉、醇厚。愈来愈多的人开始重视儒家学说,开始学习孔子的思想,孔子学院已经遍布世界各国。

        《论语》讲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君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蕴含许多为人处事的哲理。它传递的,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温和的,朴素的生活态度,这样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淡然宁静的心境,正是当今纸醉金迷、喧嚣浮躁的人们内心所追求的人格理想。读完《论语》,我明白了何为真正的快乐,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

        实际上,我们不必战战兢兢地追随着先贤的脚步走,我们要做的,只是跟随你心中最真实的召唤,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好你想做的,不留遗憾,即是圆满。其实,《论语》存在的意义,就是孔子用他对生活的体验,总结出来的对我们有用的道理,即使历尽千年风雨的洗礼,早已消退了文字原本的模样,但它内在潜藏的精髓,却是历久弥新,从未褪了颜色,消了芬芳,穿越了沧海桑田,看遍了白云苍狗,传递到今天,温暖着我们的心,微笑着,注视着我们年轻的笑脸。我们正年轻,我们的生命,当如夏花般绚烂。

        范文五:论语——读书报告读书报告2011.8.25**衡

        一、书名:论语

        二、著者:孔子

        三、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四、读后心得:《论语》一书中,我觉得无尽的道理需要我们铭记,也有的需要我们去发掘,“好学谦虚,温和敦厚,安贫乐道,和乐气象,关怀天下人“的孔子与他的学生们都被刻画的完整而个性鲜明,如颜回的温和而贤良,子路的直率纯真,子贡的聪明而善于言辞等等,从人格还是从思想的角度,都令我受益匪浅。其中每个句子,都值得去深深的品位。

        学而这句话给我的理解是本句有三个重点。一是要时常温习学了的知识,而学习则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二是交朋友要适合自己,尽量志同道合,这样交流起来有共同点也不容易发生分歧,而这种朋友又不会常遇到,若有志同道合的人来,一定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三是遇事要淡定,不能太急躁,对人谦和温驯,这才不愧为一个有得的君子。我曾见过另一种解释:“学”是指学说或主张;“时”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是使用,引申为采用。

        这三句话是前后相互连贯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到我这里来讨论,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验数据……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有时学习所需要的就只是一种最基本的求真实精神。八佾的人。里仁他们大吵大闹,有些孩子对父母的尊重似乎只是在祝福时,真正理解他们、孝敬他们的内心的想法与实际的行动已经变得虚无缥缈。

        人与人间平等,不代表我们可以不尊重自己的父母,父母多年辛辛苦苦的养活着我们,现在他们老了,我们道更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尊重父母的美德,应该千年不变要坚持着“百行孝为先”啊!泰伯合着礼的约束,处处体现着孔圣人的人格品质。在作人做事的具体表现中,他严谨自持的教师之风是一个表率而高超文化艺术品味与对生活定要完美的精神态度都值得后人学习。

        有些人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往往在日常生活中才会体现的最充分最完美,一个人的学识、品格、修养如何,也往往是从这个人的日常生活表现中去考查,才最真实,我非常认同,我也认为最朴实的就是最真实的。微子知人也。”【译文】孔子说:“不懂天命,不可以成为君子;不懂礼义,不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辩言语是非,不能了解别人。

        《论语》一书的最后一章是谈君子人格的,表明了此书重点是说要塑造具有理想的有人格君子,培养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志士仁人。五.总结:《论语》在中国已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已深深的影响了我们的一言一行,在中国文化的逐步推广下,儒家思想以慢慢的走向了世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所了解,它已不仅仅是中国的瑰宝,甚是世界上的无价之宝,他是指引着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应所坚守的原则,即使现如今的社会已改变了,里面的一些话也与如今人们所认同的一致的想法不径相同,但它永不愧为一部不可被遗忘的哲学巨著。空暇时间读一读它,总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范文六:论语读书报告zhuwe论语读书报告《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在春秋战国这个剧烈变革的年代,许多政治家和士人都充斥急功近利的情绪,他们提出的许多政治策略都是短视的。孔子认为战争、刑名等途径无法解决社会问题:“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孔子还反对以刑名建立社会秩序,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主张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即建立一个“有道”的社会。而且历史的经验也证明了,无道的政权虽能逞于一时,但终究不能长治久安。

