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声声慢 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 声声慢 公开课

时间:2023-09-09 01:35:33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声声慢 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篇一

      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境,体验情感,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别样愁情。

      3、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

      诵读品悟情感体验探究学习对比阅读教学

      一课时

      一、导入

      说到李清照,我们并不陌生,在初中我们就学过她

的《醉花阴》。写的是重阳节,赵明诚在外地不能与她团聚,李清照借秋风黄花来表现彻骨的爱恋。大家还能背这首词吗?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二、鉴赏《声声慢》

      1、解题

      慢:

      2、自由读词。思考: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当然也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愁)

      看来李清照是个多愁善感的词人,今天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以“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这幅对联为线索,在这个“愁”字上做文章,看看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怎样入愁,缘愁选了哪些景,为何而生愁?

      (一)怎样入愁(叠词运用,音韵和谐,悲苦愁绝。)

      (1)提问学生:你能找出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动作恍惚):你觉得李清照在寻觅什么?李清照当时的境况怎样?

      (老师明确: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可能在寻觅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若有所失的感觉。)

      冷冷清清(环境冷清):她寻找到那些曾经失去的欢笑岁月了吗?

      (老师明确: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应是轻读、降调。)

      凄凄惨惨戚戚(心理悲伤):最后诗人的心理感受怎样?

      (老师明确:这里是写诗人的心理感受沉痛、凄厉。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开头这句词定下了全诗悲苦愁绝的基调。刚刚在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十四个字都连用什么词?(叠词)如果我将此句改为“寻觅,冷清,凄惨戚”好不好?(不好,少了音韵美)。

      (二)缘愁选景(触景生情,层层渲染,愁绪无限)

      1、师范读。

      2、大家一共从词中找出了哪些意象?

      (学生: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

      3、探究性学习:

      在这些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当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个意象?请说说你对这个意象的理解。

      意象探究:

      a、淡酒为何李清照喝了三杯又两盏的白酒还觉得酒淡,莫非她是李白再世,酒仙第二?在她一首《如梦令》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可见是酒醉而睡得沉啊!

      老师明确: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b、秋风怎么理解“晚来风急”?秋风渲染什么情绪?

      (老师明确:“晚”即可指晚上,也可指晚年,自喻晚年的凄苦悲凉。用秋风渲染愁情。)

      c、过雁为何说雁是旧时相识?在李清照的那首词中也写到雁?李清照看到大雁南来北往,伤心些什么呢?

      (老师明确:秋天大雁由北向南迁徙,李清照南下避难,所以觉得大雁旧时相识,并且在一剪梅当中写过:“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尚且能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漂零困顿,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夫已死,就算有千言万语,也无人可托,无处可传,所谓睹物思人,平添哀戚。)

      诗人伤心之际,南飞的大雁横空而过,她抬眼望去,多么像在溪亭近旁,绣水江边时常见的那只呀?北来的鸿雁啊,家国可曾无恙?溪亭可免于战火?耦花还那样娇艳吗?可南飞的雁群却头也不回地飞走了。只留下我一人独自徘徊伤心。

      d、黄花黄花是什么花?黄花象征什么?(老师明确:黄花就是菊花。这里的堆积可以是绽放的花朵的堆积,也可能花飘零之后的堆积。秋风正急,也有可能是被吹落的花瓣的堆积。其实在里写菊花,也是暗示自己,以花来写人,写自己飘零而憔悴不堪之意。)

      e、梧桐细雨梧桐细雨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一个经典的意象,梧桐细雨在一起通常象征什么?

      白居易《长恨歌》中“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周紫芝《鹧鸪天》“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秋天的绵绵细雨打在这已经发黄梧桐叶上,梧桐叶随风慢慢地落下来。显得十分的凄凉,一种深秋的孤独与寂寞,所以梧桐细雨象征着哀伤、愁丝而且是到了黄昏,雨停后,雨在树上点点滴滴落下来,“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的雨声,对于伤心的我来说,不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在我那颗破碎的心上。

      师总结:

      我们刚刚分析的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生动化了,具体化了,无一字写愁,却处处惹愁。(师生合作诵读:师引读,男生、女生各一人领读,全班齐读)

      (三)为何生愁

      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尾句点愁,简单直白,反而更觉其神妙。

      李清照的人生分为前后期,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也是她作品的分水岭。(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经史学家;母亲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善于音律,能诗能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感情深厚,家庭美满幸福。前期词风天真、活泼,抒写闺愁、闲愁、相思。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全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丈夫赵明诚在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一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清照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她晚期最著名的作品。所谓“慢”,即慢曲,慢曲比较适合表现复杂曲折幽深的感情。

      明确:国愁,家愁,情愁;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颠沛流离之苦。

      三、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一剪梅》的“愁”?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果说李清照后期是亡国之恨,孀居之悲,沦落之苦的愁绪,那么的前期的愁是又是什么样的呢?(闲愁、闺愁、相思之愁)

      2、李清照写愁情的词还有哪些?这些词中的“愁”与《声声慢》中的愁有何异同?

