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行为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行为包括

时间:2023-09-14 10:10:55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行为

       

      (一)教学语言行为及其特色

      教师讲课的语言以及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的语言,通常称为教学语言。

      语言是思维工具,它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发展智力;语言是交际工具,帮助人们交流思想感情。人们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有人际之间交往,都必须运用语言工具,交流人们的思想感情。在传递和延续人类文化知识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具有特殊折重要作用。在师与生、教也学之间、信息的相互传递,多数是凭借语言为中介进行的。教师传授的知识能否被学生所理解,关键在于他能否使用

语言把人类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可接受的财富。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感知理解,可以通过对实物、直观教具的直接知觉观察,还可以通过读的形式,但是这两种途径都不能离开教师的语言,一旦离开教师通过语言的讲解、指导、传授,学生的种种独立活动,都不能称其为具有双边活动特点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工作最常用的、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

      古代学者认为,教师是“以舌耕为业”的。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描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难怪乎人们说:“听一堂好课,就像欣赏一幅名画,心动神移流连忘返。”足见高超的教学语言的巨大魅力之所在。教学实践雄辩地表明,教师语文表达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讲情绪,影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教学语言历来为教育家所重视。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提出“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藏,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要斯基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语言在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中,有其职业上的特殊需要和特殊要求。教学语言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它是经过加工的语言。根据教学工作的特点及其特殊需要,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应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色如果能够得到充分显示,就能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

      由教学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教学语言,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教学语言是专业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是教学的具体条件下——有明确的教学任务、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目的,引导学生在认识和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活动中使用的语言。因此,它属于专业语言,既不同于哲学、政治、法律的用语,又有别于电影、话剧、相声等文学艺术用语;既不是纯粹性的书面语言,也不是普通的日常口语,而是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和经过提炼的口头语的合金。

      (2)教学语言是独自语言与对话语言的结合

      有声系统的教学语言主要是口头语言,它又可分为独自表达语言和对话表达语言两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讲解、说明、报告和讲演,都属于独自语言形式,而使用的问答、座谈及辨论等,都属于对话语言的形式。当然,这两种不可截然分开,而要有机结合,最好使其穿插进行,错落有致。

      (3)教学语言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教学语言的共性是各科教学必须遵循的,主要表现在:教学语言的启发性、主导性、科学性、准确性、教育性、形象性、情感性、节奏性等方面,本讲就是侧重于共性来研究的。然而,各科教学毕竟性质、特点有所不同,因此,还必须考虑有自己的特色。教学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如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与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可分别考虑富有个性的教学语言。所以,教学语言必须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二)讲解语言的转换行为技巧

      讲解,就是要实现一门学科的语言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这种转化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和发生某些语言性质的变化。讲解使科学知识心理学化、教育学化、普通化,才会被容易而迅速地理解和接受。因此,讲解中,将书本语言口语化、将专业语言普通化是重要的技术环节。没有这些普通语言,教学就难以进行。教师就不能称其为教师,而是“播音员”,教室就不是“课堂”,而是“会场”。正是普通化了的讲解语言,在课堂上起着辅助理解、活跃教学气氛沟通教与学关系、推动教学过程的作用。

      目前的多数研究者已经注意到这些环节的转换过程,并提出了有效的操作办法。

        (1)从教材语言向教案语言的转化

      教材语言,即教学大纲、教科书以及教学参考书中的语言。把教材语言转化为教案语言,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备课过程。实现这一转化的前提是教师对教材语言进行感知和理解,进而对教材语言的思想内容加以同化,纳入自己的语言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组合形成教案语言。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教师要做以下几项技术性工作:

      第一,寻找语言的吻合口径。谈话看对象,语言才能更好地被理解。教案语言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教材语言,因此,在语言形式、语言习惯等方面对接时,必须与学生的接受口径吻合。解决吻合问题一是要考虑所教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层次和认识能力;二是要考虑课的性质的具体内容。

      第二,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删、改。即增加一些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学生理解而教材中没有的语言,减少学生听腻了的老话;删去了与主旨内容不很密切的解释性语言;改换学生必须掌握而又较难理解的语言。

      第三,精选例证,使语言简约化、形象化。讲解中的例证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化解疑问,顺利领会掌握基本原理。

      第四,形成教案语言。经过一系列的思考、揣摩,去粗取精、加工组合以后,教师用简捷明了的文字表述出来,就是教案。

      教案语言与教材语言有明显的不同。第一,增加了引语和过渡语以及结语;第二,有了自问自答的对话语言形式;第三,有了重要部分的分析与论述。教案语言在数量上大大简约,形式上更加有序,语言更具可接受性,同时带上了教师的个性特点。

      (2)从教案语言预备性教学语言的转化

      这一转化是对教案语言进行感知理解和语言转换的过程。教师以想象中的学生为对象,以内部言语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逻辑推理为主要办法,对教案语言进行试用,往往以默讲的形式出现。这种在大脑中已经形成而又未向学生正式讲授的语文形式,称做预备性教学语言。这一阶段要处理的问题有:

      第一,排除障碍,确定语义,形成语势教师重温教案时,又会出现许多问题和难以确定的东西,需要进一步地确定和选择。在默讲中形成“语势”,即模拟课堂语言,在假设的课堂情境中调节语言的强度、速度、声调和表达方式。

