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

时间:2023-09-09 14:14:02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1

        设计思想

        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加减法及应用,解决与分数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这节课是五年级学习分数的第一节课,是后面继续学习分数的基础,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所以这节课既要对以前的知识的重点回顾,又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这节课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丰富分数的内涵,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学重、难点: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平台。学具: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你认识吗?(出示分数二分之一)提问:看到二分之一这个分数,你想到了什么?请你用二分之一说一句话。

        小结:同学们刚才所说都是我们以前学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2、师:请你在图上表示出对应的分数。(课件出示)①全班交流。

        ②讨论:在表示1/2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③教师质疑:这里是把谁看作整体“1”?一份是几个?这个整体“1”还可以指哪些呢?

        3、师:同学们对分数了解到真多!今天我们再次来探访分数这个老朋友,相信你会对分数有更新的发现。(揭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由“根据1/2说一句话”和“在图上表示出对应的分数”进一步唤醒学生以往对分数的认识,揭示课题。这样的设计,抛弃以往切入课题的浮华,通过两个知识复习,让时隔一年的分数知识再次明朗,轻松的谈话,使分数的知识在学生脑海里一步步清晰起来,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活动一:拿彩笔

        1、全班分成八个组。每组从彩笔盒中拿出彩笔总数的1/2。

        2、汇报、展示:小组汇报所分铅笔总数、拿出的支数及拿法。

        3、学生质疑:你发现了什么?

        生:拿铅笔的方法相同,都是把铅笔总数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拿出了其中的1份。生:我发现他们拿的支数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生:会不会数错了。

        4、学生验证。经过验证是对的。

        5、各组都是拿全部彩笔的1/2,拿出的彩笔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独立思考,再和附近同学交流。  请台上的三位同学把所有的水笔都拿出来,并告诉同学们总支数是多少,1/2是多少支,验证刚才的结果。

        师生小结:总支数不一样,同样是1/2,所表示的支数却不一样。活动二:说一说

        1、小明看了一本书的1/3,小军看了一本书的1/3,他们看的一样多吗?

        2、比较、讨论:“都是一本书的1/3,但表示的页数不一样多,为什么?”

        3、质疑:怎么样的情况下,两本书的1/3是一样的?师:通过刚才拿彩笔、看书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活动三:画一画一个图形被两张纸遮住了,只露出了这个图形的1/4是□,画出这个图形来。

        [设计意图:开展“拿彩笔”的活动,通过小组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使学生体会:同样是“1/2”,彩笔的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是因为原有的彩笔的总数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画一画”是借助直观图形体会一个图形的1/4都是一个□,但这个图形的形状有可能不一样。“拿彩笔“是直观操作,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把学生对分数的朦胧经验抽象成理论知识;”画一画“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三个活动,由直观到抽象,遵循学生知识螺旋上升的原则,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  三、反馈提升

        1、分数小游戏

        请1个同学站起来,请学生先后说出这位同学占大组人数、小组人数、全班人数、全年级人数(467人)、全校总人数(2863人)的几分之几。

        思考:请同学们想一想,同样一个人,怎么可以用那么多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发散: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2、估一估

        出示题目:一个整体的2/3是(8个圆),这个整体会是下列哪个图形?请学生先估计,然后再算一算,说说思考过程。  3、辩一辩

        导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设定这样一个节日是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学们,你们现在窗明几净、桌凳整洁的教室里读书,你们真幸福。而在我国西部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要读书有何等困难。请看屏幕。课件播放“西部贫困山区孩子读书图片”。你想说什么?

        课件出示:为了帮助西部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读书,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1/4,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反馈提升设计了“分数小游戏、估一估、辩一辩”三个环节,力求体现基础性、层次性,趣味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利用新颖多样的题型,把基础认知与思维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内化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提高的目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让数学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四、回顾反思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收获和大家分享。请你选择:(1)我感触最深的是……(2)我学会了……(3)我发现……中任选一种方式和大家交流。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知识吗?

