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时间:2023-09-15 01:47:53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赤壁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苏轼,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

      2、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3、探讨本文中的人生哲理,从中得到启发。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的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的完美融合

      教学方法:

      串讲+探究、鉴赏

      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1)利用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着重了解被贬赤壁这段经历及与之有关的材料,了解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简单知识等。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籍解决字词问题,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2、教师准备(1)若用多媒体教学,收集资料,制作好多媒体教学课件。

      (2)准备好相关的巩固练习课前课中课后的资料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生是由不连续的幸与不幸组接而成的。当不幸降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是自怨自艾,消极的躲避还是乐观豁达的积极面对呢?其实所谓幸与不幸,是与非,只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而已。当我们学会珍惜不幸的价值时,它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是一篇面对人生不幸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处于人生底谷的苏轼是如何去面对的。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21岁中进士,一生仕途坎坷。正是人生的苦难造就了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学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我们今天要学的《赤壁赋》,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在这里,为排遣内心郁闷,他经常来赤壁矶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他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名篇。《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关于赋这种文体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体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关于赋的特点: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五、解读课文

      (一)听录音朗诵或齐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思路,注意字词的读音与朗读的节奏。

      (二)理清思路,学生讨论回答

      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萧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间的问答,文章重点转到关于人生态度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画意,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上。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感情的变化是;乐——悲——乐

      1、具体品读课文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根据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图景。

      ①扫除这段文中的疑难字句;

      既望: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赤壁之下游.于,介词,在.下,方位名词

      兴:起,同风雨兴焉

      属:zhǔ,通嘱,意思是劝,请

      ②师生讨论

      师:作者在这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现在我们要给这幅图卷命名,应该叫什么?

      生讨论;泛舟赤壁图、月夜江水图、秋江风月图等

      总结选用(秋江风月图—板书),那这副图中有那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清风、水波、月师板书

      问: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生讨论,师总结: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一写夜游之乐。作者以传神的笔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本段写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

      (2)全班齐读第二段。讲解疑难字词句,分析。

      这段作者描写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的箫声。箫,素来是忧伤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闷的牺牲品。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师生讨论)

      师:我们先来理作者情感的变化线索。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为什么苏轼在船中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生:客人的洞箫声。师:如何写箫声?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六、课后作业布置;

      1、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

      2、预习课文后三段,思考教师留下的思考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理解作者豪放达观的心态。

      一、复习第一课时所讲内容,串起课文。

      二、分析文中第三、四、五段。

      1、面对美景,客却借箫声奏出了不和谐的音响,并使“苏子愀然”。那么客人因何而悲呢?(生讨论)

      明确: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生命短暂,有志无为者,惟有羡长江之无穷,哀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注意思想。通过客曰由眼前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谕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在由他们的“今安在”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二人。更见已身渺小,自然生出感慨,是抒情。

      师总结过渡:作者因景而乐,因情伤悲,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转喜?

      生讨论,师点拨:作者从眼前的自然景物出发,得出了自己观于天地人生的认识。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和不变的一面。

      水月人

      变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生老病死

      不变未尝往也卒莫消长代代相承

      师总结:悲和喜其实只是一念之间的情感,关键在于对问题如何看待。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须臾而羡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乐上来了。

      2、延伸思考讨论

      (1)、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生讨论: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2)、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从现实出发来思考,对这一段还可还有许多问题:(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3、教学小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箫吹奏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认识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任务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中,满腔悲愤寄寓旷达的风貌之下。

      《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人文性:

      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2、工具性:

      领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

      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教学设想】

      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作为一篇赋,我觉得应该把握其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针对本文,我又以其线索──苏轼的情感变化为重点组织教学。再者这篇文本要求全文背诵,应把朗读、背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余秋雨散文《东坡突围》。

      2、林语堂《苏轼传》:第十五章《东坡居士》;第十六章《赤壁赋》。

      【教学过程】

      一、联系背景,迁移导入步骤:谭嗣同绝命诗→苏轼绝命诗→苏轼《赤壁赋》。

      导语:古时文人狱中常作绝命诗,大家一定很熟悉谭嗣同临刑前的《狱中绝笔》: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苏轼也曾作绝命诗《狱中寄弟弟子由》两首,请看大屏幕投影:

      《狱中寄弟子由》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狱中寄弟子由》其二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有趣的是,这两首诗使苏轼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当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投狱中,绝望之余作此诗,传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为感动,对他从轻发落,贬到黄州。这就有了苏子泛舟赤壁,忆古抚今,千古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也得以诞生。

      板书课题:

      前赤壁赋

      二、听读全文,间接感知

      1、听录音:

      播放著名话剧演员濮存昕朗读《前赤壁赋》的录音带,感受苏轼的文风。

      2、作标记:

      听读过程中注意纠正字音,划清句读,标注节奏,体会其中的抑扬顿挫。

      三、自读全文,直接体验

      1、自由散读:借助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积累文言词汇;注意读准字音,读对句读,读清节奏。

      2、勾画圈点:勾画重要之处、欣赏之处及不懂之处。

      3、理清线索:

      提问本文有什么线索?可分为几部分?

      板书:

      情感线索:乐→悲→喜三部分

      四、细读课文,局部强化

      1、乐(第一自然段):

      ⑴设疑:

      苏子因何而乐?从哪可以看出?板书:

      泛舟游玩→见景而乐

      精美语句→可以看出

      ⑵细读:

      反复诵读美言佳句,揣摩苏子的感情,体会景与情的初步联系。

      ⑶互问:

      提问不懂之处,师生共同解答。

      2、悲(第二、三自然段):

      ⑴朗读:

      点名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中品味读中悟。

      ⑵讨论:

      苏子缘何转悲?有几层原因?

      板书:

      客人吹萧,萧生悲愁。

      主客问答,人生苦短。

      ⑶探究:

      学生会很快找出两层原因,但往往会忽略苏子由乐转悲的第一层心境。这时需要借助投影,联系两次诵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苏子被贬,内心是不快的。泛舟赤壁,见景而乐却不是真乐,而是借此来排遣心中苦闷。所以吟诗也是原因。多媒体显示:

      《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译文:月出明皎皎,姑娘多美貌。缓步细腰扭,思她受煎熬。

      扣弦而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译文:“桂木的啊,兰木的桨,抽打着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来了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

      3、喜(第四、五自然段):

      ⑴自由散读。(学生可能意犹未尽,便再让他们自读)

      ⑵角色定位:

      若自己是苏子,会一直悲吗?为什么?

      板书:

      阐述哲理→转悲为喜

      五、联系板书,小结全文

      1、说说板书:

      鼓励学生说,教师补充,这也是将学习本文的过程进行复述、回顾,能更有效地领悟知识。

      2、小结课文:

      结束语: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六、趁热打铁,布置作业

      1、阅读《后赤壁赋》,领悟文中景、情、理的交融。

      2、欣赏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体会这两首词中的思想感情。

      《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本文一些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特殊句式。

      2、鉴赏本文景、情、理的交融和语言运用的妙处。

      3、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旷达乐观的情怀。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2、能够熟读成诵,积累名句,较为具体深入地理解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和阐发的哲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能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把问题绝对化,身处逆境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

      2、体会文章的诗情画意之美。

      【重点难点】

      本文的感情基调: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是作者内心矛盾和感情的真实反映,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从中解脱出来,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一定的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设计依据】

      学习文言文,首先就是让学生读得充分。“读”是文言文教学的根本,读好了,学习文言文的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这其中教师的范读尤其重要,要使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反复诵读,从而为学生积极地、富有个性地阅读打下基础。

      加上“赋”文体本身讲究声律之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形式,显得谨严而又自由。只有心临其境的诵读才能再现文章语言的无尽魅力,也才能在此基础上把握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的思路。

      其次,本文的阅读,也应是师生自主愉快互动品读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古代灿烂文化的深沉与优美。

      【设计意图】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学生从中学会品读赏析美文。

      为了理解苏轼辩证的哲学观及旷达的`人生态度,阅读中引导学生观照自我人生,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从而培养其深厚的人文素养。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讨论探究法

      3、分析归纳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

      两课时

      【主要知识】

      1、文体知识

      赋:

      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长于铺陈叙事,多用对偶、排比、夸张等艺术手法。

      在赋体文章中,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这种现象叫做“对文”。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相互关系,仔细品味句子的韵味。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诵读应注意什么?