      第二,调整语序。课堂语序设计时,可以适当移位,即对一个概念、一则定理、一句话在讲解时拆散分析、前后移位。当然,移位时语言结构要协调合理,语法结构符合规则,不能造成学生的误解。

      第三,语言的引申和扩充。预备性教学语言从量上看要比实际给学生的大得多,这才能算做充分的准备。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10倍、多20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这种引申与扩充,一靠备课时的课前准备,还要靠原有水平基础。可以说教师的学历水平和平时的自我充实,就是最好的课堂语言引申、扩充和储备。

      (3)从预备性教学语言向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化

      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课堂实际情况与预备性教学语言的矛盾。教师在课堂上处理这一矛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灵活性和创造性。其效果取决以下几个问题的处理:

      一是要准备反馈,及时调整,保证语言信息交流的畅通。反馈调整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答问与表情流露,确定学生的理解程度,然后调整语言的难易。其次,根据教学内容和性质以及学生笔记的速度。在讲定义、概念、公式、结论时,教师语言速度要放慢,必要时重复叙述,需要学生记录的部分还需根据学生的速度进行适当的速度调整。再有,力争将科学语言变为与学生相适应的生活语言和学生语言。

      二是要把握适当的“度”,保证教学语言的有效性。教学语言的运用,在简与繁、多与少、深与浅、快与慢、高与低等方面,都会出现“过”或“不及”,都需要找到“最佳度”。

      三是要运用多种语言形式,提高教学语言的效果。这里指的是教师的言语活动、非言语活动以及借助其它媒体的一切传输信息的方式。

      (4)从课堂语言向辅导语言的转化

      学生接受教材、教师的传授,然后经过学生的主观变换,进入运用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作业、练习、操作、答卷中的问题,依然需要教师的讲解。这一阶段讲解使用的就是辅导语言。在学生练习和操作中,教师的辅导讲解是必不可少的。辅导讲解时,语言要突出诱发性、点拨性、激励性、精当性、针对性。对不同水平和不同个性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语言。作业的讲评,要富有鼓励性,使学生能从教师的讲评中获得完成作业的快乐与光荣,激发起上进心和进一步的成就动机。要公正、全面、不带任何个人偏见和主观倾向,客观地反映学生的作业情况。语言掌握分寸,实事求是。对于学生的成绩与进步,不仅加以肯定,还要分析学生取得成绩与进步的原因,启发别的学生学习;对于学生的错误与缺点,不仅要指出并进行纠正,还需要帮助学生分析产生的原因,找出“病根”。教师的辅导语言是最为灵活、最具有检验性的教学语言。因为这一阶段的讲解语言大都是随机的教学语言,都是临时准备的,是平时积累的教学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演示。精当而流畅,学生最为佩服,教师最为得意;出了漏洞,学生失去信任,教师也将长时间地懊悔。 

      (三)课堂教学的八种语言行为

      教学语言是教学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最主要的教学手段。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大致可包括导语、过渡语、评点语、设问语、指令语、指示语、插入语、结语等。

       

      (1)导语

      一般用于授课伊始,是教学过程的第一个自然段,它有提挈全课教学的作用。或导入情境、设置氛围;或开门山,提出本课学习重点;或择其精彩之点设计悬念;或介绍课文写作的时代背景,导入新课。导语可以是叙述式、议论式,也可以是描写式、抒情式。

        (2)评点语

      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手段之一,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后,教师必须做出评价。对课文中的精彩之笔要进行渲染点化;在解决课文中某个重点、难点时要进行导向点拨,这些需要使用评点语。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确定哪些地方需要评述,哪些地方需要点拨,不断丰富评点语言,准确使用评点语言,努力提高评点水平。

        (3)过渡语

      用于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络,使学生能顺畅地由前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后一个教学环节。用得好可以发挥起承转合,顺理和严谨教学结构的作用。反之,需要过渡而没有使用过渡语,或过渡得不好,就会使教学脱节,互不连贯,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接受。当然,有些教学环节之间内在联系十分明显,也可以不用过渡语,用了反成一种累赘。

      (4)设问语

      用于设疑问难,是联系教与学双边关系的纽带。设问语就其形式讲可分为单一问和连环问。就其使用的目的讲可以帮助学生疏通课文;可以引发学生联想、想象;可以启发学生解释、说明;可以唤起学生比较、判断;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它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充实教学内容的作用,不可忽视。但也不可把时间过多地花在一问一答上,要精心设计,注意课堂提问的思考价值。要注意矛盾的情景、思维流程,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机会。

      (5)指令语

      用于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听、说、读、写具体要求的语句。使用的指令语通常要求做到指令对象落实;指令要求明确;指令动作可行,学生能根据学者提出的要求闻风而动,节省时间、提高效率。(6)指示语

      是教者说句子的前半部分,提示或暗示学生回答后半部分。这种教学语言只有当教者铺设、开掘一定的深度,学生基本领悟了,达到了水到渠成的地步时才能使用。使用提示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间的默契、融合师生之间的情感。

      (7)引语

      教者为了完成某个知识点的教学任务,往往需要引经据典,插入一些诗歌、故事、名人名言或以前学过的课文中某些词句来帮助解释、说明、拓宽、延伸。恰到好处地使用引语可以使学生触类旁通、温故而知新、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8)结语