        五、拓展延伸

        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你知道吗?课件播放录音。

        课后,大家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网络等形式去了解分数的知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全课,重温本课学习的知识,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鼓励孩子们利用网络资源继续学习,使学有余力的孩子得到更大的发展。也符合新课标“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教学反思:

        教学完这节课,我有以下的收获:

        1、注重结合实际展开教学。

        从这节课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已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如教师利用学生已对分数意义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相同的1/2,得到不同的结果,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体验整体“1”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数量的不同。

        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会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下,学生通过拿彩笔、画一画、分数小游戏、辩一辩等活动,在各种感官协调参与下分数意义的建构。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

        3、让学生在生活大背景下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且用于生活。本节课创设了多个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知。如“分彩笔”、“猜本数”、“分数小游戏”、“估一估”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实践、讨论交流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分数,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4、注重学生的全面参与、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通过组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使全休学生始终积极主动参与整个学习活动之中,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师在课堂上确保学生有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在教学中我还应注意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让学生能清晰地说出心中所想,使听者更加明白。

        5、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中,通过“世界读书日”引入,观看贫困山区孩子读书的图片,教育孩子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学习。进而引出捐款。课尾,又介绍了分数的历史,使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整节课由“复习引入→探究新知→反馈提升→回顾反思→拓展延伸”五部分组成,环环相扣,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在教师的引领下,在宽松和谐,富有挑战力的情境,主动构建知识体系,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2

        一、教材依据。

        北师大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39——40页例题及“练一练”。

        二、设计思想。

        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与分数既有联系,又有一些区别,同时,百分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2、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课堂练习的设计突出练习的针对性和全面性。既有促进学生对百分数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牢固掌握百分数概念的练习,也有巩固百分数的读,写练习,同时还安排了根据实际数据提出数学问题的开放性练习和实践调查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验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培养良好的数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难点:百分数数感的培养;理解百分数与分数,比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五、教学方法。

        例证法、迁移法、类比法。

        六、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课前要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篮球赛吗?说到篮球就会让我们想到一个人,你们知道是谁?(姚明)

        这里有一项关于姚明的数据统计 (出示)

        据统计:姚明在NBA比赛中的罚球命中率一向很高,前两个赛季罚球命中率高达81%,但上赛季下降到了78.3% 。 (两个百分数用红色表示)  教师:大家认识红色的数吗?看到这两个数能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共同认识这个新朋友,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 (出示课题:认识百分数)

        教师:关于百分数的知识,你想了解些什么?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二)、例题教学,引出概念。

        1、出示例题,引发探究

        例1: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王老师对其中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教师:我们来看看比赛的数据显示。

        (出示表格) 姓名 投篮次数 投中次数 李星明 25 16 张小华 20 13 吴力军 30 18  教师:如果你是教练,根据这张表格里的数据,你能判断出哪个队员投篮的成绩好一些?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中交流想法。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讨论,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比较方法,如:谁投中的次数多,谁的成绩就好一些;谁失球的次数最少,谁的成绩就好一些;算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投中的比率),再比较这几个分数,谁大就表示谁的成绩好一些。 引导学生比较这些方法,并明确最后一种方法是合理的,并在表格的右边增加“投篮的比率”一栏。

        2、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学生独立计算三名队员投中的比率。指名报计算结果,教师完成统计表。 让学生说一说16/25、13/20、18/35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

        提问: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你能比较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学生自主探索比较的方法。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学生的方法可以是把三个分数,先两个两个比较,再确定哪个分数最大,或者先把三个分数一次性通分,再比较大小,也可以把它们都改写成小数再比较大小。

        谈话: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改写。指名口答改写的结果,教师板演。

        提问:64/100 表示哪两个数量比较?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再让学生说一说65/100、60/100 的实际含义。 提问:现在能很快看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学生:张小华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说明: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提问:百分数怎样写,怎样读呢?提问:百分号相当于分数中的什么部分?用百分号形式写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模仿读一读,写一写。

        学生照样子表示出65/100、60/100 ,先写出来,再读一读。

        提问:读百分数时要注意什么?  说明:百分数不读作“一百分之几”,而要读作“百分之几。”

        提问:你能说说黑板上百分数是什么意思?(尽量引出投篮命中率为后面的“百分率”作铺垫)

