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是本册第二个集中识字单元,由《动物儿歌》《古对今》《操场上》《人之初》4篇课文组成,旨在通过集中识字的形式,完成识字任务。教材编排的识字形式丰富多样,特色鲜明,贴近学生生活。其中,《动物儿歌》是活泼生动的童谣,运用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的名称和生活习性带出生字;《操场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看图学词学句;《古对今》和《人之初》则以通俗凝练的韵语带出识字内容,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动物儿歌 2 1.认识49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2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不同的节奏来朗读形式不同的课
文;背诵《古对今》和《人之初》。
3.继续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学习运用这一规律自主识字。
4.了解身边小动物的习性和四季气候、景物的变化,保持探索自然
的好奇心。 古对今 2 操场上 2 人之初
2 口语交际
1 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5 动物儿歌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通过表演,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字音教学,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字形教学,以整体识记为主,根据不同的字形渗透不同的识字方法,如归类识字、字理识字、熟字加偏旁等。一些生字可以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记。
(2)写字。指导书写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生字的结构及书写规则,按照字的结构分类指导,教师要做好示范,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朗读指导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读出儿歌的节奏和韵律,教师应带领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可以用问答的方式,我来问,你来答;可以用对读的方式,生生合作,或师生合作,你读一句,我读一句;还可以两两合作,边拍手边读,等等。3.理解运用
本文比较难理解的是“蝴蝶花间捉迷藏”,可以引导学生做做动作,展开想象。另一句“蚯蚓土里造宫殿”,也可以展开想象,把蚯蚓想象成建筑师,感受儿歌的有趣。还可以补充别的动物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仿照“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来创编儿歌。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1.会认“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迷、造、运”3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图片导入。
教师导入: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春天过去了就是夏天。夏天就要到了,让我们去看看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有哪些动物朋友。请你们仔细观察,小动物在做什么呢?在生活中你们见过这些小动物吗?
课件出示:
2.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课件出示:动物儿歌)【设计意图】看图导入符合儿童的心理。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板块二初读儿歌,随文识字
1.初读课文,认识动物。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3)这首儿歌里讲了哪些动物宝宝?你能在课文中画出来吗?
(4)指名说并读出这些小动物的名称。
课件出示:
蜻qīnɡ蜓 tínɡ 蝴hú蝶 dié 蚯qiū蚓 yǐn 蚂mǎ蚁 yǐ 蝌kē蚪 dǒu 蜘zhī蛛 zhū(5)去掉拼音和图片读,男女生比赛读,小组比赛读,记熟这些词语。
(6)请学生在课文中的插图里按顺序把这些小动物都找出来。
2.运用方法,巩固识字。
(1)再指名认读课文,认识形声字。
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生字。
课件出示:
蜻蜓
蚂蚁 蜘蛛
引导学生发现形旁“虫”。
②教师小结:我们中国的汉字可有趣了,有的汉字一部分表示它的意思,一部分表示它的读音,像这个“蜻”字,左边的“虫”表示它的意思,右边的“青”表示它的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板书:形声字)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律认识很多生字。
(2)(过渡)师:除了虫字旁的生字,本课还有6个生词,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课件出示:
展翅飞 捉迷藏 造宫殿 运食粮 结网忙 (3)教师举例:蜘蛛结的网叫蜘蛛网,咱们班有小画家吗?谁能在黑板上简单地为我们画一张蜘蛛网?(一名学生上台画,其他学生评议)
(4)教师总结:“网”字外面的框就像是蜘蛛的网,里面的小叉就像是小蜘蛛,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记住“网”字。学生交流其他生字的识记方法。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和图片识字,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归类识字,运用象形字的外形帮助识字,达到了运用多种形式灵活识字的目的,落实了课文教学的重点。
板块三 再读儿歌,了解内容
1.发现规律,指导朗读。
(1)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中读一读,要求读准确、读流利。
(2)看图说话。看课文插图,说说这些小动物在哪里干什么。
(3)明白儿歌的句式特点:谁(两个字)在哪里(两个字)干什么(三个字)。这样的句式特点使整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童趣。
(4)根据儿歌的特点划分节奏,再读一读。
(5)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2.图文结合,想象画面。(1)课件出示:
①“捉迷藏”是什么意思?你能演一演蝴蝶如何捉迷藏吗?