      是课堂教学中的结束语,是教学过程的结尾段。结语可以归纳全课的教学要点;可以设置悬念为下一课铺垫;可以布置作业延伸课外。结语设计得好可以升华教学、整理思维,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课堂教学语言不止上述这些,但不管使用哪种教学语言都应力求做到生动、活泼、简明、准确、富有教育性和启发性,富有感染力。

       

      (四)教师的教学语言素养

      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教师专业精通、学识丰富,但教学效果总是不理想。究其原因,并非这些同志事业心不强,而是他们驾驭教学语言的能力不高。“意无言则不行,言不畅则意不达”。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的艺术不是蜜,却能“粘”住学生。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只会冷冰冰地进行知识发售的人,也许可以熟练地操作机器,却无法启动心灵的闸门。

      提高教师教学语言素养这一问题,在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尤其显得迫切。所谓教学语言素养,实际上指的是一种适当职业特点的,融语言的准确性、条理性、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表达才能。加里宁说过“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教学语言规范而生动、准确而幽默,它的渗透性就强,就容易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优化教学信息的输入功能。那么,怎样才能让教学语言像蜜一样粘住学生呢?常熟市森泉中学彭尚炯老师提出了以上三条要求:

       (1)净化语言,剔除芜杂

      眼下,课堂表达中的拖泥带水现象仍较普遍。有的教师讲课“嗯啊”连篇,学生冠以“老干部做报告”的雅称;有的教师讲课没有滤清平时口语中的口头禅,显得贫乏,甚至庸俗;还有的教师片面强调激发兴趣,一味口若悬河,插科打诨,殊不知把该表达的思想和知识淹没在莠草之中,大大降低了表达的效果。课堂表达剔除赘言,做到剀切详明、干脆利落,是件极不容易的事,需要有恒心和毅力。在平时的备课中,就要做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细工作,尽量将那些不合语言规范、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内容删去。

      (2)增强语言的清晰度可以想象,授课时表达含含糊糊、闪烁其辞,难免会使学生如坠五里雾中。首先要使教学思路清晰有序,明确教学的重点,从而确定教学语言的运用,做到条分缕析、清晰畅达。其次对比较深奥的知识,要力戒峰回路转、九曲三弯式的讲授方法,应当抓住要害,开门见山,一语道破,在知识点的联系中,做出深入浅出的讲解。教师在设疑时,也要注意发问用语的精当简洁,让学生尽快悟到要领,迅速处于紧张的思维状态。

      (3)生动活泼,通俗易懂

      有人做过抽样调查,在“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中第一条就是“上课认真,声音宏量;语言清晰、活泼、生动、幽默、有趣”。毛泽东同志的“十大教法”中也明确提出:“说话通俗化,说话要明白;说话要有存味;以姿势助说庆。”要做到这些,有赖于我们平时广为采撷,留心积累。要注意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中有着大量新鲜活泼的语言宝藏。要学习一点语法、修辞、逻辑知识,学习可以为所用的语文材料。总之,平时兼收并蓄,教课时才会根据需要信手拈来,恰到好处,使课堂教学倍增丰采。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素质是当务之急,但它又不是一蹴而就的。“功夫在诗外”是陆游作诗的经验之谈,锤炼教学语言的功夫也应该在“课外”,需要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潜心苦练。因此,也可以这样说,它将伴随教师整个讲坛生涯。

       

      (五)课堂语言的行为“二十一性”操作

      语言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而作为课堂教学的语言具有其特殊的功能。教师的课堂语言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要练就过硬的课堂语言,应了解和掌握课堂语言的“二十一性”:

      (1)目的性

      课堂教学有很强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教师的教学活动,即是通过自己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服从于既定的教学目的,为既定的教学目的服务,从教学目的出发,回到教学目的的归宿,突出其明确的目的性。不能信口开河,随心所欲,离题万里。

      (2)科学性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教学语言的准确、规则、精练、逻辑性、系统性上,要求在语法上用词恰当,简洁明快,避免言不及义的废话和不必要的重复,不说不着边际的空话、套话、半截子话。在选字用词上要准确贴切,不含混、不糊涂、不模棱两可,尤其是对基本原理、概念、规则、结论等,应准确无误地讲清楚。同时,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有纲有目、层次清楚,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教师要认真对教材的书面语言进行加工、提炼,重新进行信息编码,做到言不烦、少而精,注意不滥用语言,不堆砌词藻,删去可有可无的东西。总之,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要能“声声入耳”,准确精练,用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3)启发性教师语言的启发必性,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先进的、科学的启发式教学区别于落后的传统的注入式教学的显著标志。教师课堂语言的启发性表现在:①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②善于设“障”立“疑”,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状态;③表达含蓄,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教学语言的启发性的核心在于是否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不在于多问或少问,多讲或少讲,也不在于多提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是不是”。至于在教学过程中何时启发,怎样启发,启发什么,要根据学生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定。应当注意的是,启发要与引导相结合。启发要得当,引导应及时,做到启而能发,导而有效。

      (4)条理性课堂教学语言的条理性是由教师讲授知识的系统性所要求的。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教学的语言也应如此,力求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注意其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不能颠三倒四,语无伦次。

      (5)形象性

      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要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做到活泼、逼真、有趣、引人入胜。例如,化学和生物中的许多知识及微观的运动,看不见、摸不着,抽象而枯燥,学生难以理解,而物理、地理等学科也有很多深奥无形的知识,使学生难以认识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巧妙地运用语言的艺术、善于联系实际、关于恰当举例、善于运用贴切和有趣的比喻,把深奥的理论形象化,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变无形为有形,变无声为有声,生动地再现教材内容。