      应注意节奏、停顿、重音,特别是通过某些地方的延长,展现出作者“遗世”、“羽化”之乐。

      【课前准备】

      课前复习此词有助于学生走进苏轼的心灵,为赏读《赤壁赋》作好准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配乐:古筝曲《夜色》。

      1、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要求:注意听腔调,听节奏,听感情。)

      2、学生自由朗读,进入意境。

      二、整体感知

      1、把握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乐-悲-喜。

      明确:作者情感变化明显,是引起主客问答的内在原因,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第一段写景的文字有哪些?你喜欢哪一句,最喜欢哪一句?

      清风徐来月出于东山之上白露横江

      水波不兴徘徊于斗牛之间水光接天

      3、在背景音乐中感受美景,然后说一说脑海中的景色,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

      要求:

      ⑴、赏析美文,体味美文,学会“赏析”。

      ⑵、化古人美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散文语言)学会“说”。

      ⑶、认识美的大自然,学会评价。

      4、品读第二段的音乐描写,探讨其中音乐的特色。配乐:箫曲《病中吟》

      学生吟诵: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泣……

      学生点评:音乐低迴婉转,具有美的震憾力。本文的箫声是悲凉的,“泣、诉、怨、慕”表现听乐人的心理感受。

      拓展比较:是否可以从已学的课文中找到相应的体现音乐魅力的语言?

      学生甲:徐志摩《再别康桥》“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此诗的箫声是“悄悄的”不想打扰康桥的宁静美好。

      学生乙:《琵琶行》有句“曲中收拔当心划,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学生丙:孔子说过: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讨论:音乐停止了,音乐的魅力不绝,你们说为什么?

      学生丁:音乐表现了人性的情感,人产生了共鸣,沉浸在音乐当中。

      三、对比探究

      本文3、4两段,作者由景生情,因情悟理,把握其思路是理解文意的关键。

      ⑴、悲从何而来?

      讨论:因眼前之景而神思飘飞,想到曹操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哉?”透露出无限怅惘之情。一世之雄亦如是,思及自身,悲从中来。况宇宙无限人生须臾,怎奈这份空幻之感?欲超脱尘世,寻求寄托,却“知不可乎骤得”,只能“托遗响于悲风”。

      提示:此处可通过诵读,利用声调高低、语速快慢体现出作者情感的变化。

      ⑵、苏子之悲与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达的“悲”有何不同?

      讨论:苏子之悲实乃古代哲人和诗人共同的困惑。

      不同:一是苏子因眼前之景而神思飘飞,想到曹操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哉?”透露出无限怅惘之情。一世之雄亦如是,思及自身,悲从中来。王羲之立足当时,将心中所思所感推及人类,从感性的体验上升为理性的思考,否定“一死生”“齐彭殇”。二是苏子由眼前的水与月,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辩证地看待问题,知其不变,物我无尽,且于无限自然之中撷取清风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而能超然独立,旷达乐观。王羲之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深沉慨叹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四、课外阅读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中文言字词,如通假字“属”,状语后置句式如“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给文章划分段落,明确每个部分的大意。

      2.学生通过诵读法、以读促悟法品味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自主理解与交流合作相结合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体会本文中情、景、理交融的写作手法。

      3.感受文中逝者如斯的哲学理念,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有关知识,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及语言运用的妙处,体会作者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运用的妙处,感受作者文笔背后的人生态度和哲学理念。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指导阅读、点拨法、圈点勾画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自行预习

      1.利用学习小组交流合作,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着重看被贬谪黄州这段经历,了解赤壁的历史常识,以及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外,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难点,配合文章注释归纳新知识点。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人生的组成的苦乐参半的,面对人生中的挫折,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豁然开朗,其实所谓的挫折痛苦,只是一个人角度的不同。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赤壁赋》的作者苏轼在面对“乌台诗案”的低谷,贬谪黄州的不幸时,夜游赤壁,与友人畅谈人生,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在这篇课文当中作者是怎样面对人生不幸的呢?

