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

时间:2023-09-09 09:02:45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5篇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肯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假想和计划。下面一起来看看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欢迎浏览,仅供参考。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

      《秒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学生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进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爱分分秒秒。

      二、教学重难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四、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断)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相伴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视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觉。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随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切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爱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知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2.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量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视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3.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三)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补充:

      ①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2)跑步比赛

      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猛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爱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五)作业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视察钟面,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60小格。

      2.掌控读取时间的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进程与方法

      在视察、操作、体验等活动中,初步建立时、分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视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2.感悟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养成守时和惜时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

      2.知道1时等于60分,掌控“几时几分”这种读取时间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正确、迅速读出钟面时间。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面、学生自带闹钟

      四、教学进程

      (一)导入

      1.故事引入

      小朋友,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上一次小白兔输得很不服气,于是它约小乌龟到绿树成阴的圆形运动场来比赛,看谁先跑完一圈,还请小红当裁判。它们站到同一起跑线上,小红一说开始,它们跑起来。

      2.提出问题。

      (1)它们所跑的路程一样长吗?

      (2)他们所用的时间相同吗?

      3.引出“钟表”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一直在进行这样的赛跑。钟表有什么用呢?它能帮助我们认识时间,每天我们都离不开时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关于钟表的知识。

      (二)认识钟面

      1.启示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视察屏幕上的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

      2.得出结论: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为5小格,一共是60小格。钟面上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

      (三)认识时

      1.媒体演示:闪动时针,并且时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1。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2.启示提问:时针从1走到2时1小时。从4走到几是1小时?你还能说一说,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

      3.得出结论: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时。

      (四)认识分

      1.媒体演示:闪动分针,并且分针从12起走动1小格。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

      2.启示提问:分针从12走到1经过了几分,你是怎样想的?

      3.得出结论:12到1有5个小格,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走5小格的时间就是5分。

      (五)感受一分钟1.活动:通过读、写、算、数等活动,亲身体验一分钟的时间观念。

      电脑计时,学生分组操作,第一组:读课文;第二组:写字;第三组:口算;第四组:数数。一分钟结束后,提问:

      (1)一分钟读多少字?(统一读一篇课文)

      (2)一分钟写多少字?(统一抄写字)

      (3)一分钟做多少口算?(预先印好题)

      (4)一分钟数多少个数?

      每组推荐二人汇报。

      2.教师总结:一分钟的时间里,中央电视台播音员能播180个字,银行点钞性能点1500张人民币。一分钟虽然很短,但充分利用却能做很多事。因此,我们要珍爱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六)认识时、分关系

      1.导入:刚才的时间大家说的都很好,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时和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分组活动:学生拿出准备的小闹钟,拨一拨,看一看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几大格,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换自己的操作结果。

      3.教师演示:(在演示前强调学生看时针本来的位置并记住,再开始演示分针走一圈的进程)提问:时针走了多少?

      结论:时针走了一大格,即1时。

      提问:谁知道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分?结论:60分

      提问:通过刚才操作,我们知道分针走1圈时针正好走1大格。说明1时和60分什么关系?

      结论:1时=60分

      (七)读写时间

      1.启示提问:(出示学具钟面)有时时针不是正好指着几时,应当如何表示时间?

      2.师生共同总结读写时间的方法:

      要读出一个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肯定。先看时针刚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这时钟面上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中文表示方法,是几时几分,就写几时几分;第二种是像电子表那样,就两个小圆点把左边的时和右边的分隔开。有几时就写几再打两个小圆点写右边的分。需要注意的是表示分的数字要占两个位置,不满10分的要用0来占位。比如,9时5分,不满10分,我们就先写0再写5。

      (八)课堂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立刻要下课了,你知道这节数学课多长时间吗?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老师有一句话要送给大家:珍爱每一分钟,让生命更有价值。

      时间悄然流逝,守时和惜时是一个人宝贵的品质。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时间的读写方法,更要重视建立学生的时间观念,培养其珍爱时间的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探索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钝角,知道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一定是钝角。

      2.进一步巩固对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完全的活动进程,培养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美。

      目标解析:

      用三角尺拼角是一项内涵丰富的数学活动,又是安排在第三单元最后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它既能巩固学生对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认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积存学生活动和解决问题的体会,还能使学生更加熟悉三角尺上角的特点,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

      教学重点: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钝角,知道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一定是钝角。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角的知识拼角。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

      教学进程:

      一、活动前──充分准备(一)知道“一副三角尺”的含义

      1.视察一副三角尺中两个三角尺中的角分别是什么角?

