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说课稿 马诗说课稿部编版优秀

时间:2023-09-12 04:06:19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说课稿第1篇】

      《马诗》说课稿

      一、说教材

       《马诗》是六年级下册中的一首咏物言志五言诗。是对该单元“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表达方法的迁移和深化,诗歌通过描写清冷大气的场面,勾勒出静态中马的苍劲有力,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慨叹,流露出了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渴望,但又不遇于时的感慨、愤懑、矛盾心理。李贺的《马诗》可以说是写马诗里的压卷之作。

      二、说学情

六年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课读通古诗可以做到,但古诗语句简练,情感丰沛,现代小学生对马在古代人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没有认识,因此难于理解作者借物喻人的心理,同时文为心声,作者的人生经历幻化成的人生感悟超越了小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因此光是理解诗表达的文字意思不难,记住古诗也不难,但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作者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渴望,但又不遇于时的感慨、愤懑、矛盾心理是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2、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理解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背诵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不仅做到了成语的积累复习,而且让学生感受到马在古代人们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成语导入 激发兴趣

      一( )当先 ( )到成功 老( )识途

      千军万( ) 万( )奔腾 快( )加鞭

      (二)理解意象 出示古诗

      通过一组初步认识马的形象。

      二、学习新课

      (一)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一般是什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先出示方法,然后进行方法的渗透)

      1、学生齐读:

      一看诗题明对象,

      二看作者知背景,

      三看诗文解大意,

      四看资料(注释)悟诗情,

      反复诵读入诗境。(四看诵读法)

      2、明确这首诗,诗人描写的对象是什么?(马)(看诗题明对象)

      3、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这首古诗,现在,谁来汇报一下,你收集的有关作者李贺的资料?

      (二)简介作者 酝酿情感。(看作者知背景)

      1、学生汇报。

      2、(出示幻灯片)教师补充作者资料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讳父亲的名讳不举进士,使得他终不得登第。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逝。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本诗正是当时所写。

      (三)初读诗文,初步感知。(看诗文解大意)

      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注意节奏

      2、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与同桌讨论后还不认识的,提问。

      交流展示: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四)分步解读,理解句意(诗中有画,让学生通过图画理解诗词)

      1、 自学要求:

      朗读之后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明白了些什么?你不明白什么,在这之中你最想知道什么,想好组织好语言快速提问,其它同学认真听。

      小组讨论:品读句子,联系注释理解词语以及诗文意思。

      2、交流展示:

      3、理解诗句意思

      (五)体察诗蕴 品悟诗情 (悟诗情,入诗境)

      1、自读第一、二句,思考

      (1)这两句诗中,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还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2)写了些什么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这是一段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师生共议。

      拓展练习:看,仿写诗句。2、品读三、四句。

      (1)题目是《马诗》不见一个马字,是否离题了?为什么?

      (2)“金络脑”是指什么?为什么不是铁,木,竹呢?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3)“何当”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情境,体会作者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六)整体参读 总结写法

      李贺就是在写马吗?《马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从马身上表现的都是人的情绪思想,这种描写的方法叫托物言志。

      《马诗》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诗人通过咏马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

      三、当堂检测。(当堂练习,及时检测)

      1、补充古诗

      大漠 ,燕山 。

      何当 ,快走 。

      2、《马诗》的作者是__朝诗人 。诗句“ , 。”表达了作者盼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四、诗词拓展。(主题阅读的渗透)

      复习托物言志的诗《青松》《竹石》。五、作业布置。

      1.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2.并且按“四看诵读法”学习所搜集到的诗歌。

      六、说板书设计

      马 诗

      写景

      抒情  施展才华

      为国立功

      板书力求简单明了,写景抒情,说明它是借物喻人,“施展才华,为国立功”这是诗人的志向,借由写马来表达。

      七、说教学反思

      李贺的《马诗》是对该单元“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表达方法的迁移和深化,诗歌通过描写清冷大气的场面,勾勒出静态中马的苍劲有力,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慨叹,流露出了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渴望,但又不遇于时的感慨、愤懑、矛盾心理。

      俗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节课我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古诗方法的渗透。“四看诵读法”是我为学生总结的学古诗方法,教学过程中遵循“整体感知—知人识文—分析品味—理解共鸣”的古诗教学程序,通过一个个层层推进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紧紧扣在理解作者思想情感上来推进课堂,放手给学生思考、讨论,教学秩序井然,教学收效良好。“一诗一画一情境”,整体感知诗意,不做逐字逐句的诗句对译,是学习古诗的策略之一。本课我也遵循了这一规律,以“读”贯穿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积极诵读,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用画的形式凸显整首诗的意境,同时通过一个简短的仿写练习,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积累,培养了良好的语感,提高了审美修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说课稿第2篇】