        有道的社会是怎么样的呢?那就是“为政以德”。若不以“德政”为基础,武力、刑名、阴谋、纵横等方式只能治丝,使社会越来越坏、越来越乱。孔子认为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他的主张被人们视为迂腐。

        在各种新兴力量不断崛起,突破旧有体制的时代,孔子却极力维护西周礼法,因为在他看来礼制代表着西周的尚德精神,因而当季氏享用周天子的八佾舞和《雍》歌时,他表示深恶痛绝。在强凌弱、众暴寡的时代,孔子却提出“兴灭国,继绝世”的口号,季氏将伐颛臾,亦引起孔子的激烈批评,因为这些小国大都是上古帝王贤哲的后裔,他们的祖先为中华文明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些小国中仍然保存继承了其祖先的优秀品质、风俗习惯。孔子虽然推崇周文化,却不歧视小国文化。

        在他看来,三代先王保存这些小国的祭祀血食,表现了三代尚德精神。若将这些小国消灭,不仅是自己的悲剧,亦会使自己因失德而走向灭亡。在春秋时代,各国变革的程度不一,而孔子却主张向保守的国家学习。

        因而在现象上来看,孔子文化保守主义者,但他的真正的目的是追去建立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在《论语》中,孔子多次称颂尧舜,但他赞美的主要是尧舜高尚的个人品德和德政,并非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的朴素生活。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一书蕴含的思想内容真的是非常丰富,每读一遍都有好些新的体会,其中最能激起我们共鸣的是篇中一些对“君子”日常行为处事的叙述。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

        《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

        ”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是理想的人格。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个君子,既要有“质”,也要有“文”。“质”是通过自我修身获得道德的升华和人格的完善。

        有一个叫司马牛的学生问孔子:“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孔子回答:“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一个人在内心经常反省自己,没有愧疚,就可以做到不担忧、不恐惧,表现为从容不迫的人生态度。“文”是通过好学来获得真才实学和知识能力。“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在“质”与“文”的关系中,孔子认为:“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这就是说,人生获得知识能力容易,实现人格完善困难。

        在人生的追求中,要更加重视道德的修养。人生是一个对自我不断完善,不断充实的过程。为了使自己的外在和内在都有所提升,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

        人生的起点还是学习。“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学习是仁、知、信、直、勇、刚等人生各种素质得以充分发挥的条件。“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三十而立”重心在“立”字。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到了不少知识,丰富了人生阅历,基本掌握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和原则,从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而不是依附于父母或家庭在社会上做人做事了。我们在个人品行修养方面追求君子的行为,那么,在生活方面,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正确对待富贵贫贱。

        子曰:“君子食勿求饱,居勿求安。”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贵,是人人所渴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接受;贫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解决它,就不会逃避。可见,精神上的快乐要远远高于物质上的快乐。这是一个处处充斥着铜臭味的时代,内心经常处于浮躁的状态,难以平静下来用心地思考。

        我们忙忙碌碌,汲汲营营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做过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对待事情经常万分谨慎,三思方行。我们经常都用着怀疑的眼光打量着周围的人,却弄不清是自己欺骗了自己,别人欺骗了自己还是世界欺骗了自己?有的人经常挂在嘴上一句话:“宁可我负天下人,绝不叫天下人负我。

        ”于是,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甚至为了得到本不是自己的利益,开始了恐怖的勾心斗角。美其名曰:我这是为了生活,生活本就是这样的,剥下那张皮,谁又比谁更高贵呢。是的,世界原本便是这么残酷,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可是,世界若就此这么恶性循环下去,而终达到一个人人自危的危险状态,我们该如何拯救自己的孩子,如何获得生存的安稳。我们之所以这样活着,不就是为了让自己活着,然后活得好。可是整日诚惶诚恐的,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其实,我们提倡孔子的“君子”思想,并不是说要损害自己的利益,然后成全别人的利益。

        而是以联系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孤屿,而是与世界这个广袤的大陆连在一起。有的时候,损害别人利益便是变相地损害自己的利益。所以,以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世,亦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我们与人交往行君子之道,其实从另一角度上来说也是为了尊重自己。因为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一个人由于不能确定自己,则会变得虚荣,则凡百一切皆可为动摇,道德、文章、朋友何可持之以恒?确定自己是自重,自重而后他人能重。所以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乃以道德的规范确定我在他人中之所在,而以理性的内省导入道德之境,所以孔子又说:过,则勿惮改。

