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时间:2023-07-12 18:00:09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篇一」高中化学苯知识点化学性质苯参加的化学反应大致有3种:一种是其他基团和苯环上的氢原子之间发生的取代反应;一种是发生在苯环上的加成反应(注:苯环无碳碳双键,而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的独特的键);一种是普遍的燃烧(氧化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取代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卤素、硝基、磺酸基、烃基等取代,生成相应的衍生物。由于取代基的不同以及氢原子位置的不同、数量不同,可以生成不同数量和结构的同分异构体。

        苯环的电子云密度较大,所以发生在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大都是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是芳环有代表性的反应。苯的取代物在进行亲电取代时,混合物呈微沸状,反应放热有红棕色的溴蒸汽产生,冷凝后的气体遇空气出现白雾(HBr)。

        催化历程:FeBr3+Br-——→FeBr4PhH+Br+FeBr4-——→PhBr+FeBr3+HBr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冷水中,有红褐色油状液团(溶有溴)沉于水底,用稀碱液洗涤后得无色液体溴苯。在工业上,卤代苯中以氯和溴的取代物最为重要。硝化反应苯和硝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生成硝基苯PhH+HO-NO2-----H2SO4(浓)△---→PhNO2+H2O硝化反应是一个强烈的放热反应,很容易生成一取代物,但是进一步反应速度较慢。

        其中,浓硫酸做催化剂,加热至50~60摄氏度时反应,若加热至70~80摄氏度时苯将与硫酸发生磺化反应,因此一般用水浴加热法进行控温。苯环上连有一个硝基后,该硝基对苯的进一步硝化有抑制作用,硝基为钝化基团。磺化反应用发烟硫酸或者浓硫酸在较高(70~80摄氏度)温度下可以将苯磺化成苯磺酸。

        PhH+HO-SO3H——△—→PhSO3H+H2O苯环上引入一个磺酸基后反应能力下降,不易进一步磺化,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引入在强硫酸催化下,苯与酰卤化物或者羧酸酐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酰基取代生成酰基苯。反应条件类似烷基化反应,称为傅-克酰基化反应。例如乙酰氯的反应:PhH+CH3COCl——AlCl3—→PhCOCl3加成反应苯环虽然很稳定,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发生双键的加成反应。

        通常经过催化加氢,镍作催化剂,苯可以生成环己烷。但反应极难。此外由苯生成六氯环己烷

        (六六六)的反应可以在紫外线照射的条件下,由苯和氯气加成而得。

        该反应属于苯和自由基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苯和其他的烃一样,都能燃烧。当氧气充足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但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明亮并有浓黑烟。这是由于苯中碳的质量分数较大。2C6H6+15O2——点燃—→12CO2+6H2O苯本身不能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但在苯环连有直接连着H的C后,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臭氧化反应苯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被臭氧氧化,产物是乙二醛。这个反应可以看作是苯的离域电子定域后生成的环状多烯烃发生的臭氧化反应。在一般条件下,苯不能被强氧化剂所氧化。

        但是在氧化钼等催化剂存在下,与空气中的氧反应,苯可以选择性的氧化成顺丁烯二酸酐。这是屈指可数的几种能破坏苯的六元碳环系的反应之一。(马来酸酐是五元杂环。

        )这是一个强烈的放热反应。其他苯在高温下,用铁、铜、镍做催化剂,可以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联苯。和甲醛及次氯酸在氯化锌存在下可生成氯甲基苯。

        和乙基钠等烷基金属化物反应可生成苯基金属化物。在四氢呋喃、氯苯或溴苯中和镁反应可生成苯基格氏试剂。苯不会与高锰酸钾反应褪色,与溴水混合只会发生萃取,而苯及其衍生物中,只有在苯环侧链上的取代基中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与氢相连的情况下才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本质是氧化反应),这一条同样适用于芳香烃(取代基上如果有不饱和键则一定可以与高锰酸钾反应使之褪色)。

        这里要注意1,仅当取代基上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2,这个碳原子要与氢原子相连(成键)。至于溴水,苯及苯的衍生物以及饱和芳香烃只能发生萃取(条件是取代基上没有不饱和键,不然依然会发生加成反应)。苯废气处理也是及其重要的。