      在《点绛唇》中写愁是:"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愁有长度了;

      在《蝶恋花》中写愁是:"独抱浓愁无好梦",愁有形体可以拥抱了;

      在《生查子》中写愁是:"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愁竟成了一种容器,可以装盛泪水了;

      在《一剪梅》中写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愁竟有脚,会爬行了;

      在《武陵春》中写愁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有重量,连舟都载不动了;

      四、结语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词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

      声声慢 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篇二

      1、诵读品味,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

      3、抓住意象,体验意境,了解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

      4、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会运用。

      1、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读一读,议一议,品一品。教师为学生的情感体验给予一定的指导,对学生的发言作好点拨、补充和总结,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眼泪和愁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轻拂历史的尘烟,漫步文学的殿堂,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悲怀愁情的诗词。(让学生回忆有关“愁”的诗词名句)。教师总结:真是愁有景,愁有声,愁有泪;国愁、家愁、情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被词评家誉为“写愁第一高手”李清照的情感世界,用心灵来聆听、来感受浓缩了她一生痛楚的千古绝唱《声声慢》吧!

      1、先让学生回答教师做最后总结,强调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出示幻灯片李清照简介)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你吟诗来我作对。赵还热衷与金石的研究,李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流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风格清新婉丽;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出示幻灯片,显示前两首词)

      三、整体感知

      1、学习诗歌,很讲究诵读。况且《声声慢》又是一首词作。我们知道,词极具音乐性。先让学生自由朗读一下这首词,边读边揣摩,怎样朗读才能表达出词人的感情。

      2、提问:朗读《声声慢》时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学生发言讨论,互相补充印证。

      明确:愁苦。3、让学生自由发言,归纳出本词的朗诵方法并作示范朗读。

      4、全班同学按以上几位同学总结的方法齐读全词。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特点。

      5、(出示flash朗读课件),听范读,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白自己的不足。

      教师总结:诵读不是比谁的气门长,不是看谁嗓门大。诵读有一定的艺术性要求。我们应当以一种和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情绪相协调的感情来掌控好我们的声音。诵读时还应尽快进入角色,设身处地,想象自己现在就是孤苦零丁、凄婉哀绝的李清照。

      四、深入探讨,理解意象

      1、提问:请大家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明确:

      淡酒浇愁

      秋风急吹

      征雁南飞

      黄花憔悴

      独首窗儿

      雨打梧桐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4、本词写了哪些典型意象?怎样表达词人内心的愁苦?

      明确:淡酒,秋风,过雁,梧桐,黄花,细雨。

      教师示范分析“过雁”这一意象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其他意象是如何表达词人内心的愁苦,老师适时点拨释疑。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五、鉴赏品味。

      让学生说说《声声慢》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感受最深的意象。

      六、师生总结词的鉴赏方法1、熟读成诵

      3、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鉴赏。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七、联想拓展,体验创造美。

      请同学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创造美。1、读或唱。

      2、写对联,赏意境。

      上联:月满西楼,落花流水寄绵绵情思

      请同学们据《声声慢》的意境描写对出下联。可以相互讨论,集中集体智慧。(多媒体呈现上联。)

      学生讨论酝酿后,交流发言。教师随机评点三至五名。示例并品读:

      月满西楼,落花流水寄绵绵情思

      雁过南窗,梧桐细雨写点点离愁

      (出示幻灯片,显示佳作)

      3、请大家用几句诗意的话写写自己的酸甜苦辣,试着使用“借物言情”的写法。

      八、布置作业

      为了帮助同学更深入地了解李清照,我选了几首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同学们可以任选一首,运用所学方法鉴赏评析。

      九、课堂小结教师自作一首小诗,师生共读一遍表达我们对一代才女的钟爱和敬仰。

      冷月花魂李清照

      生活不幸诗家幸,

      一路坎坷一路歌。

      身在江南思归去,

      心向故土度进退。

      梧桐细雨藏离愁,

      天接云涛溢豪情。

      清丽婉约溢芳馨,

      自是花中第一流。(出示幻灯片,显示诗作)

      声声慢 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篇三

      1、以新课标要求为依托。新课标提出鉴赏古典诗词的要从如下方面进行:在了解作品相关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和理解作品,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独到的思考;了解诗词的表现手法,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在诗歌的鉴赏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2、以有效课堂为原则。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有效课堂的重要保障,本着有效课堂的原则,进行一切设计。

      学情:1、作为高一学生,虽了解一定的诗词鉴赏技巧,但在实践中往往不能运用这些技巧,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