      (6)感染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一言一行无刻不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善于运用声情并茂、形象生动的语言渲染气氛,感化学生如身临其境、目睹其景、感受其情,获得良好的教学效应,受到深刻的教育。不能平平淡淡地叙述,学生听得枯无味,失去学习兴趣。

      (7)精练性

      课堂教学不同于闲谈,在一定教学目的要求下,教师的语言应力求简练精确,要对语言进行加工提炼,推敲斟酌,使之达到炉火纯青,符合逻辑,富于哲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不能罗罗嗦嗦,面面俱到,使学生听得絮烦厌倦。

      (8)艺术性

      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师的语言应具有艺术的魅力和美学涵养。假若课堂语言既有相声语言的幽默生动,又有小说语言的形象感人,还有诗歌般的激昂慷慨,自然会使学生陶醉于美的享受之中,从而兴趣盎然地获得知识,受到启迪与教育。

      (9)通俗性

      中学课程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深奥,科学性强,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科的知识特点,采用通俗易懂、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进行教学。其中,语文表达口语化十分重要。因为口语不仅通俗易懂,活动流畅,而且优美动听。它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里,合乎学生的表达习惯及听觉习惯。但是,口语本身也存在粗糙、罗嗦的毛病,使用时应进行加工提炼。同时,也应注意与科学术语的科学性结合,不能为通俗而失去它的科学性、完整性以及所独有的特色。例如,振荡不能说成“摇一摇”或“晃悠晃悠”;搅拌不能说成“搅和搅和”。既要通俗易懂,又要准确严密。

      (10)趣味性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个人意识倾向的一种表现,也是行为的有力动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丰富多采、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寓知识传授、智能培养于趣味之中,要创造一种寓庄于谐、情趣横生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课上学的有趣,课后有所回味。实践证明,教师单调呆板、枯燥乏味的讲解,不仅会使学生感到疲惫厌烦,反过来也会影响教师情趣,形成恶性循环。教师语言的趣味性要符合教学的内容,要自然、贴切、适度,不能矫揉造作,哗众取宠。

      (11)审美性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种有声语言,是通过声音传递给学生的听觉系统后,被学生所接受的。因此,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审美性,要像优美的音乐那样给人以美感。语言具有审美性,就是做到抑扬顿挫、清晰明快、和谐流畅,具有音乐般的旋律。要做到这一点,在语言形式上,必须注意句式的长短错落,搭配多样化;在表达上,要具有悦耳的语音、起伏的语调、适宜的节奏。教师的发音必须标准,要像京剧演员那样做到字正腔圆。有的教师不愿在口齿上下功夫,对自己浑浊的口音不以为然,上课如老和尚念经,呶呐不明,让学生不知所云。相反,有的教师口齿清晰,声音洪亮,张口如拨古铮,令学生悦耳倾心。

      (12)机动性

      机动性是教学语言的特点。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教师在上课前准备好、设计好的。但是上课时,教师决不能像背台词一样,按计划好的词句一字不变的讲下去。因为课前对学生的情况难免有掌握不够的地方,对教材的处理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难免有不当之处。因此,设计的讲授方案也就可能不尽完备。上课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学的情况,灵活机动地运用教学语言,一边按计划讲授,一边注意观察学生的反映。如果学生对所讲的内容领悟了,教师可按原来的计划讲下去;如果发现学生有迷惑不解的情况,教师就应及时地改变计划,或重复几句,或改变词句及叙述结构,或通过举例和比喻加以说明。只有这样,教师的教才能与学生的学统一起来,做到学思同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13)适应性

      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对教师授课时使用的语言要求和接受程度不同。教师授课时运用的语言,必须选择在学生现在语言接受能力的起点上,并要有利于学生语言的提高和语言思维的发展,同时还要兼顾到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生。对于初中学生,应选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语言;而对于高中生,则应使用富有启发性和严密的科学性的语言。教师教学语言的适应性还表现在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上。普通话是国家法定的标准语言,教师要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教学,以克服方言土语中的不规范语言。

      (14)主导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在于引导,而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利用语言进行引导,这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的一个标志。富有主导性的教学语言,犹如教师留给学生的路标,具有提示作用,循此可以少走弯路,提高效率。观察优秀教师的教学语言,总是带有主导性,总是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心弦,带领学生进入教学的意境,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

      (15)直观性

      直观性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给学生以感知识,从而起到直观的作用。例如讲“北极”,有的教师就形象地描述:“冬有永夜,夏有永昼,到处是银狐、白熊和海豹出没。”使学生头脑中出现一幅冰天雪地的景象。毛泽东嘲笑关门主义是“孤家寡人的策略”等等,这些可谓语言形象生动的范例,能起到直观的作用,不仅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16)教育性

      这是教学语言的职业性、角色性要求。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将教书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相应地其教学语言也要文雅、纯洁,有分寸感和教育性,努力做到不说粗话、野话、脏话,更不能强词夺理,恶语伤人。例如,教学生“打”字,就要讲“不打人的打”,不要讲“打人的打”;教“迟”字,要教“不迟到的迟”,不说“迟到的迟”,虽然仅一字之差,却关系到是对学生进行正确教育还是不正确教育的问题。