        光照异构化苯在强烈光照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杜瓦苯(Dewar苯):杜瓦苯的性质十分活泼(苯本身是稳定的芳香状态,能量很低,而变成杜瓦苯则需要大量光能,所以杜瓦苯能量很高,不稳定)。在激光作用下,则可转化成更活泼的棱晶烷:棱晶烷呈现立体状态,导致碳原子sp3杂化轨道形成的π键间有较大的互斥作用,所以更加不稳定。高中化学苯知识点异构体及衍生物异构体杜瓦苯盆苯盆苯(benzvalene)分子组成(CH)6,与苯相同,是苯的同分异构体。

        故称盆苯。休克尔苯棱柱烷衍生物取代苯烃基取代:甲苯、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苯乙炔、乙苯基团取代:苯酚、苯甲酸、苯乙酮、苯醌(对苯醌、邻苯醌)卤代:氯苯、溴苯多次混合基团取代:2.4.6-(TNT)C7H5N3O6;(NO2)3C6H2CH3多环芳烃联苯、三联苯稠环芳烃:萘、蒽、菲、茚、芴、苊、薁溶解性:不溶于水,可与乙醇、乙醚、乙酸、汽油、丙酮、四氯化碳和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互溶。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篇二」

        (1)对于氧化剂来说,同族元素的非金属原子,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就越难得电子。

        因此,它们单质的氧化性就越弱。

        (2)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一般与金属活动顺序相一致。

        (3)元素处于高价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还原剂反应,在生成的新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4)元素处于低价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氧化剂反应,在生成的新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5)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时,是氧化剂,起氧化作用的是氧化剂,被还原生成H2,浓硫酸是强氧化剂。

        (6)不论浓硝酸还是稀硝酸都是氧化性极强的强氧化剂,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或非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时,主要是得到电子被还原成NO2,NO等。

        一般来说浓硝酸常被还原为NO2,稀硝酸常被还原为NO。

        (7)变价金属元素,一般处于最高价时的氧化性最强,随着化合价降低,其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氧化剂与还原剂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时,一般是生成相对弱的还原剂和相对弱的氧化剂,即在适宜的条件下,可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取氧化性弱的物质,也可用还原性强的物质制取还原性弱的物质。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篇三」多元含氧酸具体是几元酸看酸中H的个数多元酸究竟能电离多少个H+,是要看它结构中有多少个羟基,非羟基的氢是不能电离出来的。如亚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个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结构中,是有一个H和一个O分别和中心原子直接相连的,而不构成羟基。构成羟基的O和H只有两个。

        因此H3PO3是二元酸。当然,有的还要考虑别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来解释。酸式盐溶液呈酸性表面上看,“酸”式盐溶液当然呈酸性啦,其实不然。

        到底酸式盐呈什么性,要分情况讨论。如果这是强酸的酸式盐,因为它电离出了大量的H+,而且阴离子不水解,所以强酸的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而弱酸的酸式盐,则要比较它电离出H+的能力和阴离子水解的程度了。

        如果阴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大(如NaHCO3),则溶液呈碱性;反过来,如果阴离子电离出H+的能力较强(如NaH2PO4),则溶液呈酸性。H2SO4有强氧化性就这么说就不对,只要在前边加一个“浓”字就对了。浓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它的氧化性体现在整体的分子上,H2SO4中的S+6易得到电子,所以它有强氧化性。

        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几乎没有(连H2S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2—)的氧化性还弱得多。这也体现了低价态非金属的含氧酸根的氧化性比高价态的强,和HClO与HClO4的酸性强弱比较一样。所以说H2SO4有强氧化性时必须严谨,前面加上“浓”字。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考虑产物之间的反应从解题速度角度考虑,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时,可以“四看”:一看产物是否正确;二看电荷是否守恒;三看拆分是否合理;四看是否符合题目限制的条件。从解题思维的深度考虑,用联系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化学原理来综合判断产物的成分。中学典型反应:低价态铁的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与硝酸反应;铁单质与硝酸反应;+3铁的化合物与还原性酸如碘化氢溶液的反应等。

        忽视混合物分离时对反应顺序的限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对化学反应原理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反应要快、加入的过量试剂确保把杂质除尽、选择的试剂既不能引入新杂质又要易除去。计算反应热时忽视晶体的结构计算反应热时容易忽视晶体的结构,中学常计算共价键的原子晶体:1mol金刚石含2mol碳碳键,1mol二氧化硅含4mol硅氧键。分子晶体:1mol分子所含共价键,如1mol乙烷分子含有6mol碳氢键和1mol碳碳键。