        学而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基本意思是:凡是学习过的东西,要经常复习,那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有远方的朋友来拜访,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当别人对自己不了解时,自己也不会生气,那不正是君子的一种品质吗?这里的间没有白白的浪费,你才确实感到是件很高兴的事了。再来看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说的是君子之道,在这里我想还是按照自己的一己之见打破常规来说。

        我们再回过头来先看前两句。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这句的意思:一个做人非常讲究孝悌的,则很少有犯上的了,不好犯上的人,而喜欢作乱那是从来都没有的。要成为君子,则要从根本出发,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修来。

        孝悌是什么,他就是做人的根本啊。孝弟,这个‘弟’是‘悌’。从字眼上理解,孝讲的是对长辈的感情(不单单是父母),悌是兄弟间的感情。

        这句话虽然容易理解,但是要读懂这句话就必须深究。有子(孔子的学生)称‘孝弟’是‘为人之本’。就是说,孝弟是做人的根本。

        而事实上中国人在几千前年的潜移默化当中也确实把他作为自身修养根本,做人的根本了。我们现在的人交朋友,不也是要先看看这个人孝顺不孝顺吗?如果一个人不孝顺,大概也没什么可做朋友的地方了。连和自己最亲近的人都没有什么感情更别提什么‘外人’了。

        所以,只要一个人“孝悌”了,那么“本”就立了,这个人在外就不会乱惹事了,不会乱惹事的人就不会做出谋反叛乱、投敌卖国的勾当,所以,“孝”才是做人的根本。我认为,这句话对现今社会还是很有用处的,“孝”之本身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精髓,我们自古就有:“以孝治天下”和“忠孝必出于孝子之门”之说,那么,既然孝是做人的根本,那么我们不都应该检点自己并认真地按照去做吗?如果大家都这样去做了,我们的尊老爱幼不就成为一种良好的风气了吗,我们的社会不就和谐了吗。

        3、学而的曾子嫡传了孔子的事业,著了《大学》,然后孔子的孙子子思又传承了曾子,而著了《中庸》,而后子思又传道于孟子。

        四个人虽然同出一门,但思想却是有所不同的,性格与想法上也是有出入的。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原文的大概意思是:孔子说:我是十五岁才开始立志学习的,三十岁才能够自立起来,四十岁才做到不惶惑,五十岁才了解了人的一生,六十岁才做到了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七十岁才能做到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却从不逾越规矩。

        首先说说“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十五向学”的观点,其实就是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去学、去研究,从而养成一种对学习的兴趣。什么是不惑?还是让我引用于丹老师《论语心得》上的解释吧。

        “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给你许多不公正、打击、缺憾,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我想《中庸》之道还是很适合我现在的状况的。

        2、《为政》里的孔子外出,樊迟替孔子赶车。孔子在路上对樊迟说“孟孙曾向我问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逆’。”樊迟问:“先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给他讲解说:“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们要依礼服侍他们;父母不在世了,我们要依礼埋葬他们、依礼祭祀他们。

        ”《论语》里对孝的语录是比较多的,这也说明了我们这个国家历来是重视“孝道”的。从这段话里,我们还是看出了孔子在各种各样的孝道里提倡的以顺为主的思想,他认为“无违”才是一切孝行的基础。

        3、为政篇“勤求学问而不用思索,那还是罔罔然无所知的,而只是挖空心思去想却不勤求学问,那还是疑难丛生得不到确实的知识的。

        ”这个“学”不仅可以理解成博览群书,还要理解成了解自然和社会,用一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来理解。见识的多了,学的才扎实,才可以帮助更好的理解和思考。所以对现在的孩子,我是主张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放假的时候家长最好抽时间带孩子到外边走走,其实这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比死啃书本更好的学习方式。

        人可以说是在浪费生命,而且是一事无成的。所以,孔子说:“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再说西,所以,我们现在的读书,我想不能是一种死读书和读死书的状态,那样的话,我看还不如不读得好。

        (四)八佾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按礼数办事,为所欲为。

        孔子说的季氏就是季孙一家,按照当时的礼数,季氏作为大夫只能用四佾(佾为古时乐舞的行列),而他却违礼越分使用了只有天子可用的八佾,孔子对这种做法是痛彻不已,所以,才有了《论语》中孔子的这段话。知道了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礼”的重视程度,而且还可以看出孔子虽无力改变却是敢于说出来并公开地进行批评的勇气。