      2、与长于用典的辛词相比,清照词擅用口语、铺叙日常生活,这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清词备受学生喜爱,学生鉴赏的积极性会很高。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并掌握叠词的效果及作用。

      3、掌握基本的诗词鉴赏技巧,并熟练运用这些技巧分析其他诗作,提高诗词鉴赏水平。

      设计目的:明确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1、品味意象丰富内涵、感知意境、深入体会词人别样“愁”情。诵读感悟法自主鉴赏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设计目的: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手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读诗。自主方能突显个性解读,合作弥补个性之不足。

      词采秀千秋,看风雅流传,才情自古无男女;

      生年交两宋,究悲欢转换,命运从来系国家。

      没错,她就是易安居士李清照。在古代男权社会,她却凭自己的才情在南宋词坛竖起一面鲜明的旗帜,她的词作哀婉凄美,令多少文人雅士折服。她不仅仅是我们女同胞的骄傲,更是我们山东的骄傲。因为她是我们山东人。我们曾经学过她的什么作品啊?(《如梦令》)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她婉约词中的杰作《声声慢》。1、学生自由发言。(课前准备任务查阅李清照相关资料)

      2、教师相机补充(幻灯片出示):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其词被称为易安体。南渡是李清照词的分水岭。

      前期:李清照自幼受过很好的教育,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18岁嫁与宰相赵挺之子金石考据专家赵明诚,夫妻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诗词唱和,生活美满。前期词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词风真挚细腻、清新明快。

      后期:宋朝南迁,清照逃往南方,不久,赵明诚染病身亡。她变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她四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搜集的金石古玩大部分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在孤独困苦中走完人生的最后路程。后期词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流离之苦、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哀婉凄凉。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根据预习时对这首词的理解读出感情来)

      (2)分别请一到两名男生、女生诵读,其他同学聆听,点评,教师总结诵读要领。

      (3)师播放范读录音,配以《汉宫秋》的乐曲和“黄花满地,雁排长空,一女子翘首凝望”的图画,营造氛围,进入意境,感受音韵美。(4)通过读,你所感受到的词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悲凄低沉)

      师多媒体引导:诗词中有诗眼、词眼之说,“眼”,传神之所。“词眼”就是最能传达词人内心情感的字词。以形容词、动词居多,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

      1、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诗人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学生结合预习情况,再读全词。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2、生自由回答,师归纳明确:词眼:“愁”,词人借助于一系列意象及恰当的表现手法来表现词眼的。

      【预设问题】哪些意象?(让学生关注意象的属性)

      意象:酒、风、雁、花、梧桐、雨

      (淡)酒、(急)风、(过)雁、(满地)黄花、梧桐、(点点滴滴)的细雨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神奇的叠字的运用;强烈感情的反问句的运用。通过这些表达了词人无限的孤寂凄苦之情。

      3、带着体味,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全词。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诗歌注重个性化阅读,鉴赏佳句,融入意境,体味情感。

      1、学生再读全词,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佳句,并选择一角度加以鉴赏。小帖士:a选择含意象的诗句的同学,赏析时结合意象的特点、属性品味;

      b思考后,形成书面文字。

      2、学生自由选取诗句赏析。小组内自由讨论交流,互相推荐、自由回答。对于名句教师可稍加点拨做重点鉴赏,其余简略分析。

      【师预设重点佳句】

      1、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具体设计】(如果学生没关注叠词,可以如下引导)

      a赏析时让学生各删去一个与原词比较读,感受叠词的魅力。师引导:开篇七组叠字,可谓“胆大包天”,具有开创性,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追问挖掘文字背后的文字信息。“寻觅”的可能是什么?寻觅的结果?

      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读来不觉累赘,只觉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极富音乐美,词人的情感似乎也加倍了。

      叠词作用:音乐美、增强情感。

      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具体设计】

      在学生赏析的基础上,引用古典诗歌中些酒的诗句,把握“酒”的意象内涵,重点品析“淡”。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具体设计】引导学生把握“雁”的特定内涵。

      秋天,北雁南飞,词人亦是北方人,避难南下,故说“旧时相识”。雁可回北方,人却客居江南,在异乡相逢,更添天涯沦落之感。

      明确:“雁”离愁的象征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具体设计】引导学生把握,“黄花满地”内涵。(备用幻灯片引导)

      强烈的反问,“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自己因忧伤而憔悴。黄花更显出一个人无限的孤寂凄苦之情。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具体设计】:把握“梧桐”“细雨”特定内涵,在学生赏析基础上,可引导学生用发挥想象,几十字描绘诗句所展示的凄惨的情景,体味情景交融效果。)

      结论:“梧桐”悲秋、悲凉的心境。

      【预设示例】梧桐叶落,细雨霏霏,细雨落在梧桐上,又点点滴滴洒到地上。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情景交融更添愁绪,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小结深情】:清照“愁”的内涵。(结合赏析归结)

      怀乡之思漂泊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

      如何准确把握诗词的情感,鉴赏古典诗词?