        对物质的溶解度规律把握不准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规律分三类:高中化学应该怎么学习

        1、你必须把课本上的知识背下来。化学是文科性质非常浓的理科。记忆力在化学上的作用最明显。

        不去记,注定考试不及格!因为化学与英语类似,有的甚至没法去问为什么。有不少知识能知其然,无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记住。甚至不少老师都赞同化学与英语的相似性。

        说“化学就是

        2、找一个本子,专门记录自己不会的,以备平时重点复习和考试前强化记忆。只用问你一个问题:明天就要考化学了,今天你还想再复习一下化学,你复习什么?对了,只用看一下你的不本本即可。正所谓:“考场一分钟,平时十年功!”“处处留心皆学问。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考前复习,当然是要复习的平时自己易错的知识点和没有弄清楚的地方,而这些都应当在你的小本本才是!

        3、把平时做过的题,分类做记号。以备考试前选择地再看一眼要重视前车之鉴,防止“一错再错”,与“小本本”的作用相同。

        只是不用再抄写一遍,节约时间,多做一些其它的题。如何提高化学成绩知识点全覆盖理科的学习除了需要学生学习一些化学知识点之外,也需要学生根据知识点做出一些题目。化学的题目看起来非常的复杂,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推敲之后,学生当理解了题目主要考查的内容之后,学生只要寻找到一些正确的解题方法,学生就能够正确地作出化学题。

        高中生高中化学学习好方法有哪些?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只有全方面的掌握知识点之后,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够得到提高。化学这门学科,除了需要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点化学反应方程式之外,也需要了解更多的同类元素。分析技巧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分析技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很多理论知识,也需要这些学生懂得一些分析题目的技巧。

        学生分析对了题目,学生就能够找对正确的思路,通过对这些题目进行分析,学生能够了解考察哪些知识。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通过寻找正确的方法,帮助自己提升化学成绩。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篇四」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12.NaAlO

        2、Na2SiO

        3、Na2CO

        3、Ca(ClO)

        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正确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

        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正确,NH4Cl、AgNO

        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15.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16.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正确17.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Na2S+H2S=2NaHS18.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19.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20.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21.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

        3、FeCl

        2、Br2错误,Fe2+和Br2不共存22.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23.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24.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0.3NA25.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正确,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26.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27.CuCO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Cu2(OH)2CO3生成28.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

        (1)金属和金属;

        (2)非金属和非金属;

        (3)金属和非金属;

        (4)非金属和金属;错误,

        (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29.H2S、HI、FeCl

        2、浓H2SO

        4、Na2SO

        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30.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篇五」凡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之间或在水溶液中水解相互促进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不是完全不能共存,而是不能大量共存)一般规律是:

        1、凡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盐的离子(熟记常见的难溶、微溶盐);

        2、与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生成水或弱)酸及酸式弱酸根离子:氧族有:OH—、S2—、HS—、SO32—、HSO3—卤族有:F—、ClO—碳族有:CH3COO—、CO32—、HCO32—、SiO32—

        3、与O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NH42+和HS—、HSO3—、HCO3—等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以及弱碱的简单阳离子(比如:Cu2+、Al3+、Fe3+、Fe2+、Mg2+等等)

        4、能相互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常见还原性较强的离子有:Fe3+、S2—、I—、SO32—。

        氧化性较强的离子有:Fe3+、ClO—、MnO4—、Cr2O72—、NO3—

        5、氧化还原反应①、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②、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数==得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③、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④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篇六」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

        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2+、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Fe3+与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HCO3-+H+=CO2↑+H2O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篇七」

        一、有机物的概念

        1、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

        2、特性①种类多②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③易分解,易燃烧④熔点低,难导电、大多是非电解质⑤反应慢,有副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中用“→”代替“=”)

        二、甲烷烃—碳氢化合物: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甲烷是分子组成最简单的烃)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

        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

        3、化学性质:

        (1)、氧化性点燃CH+2OCO+2HO;

        42224、CH不能使酸性高锰酸甲褪色;

        (2)、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的某种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原子(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光照CH+ClCHCl+HCl423光照CHCl+ClCHCl+HCl3222光照CHCl+ClCHCl+HCl2223光照CHCl+ClCCl+HCl