②加上动作读一读。
(2)课件出示:
①想象一下蚯蚓在土里造出了一座怎样的宫殿。
②这么勤劳的蚯蚓多惹人喜爱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理解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动作表演、展开想象的方法重点理解学生有困难的地方,在不断地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韵律和趣味。板块四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仔细观察。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些形声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写写其中的几个吧。(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迷、造、运”)
(2)这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写的时候都是先内后外。
①“迷”里面的“米”写在中心偏右上一些,走之的笔顺是:点、横折折撇、平捺。
②“造”里面的“告”的第二横写在横中线上,走之的平捺要舒展,托住里面的字。
③“运”里面的“云”的撇折写在中心点往上一些,走之的平捺要舒展。
2.提出要求,练习提高。(1)提示写字的要求:写字时提醒学生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争取把字写正确、写漂亮。
(2)播放古筝轻音乐,学生在音乐声中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把相同偏旁的字放在一起指导书写,便于学生记忆,整合教学资源。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上节课学的生字,学会书写“间、池、欢、网”4个字。
2.背诵课文,感知儿歌的韵律美,培养语感。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字词,尝试背诵1.出示字词,练习巩固。
(1)课件出示短语:
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蚯蚓松土
蚂蚁搬家蝌蚪游水蜘蛛结网
(2)指名读,开火车读。
(3)加上动作读一读。
2.方法指导,比赛背诵。
(1)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朗读与背诵。如:什么半空展翅飞?蜻蜓半空展翅飞。
(2)全班朗读儿歌并背诵。
(3)指名背诵并点评。
(4)师生合作背诵,小组比赛背诵。(5)全班拍手一起背诵。
【设计意图】在复习的基础上尝试背诵,为后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板块二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1.图文结合,想象画面。
(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其他小动物以及它们的活动地点,想象它们的活动像在干什么,引导学生用儿歌的句式来表达。
课件出示:
(2)结合图片,触发灵感。
课件出示:
预设:生1:白兔地上蹦蹦跳。生2:小猫房前喵喵叫。2.自由表达,创编儿歌。
(1)结合几个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调整、修改,编成一首与课文类似的儿歌,写在幻灯片上或黑板上,并署名。
(2)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自豪感,齐读自创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说、仿训练,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的实践机会,鼓励他们自主学习,从仿到创,发展思维,发展语言。
板块三书写生字,评价指导
1.出示生字,发现结构。
(1)课件出示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间、池、欢、网”)
(2)教师示范要点:①间:先外后内,门字框要大、要正,竖、横折钩都要写直,不能歪,里面的“日”要写得稍小些,放在田字格的中心位置。
②池:左窄右宽,三点水呈弧形,第二点写在横中线上,右边“也”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竖弯钩要写舒展,比横折钩要宽。
③欢:左小右大,右边“欠”的第一笔撇从竖中线往右些起笔,第二个撇从中心点往右些起笔,穿插到又字旁下面,人字的撇和捺要写舒展。
④网:先外后内,同字框要写得大而正,里面的两个“撇、点”要分布均匀。
2.教师指导,练习提高。
(1)学生描红,板书。
(2)教师评价。▶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着力体现“三重”,即重归类、重情境、重方法指导,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
1.灵活识字。
本课的生字根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以此为出发点习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
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入有趣的语句中,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其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图片创设情境,运用“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指导写字的环节中,采用结构分类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6 古对今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难点
字音教学的重点为“圆、严、寒”;书写指导的重点是“夕、语”;词语理解的重点在“严寒、酷暑”。教学难点在于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多媒体课件互相检查认读,互相正音。对于“酷、暑、晨、霞”等笔画多的字,可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采用定位联想的方式,让学生整体记忆,不做字形分析。其他笔画少的合体字可采用熟字加减的方法识记。一些生字可以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记。
(2)写字。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把握同一类字的书写规律与不同点。
2.朗读指导
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正确。结合图片出示难读的词语,让学生看课文插图说话,想象并描述春天的情景。其次,应引导学生读出节奏、韵律。教师示范读,学生模仿着读。最后,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3.理解运用
运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如,联系生活,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朝霞、夕阳”等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又如,找近义词,让学生说说“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的哪个意思相近,从而理解“和风”是“微风”,是温和的。“细雨”也可以采用这个方法理解。还可以利用图片,如,出示“莺歌燕舞”的画面,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引导学生积累对韵歌中出现的词语,提醒学生注意“古今、和风细雨、鸟语花香”在对韵歌中是分开的,这里组合成一个词语了。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认读生字,正确书写“古、凉、细、夕”4个字。
2.认读词语“严寒、酷暑、和风细雨、朝霞、夕阳”,联系实际并借助图片理解这些词语。
3.朗读、背诵对韵歌第1、2小节,感受课文展现的自然之美与和谐之美。
▶教学过程
板块一游戏导入,走进课文
1.了解规则,游戏导入。
(1)玩游戏“对对碰”,引出新韵文。
(2)师:我们玩一个“对对碰”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老师说一个词,你们说出和它相反或者相对的词。
2.板书课题,随文识字。
(1)揭示本课特点。本课的每一句中都有一个“对”字,“对”字前后分别是两种相对的事物,我们也可以叫它“对韵歌”。(教师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指导书写“古”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古”)
教师范写,学生交流书写注意点。学生书写,教师评议。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随文指导学习“古”字,将书写指导分散进行。
板块二初读课文,分类识字
1.自主读文,读准字音。(1)自主读课文,初步认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把生字读准确。
2.交流方法,自主识字。
(1)自主识字:这么多的生字宝宝,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先来分分类吧!
