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时间:2023-07-17 13:57:31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1N大约是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6、实验室测量力的大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7、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8、弹簧测力计的用法:成。

        12、重力作用点叫重心。

        13、重力大小叫物重。重力大小和物体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公式中G表示重力,单位是N,m表示质量,单位是Kg)g=9.8N/Kg,含义: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有时取10N/kg〕6.4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4、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外表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

        15、滑动摩擦力〔f〕:滑动摩擦中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16、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粗糙外表、物体要接触,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滑动〕,或者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17、滑动摩擦力方向: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18、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实验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的大小拉弹簧测力计要程度、匀速直线用增加砝码来增大压力,在木板上铺毛巾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9、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①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一定,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0、增大摩擦方法:①增大压力②使接触面更粗糙。

        21、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使接触面更光滑③使接触面别离,加光滑油④用滚动代替滑动。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2、杠杆:能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3、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24、力臂〔L〕: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间隔〔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

        25、杠杆上有二个力,分别是动力〔F1〕和阻力〔F2〕二个力臂,分别是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26、杠杆平衡: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杠杆保持静止或者匀速转动叫杠杆的平衡。

        27、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公式中:F的单位是N,L的单位是m〕。

        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杠杆的动力F1就是阻力F2的几分之一。

        28、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杠杆要保持程度静止。钩码的重作为作为动力〔F1〕或者阻力〔F2〕

        29、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动力臂长度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如:撬杠,起子,铡刀,手动抽水机〕特点:省力但是费间隔〔2〕费力杠杆:动力臂长度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如:钓鱼竿,筷子,手前臂〕特点:费力但是可以省间隔〔3〕等臂杠杆:动力臂长度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如:天平〕特点为:不省力也不费力,也不省间隔6.6探究滑轮的作用

        30、滑轮分类: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31、定滑轮:〔1〕使用时滑轮轴位置固定〔2〕特点:不省力,拉力F=G物,可改变拉力方向〔3〕定滑轮本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

        32、动滑轮:〔1〕使用时滑轮和重物一起挪动〔2〕特点:省一半的力,拉力F=〔G物+G动〕/2但不能改变拉力方向〔3〕使用动滑轮时,拉力要匀速竖直向上。

        〔4〕动滑轮本质上是一个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杠杆

        33、滑轮组〔1〕滑轮组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2〕滑轮组省力判断: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假设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公式:F=〔G物+G动〕/n

        (3)根据要求绕滑轮组,先确定绳子拴在哪一个滑轮:奇动偶定。

        3、运动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叫做运动的相对性。

        4、运动的普遍性: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运动的。

        5、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根本的运动。7.2怎样比拟运动的快慢

        6、比拟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①一样的路程比拟所用的时间②一样的时间比拟所走的路程

        7、速度〔v〕〔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9、亚里士多德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10、伽利略观点: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摩擦阻力。

        11、探究牛顿〔3〕推理:假设程度面对小车完全没有摩擦,小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12、牛顿〔1〕物理学中,把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2〕牛顿

        15、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16、物体受平衡力,会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17、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

        18、力和运动关系〔2〕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

        〔1〕压力方向:与支持面垂直〔2〕压力大小:在程度面或者地面上时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F=G〕〔3〕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注意:在程度面或者地面上时:F=G;S表示受力面积〔接触面积—最小的面积〕

        4、增大压强方法:根据公式p=F/s可知:增大压力F或者减小受力面积S,可以增大压强。例:刀口锋利、啄木鸟嘴尖、老虎牙齿尖、钉子尖

        5、减小压强方法:根据公式p=F/s可知:减小压力F,或者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例:书包带很宽、重卡车很多宽大轮胎、铁轨下铺枕木、雪撬很宽、坦克用履带8.2研究液体的压强

        6、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

        7、液体内部有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作用,液体具有流动性。

        8、压强计:测量液体内是否有压强,和测量液体内压强的大小----U型压强计。

        9、液体内压强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

        10、液体内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且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3〕液体内部压强跟深度有关,深度增加,压强增大〔4〕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有关,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7、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G排: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F浮=ρ液V排g〔ρ液: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V排: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是m3〕

        8、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9.

        3、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9、浮沉条件:F浮>G物〔ρ液>ρ物〕物体上浮〔静止时漂浮〕F浮<G物〔ρ液<ρ物〕物体下沉F浮=G物〔ρ液=ρ物〕物体悬浮F浮=G物〔ρ液>ρ物〕物体漂浮

        10、轮船、密度计:利用漂浮,F浮=G物潜水艇、浮筒打捞沉船: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气象台的探测气球、鱼:靠改变(自身体积)受到的浮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9.

        4、神奇的升力

        11、流体:具有流动性的物体〔气体和液体〕

        1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13、飞机升力产生原因: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机翼下方空气流速大,机翼上方的压强比下方的压强小,产生了使飞机上升的力。粒子组成〔原子-不可再分割的颗粒〕。

        2、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阿伏加德罗命名〕。

        3、分子很小:分子直径尺度〔10-10m〕,分子质量小。10.2分子动理论

        4、分子动理论:①物体由分子组成②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③分子间有间隙④分子间有互相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5、扩散现象:〔1〕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2〕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液体、固体之间〔3〕扩散现象证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4〕温度越高分子扩散越快

        6、热运动〔1〕物体中大量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叫热运动〔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7、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

        8、固体分子间距小,分子间作用力大,分子只能振动;液体分子间距较小,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分子可以振动和挪动;气体分子间距大,分子间作用力小〔可以忽略〕,分子可以自由挪动。10.3解剖原子

        9、分子由原子组成。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和双原子分子。

        10、电子是由英国、汤姆孙通过真空管放电实验发现的,电子带负电。

        11、原子〔1〕原子构造:卢瑟福发现〔核式构造〕—行星模型

        14、太阳依靠万有引力吸引各种行星,万有引力大小和物体质量、物体间间隔有关。

        15、宇宙〔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相关文章:

个人销售经验分享 个人销售经验分享案例07-17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07-17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9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07-17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07-17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07-17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汇总(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07-17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07-17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07-17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07-17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07-17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07-17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07-17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物理初中全部重要知识点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