        3244、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

        三、乙烯

        1、乙烯的制法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1)氧化性①可燃性现象:火焰明亮,有黑烟原因:含碳量高②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上与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现象:溴水褪色催化剂CH=CH+HOCHCHOH22232

        (3)加聚反应聚合反应:由相对分子量小的化合物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这种由加成发生的聚合反应叫加聚反应;乙烯聚乙烯

        四、苯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2、苯的结构:C6H6(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碳碳键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键长介于碳碳单键键长和双键键长之间;键角120°;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冒浓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2)取代反应①铁粉的作用: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做催化剂;溴苯无色密度比水大;②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毒的油状液体——硝基苯;反应用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50—60℃,浓硫酸做催化剂和脱水剂;

        (3)加成反应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五、乙醇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如何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如何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

        2、结构:CH3CH2OH(含有官能团:羟基);

        3、化学性质

        (1)氧化性①可燃性点燃CHCHOH+3O2CO+3HO32222②催化氧化催化剂2CHCHOH+O2CHCHO+2HO32232催化剂2CHCHO+O2CHCOOH323

        (2)与钠反应2CHCHOH+2Na2CHCHONa+H↑32322

        六、乙酸(俗名:醋酸)

        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2、结构:CH3COOH(含羧基,可以看作由羰基和羟基组成);

        3、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通性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乙酸的酯化反应醇和酸起作用生成脂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反应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浓硫酸:催化剂和吸水剂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1)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便于闻乙酸乙脂的气味)

        (2)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

        (3)降低乙酸乙脂的溶解度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篇八」

        一、钠单质

        1、N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命题角度为是否违反电荷守恒定律。

        2、Na的保存:放于煤油中而不能放于水中,也不能放于汽油中;实验完毕后,要放回原瓶,不要放到指定的容器内。

        3、Na失火的处理:不能用水灭火,必须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4、Na的焰色反应:颜色为黄色,易作为推断题的推破口。注意做钾的焰色反应实验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避免钠黄光的干扰。

        5、Na与熔融氯化钾反应的原理:因钾的沸点比钠低,钾蒸气从体系中脱离出来,导致平衡能向正反应移动。

        【Na+KCl(熔融)=NaCl+K】

        二、氢氧化钠

        1、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2、溶解时放热:涉及到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将浓氨水滴加到氢氧化钠固体上,其反应原理为:一是NaOH溶解放出大量的热,促进了氨水的分解,二是提供的大量的OH—,使平衡朝着生成NH3的方向移动。与之相似的还有:将浓氨水或铵盐滴加到生石灰上。涉及到的方程式为NH4++OH—NH3?H2ONH3↑H2O。

        3、与CO2的反应:主要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CO2少量和过量时,产物不同)。

        4、潮解:与之相同的还有CaCl

        2、MgCl2。

        三、过氧化钠

        1、非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因其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外,还有氧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2Na2O2+4HCl=4NaCl+2H2O+O2↑。

        2、过氧化钠中微粒的组成:1mol过氧化钠中所含有离子的数目为3NA,或说它们的微粒个数之比为2:1,命题角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3、过氧化钠与水、CO2的反应:一是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二是考查电子转移的数目(以氧气的量为依据)。

        4、强氧化性:加入过氧化钠后溶液离子共存的问题;过氧化钠与SO2反应产物实验探究。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篇九」

        一、重点聚集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2.离子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4.分散系胶体

        二、知识网络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可以是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我们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分类常用的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化学变化的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化学变化进行分类:①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③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质和离子反应(1)电解质的相关概念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②电离: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③酸、碱、盐是常见的电解质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电解质;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电解质;盐电离时产生的离子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或铵根离子。

        (2)离子反应①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称为离子反应。②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和有水生成。

        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③在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离子间发生电子转移的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更能显示反应的实质。通常一个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能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依照“写、拆、删、查”四个步骤。

        一个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必须能够反映化学变化的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还必须相等。3.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化学反应,它的基本特征是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2)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升失氧还原剂降得还氧化剂”

        (3)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必定相等,化合价升高、降低的总数也必定相等。4.分散系、胶体的性质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2)胶体和胶体的特性①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②胶体的特性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光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胶体粒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分散系的带电粒子使自身带正电荷(或负电荷),因此胶体还具有介稳性以及电泳现象。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篇十」CH4+2O2CO2+2H2OCH4+2Cl2CH2Cl2+2HClCH4+3Cl2CHCl3+3HClCH4+4Cl2CCl4+4HClCH4C+2H2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篇十一」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过滤和蒸发实验1—1粗盐的提纯注意事项:

        (1)一贴,二低,三靠。

        (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2.蒸馏和萃取3.