        教师:请大家在规定的时间里写些自己喜欢的百分数,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记时开始。(停,时间不是很长) 师:如果老师要求写十个,请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描述一下你写了几个。

        学生1:我写了5个,我完成了50%

        学生2:我写了7个,我完成了70%

        教师:如果不直接告诉别人,让别人猜猜你写了几个?  学生1:我还有70%没有完成;

        学生2:我写好的接近50%;

        学生3: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感兴趣话题入手,根据统计表提出“谁的成绩好一些?”引发学生思考,在交流中认识到通过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作出判断,并将分数再分别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从而初步体会到百分数的特点和作用,揭示百分数的概念,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讨论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学生自主写喜欢的百分数的环节,让学生再次感受了百分数的意义和作用。]

        (三)、分层练习,加深理解。

        (四)、巩固练习  (五)、全课总结:教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一个人的收获不仅来自于1%的灵感,更重要的来自于99%的汗水,如果每一节课同学们都能有一点收获,日积月累你们100%会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出示:成功=99%的汗水+1%的灵感)

        教师:你能用百分数来描述你这节课的感受吗?

        [设计意图:

        选择现实的素材,让学生读、写百分数,说百分数的含义,既练习了百分数的读法,又巩固了百分数的意义,还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百分数,感受百分数的应用价值。  教学反思。

        《百分数的认识》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是体会百分数、分数、比的联系与区别。借助例题的学习,我先出示了三名运动员的投篮情况的统计表,统计表中呈现的是每一名运动员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然后请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教练,怎样判断哪名运动员的投篮成绩好些?学生们经过思考马上想出了办法,交流时即刻有学生说出应该通过比较每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来比较。此时,我立即追问学生为什么,学生们联系以前学习的知识说出了理由:因为每一名运动员投篮次数不相同,不能只看投中次数来判断成绩的好坏。应该说这一部分的导入是相当顺利的。  课前我还布置学生去生活中收集一些百分数,所以课上让学生进行了交流。有些学生找到了衣服商标上的百分数,如:100%羊毛;97.4%棉;葡萄汁70%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我请学生们同桌之间先互相说说收集到的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然后再请几位学生全班交流,应该说课堂上的学习氛围较好,学生们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也能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上完本课后,我觉得不足之处是很多学生还没能够理解百分数与分数两者的区别。我想在第二课时中要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p53—55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1、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具学具准备:

        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若干,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李老师今天想知道你们最喜欢吃什么?

        那你们知道兔子喜欢吃什么吗?小猫喜欢吃什么呢 ?  生:兔子喜欢吃萝卜,小猫喜欢吃鱼

        师:今天李老师带来了小兔子和小猫最爱吃的食物,请看(投影仪出示)并想一想:

        (1)4个萝卜,怎样分给两只兔子才公平?

        (2)2条鱼, 怎样分给两只猫才公平?

        生:平均分才公平,只有平均分,他们的个数才相同。

        师:动画显示平均分的过程。

        师:两只兔子和两只猫都很满意的得到了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李老师今天也给我们的俩个班长带来了一块好吃的饼,请看李老师是怎样分的,你有什么看法?(投影出示一块大,一块小)  生1:不公平。生2:老师偏心女生。

        师:那你认为老师怎样分才公平呢?

        生:从中间分,一人一半

        生:平均分成两份,两人要一样多才行。

        师 :老师听取你们的意见,把这块饼平均分成两份。(投影仪动画显示分饼的过程)

        师:小兔和小猫得到的食物个数使用我们学过的整数表示,现在他们每人分到了一半,怎样表示?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3、用各种方式表示一半或半个。

        4、引入1/2。  同学们,用了这么多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示了一半,真不错,有的说用0。5表示。有的说就用纸折,然后涂色。还有的说用二分之一表示,其实,一半的表示方式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就是刚才李老师听到有个同学说用二分之一表示。

        像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板书: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1/2

        师:谁来说说1/2表示什么?

        师把意义说完整:(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让不同的学生说分数的意义。  2、折一折 ,并涂色

        师:拿出你喜欢的形状,折出这个形状的1/2,并涂色。同桌两人说一说,你这个1/2表示什么?