①左右结构的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酷、凉、细、朝、杨”)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酷:加一加,酉+告=酷。(酷暑、酷爱、冷酷)
凉:A.换一换,“惊”字左边换成两点水就是“凉”。B.这个字的偏旁两点水与温度低有关,如“冰、冷、冻”等。(冰凉、凉水、凉气)细:猜字谜——田边种丝瓜。
朝:A.字歌——十日十月。(朝阳、朝霞)B.这个字是多音字,还能念“cháo”。(朝代、汉朝、朝南)
杨:A.换一换,将“场”字的部首换成“木”就是“杨”。(杨柳、杨树、白杨)B.形声字识字法,木字旁表示和树木有关。
②上下结构的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暑、晨、霞”)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指导,与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来理解。
③全包围结构的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圆”)
圆=囗+员,用加一加的方法可以记住这个字。
④上中下结构的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寒”)可以借助字源识字法识记“寒”。“寒”的金文字形是“”,是指一个人在一间屋子里,光着脚站在两块冰上,说明很冷;他在旁边放了稻草取暖,但是仍无法御寒。
⑤独体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严、夕”)
猜字谜——“亚”字长个小尾巴(严);“多”字减一半(夕)。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读拼音的基础上,采用换一换、加一加、猜字谜等多种形式识字,体现了识字方法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2)同桌相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板块三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1.再读课文,巩固读音。
(1)再次读课文,要求把字读准确,把课文读流利,难读的词语要多读几次。(2)自读检查,指名轮读,相机正音。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2.教师示范,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停顿。
(2)学生模仿教师读,读出节奏和韵律。强调:
课件出示:
“方、凉、霜、阳、杨、香”的韵母都是ɑnɡ。
(3)师生对读,同桌对读,集体拍手读。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朗读,既能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读成诵。
板块四熟读成诵,指导写字
1.方法指导,尝试背诵。(1)定位记忆。
课件出示:
古对今,()对方。()对(),春暖对秋()。()对暮,雪对霜。和风对()雨,()对()阳。
(2)学生尝试背诵第1、2小节。
2.指导要点,练习写字。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凉、细、夕”)
(2)教师讲解要点:
①凉:右部“京”注意第一笔点和竖钩的竖直相对。
②细: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田”的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③夕:撇和横撇的撇基本平行,注意倾斜角度,横撇的横要短,点在撇和横撇的连接点下面。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教师巡视,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采用定位联想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快地识记生字,有助于学生背诵课文。在正确方法的引导下不断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李、语、香”3个字,背诵课文。
2.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
板块一联系生活,感受画面
1.交流反馈,重点指导。
(1)导语:请小朋友们给每一小节标上序号,然后再来读一读这首对韵歌,想一想:你读懂了哪些对子?哪些还不懂?在你不懂的对子旁边打上“?”。
(2)反馈指导:采用逐小节交流的方式,重点指导学生不太理解的词语。如:
①借助图片理解“古对今,圆对方”。
课件出示:
②“严寒对酷暑”: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告诉大家严寒和酷暑给自己带来的不同感受。
课件出示:
③“晨对暮”,“晨”就是早晨,“暮”就是傍晚。(课件出示:早晨、朝霞、暮色、夕阳等图片)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朝霞”,“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④“和风对细雨”,“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的哪个意思相近?“细雨”就是很小的雨,将细雨与夏天的暴雨进行比较。(课件出示:和风图与细雨图)
2.图文结合,想象画面。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一幅表现杨柳依依、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图画)
思考:观察这幅图,想一想,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表现的是哪一小节的内容?
(2)反馈指导。
预设:图上的景物:杨树、柳树、黄莺、燕子、花儿;表现的是第3小节的内容。
(3)出示词语,齐读。(课件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4)男女生对读,拍手齐读第3小节。
(5)定位记忆。
课件出示:
桃对(),柳对()。
莺歌对燕舞,鸟()对花()。
板块二整体回顾,指导背诵
1.发现规律,指导背诵。
(1)全班同学齐读全文。(2)指导背诵:课文共3个小节,每小节4行。每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有的是同义组对,有的是反义组对。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规律来背诵。
2.游戏体验,比赛背诵。
(1)诵读游戏:“小手盖一半”。规则是用手将每行课文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盖上,进行对对子读课文。
(2)男女生比赛背诵。
(3)师生对背对子。
(4)全班比赛背诵。
【设计意图】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梳理课文的结构特点,组织多种形式的背诵,将课文的重点落到实处。
板块三仔细观察,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观察结构。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李、语、香”)
(2)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指导写字,练习提高。
(1)指导要点:
①李:上下等宽。“木”的竖要短,“子”的弯钩要与“木”的竖正对,重心才平稳。
②语:言字旁的点和横折提的竖正对,右部“五”的最后一笔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③香:上半部分要写舒展,包住下边。“禾”的竖要短,“日”要与“禾”的竖正对,重心才平稳。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3)教师巡视指导,反馈交流。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一些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界。上课伊始,用游戏“对对碰”导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开始本课的学习。在识字写字方面,本课有12个生字,为了让学生学习识字的方法,有兴趣地去学枯燥无味的生字,我鼓励他们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一字多法,一法多用。在朗读环节采用活泼多样的形式,如师生对读、男女生合作读、拍手读等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文结束时在“小手盖一半”的游戏中加强背诵,巩固记忆。所以,在背诵对子的环节,学生很快就能完成任务,为后面的指导书写生字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7 操场上