        (1)蒸馏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实验1---3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操作:连接好装置,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现象:随着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度后沸腾,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液体暴沸。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⑤溶液不可蒸干。

        (2)萃取原理:用一种溶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仪器:分液漏斗,烧杯步骤:①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②量取10mL碘的饱和溶液倒入分液漏斗,注入4mLCCl4,盖好瓶塞。③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④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⑤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开,从下端口放出下层溶液,从上端口倒出上层溶液。注意事项:A.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B.萃取剂:互不相溶,不能反应。C.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下层溶液从下口放出。四.除杂1.原则:杂转纯、杂变沉、化为气、溶剂分。

        2.注意: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5.摩尔质量(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

        (2)单位:g/mol或g.mol-1

        (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二.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V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2)单位:L/mol或m3/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3.

        (1)0℃101KPa,Vm=22.4L/mol

        (2)25℃101KPa,Vm=24.8L/mol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mol/m3

        (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烧杯中溶解并在容器内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的溶液。

        (2)主要操作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篇十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记:三个短周期,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Z+N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二、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负化合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化学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NaOH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H4Cl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a2O2中含非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H2O2中含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

        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CO(g)+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CaCO3的分解等。[练习]

        1、下列反应中,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B)A.Ba(OH)2•8H2O与NH4Cl反应B.灼热的炭与CO2反应C.铝与稀盐酸D.H2与O2的燃烧反应

        2、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化学能与电能

        二、化学能与电能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电能(电力)火电(火力发电)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缺点:环境污染、低效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优点:清洁、高效

        2、原电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闭合回路

        (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

        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③设计原电池。④金属的防腐。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三、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计算公式:v(B)==①单位:mol/(L•s)或mol/(L•min)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③重要规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zC,x+y≠z)有机物

        一、有机物的概念

        1、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

        2、特性:①种类多②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③易分解,易燃烧④熔点低,难导电、大多是非电解质⑤反应慢,有副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中用“→”代替“=”)

        二、甲烷CH4烃—碳氢化合物: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甲烷是分子组成最简单的烃)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

        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

        3、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产物气体如何检验?)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②取代反应:(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4、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同分异构体书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三、乙烯C2H

        41、乙烯的制法: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CH2=CH2+H2O→CH3CH2OH(乙醇)

        (3)聚合反应:

        四、苯C6H

        6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2、苯的结构:C6H6(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碳碳键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键长介于碳碳单键键长和双键键长之间键角120°。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冒浓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2)取代反应①铁粉的作用: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做催化剂;溴苯无色密度比水大②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毒的油状液体——硝基苯。+HONO2+H2O反应用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50—60℃,浓硫酸做催化剂和脱水剂。

        (3)加成反应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3H2

        五、乙醇CH3CH2OH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如何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如何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

        2、结构:CH3CH2OH(含有官能团:羟基)

        3、化学性质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取代反应)

        (2)乙醇的氧化反应★①乙醇的燃烧:CH3CH2OH+3O2=2CO2+3H2O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③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反应CH3CH2OH

        六、乙酸(俗名:醋酸)CH3COOH

        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2、结构:CH3COOH(含羧基,可以看作由羰基和羟基组成)

        3、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通性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乙酸的酯化反应(酸脱羟基,醇脱氢,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在实验时用饱和碳酸钠吸收,目的是为了吸收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应时要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浓硫酸做催化剂和吸水剂。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相关文章:

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07-11

数学知识点总结整理 数学知识点整理图07-11

知识点归纳总结 海底两万里知识点归纳总结07-11

知识点归纳总结的方法 知识点总结的方法有哪些07-11

电场知识点归纳总结(经典) 电场知识点归纳总结图07-12

《电功率》知识点归纳 电功率知识点总结07-12

高中物理电功率知识点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二物理关于电功率的题型07-12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 天津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07-12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最全 高中化学考知识点总结07-12

(完整版)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07-12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会考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07-12

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07-12

高中化学知识点详细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07-12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07-12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实验题必背知识点07-12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一、丰富多彩的红色07-12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最全) 天津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07-12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07-12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完整版)07-12

(完整版)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