        2、八佾儿子懂得礼?他进入太庙,每一件事都要问。

        ”孔子听到后就说:“这就是礼呀。”读到这句话,我们又一次感到了孔子是如何的重视“礼”。他不仅从语言上重视礼,还从实际行动上重视礼。

        认识自己入手。凡对自己心理无所体认的人,一定不能体认旁人的心理;只有深刻的了解,才能了解人类。而了解人类则是很了不起的学问;因社会上翻来覆去无非人事,而学问亦多关人事,而学问呢,亦多关人事。

        如历史等都是研究人事的学问。所以明白了人,不啻于明白了一切的学问;明白了人类的心理,能做的事就太多了。所谓自己对自己有办法,其实尚是我们解释孔子的话,在他自己无所谓有办法无办法,只是他的生命很圆满,他自己的生活很顺适而已!此即孔子学说真价值所在。

        人文学院历史系121班竺文博12020157范文七:读书报告——论语

        一、孔子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祖先是宋国人,曾祖父孔防叔避难鲁国,于是定居鲁国,祖父孔伯阳,父亲孔叔梁做过陬邑宰,母亲颜征在。孔子于春秋末鲁襄公22年(前551年)11月庚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长大迁居曲阜。3岁父亡,葬于防山,母死后与父合葬。

        19岁时与宋国并官氏女儿结婚,20岁生子鲤字伯鱼。孔子56岁开始出游,历时13年,到过卫、曹、宋、郑、陈、晋、蔡、叶、楚等十几个国家,回国时已68岁。孔子一生最大的功绩在于讲学著书。

        20多岁时就招收了一些弟子,40多岁时弟子,不同的国家,周游各国也有弟子同行,随时学习礼仪。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孔子世家》和文翁《孔庙图》作72人,《仲尼弟子列传》和《孔子家语》作77人)。孔门四科: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而颜渊是孔子的要内容是仁义礼乐。仁的意思是爱人,要实行恕道。他说:“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

        但必须明白,孔子宣扬的仁爱是对“君子”即贵族言,“小人”即奴隶是没有份的。孔子要人们“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颜渊》)。他所讲的礼指周礼,主要是贵族等级制度和氏族宗法制度。

        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颜渊》)。以君臣而言要“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以父子而言,要“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子路》)。“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学而》)是作为的臣子的根本行为准。在教育方面,孔子也有许多重要的见解。

        他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又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不学习就会愚蠢,荒唐,坏事,急切,乱来,狂妄。

        他在教育的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在教学态度上,他“诲人不倦”(《述而》)。在教学方法上,他“循循然善诱人”(《子罕》)。

        实行启发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视之,不以三隅反,则吾不复。”(《述而》)。

        不在学生欲通不得、欲言不能之时,不做启发。要做到举一反三。在学习上,他强调要采取老实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

        要善于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说:“我三人行,必得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学习要坚持到底,切勿功亏一篑,他说:“譬如为一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孔子的美学观也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他很强调文学的政治与教化作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学了《诗》,就能从政了。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考见得失),可以群(和而不流),可以怨(怨刺时政)。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读了《诗》,可以兴观群怨,事父事君,见多识广,“不学《诗》,无以言。”(《季氏》)“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寸步难行。同时主张文质兼备。

        他说:“质胜文则野(鄙略),文胜质则史(朴实)。文质彬彬(相半),然后君子。”(《雍也》)又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引)。孔子弟子子贡针对棘子成提出“君子质而已矣,何以为文”的问题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颜渊》),是说文质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如果去文存质,那么去了毛的虎皮豹皮与去了毛的犬皮羊皮看起来就不会有多大区别。当然在文质的关系上,质是主要的,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说:“绘事后素。

        ”意思是绘画的事总在有了白底之后。换句话说,有了白纸,才能画出美丽的图画。也就是说,有了内容才能写出华丽的文章。

        三、论语的文章特点《论语》文章有以下特点:

        1、哲理化。《论语》一书是孔子从政、治学、育人的经验总结,三言两语,往往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能给人以启发与教育,如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为政》),是说一个人应该多见多闻,谨言慎行,才会少出差错少后悔。又如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是对松柏不畏严寒的赞美,也是对能经受严酷环境磨练的人们的高尚品格的赞美。