▶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认识“操、场、拔”等12个生字和火字旁1个偏旁;会写“打、拍”等7个字,写好足字旁。
2.正确、连贯地读好词语,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对应插图,联系生活,了解课文中的各项体育活动。
4.培养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归类认识提手旁和足字旁的字,了解形声字的形旁往往表示这个字的意思这一规律;培养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1)识字
字音教学,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字形教学,以整体识记为主,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识记:①熟字加偏旁。如“拍、跑、铃、体”。②偏旁归类。如“操、拔、拍”,又如“跑、踢”。字义教学,可以通过看图、做动作,体会汉字表意的功能,了解形声字的偏旁往往表示这个字的含义。
(2)写字
指导书写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生字的结构及书写规则,本课有4个是左右结构的字,应关注左右的高低变化和笔画穿插。另外,学生第一次书写足字旁,要将足字旁和“足”比较,注意足字旁最后两笔的变化。教师要做好示范,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朗读指导指导学生读词语时要注意字与字的连贯。读儿歌时,要注意两处轻声,“下课了(le)”和“热闹(nɑo)”,这两处轻声读好了,整首儿歌就显得轻快了。读儿歌还要注意最后一句的停顿,如果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能注意轻声和停顿,就能读出节奏,读出韵味了。
3.理解运用
学习词语时,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体育活动名称与课文插图一一对应起来。学习儿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儿歌中读到了什么,让学生明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身体更强壮。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
1.会认“操、场、拔、拍、跑、踢”6个生字,会写“打、拍、跑、足”4个字。
2.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联系实际,谈话导入。
(1)课间小朋友在哪儿活动?(板书课题:操场上)
(2)你最喜欢参加哪些活动?
2.图文结合,走进课文。
(1)出示图片,说说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开展哪些活动。(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课文插图)(2)指导学生看图说话。认读生字“操”“场”。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板块二自主识字,快乐展示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①大家先看书上图上方展示的词语,借助拼音读一读。
②同桌互读。
(2)选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准字音。①学生读,教师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
②学生带读,教师评价。
③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操、场、拔、拍、跑、踢”)
④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如换一换:澡—操,杨—场;偏旁归类:提手旁,足字旁;做动作:拍,跑,踢。
2.快乐游戏,检查读音。
(1)检查词语的读音,做“登山”游戏: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哪个小组抢答成功就把词语贴在山脚下,看谁最先到达山顶。(2)检查儿歌的读音,开展“金嗓子”大赛,小组派代表读儿歌,看谁读得最好。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在游戏活动中巩固识字,快乐读书。
板块三动作表演,把握规律
1.朗读词语,发现规律。
(1)请学生读第一行的词语。
课件出示:
打球拔河拍皮球
(2)请学生上台表演这些活动。
(3)说说你的发现。
(4)教师总结:“拔河、打球、拍皮球”都需要用手,所以表示动作的三个字的偏旁都是提手旁。
(5)请学生读第二行的词语。
课件出示:
跳高跑步踢足球
(6)方法同上,教师总结:“跳高、跑步、踢足球”都需要用脚,所以表示动作的三个字的偏旁都是足字旁。
2.启发交流,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带提手旁或足字旁的字?
【设计意图】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板块四观察比较,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仔细观察。(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打、拍、跑、足”)
(2)观察“打、拍”,两个字都是提手旁,左窄右宽。“打”字的右部“丁”的一横要穿插在提手旁一横下面些。“拍”字的右部“白”的竖画紧贴竖中线起笔。
(3)“跑”“足”这两个字有的地方长得很像,在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①跑: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小右大。起笔时左低右高,足字旁的最后两笔是竖和提,“包”的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写舒展。
②足:这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上小下大。最后的撇和捺要写舒展,落笔在一条横线上,要站稳。
(4)组词。
2.教师示范,指导书写。(1)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
(2)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把相同偏旁的字放在一起比较记忆,指导书写,有利于学生区分字形,加深印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
2.学习本课的新字:铃、热、闹、锻、炼、体。会写“声、身、体”3个字,认识火字旁。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巩固认字
1.复习字词,练习说话。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用“操、场、打、拔、拍、跑、踢、足”组词。
(3)用“跑步”造一个句子。
2.自然过渡,走进儿歌。
过渡: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儿歌,看看儿歌中的小朋友在操场上做什么活动。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的记忆规律是学得快,忘得快,在不断地复现中有利于巩固识字。
板块二 学习儿歌,随文识字
1.初读儿歌,读准字音。(1)课件出示儿歌。
课件出示:
铃声línɡ shēnɡ 响xiǎnɡ,下课xià kè 了le 。
操场cāo chǎnɡ 上shànɡ,真zhēn 热闹rè nɑo 。
跳绳tiào shénɡ 踢tī毽 jiàn 丢diū沙包 shā bāo ,
天天tiān tiān 锻炼duàn liàn 身体shēn tǐ 好hǎo 。
(2)自读儿歌,圈出生字,结合拼音读准确。
2.检查读音,交流识字。
(1)教师检查自读情况。(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铃、热、闹、锻、炼、体”)
开火车认读,口头组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强调“铃”读后鼻音,“炼”读边音。认识火字旁,你还知道哪些火字旁的字?