      (17)规范性

      教师课堂的口头表述要简捷、准确、清楚,使学生感到教师说的不多,但句句有用、条条是理。教师切忌说话罗嗦、吐字不清、概念含混。过多的重复、无意义的题外话、日常谈话的口头语都是不规范的,会使学生产生烦躁和困惑的心理感觉。当然,教师为了强调对重点内容、关键的知识点,而采用的必要重复讲述,不在此例。

      (18)逻辑性

      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刻程度,是与认识的过程和认识的方式有重要关系的。人们通过对某一事物进行逐步系统分析,层层逻辑推理,而后得到的结论,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持久的。因此,教师的课堂口述语言必须注意逻辑性、哲理性、系统性,要有前因、有后果、有层次、有转折。俗话说有板有眼,就是这个道理。逻辑性的教学语言除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内容以外,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19)和谐性

      教师的口述语言与所授知识及学生的心理三者应和谐统计。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两种不利因素:一是连续性因素,日复一日连续上课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二是偶然性因素突发事件(环境、天气、心情、知识难点等)刺激易使学习受到短时间的干扰。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多变、适宜、和谐的教学语言,适时调解课堂气氛,有效地恢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那么,就可以取得经常性的、满意的教学效果。具体地说,教师的口述语言应在生动明了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的不同情况,兼顾声音的高低变化、句子的长短错落、节奏的紧凑舒缓;切忌千篇一律的平板的催眠曲,也反对雷电轰鸣似的声音。

      (20)知识性课堂教学语言既不是生活语言,又区别于舞台语言,而是一种知识说明性语言,因此,教师就应当考虑语言的知识性。所谓知识性,就是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特点、表达方式、学科术语。课堂上教师不能信口开河、随心所欲,避免出现生活中的俗语、土语或舞台腔。作为教师不仅应当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应当用富于哲理的知识语言,去激励学生对知识的挚着追求,对真理的不断探索,让学生享受到知识美、语言美。

      (21)情感性

      师生情感相融的正向发展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口述语言应是在不时地沟通着师生之间的心理。成功时的一句赞扬,能使学生迸发继续探求的欲望;困难时的一句鼓励,可使学生产生自强不息的信心。所以,教师的课堂口述语言要注意亲切性,富有情感性。

       

      (六)讲授语言运用的八种技巧

       

      (1)条理清楚

      条理清楚是讲授语言的整体组织要求。东拉西扯、杂乱无章、颠三倒四、语无伦次的讲授,要想学生获得清晰的印象是不可能的。每一次讲授都有许许多多的话交织在一起,要把它讲得有条理性和逻辑性,才会使学生获得系统而清晰的概念,而不至于茫无头绪,不得要领。因此,应根据讲授的目的和要求,有条理有层次地讲述、分析;应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妥善解决讲授的主次、先后等问题。

      (2)简练准确

      简练准确是讲授语言的单一结构要求。简明扼要的语句,使人听起来舒服、好记。古人说:“约而达”。言简意赅,使人深得要领。一个意思,若能用一句话就可表达清楚,就不宜分作几句话来讲。那种重复罗嗦、拖泥带水的讲话,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使学生听起来厌烦。要做到文法正确,符合语法规则,不说半截子话;用词恰如其分,不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词句;避免一切无意义的口头语,克服“语病”;还要讲好普通话,因为发音不正,表达不规范,也会影响讲授效果。(3)富于启迪

      富于启迪是讲授语言结构的最高要求。因为,一方面,讲授中教师不但要善于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像“苏格拉底法”那样主张教师不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巧妙地运用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从学生那里引出知识。诚然,苏格拉底认为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去认识已经存在于他们心中的东西,认为知识是先天的,这是错误的,但他注意讲授的启发性,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我们可以借鉴。

      怎样才能使教师讲授具有启发性呢?

      第一,中肯。中肯的语言是指话说到问题的点子上、学生的心坎上了。学生最渴望解决的问题,你说中了,提出来了;学生最想知道的事情,你讲了,回答了,因而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含蓄。就是说话时不要把情意全部表达出来,不要道破“天机”,所谓举一反三,“举一”主要是教师讲,讲到学生能反三为止,但“反三”则应是学生的事,教师不要越俎代疱。语言用得委婉,耐人寻味,让学生有咀嚼和思考的余地,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但含蓄并不等于深奥,深奥的语言使学生百思而不解,含蓄的语言则应使学生“思而得之”。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我们体验到,在那些使人困惑的情境中,我们被引起的动机最为强烈。假如我们完全解答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全部紧张感就消失了;因为没有什么使人感到兴味,我们就不再感到兴趣了。”他认为,教师对所有问题,都要完全解决了才结束,这样就会破坏学生的持续动机。

      第三,诱发。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冰的生铁。”的确,如果不设法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讲授决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讲话要像磁石一样,始终牢牢地吸引住不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绪同你的讲话交融在一起,使学生觉得听你的讲话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要想方设法“钓”学生的求知欲,善卖关子,创设矛盾,诱导学生寻根究底。

      第四,鼓动。“激将法”有时在课堂上也可以适当运用,要借助教师语言的外力去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使学生跃跃欲试,勇攀高峰。如陈景润上中学时有位数学教师,曾用鼓动性的语言去激励他的学生去攀摘数学王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鼓动性的语言具有感情色彩,铿锵有力,且观点鲜明、态度坚决,给学生指明目标。

      (4)浅白通俗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它的表达方式可谓五花八门,千姿百态。

      浅白通俗的语言,使人听起来清楚易懂,且有平易、朴素、亲切之感。

      浅白通俗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一要深入理解讲授内容。因为,深入才能浅出,许多东西,只有懂透了,融会贯通了,才能用浅显平白的话说出来。

      二要有丰富的词汇量。要把复杂、深奥的内容,用一种浅白通俗的语言形式全面而准确地表达出来,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是达不到的。有人深入理解了,却“辞不达意”,究其原因词汇贫乏是一个明显的障碍。

      (5)形象生动

      形象生动的语言给人一种直观感和动感,使人兴趣盎然,并能在记记的荧光屏上留下深刻的印象。

      怎样才能使语言形象生动?