        2、个性化。《论语》算不上文学作品,并不是作者有意识的进行人物性格的刻画,但里面的那些人物——孔子弟子们的音容笑貌和性格特征都非常突出。如颜渊,就是一个谦虚好学,安于贫贱的人,因而受到孔子极大地赞赏,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又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

        颜回年二十九,发近白,三十二岁就死了,他死后,孔子哭得非常厉害,说:“噫!天丧予!天丧予!”(《先进》)孔门四科中政事科的两个人子路和冉有,性格完全不同,子路好勇鲁莽,冉有谦虚退让。《先进·侍坐》章,孔子问子路冉有等人的志向如何,子路“率尔而对”,大言自己只要三年时间,就能够把一个受到战争破坏和出现饥荒的中等国家治理好,是很不谦虚,因而受到孔子的讥笑,指出“其言不让”。冉有却谦虚的说,自己在三年之内只能使一个小国富足起来,礼乐还不行,因而受到孔子的称赞。

        宰予昼寝,孔子对他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公冶长》)宰予疏懒的性格也很鲜明

        3、口语化。《论语》本来就是孔子和弟子们的问答之词,是用当时的口语写成的,并无雕章琢句之弊,好多句子至今都还明白如画,不难理解,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学而》),又如:“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学而》),又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述而》),又如:“三军可得帅也,匹夫补课得志也。”(《子罕》),又如:“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阳货》)。

        若干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翻开那沉睡的《论语》时,当我们再次一边品茶一边沉迷于孔子的世界时,或许我们所获得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对话,像一阵暖风,像一潭清泉......参考书目:《论语》《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先秦汉魏六朝文学解惑》范文八:《论语》读书报告《论语》读书报告姓名:闫惠学号:14010023学院:14级教育学院李泽厚先生在书中为我们详尽的诠释了一个孔夫子的文学世界与心灵世界,先生在“缘起”中对撰写此书的背景是这样说的,“尽管我远非钟爱此书,但它偏偏是有关中国文化的某种心魂所在。”先生对于《论语》是秉着一颗敬畏且尊崇的心,此书也正是因此,才可称为一世的经典。五百多年前孔子的言论在今天读来,我们大多都可以读懂,但是《论语》中的很多内容在今天对于越来越多的年轻读者来说,已不是那么容易理解,而且古代文字简练而含糊,需要用今天的语言明确或确定一下才好把握。

        这便是李泽厚先生撰写《论语今读》这本书的成书背景了。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撰写此书也是为了在这个物欲横流、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为了引导无时无刻不在面对各种现实诱惑的新一代年轻人,为了继承、传承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与精神,也可以说是为了当代社会“和谐”观念的宣扬。具体,并不玄虚;普通,并无奥秘。

        这是李泽厚对于《论语》的评述。的确李泽厚重新译注了《论语》,并围绕今日如何读《论语》这个中心,写下了自己的评论、札记和解说。孔子代表儒家的一大思想家,以“礼”基于“情”以“情”领悟“德”。

        正所谓厚德载物就在李泽厚的《论语今读》中简单易懂的体现出来,孔子的论语中“礼”与“情”相融成为“德”后被人们相继流传并以礼待人。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个智者,多少的思想家,为了以教育为本的培育,让的思想绽放,而孔子的《论语》历史之久,流传至今,为的不是古董,而是在这其中以道,德,尊,孝的教育。作为对于儒家原典思想的现代阐释,《论语今读》表达了李泽厚和孔子的对话。

        一方面,李泽厚让孔子复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们言说;另一方面,他又凭其独特的方式针对孔子的问题给予回答。对于本书的读者来说,值得思考的不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泽厚所阐释的孔子的思想。《论语今读》从二十个篇目分别对《论语》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与解说——学而作者李泽厚认为,《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

        它已成为规范整个社会活动和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指南,并且“百姓日用而不知”,由文化而心理,不仅极大地支配和影响了人们的思想、理解和认识,而且他作用于人们的感情、想象和信仰,是有关中国文化的某种“心魂”所在。孔子和《论语》所代表的儒学,在塑建,构造汉民族之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因为重要,李泽厚重新译注了《论语》,并围绕今日如何读《认语》这个中心,写下了自己的评论、札记和解说,统称为“记”。