(2)数一数儿歌有几句话。
(3)指导朗读:我们来看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这两句话的最后一个字的读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教师总结:轻声——要读得又轻又短。重点指导“热闹”的读音。
3.指导朗读,练习巩固。
(1)圈一圈。操场上那么热闹,他们在操场上玩什么呢?读第三句话,圈一圈。
课件出示:
注意停顿:跳绳/踢毽/丢沙包 ,天天锻炼/身体好。
(2)教师范读,学生模仿练习。同桌对读,男女生合作读。注意轻声和停顿,读出节奏。【设计意图】对于生字的学习要有的放矢,抓住重点,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达到识字的目的。
板块三 拓展延伸,指导写字
1.回顾课文,总结交流。
(1)热闹的操场为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留下了许多欢声笑语。你喜欢哪种体育活动呢?和同学说一说并向大家介绍玩法。
(2)总结:正如文中所说的“天天锻炼身体好”,所以同学们要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2.出示生字,指导写字。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声、身、体”)
(2)指导要点:①“声”上小下大。士字头注意上横长,下横短。下面部分中间的小短竖要与“士”的一竖对齐,最后一撇要写舒展。
②“身”书写时要注意横的间距要均匀,横折钩要写得长而挺拔,最后的撇要贯穿整个字。
③“体”左窄右宽,左右高低差不多。注意“本”的撇要穿插到单人旁的下面,左右要写紧凑。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从课内走向课外,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之情。详细指导写字,在展示评价中让学生的书写水平得以提升。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力求运用“识用结合”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发现的情境,将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的需求,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识字,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内容上,有借助拼音和去掉拼音读,有读生字、读词语和读儿歌的;形式上,有自由读、指名读、领读、齐读,有开火车读、同桌合作读,有男女生赛读、师生对读等,在多样的朗读中汉字多次复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在口头组词中、在生活的各种场合中,留意生字的复现,做巩固生字的有心人。这样教识字,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识字不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写字是低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虽然在如今的信息时代电脑是现代化书写工具,但我们仍需要把字书写得规范、端正、美观,这不仅是交流的需要,也是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和民族素质的需要。因此,我们老师要十分重视写字指导,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板书示范,把每个字一笔一画的起笔、止
笔,一笔一画的占格、占位,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每个部件的宽窄、大小,部件、笔画之间的穿插挪让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边讲解边示范,然后让学生写字,在课内保证了写字时间。这样日积月累,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8 人之初
▶教学目标1.运用熟字加减等方法,结合语境认识“之、初”等13个生字,会写“远、近”等7个字。
2.认读“初始、初夏、天性、性格”等8个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会认“之、初”等13个生字,联系生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明白要不断进取、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①字音方面:在生字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可让学生利用生字卡片互相认读,互相正音。②字形方面:以整体识记为主,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识记。本课生字,在文中都独立成词,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识记有一定难度,可引导学生与熟字组成常用词,帮助识记。
(2)写字。本课7个生字中有4个独体字,其中“之”和“义”不容易写美观,要重点指导;“近”和“远”都有走之,可以一起指导。
2.朗读指导
课堂上可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如:师生对读、同桌对读、小组赛读等。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三字经》的节奏与韵律,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3.理解运用
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字词比较难理解,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讲讲与之相关的常用词,与这些常用词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致意思。有些难理解的单音节词,教师可以直接讲解它们的意思。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可引导学生对本课的4个生字进行扩词,以巩固生字。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之、相、近、习、远”5个字,认读“初始、初夏、天性、性格”等8个词语。
2.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板块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讲解故事,导入新课。
(1)出示动画《孟母三迁》的故事。(课件播放动画《孟母三迁》)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吗?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里吗?(作简单讲解)
(2)导入新课。这个故事出自我们的国学经典《三字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中节选的两个小片段。
2.揭示课题,随文识字。
(1)板书课题,教师范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认读生字“之”“初”,强调这两个字都是翘舌音。(3)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之”)
指导书写要点:“之”字的主笔是平捺,要写得舒展。横撇的角度要小,平捺紧接着横撇写。学生书写,教师巡视评价。
(4)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初”)
引导学生口头扩词:初中、初一、当初……
(5)出示课后词语:
课件出示:
初始初夏
教师带领学生齐读三遍。
【设计意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揭示课题的同时相机识字写字,使识字写字任务分散进行,科学合理。板块二诵读韵文,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朗读课文第1小节,圈出生字,读通读顺。
课件出示: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在听的过程中,注意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2)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3)诵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流利。(5)指读,随时正音。
(6)看哪组读得又快又准。(游戏:开火车)
2.认读生字,练习朗读。
(1)认读第1小节中的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之、初、性、善、相、近、习、远、教、迁、贵、专”)
①指名读。教师强调:“迁、专”是前鼻音,“性”是后鼻音。
②开火车读。
③小老师带读。
④出示课后词语:
课件出示:
天性性格专心专门善良友善学生齐读,继续扩词。
⑤交流识字方法。换一换:性—姓。偏旁归类:远、迁。猜字谜:羽字丢半边。(习)
(2)诵读课文,读出节奏、韵律。
①读古文不仅要读通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请听录音。(播放《三字经》的朗读录音)
