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与反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时间:2023-09-14 11:34:22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与反思第1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⒈面向学生:小学

      ⒉学科:语文

      ⒊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⒋教学时间:一教时

      ⒌课前准备:

      

⑴诵读全诗,感悟诗人的情感。

      ⑵学生课前上网查找资料

      二、教材分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苏教版语文课本第十册第24课《古诗两首》之一,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中莲荷的壮美。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景在议后,目的是突现景美。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这时风景和四季不相同。你看——与天接连的荷叶无边的青绿;与太阳相映的荷花和往常不一样的艳红。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⒉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歌意境。⒊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四、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语“无穷碧”和“别样红”的意思。2.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

          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五、教学准备:

       课文情境图;搜集有关诗人及诗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理解诗题

      ⒈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你知道那儿最有名的景点吗?出示“西湖”:有人把它比作图画,有人把它说成美人,无论是久居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游人,都为它的美丽所倾倒。古往今来,更是有很多的文人墨客用妙词佳句来赞美它。

      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

        板书课题。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杨万里,你了解他吗?

      以前我们学习过的诗《小池》就是杨万里诗人的作品。

      杨万里是南宋四大家之一。南宋四大家有“尤袤、陆游、范成大和杨万里”。他的文章清新自然、生动逼真,被称为“诚斋体”。他自己被称之为“诚斋先生”。他一生写过二万多首诗,有一个集子,称为《诚斋集》。

      ⒊理解诗题。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时间是早晨,从“晓”字中可以看出;送别的地点是净慈寺外;送别的人是林子方。

       小结: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课件出示)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个朋友。那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别他。说到西湖,我想问问谁知道西湖在哪座城市吗?我们班哪些同学去过呢?没有去过的呢也没有关系,我们通过一起去领略一下西湖美丽风光。(课件出示)

        春天,你看巫山上的花开了,这个时候可以看“苏堤春晓”了,可以去“柳浪闻莺”了;夏天,朋友会跟你讲荷花开了,你会想起曲院风荷,一起去花港观鱼吧;秋天可以划船泛舟领略平湖秋月;到冬天,还有断桥残雪,你会在那有一段留恋。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领略完西湖的美景,我们来读一读杨万里的这首诗吧,感受一下他笔下的美丽西湖。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生字(生自由读))

      2.谁来读,读出节奏韵律?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他的节奏是如何划分的。(指名两生,师生正音)

      3.同学们读的都不错,每个同学对诗的理解不一样,划分的节奏也会不一样。老师的节奏是这样划分的,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好吗?齐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诗的节奏韵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自学古诗,理解大意

      1.诗我们会读了,那这首诗的意思呢?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再朗读一下,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想象画面,思考一下几个问题(夏天, 六月,西湖)

      读完这首诗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是从哪些地方,那些字,哪些词感受到的(准备板书)

      (1)重点理解:无穷碧

            理解一:照应接天,指范围广。

            理解二:指绿的程度。很绿很绿,绿得难以形容。

            理解三:也许是指有很多很多种不同层次的绿:深绿、浅绿、淡绿、草绿、浓绿……

      是啊,湖中啊,满是绿色。深的、浅的、明的、暗的……这绿啊从净慈寺外的西湖开始蔓延了,它蔓延到了苏堤,苏堤春晓对不对?还会蔓延到哪儿呢?同学们说一说,刚才领略的西湖美景还记得吗?还会蔓延到曲院风荷,白堤,平湖秋月,柳浪闻莺……假如我们这个教室就是西湖,我们来放眼望一望,这绿已经是布满了湖面了,而且还在不断的蔓延着,一直蔓延到天的尽头。这就是,是诗中的哪一句啊?

            谁能把我们刚才想象到的美景读出来?指名读。

      (2)重点理解:别样红    刚才也有同学说到了从“映日荷花别样红”也读到了美,那么请同学来说一说哪个词让你感觉到了特别的美。(指名回答)别样红是什么意思呢?(课件出示)

      理解一:特别的红,不一般的红。

      理解二:红的有层次,有变化。

      是啊 这就是美丽的荷花,别样红的?(荷花)谁能告诉老师荷花为什么别样红啊,红的那么特别,红的那么非同一般呢?(映日)我们来看一下,映照着朝阳的荷花。(课件出示)

      (四)感悟诗情,深度理解

      1.同学们,学到这里,有没有人会产生疑问呢?