        先生以这样的框架撰写这本书,依然保持了原书《论语》的基本框架,同时又为其加入与增添了新的注解和分析延伸,也可以说,李泽厚先生做到了对中华文化真正的传承——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既取其精华,又为其融入新的时代精神,使我们的五千年文明永不凋谢,永不朽,在国际舞台上永远的散发它的独一无二的光芒。李泽厚视《论语》为中华文化“心魂”所在,《论语》也是他建构“情感本体”、“乐感文化”等主张。《论语今读》蕴含着颇具悖论意味的“现代性”,即在后现代思潮蔓延不休的当下社会仍然要弘扬人的主体价值,并试图籍此建构被解构的“现代性”。

        这也正是《论语今读》的最大特点。今天的《论语》阅读不仅仅是古时候的文言句式,更是对其深意的理解,现代的汉语,现代的理解,加深对《论语》的认识,从中体会关于我们人为人处事,道德尊卑的认识。都说道德修养塑造最美之人,但可知只有践行这些伦理道德,让我们从《论语》中体会到,感受到,最后实践并发扬发展我们的美德。

        彭富春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这样的——作者李泽厚理解的孔子的话语和李泽厚自身对此的回答,这一对话也许是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中国思想最激动人心的对话之一,因为它关涉到儒家文化是生还是死的大问题,同时它又给儒家文化的死而复活指明了一种方向。的确如此,这是一种旧思想与新文化的冲击与结合,也是中华文化一种更深层次的传承与宣扬。百度百科里这样介绍这本书,也正如上文中所引述的,这也便是世人对这本书及其作者的客观评价了——《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经代代相传,长久的浸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论、活动当中了。

        对孔子、《论语》和儒学,似乎还要做另一种工作,就是对这一“半宗教半哲学”的文化精髓既解构又重建的工作。培育人性感情,了解和区分宗教性私德与社会公德、重现和把握个体命运的偶然,才是《论语今读》的重点。最后,对于这本经典之作的执笔人,更需要对他进行了解与剖析。

        《论语今读》李泽厚利用当代的语言观念重新进行了译注,并围绕今日如何读《论语》这个中心,对于《论语》的原文及精神做了当下的申述、评论和阐释,并结合中西方哲学、文化、思想上的比较与分析,赋予《论语》新的意义,此即所谓“今读”。对于作者离泽厚先生的我的了解并不多,只是粗略的听说过他的《美的历程》及其各种美学著作,很遗憾的是先生的大多作品我并没有深读。但惟有这本《论语今读》是我读的比较“入味”的,也正是从这本书里,多少也对作者的精神与思想有了一些了解。

        首先,显而易见的事,离泽厚先生是一位聪颖且智慧的人,在他对《论语》的“记”中,处处可见先生的事理过人与深明大义;另外,结合全书的撰写,我也感受到了作者李泽厚先生的思想是十分严谨且富有极强的逻辑性的。同时,也在作者对《论语》的理解与赋予其新内涵的言语中,领悟到了先生内心里的一腔对新新世界与新一代生活的积极进取的乐观态度,以及先生对新一代青年人富含着满心的期待。在本书的点点滴滴中,字字句句中都让我惊叹于李泽厚先生惊人的阅历和丰富的知识素养,可见先生着实是一个博学且谦逊的智者这一点也在阅读过程中多次令我折服。

        李泽厚先生在《美学历程》里说过这样一段话——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战争就是这种最野蛮的手段之一。这句话中镌刻着先生人格的倔强和坚韧,同时也熔铸着他的思想。

        的确,发展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人的觉醒是在对旧传统旧信仰旧价值旧风习的破坏、对抗和怀疑中取得的。”我们想要建设一个“和谐”的新世界,便大不可忘记了传统,更是要在与传统的冲击与激荡中,发现新的道路。范文九:《论语》读书报告读《论语》有感一说起论语,大家一定会不约而同的想到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

        曾经还是高中生的我们,笑言道:“我们参透半部《论语》,不奢望能整治国家大事,管高考过就行。”话犹在耳,却已是物是人非。然而,学习是伴随一生的,在大学中,读经典貌似成了一股潮流,而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更是首当其冲。

        在经历过高考的洗礼,重温《论语》,曾经死板的教学参考答案似乎有被赋予了某些新的含义。相比较原先高压下的学经典,现在的轻松读经典更让人受益匪浅,孔子的形象也更为鲜活了。诵读《论语》,此书大致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修身、为政、学习与教育、哲学。