      马诗

      【教学目标:】

         1.读准会写“燕山”“月似钩”“金络脑”。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马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背诵古诗。

      4.理解诗人渴望报效国家的爱国热情。

      (创设依据:语文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本课的目标是理解诗人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古诗意思,体会马的精神。

      2.体会诗中诗人的报国热情,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创设依据: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咏物诗这种题材的诗歌并不陌生,教学重点是诗人咏物抒怀的写法传达情感,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本诗感受诗人的报效祖国的情感,激发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型课时:】

      新授课 1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讨论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指导思想:以读促悟,教师引导学生用“三读法”品味诗歌,理解句意,领会诗人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同学们,你们能看出这几句诗写作对象是什么吗?……唐代有一位诗人与马结缘,擅长写马诗,一生240篇作品,其中1/3与马有关,他曾写下23首组诗,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板书解题)

      二.作者档案卡

      李贺,字长吉,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齐名,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家住福昌昌谷,世称“李昌谷”, 著有《昌谷集》。

      三.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1.生试读

      2.师范读

      3.师生齐读

      四.再读诗歌,读懂句意,赏析画面

      1.自主学习,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句意。

      2.什么是意象?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 感情的“物象”,也就是用什么景或物表达情感。

      大漠 沙 燕山 月

      3.自选角度赏析前两句。(小组合作)

      前两句用雪喻沙,以钩喻月,描绘了沙漠夜色的壮美和边疆战场的辽阔雄浑景象。修辞/(展开想象描绘画面):释义的基础上加修饰词和合理想象、(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表达方式:描写

      五.品读诗歌 感悟情感

      1.悟情感,学写法

      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概括方法点拨:通过写×××表达/抒发作者×××)

      他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本诗通过写一匹骏马渴望驰骋疆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和怀才不遇、不被重用的感慨;这是一种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法。

      2.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

      【释义】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 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3.李贺英年早逝给你留下什么启示?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强者积极应对,面对苦难挫折我们妨把它作为成长必经的阶段,让它成为成功的垫脚石!否则即使 你再有才华,也没有展示的机会。

      六.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李贺的《马诗》,领略了古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感受到古人报效国家的爱国热情。在我们的人生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希望我们能像李贺一样,不忘初心,坚守爱国情操!不断磨砺自己,让金子最终绽放应有的光芒!课堂检测

      竞背默写

      七.作业布置

      1课后习题拓展第四题(200字左右)

      2仿写小诗,运用托物言志手法(100字左右)

      八.板书设计

      马诗

      描写:大漠、沙、燕山、月

      →怀才不遇

      抒情:何当 、 快走 渴望建功立业 报效国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说课稿第3篇】教学目的:

      1、会认“漠、燕、钩、何、脑、踏”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并结合*图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一幅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教学重点:

      1、会认“漠、燕、钩、何、脑、踏”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并结合*图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一幅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启发谈话:

      《马诗》是一组以马诗为题材的组诗,共有二十三首,名为咏马,实则咏人。这首诗为组诗中的第五首,诗人借咏马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自己试读课文。

      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生字。

      三、细读课文,读懂诗句。

      你一定想把这首诗读给同学们听吧,那你可得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诗句)

      指名学生读诗句。

      (请读的好的学生配上音乐再读一读)

      你可以看着图也可以看着诗,你想到了什么?

      (诗中一、二句展现出边疆战场的景*: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构成了一幅立体的图画,这是一幅任凭千里马奔驰飞腾的“画卷”。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络脑,快步驰骋在清秋的大地上?)

      男、女生进行比赛,看谁读的好。

      四、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指名学生背诵。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集体背诵古诗。

      五、课外延伸,注重积累。

      你还收集了哪些和马有关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听吧!

      板书设计: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说课稿 马诗说课稿部编版优秀】相关文章:

教学实践个人总结 教学实践个人总结200字09-12

教学实践的心得 教学实践心得体会1500字09-12

主要教学实践内容概述 主要教学实践内容概述是什么09-12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反思 马诗教学反思反思 简短09-12

《马诗》教学反思范文 《马诗》课后反思09-12

马诗教学反思优点和不足 马诗教学反思优点和不足与改进09-12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说课稿 马诗说课稿部编版优秀09-12

马诗教学反思优点和不足 马诗教学反思优点和不足怎么写09-12

初中语文_《马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马诗教学设计优秀教案09-12

《马诗》教学反思900字 马诗教学反思优点和不足09-12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09-12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 《马诗》说课稿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古诗三首教案09-12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古诗三首《马诗》教研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