      2、寻找词眼,整体把握。抓直接抒情句子、直接表现情感词。

      4、明确技巧,品味效果。表现手法和技巧多种多样,恰当的技巧对表情达意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注意技巧的鉴赏。此词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纵观全篇,“乍暖还寒”的天气,晚来的急风,南去的大雁,满地的菊花,梧桐细雨,句句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而句句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情委婉,含蓄韵致。多媒体出示李清照《一剪梅》全词及背景。

      【问题设置】这首词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如何抒发的?(结合词句具体阐释)

      参考答案:《一剪梅》词中十分细腻地写出了她独居生活的孤单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相思闲愁

      细雨滴梧桐、黄花堆满地、雁叫声声思,所有的景象在词人的笔下都具有浓郁的愁情,可以说一枝一叶总关情。《声声慢》运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风格和错落和谐的韵律,营造了一种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失落氛围,读着它,我们似乎听得见阶前滴雨,长天孤雁,看得见梧桐落叶,黄昏孤灯。

      1、读李清照前期的词二首《如梦令》和《醉花阴》,与本词作比较阅读,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写三百字左右的文章。

      2、背诵全词。

      充分的准备、精心的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前提,但课堂不仅仅是个预设的过程,更是生成的过程。在精心的准备也会有意料之外。自觉这个设计在课堂实践中应该算收到了较好效果。沉淀下来,重新审视这堂课、这个设计,应该有优点,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

      1、预期目标设计,切乎学情、可操作性强、有针对性,完成的很好;

      2、猜谜加图片导入,既引发了学生兴趣,同时助于调整学生情绪;3、个性鉴赏环节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4、设计原则就是“有效”,所以每一环节设计尽量落到实处。

      1、课堂节奏还不够紧凑,有些前松后紧;教师掌控课堂能力,对课堂效率有直接影响,在设计时,各个环节的时间考虑不够细致。

      2、面对课堂意外处理不够机智,浪费了时间。在播放的范读录音时,音箱故障,效果很差,但我还是坚持放完了,而学生反映木然。其实可以直接跳过这一环节,老师来范读,我想效果会更好。

      3、对于“词眼”问题的讨论环节设计有些过于追求“小组讨论”的形式,部分同学没有参与进来。而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一问题可以学生独立思考直接交流,这样能节省一些有限的教学时间,留给后面“个性鉴赏”环节更多的交流时间。

      4、反馈练习相对单薄。学生掌握了鉴赏诗词的基本技巧,也可以运用,但绝对谈不上熟练程度,而且所选的词特定意象较少,可以选含有“柳”“梅”“菊”等意象的诗句反馈强化。“高效课堂”说来易,做到难。可以说“细节决定效率”,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认真考虑每一个目标的设定、每一个环节的安排、每一个问题投放是否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契合学情、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等。毕竟衡量课堂效率的标准不是我们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课有尽,思无穷。

      声声慢 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篇四

      1、体会运用叠字所达到的抒情效果。

      2、理解这首词巧妙的铺叙手法,借助意象抒发思想感情。

      1、理清思路,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熟读成诵。2、在诵读、品味得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心灵,培养丰富的情感。

      1、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

      2、体会李清照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1、高一学生对宋词有了一定了解,也具备了一定的诗词鉴赏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宋词也有一定的兴趣,愿意学习诗词。

      2、学生对学习诗词缺少自信心,一般老师讲什么他们就听什么,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岂不知诗歌鉴赏有非大的个性差异,需要学习者认真品味、欣赏。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反复吟诵

      3、学案导学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文本,争取熟读成诵;搜集材料进一步了解李清照。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有了针对性。

      听我国的著名民乐《二泉映月》,创设诗歌学习的氛围。

【2023年声声慢 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 声声慢 公开课】相关文章: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沙滩上的童话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语文《沙滩上的童话》教案09-09

教学思路09-09

《沙滩上的童话》教学案例 沙滩上的童话教学过程09-09

李清照《声声慢》获奖教学设计范文 李清照声声慢学案09-09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 声声慢 李清照09-09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课堂实录09-09

2023年声声慢 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 声声慢 公开课09-09

声声慢教学设计优秀 声声慢 优质课一等奖教案09-09

李清照《声声慢》优质课获奖教案 《声声慢》优秀教案设计09-09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ppt09-09

《声声慢》优秀语文教学设计 声声慢 教学实录09-09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 李清照声声慢课件ppt09-09

《声声慢》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部编版声声慢教案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