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作业设计)
一、课堂教学目标及其解析
《故都的秋》
1、学习对秋景的描写手法。
解析:品味景物描写是解读文章的必经之路。在本课中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形象、色彩,折射出作者不同的心境,只有认真地感知品味,细致分析写景的技巧,才能理解作品的精髓。
2、领悟作者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解析:写景状物的散文基本上都是抒情的,而景为情设,情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我们在引导学生品
味景时,除了要品出景美,更要从景中品出作者的情感,领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情感。
解析: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让学生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从文中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读出作家独特的心境,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一课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就是难以把握情与景关系。因为这篇文章蕴含着作者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要了解作者的情感必须了解他当时的社会背景,而学生对他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却不甚了解,也就使学生很难从景中品味出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无法把握情与景的关系。要解决这一困难,就要在解读文章时要对相关的时代背景作适当的补充,分析景物描写中富有哲理的的语言。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2课 故都的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可以说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实在太多,但人们写秋的着眼点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笔下的秋是怎样的情景?这节课让我们走进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看看他笔下的秋景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文章时有目的地去读。
问题一:作者笔下的故都秋景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感受体会故都秋景的画面美。
师生活动:让学生通读全文,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受,但要细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此时就用以下几个小问题来引导分析:
1、在郁达夫的笔下,故都的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明确:清、静、悲凉。
2、课文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景物有:秋晨里碧绿的天色、驯鸽、日光、牵牛花、秋草,槐树的落蕊,残鸣的秋蝉,秋雨,都市闲人,秋枣等。 根据“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选取了故都之秋的富有特征且平凡的景物,如第三段第四行开始的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蓝色的“牵牛花”,“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第四段早晨铺得满地的槐树“落蕊”,第五段被称作“北国的特产”的衰弱的“秋蝉”,第六至十段段又奇又有味的“北方的秋雨”以及雨后感叹秋凉的“都市闲人”,第11段北方的“枣子树”和其他鲜果,等等。
教师明确:主要是描写了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奇景。(即: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板书:(即: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在对这些自然风物中的描写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清” 、哪些地方突出了“静”、哪些地方突出了“悲凉”?
明确: 第3段写秋院----“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无半点纤尘之感,“牵牛花的蓝朵”给人宁静、淡雅的感觉写出了“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宁静)。有着几分冷清和萧条的“破壁腰”,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的衰竭与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第4段“秋槐图”中,“早晨起来”,看见“落蕊”“铺得满地”,“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体现了“清”“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体现了“静”;“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第5段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第6-11段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慨叹着天凉了的话。(这里有境地的清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我认为6-11段灰沉沉的天,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青布单衣或夹袄,哪怕是烟管,都能表现清,“息列索落”下雨声,都市闲人的感慨都能体现静。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4、作者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作者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可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写这些景物,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
明确: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不写这些风景区,单写院落街巷的秋景,是与作者的心绪、思想以及对北国之秋的认识紧密相关的。首先,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有人云集的风景区是难以表现的;其次,要真正表现故都之秋,离开了普遍存在的景象,专门描写风景区,会失去“故都之秋”的代表性;最后,把人们司空见惯的景象中的味、色、意境与姿态挖掘出来,往往更能深切感人,使人能更深刻地体味到故都的秋“味”。
问题二: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地刻画描写这几幅秋景的呢?
设计意图:意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写景的角度及手法。
师生活动:对这一问题学生可能会回答一些,但答不全,尤其是不会思考写景的角度,为此,就用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掌握:1、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明确:作者从秋色、秋声和秋味三方面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2、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写故都的秋景的?
明确:视觉、听觉、触觉、味觉。
3、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故都的秋景?
明确:冷色调的词、反衬、对比、比喻。
4、作者是怎样描写故都的秋色的?
明确:作者从视觉的角度描写碧绿的天色,蓝白色的牵牛花,枯黄的秋草,灰白的落蕊,灰土,灰沉沉的天,青布单衣,淡绿微黄枣树等这些景物时,都用冷色调,来写秋色,写出了故都之秋的冷清萧条。
5、作者是怎样描写故都的秋声?
明确:反衬,即以声衬静。作者通过写驯鸽的飞声、衰弱的蝉声、 风雨声 和人声,来写故都之秋的静。
6、作者又是如何描写故都的秋味的?
明确:比喻,对比。作者把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相比,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四个比喻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看不饱”“尝不透”,来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补充:
角度:由上而下、由下而上、远近结合、俯视仰视、视觉、听觉、
写景技巧 味觉、嗅觉等;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等;
手法:
正侧面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白描、渲染、对比、
衬托(正衬、反衬)、欲扬先抑等。
第二课时
问题一: 文章是怎样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
设计意图:学生阅读文章,掌握情景交融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手法。师生活动:学生在感受作者情感的时候,必须理解作者的情感是如何通过景来展现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引导。
1、“故都”即北平,文章标题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北平曾做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故”有“从前、过去”的意思。人们对“从前、过去”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从标题中的“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从“故都”可以看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热爱之情。
2、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郁达夫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是如何抒发的?