      (1)教师质疑:题目写了什么?(送友人)            古诗内容写了什么?(西湖美景)

      (2)提出问题:为何写的是一首送友人的诗却在诗中始终没有提到“送”?(借景抒情,景中有情,作者希望能与友人一同观赏这美丽的西湖美景,表达出对友人的不舍,希望友人别后能尽早来相会的意思。)

      2.在古代诗文一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看一看,如果让你在括号里加上合适的标点,你会加上什么标点符号呢?举手回答。真好,

      (五)总结全诗

      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杨万里笔下的六月西湖,你们用自己的感情去演绎了这番美景,你们还创造性的给这首诗加上了标点,真不了不起。当我们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去想去理解去感受,那么诗就会融贯古今来到我们的生命里。当我们自己的生命真的成为了一首诗,我们也就真的成了一个富于诗意的人。          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六)作业布置

        1把这首诗编写成一个小故事,再配上图画。

      2 有感情的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无穷碧  借景抒情

                            别样红【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与反思第2篇】

      一、教材简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这是一首以写景代送别之作。以眼前景物入诗,构思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1、理解“终究”、“映日”、“别样”等词的意思;

      2、了解古诗所描写的风光。

      (二)力量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自已喜爱的方式表达自已的所想、所感;

      3、激起同学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提高鉴赏力量。

      (三)情感目标:

      了解诗所描写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漂亮景象,体会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诗句意思的根底上,感受大自然的漂亮景象,体会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设想:

      本设计将“感悟诗意、品尝诗情”作为研读目标,运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模式,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环节中到处以同学为主,努力表达“以课本为凭借,课内打根底,课外求进展”的现代教学理念。并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创设气氛,再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供应有关资料(、时代背景、字词意思、课外阅读资料等),给同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供应平台。

      五、媒体选用状况表:

      六、教时布置: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过程: 1、创设气氛,导入课题:

      (1)CAI课件出示:《别董大》(高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赠别》(杜牧),同学读诗;

      (2)问:这三首诗在内容上有什么一起点?(送别之作)

      (3)师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送别之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初读古诗,引入意境:

      (1)CAI课件出示:西湖初夏时的美景,范读课文;

      (2)简介和时代背景(CAI课件)。

      3、小组沟通,感悟诗意:

      (1)同学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争论、解读诗意,遇到困难时,可点击鼠标,在多媒体课件中查找自已想要了解的内容;

      (2)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沟通,同学自由更正、自由补充。教师归纳、点拨。

      (3)CAI课件:再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同学反复吟诵古诗。

      4、写写画画,品尝诗情:

      (1)各学习小组用自已喜爱的方式,把诗中所描绘的意境表达出来。(CAI课件播放背景音乐,同学作画、写话等)

      (2)沟通、评析。 5、拓展阅读,积存语言:

      (1)CAI课件出示:杨万里的其它诗作,同学自已吟诵;

      (2)选一首自已喜爱的诗改写成短文;

      八、形成性练习:

      1、课外搜集、背诵杨万里的其它诗作,选一首自已喜爱的诗改写成短文;

      2、课外搜集、背诵其它写送别的诗词。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与反思第3篇】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拟中,品尝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育读背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

      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拟中,品尝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课前预备:课文情境图;搜集有关诗人及诗的资料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一、激趣导入。

      1、师诵读译文:究竟是六月中的西湖哇!风光和平常迥然不同。看哪!清波荡漾,浩淼无际,莲叶挨挨挤挤,那怡人的绿色,无边无垠,远接天际。一朵朵荷花,向着初升的太阳,红得那么鲜亮,那么水灵!

      2、说说你的头脑中消失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3、今日我们学习的宋代诗人杨万里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就是描绘这副画面的诗。 4、板书课题,请同学朗读。[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二、创设情境,了解古诗。

      1、简介及书写古诗的时代背景。

      2、教师范读古诗。

      3、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同位互读古诗。[解释]1.晓:早晨。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闻名佛寺。林子方: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季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殊,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殊精彩。

      三。指导自学

      1、出示古诗。范读。

      2、学生练读

      师:全诗共二十八个字,我信任经过仔细的练们肯定能把它读得正确、流利。

      师:谁情愿展现一下自己奇妙的读书声?

      3、研读古诗。

      师:同学们一下子就把诗句读得这么流畅,真是好样的!接下来,请大家带着观赏、探究的眼光,利用手中现有的资料,研读诗句,看看能读懂什么,遇到的问题,可以在小组中争论,解决不了的等会在全班争论解决。

      4、沟通自读收获师:请大家沟通一下各自的阅读收获,以及想和伙伴们一起争论解决的怀疑之处!在送别林子方时,究竟看到了什么。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师:把你们各自的感受用动情的朗读,恰当的身体语言表达出来吧![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尝。“究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会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美的语气中感受到了。果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剧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的确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漂亮风光。 四、稳固诵读。

      1、配乐背诵古诗。

      2、试着诵读一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与反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怎么都快乐》教学案例 《怎么都快乐》教学实录09-14

小学语文_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09-1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二首教学反思09-1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评课稿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评课稿09-1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简短09-1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材分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第二课时09-14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与反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09-1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第一课时09-1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实录09-14

2023学年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5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09-14

新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附设计意图反思 《搭船的鸟》教学目标09-14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09-14

《15.搭船的鸟》教案 搭船的鸟教案第二课时教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