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教是真教,学是真学,做是真做 教学做合一出自哪本书

时间:2023-09-14 12:34:21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教学做合一:教是真教,学是真学,做是真做

      展开全文

“教学做合一”,为陶行知先生于1926年正式提出。

      1927年,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师范,将“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核心教育理念之一。字面意思理解很简单,但教育实践中实现却不容易。

      01/“教学做合一”的提出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在当时主要是针砭时弊的。

      他从国外回来,发现国内学校里老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情形很严重。而且在大学尤其严重。

      个人认为,迄今为止,这种状况并没有改善很多。我感觉最严重的地方大概仍旧是在大学的课堂里。

      大学里老师期待自己成为教授,教授只管教授,学生只管被教授。

      在陶行知眼中此为教授法。在现今大学教育界被称为“水课”。只管教完,学生收获不多,却能顺利拿满学分的课实在是太“水”了!

      “教学做合一”是治疗“水课”的良方。

      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去读陶文。

      陶行知先生积极主张以“教学法”来代替“教授法”。

      他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席上辩论二小时,但没有通过。因此他拒绝接受教育专修科主任名义,可以称得上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一字之变,意味着教育理念的改革创新。细细咀嚼这一字之变,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对学生主体的重视。

      他撰文《教学合一》,主张“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

      其时苏州师范学校首先赞成使用教学法。继而因为五四运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同事也无暇再去反对了,陶行知先生顺势将全部课程里的教授法改为教学法。这是教学合一的起源。

      “做”能够与“教学”合一,陶行知先生得益于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的高人点拨。1926年,陶行知先生应张伯苓校长邀请去南开大学作讲座,张伯苓校长是务实派的校长,他向陶行知先生提出能否把“教学合一”改为“学做合一”。

      这个建议不是横空出世,因为彼时陶行知先生又进一步主张: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

      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名师指路,豁然开朗。陶行知先生即正式提出“教学做合一”。

      02/“教学做合一”的理解

      你是如何理解“教学做合一”的?

      可能你会说,这是多简单容易的理解,其实不是。当年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师范里给教职工阐释校训就提出了令人深受刺激的几个事例。

      陶行知先生经常外出讲课,经常撰文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在他学校里我估计校训也是会张贴或者印制在随处可见地方。

      但并不是团队里所有人都能正确理解他的主张。正如俗语说:经是好经,就是念歪了。可见,团队领头人要反复地向团队成员阐释自己的主张。

      陶行知先生提醒: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我就曾把教学做作为三件事来看待,尤其是在一节课教学设计的各个步骤来说,会想着“教”是新授环节,“学”是学生讨论环节,“做”是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环节。

      现在与“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对照,就不那么正确了。陶行知先生很反对他们学校教员用“课外作业”之名称。这也是让他警觉的事例之一。

      他说:教学做合一的学校的辞典里并没有“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生活与课程离婚的宣言,也就是教学做离婚之宣言。”

      “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

      “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为学。”

      03/“教学做合一”的实践

      我狭义地认为,“教学做合一”的实践在家庭教育和职业教育里特别可行。

      或者可以说,“教学做合一”在家庭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实施得最为成功。

      中小学教育因为有升学压力,“教学合一”做得多,“做”稍有欠缺。但如果从教与学本身即是“做”的角度来看,我认为现今的中小学教育是很努力的。最难的我估计还是大学课堂,因为其相对松散自由的氛围所致。倘若改掉氛围,大学就不像是大学了。这也不对。但我们还是需好好思考:如何多些金课,怎样少些水课,我们应该要做些什么努力。

      对比之下,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生活劳动技能的最好场所。家庭教育也非常契合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

      所以,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们首先要追求自己能够做一个懂教育的好家长,而不是单纯地寄希望于有个好学区房。

      昨天五一劳动节,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工作室里一位老师的孩子在家像模像样地做饭菜,真是很好。又看到几个年轻同事带着孩子们在野外搭起了帐篷,带着孩子下到小河边捞小鱼小虾,这样的活动也是很好。这些家长们没有特别地讲劳动光荣,没有特地地说亲近大自然,他们和孩子之间的“教”和“学”都在“做”中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这样的“教”是真“教”;这样的“学”是真“学”;这样的“做”是真“做”。

      我期待家长们给孩子分享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多。因为我总是在期待“生活有痕,教育无痕”的自然发生。

      这样的教是在劳作活动场景中的自然地教,这样的学是在劳作活动场景中的自然地学。

      我也瞬间理解贯通了“教学做合一”,原先我以为自己理解是错误的,其实只是处于混沌状态不够清晰。

      教学做都存在,也有不同,但不是割裂分步骤,而是从不同的维度来看待理解同一件事。

      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

      “合一”是将“教”和“学”凝聚在同一件“做”的事中。

      再看职业教育。这是培养学生生产劳动技能为主的学校,会做能做是根本,做得好是追求。

      我们要培育弘扬学生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不妨可以从“教学做合一”的理解开始,在做中教,在做中学。

      大约是2011年,我当时在无锡机电高职承担着示范校项目办有关工作。记得当时一大堆才俊经常聚集在会议室里,于烟雾缭绕中,讨论示范校的建设思路和实践探索。

      在提炼教学理念时,我们原先写的是“教学做合一”,大家觉得太陈旧了,讨论了许久,决定要重点突出职业教育的“做”,突出学生主动的“学”,突出根据学生“学”的“教”,在“做”中的“教”,于是改为“做学教合一”。

      这一顺序的改变,我认为很有意义。

      做是学的中心,做是教的中心。

      今日早起再读陶文,才发现当年“宝山县立师范学校竟把教学做合一改为做学教合一”,陶行知先生评价“这是格外有意思的”。

      那年1928年。

      2020.5.2

【教学做合一:教是真教,学是真学,做是真做 教学做合一出自哪本书】相关文章:

五子棋教案 小学五子棋教案09-14

学校少年宫社团之五子棋教学计划 少年宫五子棋活动教案09-14

五子棋教案1 五子棋教案及反思09-14

大班五子棋教案 大班五子棋教案初学教案09-14

少儿五子棋教学计划 少儿五子棋教学计划书09-14

幼儿园五子棋教学教案 幼儿五子棋的教案09-14

教学做合一:教是真教,学是真学,做是真做 教学做合一出自哪本书09-14

“教学做合一——浅谈教与学与做 教与学的作用09-14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理论认知09-14

教学做合一名词解释 教学做合一名词解释题09-14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什么意思09-14

浅谈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解09-14

教学做合一-文档 教学做合一什么意思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