②学生试读。
③指名读,师生共评。(进一步引导学生读出课文的节奏、韵律)
【设计意图】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教师的范读下,学生容易读准字音。在读文的过程中随文识字,多种方法灵活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板块三背诵韵文,质疑问难1.交流质疑,理解课文。
(1)师生配乐齐诵第1小节。
(2)同学们,这两句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在汇报、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课件出示: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教育孩子。
2.反复诵读,比赛背诵。
(1)同桌互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拍手朗读第1小节。(2)指导背诵,开展背诵比赛。
【设计意图】在浅显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积累经典。
板块四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导练习。
(1)认读生字:相、近、习、远。(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远、近、习、相”)
(2)教师范写生字,指导要点:
①“远”“近”可以通过比较书写,这两个字都有走之,“近”先写里面的“斤”,“远”先写里面的“元”,都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写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
②“习”的书写先外后内。主笔是横折钩,要写得舒展。横折钩的竖的部分略往左斜,点、提起笔与横折钩起笔直对。
③“相”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右边的“目”起笔在“木”的第一笔横偏上一些,四横要间距均匀。
2.学生练写,展示评价。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2)作品展示,全班评价。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幼、玉”等4个生字,会写“玉、义”2个字。复习“不”的变调规律。
2.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歌曲导入,复习字词
1.歌曲导入,复习生字。
(1)(多媒体播放《三字经》儿歌)学生跟唱。
(2)复习生字,指名朗读。(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之、初、性、善、相、近、习、远、教、迁、贵、专”)
2.拓展组词,巩固知识。
(1)用“性、初、习、教、近、远”组词。
(2)全班齐背第1小节。
【设计意图】用活泼的歌曲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知识,开展新课。
板块二方法指导,小组学习
1.总结方法,分组学习。
(1)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学完了第1小节,让我们回忆一下自己运用到的学习方法。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课件出示:
●自由读文,圈出生字,读通顺。
●朗读课文,读出节奏。●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理解课文,熟读成诵。
(2)学生分四个小组按步骤进行学习。教师巡视,重点指导。2.集体展示,理解课文。
(1)每组派一个代表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当小评委。评价标准:字音准确,不加字,不漏字,流畅,有节奏感。
(2)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幼、玉、器、义”)
每组派一个代表认读生字并口头扩词。交流识字方法,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些字?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每组指名一位同学朗读展示,学生评价。
(4)男女生对读,拍手读,全班同学齐读。
(5)师:课文中哪些地方你没有读懂?老师重点解释。
宜:应该。琢:雕刻。器:器物。课件出示: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6)联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理解课文内容。
(7)齐读第2小节,指导背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倡导自主合作学习。在第1小节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此前的方法分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体现了教师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
板块三回顾全文,指导写字
1.背诵全文,梳理总结。
(1)全班齐读全文。(2)尝试背诵全文。
(3)小结: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做人的道理,就不能掌握知识,将来就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所以,我们要认真、自觉地学习,虚心聆听长辈的教导。
2.出示生字,指导写字。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玉、义”)
(2)学生仔细观察字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讲解书写要点:
①玉:写“王”时注意三横的长短变化,注意间距均匀,最后一点写在长横上面,不要掉到外面。
②义:主笔是捺,要写得舒展。点并非在撇捺交叉点对上位置,而是偏左,高度居中,撇最高,捺最低,撇捺交叉点在笔画中部,呈对称式。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注意起笔的位置。
(4)教师巡视指导并评价。
【设计意图】此环节注重写字指导,启发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字的间架结构,引导学生把字写美观,扎扎实实地落实了写字教学的目标。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本文是国学经典《三字经》的节选片段。《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也是古代蒙学教材中较有代表性的读本。虽然它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我将识字与读文,朗诵与理解结合起来,将识字与读文作为教学重点,把朗诵与理解视为难点,并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巧妙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处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掌握教学重点;理解韵文的意思时,采用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与交流的平台,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识字课堂变成培养学生发现兴趣的乐园。
口语交际:打电话
▶教学目标
1.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2.打电话时,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接电话时,能听清楚主要内容。接打电话时,都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重难点
了解打电话的方法,学会打电话。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将自己要说的内容表达清楚。
▶教学策略
1.联系生活与教材中的范例,明确打电话的基本步骤及要求。
(1)回忆自己打电话的经历,想想自己是怎样打电话的。
(2)请学生分角色读一读教材中的阿姨和李中的对话,思考:课文中的阿姨和李中是怎样打电话的?
(3)通过讨论交流,逐步明确打电话的基本步骤和要求。(4)总结打电话时常用的礼貌用语。
2.依据情境,展开实践。
(1)用教材提供的3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打电话。
(2)创设其他需要打电话的情境,同桌合作,模拟打电话。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得到口语交际训练的实践机会。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同学们,你们打过电话吗?谁能说说自己是怎么打电话的?下面请打过电话的同学分享一下你们的经历。(学生自由讲述自己打电话的经历)
2.出示图片。(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人物插图)
学生分角色表演阿姨和李中打电话。其他同学思考:插图中的阿姨和李中是怎样打电话的?