明确:A.我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C.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从以上这几句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眷恋,这是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本文从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景语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忧郁、孤 独、落寞、悲凉的心境。
4、作者的忧郁、孤独、落寞和悲凉的心境怎样流露出来的?
明确:寓情于景。作者描写碧绿的天色 ,蓝白色的牵牛花, 枯黄的秋草,灰白的落蕊 ,灰土,灰沉沉的天, 青布单衣,淡绿微黄枣树等这些景物时,都用冷色调,写出了秋天的冷清凄凉,尤其是作者在租来的破屋中和破壁腰中赏秋时,可看出作者内心的忧郁和孤独及悲凉的心境。在写秋声时,用训鸽的飞声,衰弱的蝉声,扫帚声,雨声,以这些细微的声音来反衬故都的秋的寂静,在心情忧郁的情况下,环境越是安静心境就越是悲凉。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以及“缓慢悠闲”的语调都会给人一种凉意。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前后,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声秋实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的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
5、作者喜欢秋景,但是为什么看到秋景就会产生这样悲凉的情绪?补充简介作者:
郁达夫三岁丧父,两次婚变,两次丧子,这些人生巨变造就了郁达夫忧郁的性格,这种忧郁的性格又潜在地影响着他的写作。郁达夫是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的,抗战爆发后,郁达夫来到新加坡,后来又辗转来到苏门答腊,郁达夫利用职务之便,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印尼群众和华侨,后来郁达夫替一被日本兵暴打的人交涉,被日本兵逮捕。纪实影片《郁达夫先生》,影片末尾,当侵华日军知道他们随手抓来的翻译竟是郁达夫先生时,他们吃了一惊。但当时日本已经战败,于是他们很委婉地对郁达夫说:最好是随他们回日本,他们并不想伤害郁达夫——因为郁达夫是名人,而且也在日本生活了好多年,应该对大日本帝国有感情……郁达夫听后未发一言,只冷冷地摇了摇头。日寇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端起了枪,郁达夫的脸上未显出丝毫的惊慌。他淡淡地一笑,神情潇洒而自然,他的目光越过了眼前的高山大河,他的正前方是他的祖国,是生他养他的富春江。
明确: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萧瑟落寞的景象。 主观方面:1)社会环境的黑暗。“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作者选用这些色彩词不仅体现了故都的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2)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在秀丽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3)文人的“悲秋情结”。课堂小结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浑然一体。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要注意运用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六、评价设计:
(一)课堂目标检测
第二课故都的秋
第一课时(5分钟)
请根据课文内容仿写两个句子:故都的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内外,在都市闲人的微叹互答里;
在 ,在 。
设计意图:让学生记住文章表现秋景的景物。
第二课时(3分钟)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这一句分析不妥的一项是( )
A.蓝色、白色是冷色,能表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景物特点。
B.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切合作者当时那种落寞的情怀。
C.这是一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
D.色调的选择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
设计意图:让学生加深对情景交融的理解。
(二)课后作业
A组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歧(zhī)韵 一椽(yuán) 嘶(sī)叫 耗(hào)子
B.潭柘(zhè)寺 落蕊(ruǐ) 橄榄(lǎn) 落寞(mò)
C.普陀(tuó)山 房檩(lǐn) 陪衬(chèn) 夹袄(ǎo) D.廿(niàn)四桥 着(zhuó)衣 混沌(dùn) 椭(tuǒ)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姿态 赏玩 即使 黄城人海
B.细腻 清闲 啼唱 尘沙灰土
C.田圆 深沉 严厉 不能自已
D.蓑弱 悠闲 陶然 回味不永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B组
1、第三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
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
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写景手法反衬的掌握情况。
2、下列对《故都的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体现了作者对北国之秋倾注的深情,作者愿以生命留住北国之秋,可见其情之深,其爱之切
B.“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
作者认为秋的“悲凉”容易引发文人的颓废情绪,中国诗文中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就是证明
C.“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通过对不同的饮食物产的口感、风味进行比喻,说明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各有特色,各具风味
D.“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把秋蝉比喻为蟋蟀、耗子,一方面说明秋蝉在北平数量极多,极为常见,另一方面说明秋蝉的嘶叫不被人们喜爱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全文的理解。
C组
请同学们仿照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用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景物,写一首小令。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运用情景交融的写法。
第二课故都的秋
课堂目标检测答案:
第一课时:
在槐树落蕊的飞花梦里,在秋果的每一丝微黄里;
在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里;在槐树叶底漏下的日光里;
在雨后的斜桥影里;在秋蝉衰弱的残歌声里
第二课时:D
课后作业答案:
A组
1、A【解析】A项“歧”读qí;“椽”读chuán
2、B【解析】A、黄—皇 C、圆—园 D、蓑—衰
B组
1、D;2、A
C组
天净沙
破屋浓茶小院, 漏光鸽声碧天, 秋草蓝朵破壁。槐蕊铺地,落寞人在故都。
破屋蓝朵疏草,槐蕊枣树驯鸽,残蝉秋雨闲人。故都秋味,胜过南国许多。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课文笔记】相关文章:
教学常规三十条 教学常规三十条对作业布置作业批改有何要求09-09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流程图09-09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课文笔记09-09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第一课时09-09
教学板书设计 草原教学板书设计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