      2.给一副三角尺上的每个角编号。

      如: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尺编为A尺,其中的直角为A尺直角,另两个锐角分别为A尺①号锐角和A尺②号锐角;另一块三角尺编为B尺,它的直角为B尺直角,另两个锐角分别为B尺①号锐角和B尺②号锐角。

      (二)复习旧知,激趣引入

      1.锐角、直角、钝角有什么关系?(锐角 直角 钝角)

      2.三角尺上直角、锐角都有,就是没有钝角,你能用它们拼出一个钝角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一副三角尺拼角活动前学生第一要了解的就是“一副三角尺”中“一副”的含义,知道一副三角尺中的两块三角尺各有哪些角,有什么特点。同时调动锐角、直角、钝角之间大小关系的知识,为“拼角”作好准备。】

      二、活动中──合作交换

      出示例6:用一副三角尺拼一个钝角。

      (一)小组讨论,自由拼角

      1.摸索如何用一副三角尺拼一个钝角。

      2.学生动手拼角并画下来,教师巡查指导。

      (二)汇报展现,师生交换

      1.组长汇报。

      2.挑选不同的拼法展现在黑板上。

      3.在拼钝角的进程中,你有什么发觉?

      (三)作品分类,讨论质疑

      1.黑板上的拼法各有不同,你能将它们按一定的规律分类吗?2.讨论交换:一类是锐角与锐角拼成的,另一类是直角与锐角拼成的。

      3.质疑:锐角与锐角一定能拼成钝角吗?(不一定)直角与锐角一定能拼成钝角吗?(一定)

      (四)验证钝角,优化拼法

      1.交换验证方法

      目测──看上去比直角大

      测量──用三角尺的直角比

      推理──直角与锐角一定能拼成钝角

      2.总结拼法

      用一副三角尺上的一个直角与一个锐角一定能拼成一个钝角。【设计意图:通过“用一副三角尺拼一个钝角”的活动,在自由拼角中感知,在合作交换中摸索,在分类讨论中质疑,在验证优化中升华。知道根据直角和钝角的关系,以直角为基础和锐角去拼的优势。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进程中的有序摸索,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三、活动后──运用拓展

      (一)教材第42页“做一做”

      1.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两个,拼出一个钝角。

      2.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两个,拼出一个直角。

      3.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两个,拼出一个锐角。

      同桌合作拼角,小组交换,再全班汇报展现。

      (二)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三个,拼一个钝角。

      同桌合作拼角,并画下来,再全班交换讨论。

      (三)教材第45页练习八的第13题。

      综合运用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知识,用七巧板上的图形灵活拼角。

      【设计意图:运用拓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在用一副三角尺拼的基础上,用两副三角尺中的两块拼角,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次用两副三角尺中的三块拼角,发散学生的思维;第三层次用七巧板中的各种图形拼,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感受七巧板中的数学美,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四、活动总结(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二)拓展延伸

      1.钝角去掉一个直角是什么角?钝角去掉一个锐角是什么角?为何?

      2.你还想到了……

      【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归纳总结全课,让学生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同时提出几个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的摸索,激发学生对数学内在的爱好。】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4

      比较数的大小:

      [教材简解]教材中,例题重点描写的是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让学生利用数数、几十多来比较相应数的大小,在“试一试”中再利用比较计数器所表示数的大小,揭示了其他两种情形: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接着在“想想做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这样由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知道和掌控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目标预设]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控100之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100之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比较能力。

      3、创新目标: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4、德育目标: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体会上升为数学认识。教学难点:

      掌控比较大小的方法

      [设计理念]

      本节课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换,实践创新教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实际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动身,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换的机会,增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进程中真正知道和掌控基本的知识技能,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体会。