        这四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学习与教育是为了修身,修身则是为了具有一定的哲学思维,使人智慧,如此,才能指导人们正确的为政,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会才能稳定、和谐。同时,《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典籍,通过彼此之间的简短对话,人物的性格特征、外貌、行为举止等便惟妙惟肖,让每一个读者不仅仅了解了他们,更是清楚地了解了那个时代。全书最让人感动的便是孔老夫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不懈精神,正如老师经常说的:“你们只要坚持去铁成科教馆听每一场讲座,仅仅是凭着这份毅力,你也能有所成就的。

        “是啊,坚持一件事情永不放弃,这对常人来讲尚且困难,更何况是去完成一件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张岱曾说:”天下有一毫不可为,豪杰不肯犯手,天下有一毫可为,圣贤不肯放手“;”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而为之,圣人也“。可见孔子足以担得上”圣贤“二字。

        而曾作为高考生的我们,即使是在“知其可”的前提下,在长跑的冲刺阶段,又有几人是咬紧牙关、拼力狂奔的呢?也许会有很多人会说:”我就是这样的。”但又有几人是真正不悔的?依稀记得课桌上的励志名言: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但到了大学,又有几人是依然如初的呢?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面对现实社会的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孔子却从不放弃,甚至还一路跋涉,劝说有志之士的君子从仕,但他的辛苦付出得到的却是嘲弄、不屑、批评、愤激······“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可见当时孔子的无奈与孤单,他之所以不放弃,是因为作为一个社会公民,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而这份担当在当时诸侯割据的年代,是太难得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社会的进步是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的。中华民族自古到今的发展,无一不在诉说着这个真理,从家喻户晓的抗日战争的胜利便可形象的说明。

        而“承担”一词,随着我们日渐成长,它越来越接近我们,“责任”更是。作为大学生,我们已经年满十八,早已有义务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监护人”的时代已远去,我们要学会成长、要学会担当。《论语》中最为基本的便是关于个人的修为,我们常常说“仁者爱人”,孔子所说的“仁”究竟具体如何呢?孔子的“仁”是分四大境界的:三地出现?苏丹红、工业明胶、我爸是李刚、小月月事件······无一不令我们羞愧。

        有道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又有道是“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最愚蠢的就是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所以,我们要三省吾身,改善自身的行为,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在品行上,孔子刻意强调:“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进一步突出个人道德修为的重要性。我们要学习知识,寒窗苦读十二余载,进入高校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但务必要保持初衷,护住自己的“善根”,“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眛理真”我们要时刻牢记,学习知识是为自己的修行增添力量,从而更好的为社会贡献自己,实现自我价值。说起孔子,除了思想家、政治家,他还是一个著名的教育家,是他开创了中国教育的形式,形成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儒家的“儒”字在先前也是有“先生”的含义的。

        读了《论语》,每一个人都会羡慕他们宽松自由、平等尊重、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相对于现在紧张的应试教育,那真是个世外桃源啊。老师爱学生,学生敬老师,现在回想起,仍会记得颜渊死后,孔子悲切的痛哭声:“噫,天丧予,天丧予!“伯牛有疾,自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名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而学生们也尊敬孔子,敬仰他的学术水品之高,颜渊曾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学生子贡也曾将孔子比作是天上的太阳月亮,非常人所能匹敌。

        的确,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无疑是优秀的,且不论他弟子三千,成才者七十二,单论他高深的学术修为与孜孜不倦的教育德行,就让人佩服,他的“循循善诱“、”举一反三“等教育方法直至今日也被无数教师效仿。除此之外,孔夫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我们不要忘了,孔子哪怕是在传道授业,仍不忘自己作为一个社会公民、作为一个有志之士的责任——使天下有道。

        读到此处,在为孔子感到钦佩的同时,不仅有点心酸,也有点悲壮。读罢《论语》,我们可以得到的又仅仅只是这些?作为人生最受益的书籍之一,它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我们能做的,便是学习、继承、弘扬,作为新一代中华儿女,这是我们的职责,义不容辞!范文十:论语读书报告《论语》读书报告——百善孝为先以前读《论语》,只是读到其中的只言片语,而却未曾认真通读、仔细品味,说来惭愧的很。在2008年,于丹老师曾经来到我们山西师大讲授其《论语》心得,她将其内涵归结为“温、良、恭、俭、让”五个字,非常之精辟,但当时却未能真正理解。