      (三)初读课文,以读促悟

      1.听录音朗诵,并齐读课文,练习朗诵。

      (1)主要注意字词的读音和朗读的节奏并梳理生字词。如:兴:兴起的意思;属:通“嘱”,意思是劝,请;

      (2)了解句式,如状语后置句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本文主要描写了月夜美好,泛舟江上的所见所感,通过客人吹起萧声的苍凉之感,引起了主客之间对于人生感受的对话,全文既有诗情画意,又有人生哲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交流: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画面,展示了诗情画意的美好境界。

      第二段:作者饮酒放歌,心情欢乐;客人吹箫,倍感悲凉,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段:客人感悟人生短促,情绪悲观。

      第四段:作者畅谈人生感悟,豁然开朗。

      第五段: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谈,兴尽入睡。

      (四)研读问题,深入讨论1.以变化和不变化作为探讨,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找出表明变化和不变化的词语。

      明确:水的变化是逝者如斯,不变是未尝往也;月的变化是盈虚如彼,不变是卒莫消长;人的变化是生老病死,不变的是代代相乘;由物及人,情景交融,

      2.文中人物的情感又是如何随着变化?

      第一段感受美好的画面,主客二人以喜悦为主,接着客人吹箫,喜悦的感情慢慢被冲淡,感叹到人生短暂,怀古伤今,情绪悲观,接着作者畅谈对人生的感悟,乐观旷达,让客人豁然开朗,最后转悲为喜,兴尽而睡。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说一说自己体会到的作者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1)形象优美,善用修辞。

      文章之美在于语言运用之美,文章语言隽永,形象优美。

      老师提问:本文语言美在哪里?引导学生使用圈点勾画法,找出一些语句,如在描写客人吹箫的时候中对萧声的描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继续提问他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让你觉得文段优美,使人动容。

      学生回答出连用六个比喻,充分的渲染了箫声悲凉,抽象的笛声变得若隐若现,如在眼前,在江上与寒夜中显得更加凄凉动容。

      (2)“情、景、理”融合的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的合理运用让文章读起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诗有情但却理,词有景却多情,在赋当中,由于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使文章显得不会太过强说愁;而景色的描绘,又让整篇课文氛围优美,整体和谐,在文中最后,又加入了说理的成分,可以发现说理的成分并不是强加上的,而是有逻辑,有层次的将说理部分层层托出。

      不管是抒情,还是述理,全文都离不开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3)结合本篇文章,谈谈你对作者的人生态度的理解。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人生、失败、感受”几字,让同学们用黑板上几个关键词进行造句,其中需要包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提问学生,你认为的失败是什么?失败以后你会怎么做?在今天学完了《赤壁赋》之后,你认为苏轼是一个失败后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人生的人呢?并随机请同学起来作答,让他们对苏轼进行一个深入的理解,并说出自己和苏轼在面对失败后有何不同。

      (五)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回顾本文的艺术手法,学会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整理归纳课文中归纳的实词,把握文章整体的脉络,任选一画面进行拓展描绘。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全文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案要求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09-15

《赤壁赋》 赤壁赋书法赵孟頫09-15

苏轼《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一等奖原创力09-15

《赤壁赋》微课教学设计 赤壁赋微课试讲稿09-15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理念09-15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一等奖09-15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09-15

最新《赤壁赋》优秀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案共三课时09-15

赤壁赋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赤壁赋》教案设计09-15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的教学方案设计09-15

1《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案优秀教案一等奖09-15

赤壁赋教学设计教案 赤壁赋的教学方案设计09-15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案设计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