3.学生交流讨论。
课件出示:
打电话和接电话的步骤是什么?接打电话时应注意什么?
4.教师总结。
(1)打电话步骤:摘机——拨号——通话——挂机
(2)接电话步骤:铃响——摘机——通话——挂机
(3)接打电话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打电话时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号码要拨对。
②打通电话后要问好,要向对方说明自己是谁。
③打电话时要把话说清楚,说话要简短、有礼貌。
④没听清时,可以请对方重复。
5.打电话时常用的礼貌用语。
课件出示:
您好请问谢谢再见……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明确接打电话的要求,为下一步的实践打下了基础。
板块二创设情境,展开实践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3个情境:课件出示:
●打电话约同学踢球。
●打电话向老师请假。
●有一个叔叔打电话找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
2.分3个小组进行,从3个情境中选择一个,进行实践。组内讨论:怎样接打电话?
3.小组内展示,教师加以指导。
4.每组派两名同学上台展示,其他小组根据打电话的要点进行点评、讨论,做得不好的同学要重新展示一次。
【设计意图】为学生打电话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展开实践,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板块三多次训练,模拟表达
1.课件出示:
●到同学家玩,同学的爸爸妈妈留你吃饭,你要打电话告诉家里人。
●星期天,你主动打电话,邀请同学和你一起去新华书店买书。
打电话问候爷爷奶奶。
2.请学生自由选择情境,和小伙伴一起练习接打电话,人人参与。
3.创编打电话儿歌。
课件出示:
我会打电话
打电话,有学问,
您好您好有礼貌,
话儿简单别啰唆。
人不在,记姓名,
打错了,对不起,
说声“再见”再挂机。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选择情境,做到人人参与,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口语交际训练的实践机会。▶教学反思
1.巧设情境,唤起交际欲望。
本课教学精心设计了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不时地将学生引领进特定的情境中,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小学生的表演欲望都很强烈,角色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训练的热情。为了演好角色,学生都努力地使自己的口语表达更清楚、更完整,更符合角色的特点。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表演中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2.全员参与,培养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它是一个听与说双方双向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所以,课堂上安排大量时间,注重采取多种形式,特别是全班学生都能参与的形式,让学生在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增强交际能力。这节课就给了学生充足的语言实践的时间与空间,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说”的时间和自由的“说”的空间。整节课上,教师就是这样创设了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快快乐乐地互动交际,轻轻松松地实践语言,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查字典,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我的发现”,了解形声字同一个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
3.通过辨析同音字,了解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都不同。
4.会读会背歇后语,激发主动积累的兴趣。
5.了解寓言的内容,明白寓言中蕴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收获,感受共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查字典,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辨析同音字,了解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都不同。▶教学策略
1.比较归类学习
“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都包含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但角度有所不同。“识字加油站”中,在认识“饱、泡、炮”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生字,再联系句子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联系学过的《小青蛙》,它是关于“青”的字族文,还可以拓展其他的字族文让学生读一读。“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同一个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的构字规律。
2.字词句运用
引导学生能在句子、词语等语境中理解字义,从而辨析填空。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强化学生在语境中根据字义正确选择汉字的能力。查字典环节先回顾查字典的方法,然后进行查字比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3.日积月累
借助图片,图文对照,感知大意。了解歇后语的特殊形式,感受歇后语语言形式的生动、有趣。
4.和大人一起读
《狐狸和乌鸦》对话比较多,建议在初步读通的基础上,大人和孩子分角色朗读,从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说说明白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查字典,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我的发现”,了解形声字同一个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
3.通过辨析同音字,了解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都不同。
▶教学过程
板块一图片导入,诵读儿歌
1.看图说话,揭示谜底。
(1)课件出示“饭、水、足、手、衣、火”的图片。
课件出示:
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
(2)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能用来做什么,同时逐句出示儿歌内容,引导学生相机识字。
①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
②指名读儿歌,师生正音。
(3)讨论交流谜底:包。
2.交流识字,背诵儿歌。
(1)总结识字方法:形声字的偏旁有表意的作用,但是它们的读音比较接近,说明“包”有表音的作用。(全班共同交流由“包”加偏旁所组成的字的不同意思)
(2)像这样的字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回忆识字课《小青蛙》,举例:清、晴、情、请。
(3)引导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饭、能、饱、茶、泡、轻、鞭、炮”)①读准字音:“茶”是翘舌音,“鞭”是三拼音节,泡(pào)和炮是同音字。
②认清偏旁,说说字义和偏旁的关系。
③交流识字方法。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生字:饱、泡、炮。
④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生字放入儿歌,速读速背儿歌。
【设计意图】以直观的图片代替抽象的理解,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帮助识记。联系已学识字课《小青蛙》,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板块二仔细观察,发现规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一度的汉字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1)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口字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的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吃、叫、吹、咬”)
①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4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口字旁)
②出示课本泡泡框内的提示语:
课件出示:
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
指名表演这4个口字旁的字。③这支队伍想扩充,还有哪些字宝宝可以参加呢?(预设:“喊、叹”等)
(2)课件播放第二支走来的队伍——提手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的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提、拔、捉、拍”)
①观察生字,你发现了什么?(这4个字都是提手旁)
②引导学生思考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关,并再举几个例子。(出示图片,帮助思考)
课件出示:
(3)课件播放第三支走来的队伍——足字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的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跑、跳、踢、踩”)
①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大家一起来看看都有谁。(学生齐读)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足字旁)
③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脚部动作有关,学生举例子。(跺脚、跳跃等)【设计意图】设置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快乐发现,快乐学习。
板块三情感体验,字词运用
1.比较图片,发现区别。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青山和清泉的图片)
同学们,观察“青”和“清”这两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
(2)课件出示选字填空:
课件出示:
远处有()山,近处有()泉。
指导学生用“青”和“清”填空,并说明理由。
(3)学生小组讨论还可以用“青”和“清”组哪些词,并用这些词语造句。(4)教师总结:“青”一般表示颜色,例如:青色。“清”带有三点水,一般和水有关,例如:清澈。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把字词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去理解运用,化枯燥为生动。
2.总结发现,情境练习。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在”和“再”)
引导学生说出“zài见”的“zài”是哪个“zài”,并说明理由。
(2)师:“在”,表示存在或者表示存在于某地点,比如:在家、在场、在外面……
(3)课件出示选字填空:
课件出示:
放学了,大家()教室门口和老师说()见。
指导学生用“在”和“再”填空,并说明理由。
(4)课件出示选字组词的练习:
课件出示:
()家正()()学校()次()三用“再”和“在”组词填空,指名完成练习。
(5)完成教材第64页的翻字典游戏“比比谁最快”。(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溪、解、准、楼、伯”)
①先回顾查字典的方法。
②比赛看谁最先从字典里查出这些字。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读会背歇后语,激发主动积累的兴趣。
2.了解寓言的内容,明白寓言中蕴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收获,感受共读的乐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背诵理解,日积月累
1.图片导入,了解概念。
(1)谁能猜出这张图的谜底?(课件出示:“小葱拌豆腐”的图片)
大家看看这盘菜的颜色,用一个词来形容。
预设:又青又白、绿白相间、清清(青青)白白……
教师给出一清(青)二白。
(2)出示课件:竹篮子打水芝麻开花十五个吊桶打水师生交流,共同猜谜底。
(3)教师总结: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的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像谜底。
【设计意图】用形象的图片代替枯燥的讲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对歇后语的学习兴趣。
2.朗读练习,拓展延伸。
(1)请你读一读教材第64页的歇后语,对照图片体会其中的含义。
(2)同桌对读歇后语,一人读前一部分,一人读后一部分。
(3)课件出示歇后语的前一部分,学生齐说后一部分。(4)拓展其他歇后语。
①课件出示几个课外歇后语:课件出示:
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兔子尾巴——长不了
老虎屁股——摸不得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小组交流学习,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②学生边读边理解,教师适当点拨,最后熟读成诵。
板块二共同阅读,感悟道理1.图片导入,了解内容。
(1)导入:一个晴朗的日子,乌鸦找到了一片肉,他站在树枝上,正准备回家喂宝宝,却遇到了树下寻找食物的狐狸。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课件出示:配图——站在树枝上叼着一片肉的乌鸦和树下寻找食物的狐狸,播放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的音频)
(2)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认读发音易错的生字。
2.学习短文,讨论交流。
(1)指导学生朗读短文,把短文读得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短文。
(2)引导学生思考:狐狸共对乌鸦说了几次话?乌鸦又有什么表现?画出狐狸所说的话并读一读,想一想狐狸为什么要这样说话,乌鸦为什么会上当受骗。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降低阅读难度,让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并能读有所获,读有所感。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善于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减少语文园地的内容带给学生的枯燥感,我借助课件里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以语文园地中的各板块内容为主体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观察与倾听上,迅速提升了学习效果。一年级的小学生,好动爱玩,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他们的观察和想象中,客观世界是拟人化的,大至一片森林,小至一个小动物,在他们眼里,都是有情感、有智慧的。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组织教学,也就抓住了教学成功的关键,创设情境的做法尤为适用。本次语文园地的教学就借助图片和谜语,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既提升了识字效果,又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求。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延伸拓展。
教学中,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借助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从中发现字、词、句的规律,并进行拓展延伸,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通过拓展性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字词
句的运用环节,通过生动的图片,直观理解“青”和“清”的意思,再填字组词造句,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比较两组同音字时,都是先理解再运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集体备课 教案 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之初》 一年级《人之初》教学设计09-14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人之初》教案设计 一年级下册人之初优质课教案09-14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业设计09-14
《人之初》教学反思 人之初教案与反思09-14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集体备课 教案 及教学反思09-14
《数松果》教学反思 数松果教学设计及反思09-14
2023年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09-14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数松果教学设计09-14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采松果》名师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采松果教学视频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