      一要关于例证。运用典型材料来说明抽象的理论,把抽象的东西与具体的东西联系起来,可使讲授语言生动化、具体化。如物理课讲惯性定律,用乘车时身体前倾后仰为例来说明,语言就生动有力。

      二要运用比喻。用比喻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引起学生联想。马克思把资本拟人化,把商品比喻为“细胞”,说明它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这样比喻,生动具体。

      三要适当引用。适当引用一些语言、名句、成词典故、诗词、顺口溜、群众口语、民间谚语、电影、故事、文学艺术语言等等,也可使讲授生动有趣。1925年,郭沫若同志在学艺大学开学典礼的讲演中,以古语“纣有亿万臣为亿万心,周有臣三千为一心”,来说明办学校不在于人多,而在于团结一心。接着他又引用英国作家卡莱尔的话:“英国宁肯牺牲印度,不肯牺牲一位莎士比亚”。寓意深刻,听来兴味无穷。语言的形象生动性与语言的文采联系密切。富于文采的语言,使讲授润色生辉,更加形象生动,给人以如酒似蜜的感染力,能长久地萦绕在脑际,留下逼真传神的印象。孔子说:“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认为缺乏文采的语言,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所以也就不会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6)清晰悦耳

      讲话是有声的语言,是用声音表达或传送情意的。学生听得是否清楚、明白、生动、有趣,常常与声音的高低、快慢的控制,以及清晰度、语调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从音色、音量、声调看,要清晰悦耳。声音清楚、明晰、咱得舒服,学生才能较好地接受讲授内容。吐字不清,措词含混,使人糊里糊涂;声调尖高,音量过大,使人听来刺耳;语调低沉,音量太小,使人听起来费力。

      另外,还有是语气的使用。语气的使用,影响着意思的表达、感情的色彩、讲课的生动性以及感染力。教师讲课中,要注意区分叙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几种语气,不要总是使用感叹语气或叙述语气。要随着讲课感情的变化,使用各种语气。有的教师不注意语气的使用,总是使用一种语气,结果把课讲得平铺直叙,很不生动,课堂效果很差。

      (7)流利畅达

      从进程、速度看,首先要流利畅达。讲话如行云流水,使人有轻快之感;有的人讲话慢吞吞,一句话分成几节讲,而且每句话之间时间间隔长,使听者很不耐烦;有的人讲话结结巴巴,语多累赘,使人听而生厌。但流利畅达不等于越快越好,如果讲话如黄河决堤,滔滔不绝,就会使学生应接不暇。

      其次是节奏和重音的处理。节奏的使用,一般体现在讲课的快慢和强弱上面,使课讲得有张有驰、有板有眼。要使课讲得富有节奏感,必须在教学内容上区分主次,突出重点,不能面面俱到。重点和难点要重锤敲打,加深印象;枝节问题要轻拍扣击,点到即止。讲授速度上要定好拍节,快慢速度要与教学对象的承受能力相适应。节奏过快或过慢都欠妥,要以学生即不感到精神过度紧张,又不致于精力分散为准。在讲课的语调上要轻重结合,高低错落有致,一堂课要有高潮、有低潮,不能总是一个调子,一个音节,要有抑扬顿挫。只有这样,才能像大海那样起伏跌宕,富于变化。在节奏和重音的处理上,教师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毫无节奏,平铺直叙,一堂课一个腔调,没有起伏,像老和尚念经,让人听而生厌;另一种是节奏不当,该停不停,主次不分,让人听了难受。

      (8)抑扬顿挫

      从声音、声调、速度三者的变化看,要抑扬顿挫。平铺直叙、呆板单调的讲话,使听者昏昏欲睡。所以,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听者的情况,适当地控制语音的大小、调子和速度。例如,表示激昂慷慨和兴奋愉快时,可以把声音放大一点、高一点;表示庄严肃穆和疑惧感叹,声音可放小一点、低一点;表示宁静,要慢;表示紧张,要快;遇到重要的地方,关键词句,应有重音、加重语气,引起注意;次要的地方,则可以讲快一点。总之,声音的变化,要随讲授内容和听者情况的变化而善于变化,若从头到尾高低、快慢、语气都一个样,就显得单调平板。但抑扬顿挫不等于矫揉造作,不要像演说家或演员一样对学生演讲,让学生看到表演的痕迹。须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课,与街头演说家对群众演说或舞台上演员们的表演相比,毕竟是有区别的。还有停顿的运用。停顿是保证说话清楚,加深印象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学生领会和思考问题的时间来源。正确的停顿时机应该是说完一句话之后。在由一个意思转到另一个意思之间、在需要强调的话说出来之前,说完一句话之的停顿时间可以短些;一个新的意思或需要强调的话说出之后的停顿,时间应该长些。停顿时间掌握要适当,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在停顿上,教师易犯两种毛病:一种是不停顿,讲课像打机关枪一样,话说得上气不接下气,让学生听得透不过气来,使学生既不好领会意思,又容易疲劳;另一种是乱停顿,讲课时把一句话弄得支离破碎,或者把一句话说成三字经,这样也会使学生听起来很费劲。