        如今跟随卫老师一同学习《论语》,才对《论语》中的“仁”和“礼”这两个核心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其中最触动我内心的便是“孝”的思想。善有很多种表达方式,比如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等,但我认为善首先是孝。

        如果一个人连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却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陌生人、把自己的关心给予领导或者异性,那么这种行为的用意不禁会让人产生怀疑。没有谁会相信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的人对别人的好是真心真意的。我认为,我们行善,首先就是要孝顺自己的父母,然后才是对他人、对社会的爱。

        孝是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论语》中有很多处都是在诠释孝。孔子认为,孝是仁之本。

        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我们身边的2011感动中国人物——孟佩杰。她从8岁就开始一边努力完成学业,一边照顾半身不遂的养母,12年来不离不弃。在她考入离家乡较远的临汾学院时,由于不放心母亲,只得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带着母亲上学”,继续悉心照顾母亲。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就是说,伺候生病的老人时间久了,儿女也会心生抱怨。这是最考验儿女的孝的。

        但孟佩杰却没有抱怨,每天坚持给母亲擦洗、换尿垫、做按摩,她只求能够让母亲好起来,让母亲开心。她对母亲的孝本是为人子女的本分,但是她对母亲的孝却实在是难能可贵,让人们为之感动。她的“大孝”精神是所有人应该学习的。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去践行“孝”呢?《论语》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用丰厚的物质回报。

        父母想要的只是孩子能够时常陪伴左右,一家人在一起聊天、吃饭,父母也就心满意足了。所以我们要真正理解怎样才是孝,并且用心去践行孝。《论语》中还有一句话让我感触良多。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这就是和我们山西人的恋家情结相一致的。

        人们普遍认为,南方人大多敢闯敢干,在外就业的很多。而我们山西人则是大部分留在山西,就算在外上学的,有很大一部分人也会回到自己的家乡或者离家近的地方就业,这就是我们山西人的恋家情结。这绝不是因为山西人目光短浅,而是因为山西人放不下自己的家,放不下自己的父母,有时宁愿为了父母放弃自己较好的前程。

        因为父母年事已高,等到我们飞黄腾达、衣锦还乡之后再去孝敬他们,只怕为时已晚。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前程,不能做一个没有良心、自私的人,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大概山西人的恋家情结皆源于此吧。

        不管别人怎样去看待这个情结,我作为一个山西人也逃不出这个情节。我想着也许是一种山西人独特的孝的表达方式吧。在现代社会中,提倡家庭内部民主,即父母和子女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双方要相互尊重,子女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

        但是有些孩子却以“民主”为借口,什么都不听父母的、自以为是,甚至跟父母“敌对”,这就是另一个极端了。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总之,父母用最无私的爱养育了我们,而且从无抱怨,我们无论从情感上还是道义上都应该去孝敬我们的父母,要时常陪伴父母、尊敬父母,给父母以物质的满足和精神的慰藉。

        这样,我们才不枉为人子女。我们也才能让我们的子女懂得要孝敬父母,“孝”才能代代传承下去。《论语》的内涵博大精深,我的理解也只是很粗浅的。

        我会在今后,继续研读《论语》,体会其中的精妙。希望能够对我的人生能够有所裨益。卫老师的讲解很精彩,让人容易理解、印象深刻,令愚生受益匪浅,在此至上我最诚挚的谢意。

        .gongwenlunyudushubaogao_15440.

【论语读书报告_共 关于论语的读书报告ppt】相关文章:

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的形式是怎样的08-08

读书报告作文 读书报告作文600字08-08

大学生读书报告2000字共 大学生读书报告1000字08-08

经典阅读读书报告作文 经典著作阅读报告08-08

《鲁迅经典》读书报告高三优秀作文_高中作文 鲁迅作品读书报告2000字08-08

《鲁迅经典》读书报告高三优秀作文 鲁迅经典读后感600字08-08

论语读书报告_共 关于论语的读书报告ppt08-08

英语读书报告 英语读书报告会英语作文08-08

调研报告开头怎么写 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08-08

工作汇报之调研汇报材料标题 工作调研会标题08-08

调查报告标题 调查报告标题一般包括什么等几项内容08-08

关于调研报告的写法 关于调研报告的写法有哪些08-08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如何写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