      [设计思路]

      在教学设计上以为学生提供现实而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为理念,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视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抓住“位数”和“数位”的排列顺序进行比较数的大小。教学中,我主要采取谈话导入法和和引导发觉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在全部教学进程中有目的、成心识地安排了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视察、摸索、讨论、练习相结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辅助验证,帮助学生获取有关数比较的方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进程。

      [教学进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了解家人的年龄,谁来汇报一下?(指名说)

      2、刚才___小朋友说他爸爸是36岁,爷爷是63岁,那么你们知道谁的年龄1大吗?

      3、要比较年龄的大小也就是比较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层次一: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1)将数按数位分类

      多媒体展现:学生口答,教师课件展现

      (2)比大小

      多媒体显示:

      一位数和两位数比大小,学生口答,教师多媒体展现

      多媒体显示:

      (3)练习并小结:

      课件出示题目,指明学生口答,

      你发觉了什么?

      小结: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层次二:例题,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1)、出示多媒体主题图

      教师讲述故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滩上露出了美丽的贝壳。一会儿,小松鼠、大白兔都捡了一篮贝壳。小松鼠数了数说:“我捡了38个贝壳。”大白兔数了数说:“我捡了46个。”小松鼠说:“我捡很多。”大白兔说:“我捡很多。”到底谁捡很多呢?你能给他们当一下裁判吗?

      2、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谁捡很多呢?为何?请你把想法告知你同桌的小朋友。3、全班交换,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夸奖说得对的小朋友。

      4、指出:比较两个小动物谁捡很多,也就是比较38与46的大小。(板书:46○38)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多种方法。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符号表示,谁来写一写?

      5、指名板书后读一读。

      6、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层次三: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1、多媒体显示63○68:

      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3大。

      2、试一试(出示计数器)

      (1)看着计数器把数写出来。(53、56;100、98)

      (2)这两组数我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小结学生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三、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2、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1)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个位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哪个最小,去掉重复的,排一排。说说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一共有几个?是哪几个?

      (2)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十位上是6的两位数,比比哪个,哪个最小?

      3、“想想做做”第5题

      (1)看图,兔妈妈给小兔照了3张照片:

      猜猜各是什么季节?各个季节的温度也不同,看了计温的温度计,老师写出了3个表示气温的数:2度、20度、35度。

      (2)你能用符号表示3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4、“想想做做”第6题: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5、写数游戏:学生随便写一个数。(1)以小组为单位从小到大排一排。

      (2)比30大比60小的数站起来排队。

      (3)个位是7的数站起来排队。

      (4)大于60的数站起来排队。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视察、比较,掌控什么是平移以及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进程与方法】

      通过视察、比较、分析等数学活动,增强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积存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控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难点】

      能对图形平移进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定。三、教学进程

      1、导入新课

      老师做关窗、拉黑板的动作。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平移现象。

      追问:你还能说诞生活中有哪些关于平移的现象?学生答:升旗,缆车,火车在笔挺的铁轨上开等。

      2、生成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例题1图。

      先让学生说出虚线部分和实线部分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进程,让学生视察,感受平移,并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学生视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发觉: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并数一数。(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小组交换讨论,教师巡查,进行纠错。之后组织全班交换。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换了怎样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

      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换,学生可能会显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判和判定,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

      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4)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换。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换,教师巡查。

      (5)小结肯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肯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3、运用新知

      完成教材中的“试一试”。

      (1)学生独立画图。

      教师巡查,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2)组织汇报。

      学生一边用投影展现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肯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顺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

      4、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作业: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平移的现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到此结束。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苏教版09-09

小学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教学设计完整版09-09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名词解释09-09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的例题09-09

小学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设计模板09-09

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探新09-09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09-09

《荷花》教学反思 荷花教学反思简短09-09

《荷花》教学反思 《荷花》教学反思PPT09-09

三年级语文《荷花》的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语文荷花教学反思09-09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的教学反思09-09

课文《荷花》教学反思 荷花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简短09-09

荷花教学反思 荷花教学反思简短优缺点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