        (七)教学语言的表达技巧

      《礼记》曰:“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藏,罕譬而喻。”这便是教师语言的要求。语文教师的语言比一般教师的语言,更要求规范化、有示范性,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活生生的语言艺术。机智的语言表达必须体现教学语言的风格。

      (1)善于用情感和形象去感染学生

      以情动人、以形象感人,是语文教学语言的最大特点。授之以知,又感之以情,方能使学生的情思躁动、兴致勃勃。《雷电颂》是话剧《屈原》主人公的抒情独白,形象生动,感情浓烈。教学时,应扣住课文反复、排比、比喻、夸张的句子,运用饱含着情感和哲理的语言去揭示文中的象征意义,分析主人公的形象。如果语言平淡乏味,势必影响学生对内蕴的把握。

      (2)因教材和学生制宜

      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的不同阶段,对教学语言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教师要运用语言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具体而微地传达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比如在介绍《天上的街市》作者和背景时就可以运用四种不同的语调:用缓慢语调叙述生平;用愤怒语调叙述军阀混战的背景;用激动语调介绍历史事件;用深情语调引导学生深入课文的意境,做到因文而变,尽传细微。教师学要善于通过学生的反应调节教学语言,如学生情绪冷漠,则力求把话说得生动昂扬;如学生过分激动,则宜用平静语言让其恢复正常。

      (3)善于运用无声语言增强表达效果

      教师的体态语言(姿势表情等)和符号语言(板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发挥眼神、表情、手势的表达功能,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力求自然亲切、稳重大方。板书艺术则在于讲究条理美、整洁美。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共同创造丰富的语言情境,给学生优美的享受。

      语言表达机智其实质在于,善于调动整个语言系统,进行富有情感、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

       

      (八)课堂讲述语言的四种转化技巧

      教师的课堂讲述语,除了应该注意它们的思想性、逻辑性、规范性之外,还应特别注意他们的易受性。要使学生好懂、好理解、好记忆。如何增强课堂语言的易受性呢?南昌大学附中王晓平老师总结了“四化”的方法:化晦涩为晓畅;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化分散为集中。

      (1)化晦涩为晓畅

      有些教学内容,因年代相隔较远,因而晦涩难懂,如文言文教学中的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官职、官名,当时风尚习俗等等,都既不好懂又不好记,令人十分头疼。如果能用移时法——今语古用,古语今用,既风趣幽默,又可化晦涩为晓畅。安徽的刘伯奎老师讲《师说》时,就用了这一方法。课文的作者韩愈25岁登进士第,经过许多挫折,才得到“试校书郎”(正九品上)的小官,其后屡遭排挤贬斥,直到晚年,才做“吏部侍郎”(正四品上)的小官。介绍作者时如果从唐朝官吏制度、品行等级入手,则繁琐而难懂。刘老师却巧妙从“七品芝麻官”的戏说起:“七品尚为芝麻官,九品呢,只能是菜籽吧,四品呢,大概是蚕豆官了。从菜籽官的小而至蚕豆官的大,韩愈的提干道路是艰难的,曲折的,但他却是一位屡遭贬斥而不迷‘官位’的硬汉。他曾于灾年因为民请愿被贬,还曾因反对皇帝迎佛骨入官而几被处死。当时也盛行血统论,出身高贵的无须求师学习就可做大官,出身低贱的再学习再努力也受压制而难以出头,这样,社会上随之而来的必然也是‘读书无用论’。而韩愈的《师说》就是奋起讨伐这股害国、害民的逆流的战斗檄文。”刘老师巧用移时的修辞手法,把现代汉语的“芝麻官”、“提干”、“血统论”、“读书无用论”移用来介绍古代的作者和时代背景,仅两三分钟,说得十分明白、风趣,收到了化晦涩为晓畅的极好的效果。

       

      (2)化抽象为具体

      针对青年学生对抽象的东西往往难于掌握的年龄特点,教师讲到某个定义时;讲到概念、判断、推理时;讲到某一原理、定律时,可以通过举例子、讲故事,把抽象的东西变为具体的。学生就好理解好掌握了。刘伯奎老师讲“概念”一节时,恰当地举出《唐·吉珂德》中桑丘任“总督”时处理的一个案件:一个小气鬼让裁缝做帽子,给一块布要求做一顶,接着又问做两顶、三顶可否,最后要求做五顶。裁缝始终应允,结果做成的五顶帽只能套手指头。桑丘很聪明地判决两人都有错误。通过这个故事使同学在笑声中理解了什么叫“概念”“使用概念必须明确”这个抽象的道理。凡讲到比较抽象的内容,我们不妨先从具体、生动的事例、现象入手,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得到启发,然后通过教师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引导,最后实现由感生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3)化枯燥为生动

      在教学中,不少概念、原理,都比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大。教师可以根据中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先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现象、实例入手,再加以探讨;或者结合所学内容举些常见的例子,说明这些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使枯燥的概念变得有血有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等内容,学生很难理解,若是从理论到理论则难免枯燥、呆板、味同嚼蜡。而有位教师却讲得感人至深,他先讲了一段令人心碎的对话。那是三十年代爆发经济危机期间的一个滴水成冰的严冬,美国煤矿工人家庭的母子二人。儿子问母亲:“现在天气这么冷,为什么还不生火?”/母亲:“买不起煤?”/“为什么我们买不起煤?”/“因为你爸爸失业了。”/ “爸爸不是挖煤的工人吗?”/“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这段很能说明问题的对话,使同学们加深了对生产相对过剩的理解,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注意从身边的实例入手,就可以把枯燥的道理变得生动有趣、浅显易懂。有的刊物还开辟了“身边的语文”、“身边的科学”等栏目,讲课时适当举例,同学们都会兴味盎然,比起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的讲述,会生动得多。(4)化分散为集中

      为了使某些要点好懂好记,可以概括出“××字的要领”“总的来说就是一句概括××的话”以便于把分散的内容统领起来、集中起来,比如编点教学口诀,突出中心和难点;编一两句顺口溜,以利于学生记忆。体育课中的动作要领,就被教师总结成了动作要领的口诀;有的语文教师也把特别容易读错写错的字,编成了顺口溜,某些符号概念的用法等;理科的教师采用编条文的方法,也好记多了。毛泽东同志1928年在井冈山给红军军事干部讲战术课时,就把打游击战的战术概括为十六字诀,讲得极为精彩。他说:“白军强大,红军弱小,我们以弱斗强,只能采取游击战术,什么叫游击战术?简单扼要地说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个大字。”“从前井冈山有个山大王,叫朱聋子,他和当时的统治者斗了好多年,总结了一条经验:‘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朱聋子前一句话不对,后一句话是对的。我们改它一下就好了:既要会打仗,又要会打圈。这样才能歼灭敌人,使根据地不断扩大。”“打圈是为了避实就虚,迷惑矬,强敌来了,先领他兜几个圈子;看出他的弱点,抓准就打,要打得干净利落,要缴到炮,要抓到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不打,赚钱就来,蚀本不干。”这简明的口诀,生动风趣的讲解,使难懂的战略战术变得浅近,易懂,好记了。很值得讲课者学习。

      以上的“四化”,都是针对中学生的年龄小、理解抽象事物的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为了增强课堂教学时语言的易受性,便于同学们很快能听懂、记住而采用的几种方法,不妨一试。

       

      (九)教学语言行为统一与变化

      统一与变化,是美学中形成美的一个基本范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许多美都是由统一与变化构成的。在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中,统一与变化的对立统一是构成美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的统一美,是指语言的整体布局——一堂课不仅要有一个绕有兴味的开头、余味无究的结尾,而且要随着讲课的进程,针对所要讲授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方式;语言的变化美,是指为着表达内容和刺激学生听觉快感的需要,教师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在语调上,要注意轻重配置;在语速上要注意快慢变换;在句式上,要注意灵活地选择运用长句和短句、肯定句和否定句、主动句和被动句等等。

      追求语言的统变化美的天地是广阔的。从修辞的运用来说,对偶、对比、反复、押韵等,一般主要表现为变化美。其它如在语音、词汇、句型、句式等方面,我们也应当注意努力追求这种美。一般来说,语言的统一美可以收到这样的修辞效果;第一,使人产生快慰;第二,便于记忆和掌握;第三,具有强调作用,能够增强语句的气势。语言的变化美可以收到这样的修辞效果;第一,可以引起学生的惊讶,提醒其保持注意力的集中;第二,具有新奇感,避免呆板和单调。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语言的统一变化美,只有在统一与变化的对立统一中才能实现,二者相辅相成,互异而互济。一旦不适当地强调统一忽略了变化,统一便变成了僵化和单调乏味,变化一旦失去了统一这个对立面,便羽化为杂乱无章。比如,乌鸦总是重复地发出“呱呱——”的叫声,不可谓不“统一”,但只有统一而没有变化,单调得使人闻而生厌;麻雀的唧唧喳喳,虽不乏“变化”,但变化得没有秩序和规律,使人听了心烦意乱。人们之所以喜欢观赏“两个黄鹂鸣翠柳”,乐于聆听“呖呖莺声花外啭”,这除了因为黄鹂的音色优美以外,还因为它的歌唱既有秩序、有规律,又富于变化,构成了和谐的统一变化美。这对于我们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统一变化,或许会有所启迪。

      当然,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美,不能超出一定的限度,语言的美与不美,归根结底要以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信息的传递和学生对这些信息的接受为依据,否则对课堂教学语言美的追求便失去了意义。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行为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行为包括】相关文章:

教学语言表达的要求 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包括09-14

谈谈教学语言 论述教学语言的重要性09-14

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 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有哪些09-14

教师教学语言 教师教学语言的使用原则有哪些09-14

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参考文献09-14

教师教学语言的有效性 教师教学语言的使用原则有哪些09-14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行为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行为包括09-14

教师教学语言 教师教学语言的标准09-14

游戏化教学 游戏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09-14

游戏教学 游戏教学法的定义09-14

游戏教学的基本原则 游戏教学原则是谁提出来的09-14

游戏教学的五个特点 游戏教学的基本特征09-14

游戏教学的五个特点 游戏教学内容的特点是什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