        生:有的用长方形纸、有的用正方形纸、有的用圆形、还有的用蝴蝶、金鱼等等。(同桌说意义,然后全班交流)

        3、涂一涂,说意义

        a 要分别涂出他们的1/2,你认为首先应该怎样做?

        b 其中六边形、圆、和正方形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c 利用投影进行交流,每一个1/2分别表示什么?

        2、拿一张正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1/4,并涂色

        (展示学生不同的折法)

        3、,认识1/4、2/4、3/4、4/4。

        (1)拿出一张正方形纸,用你喜欢的方法,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

        (2)涂一涂。P54

        a 将其中的一份涂喜欢的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1/4,其余部分是这张纸的( )。

        b 将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 )。

        c 将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涂了这张纸的( ),还有这张纸的( )没涂颜色

        d 如果将所有的4份都涂上颜色,那么就涂了整个正方形纸片的( )。

        同学们,通过以上操作,你能说出1/4、2/4、3/4、4/4表示的具体意义吗?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用分数表示,你能不能再举几个例子?

        师: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像1/4、2/4、3/4 3/5 2/8的数都是分数)

        4、学习分数各部分名称和分数的读、写。

        (1) 你发现一个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

        (2) 你知道各部分分别叫什么吗?一个分数应该怎么读?

        (3)你认为分数该怎样写?为什么?

        (4)由3/4读作四分之三,你认为3/4表示什么意思1/4、2/4、4/4呢?

        (5)想一想,分数和什么分法有关系?

        三、尝试运用

        (1) 看图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投影仪出示)

        a 读出每一个分数。

        b 写出每一个分数(注意,先居中写出分数线,再写分母,后写分子)

        c 说出每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含义

        如:1/3表示把一段绳子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根绳子的1/3。

        (2) 判断那些图形的阴影部分可以用1/2表示,是的画勾,错的打叉,并说出原因。  (三)巩固与应用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图见55页第1题)

        (1)独立写出各图中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巡示指导分数的写法。

        (2)指名读出各分数

        (3)组内说一说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图见58页第2题)

        (1)各分数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2)你为什么这样涂?

        3、判断: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各图的阴影部分对吗?(图见58页第3题)

        (1)独立判断。

        (2)交流判断的理由。

        (3)分数的产生和哪一种分法有关系?

        4 、我来涂,你来说是几分之几(分数的意义)

        5、拓展题:涂色部分占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投影出示)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并学会了有关分数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分数和什么分法有关系?读分数和写分数的顺序有什么区别?一个分数它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4

        【教学理念】

        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基于课程标准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索性学习的理念,建立以“课上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为引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作为本单元第一课时的《认识几分之一》是打开分数知识大门的钥匙。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理解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2、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觉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

        【学习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难点:能正确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手工纸、直尺。

        学具:几张正方形手工纸、彩笔、直尺。

        【说教法】

        “能运用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是课程标准对“数与代数”第一学段内容的要求。本节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找一找、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以直观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辅以小组合作学习,面向全体学生,并给他们留出充分观察、比较、演绎、思考的时间,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

        【说学法】  “知识的获得是主体在活动中主动的意义建构”,引导学生做到“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不但学会,而且会学。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时利用学生熟悉的分物品,引出分数。两个月饼分一半给一位同学,得到了一个月饼;再将剩下的一个月饼分一半给第二位同学,他得到了半个月饼;接着分下去,第三位同学得到了半个月饼的半个……半个、半个的半个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类新的数——分数【板书】

        环节二:合作探究,展开新课  1、课件出示例1。使学生理解一人一半也就是每人分得月饼

        的二分之一,指导读写1/2,突出重点。

        2、课件演示“平均分”,强调“平均分”是理解分数的基础。

        3、小组合作探究1/2中的2和1所表示的含义,引导学生正

        确理解1/2的含义,突破难点,也为后续学习分数各部分名称做好准备。

        4、比较类推。课件出示被平均分成4份的月饼,让学生通过

        类推的方法,学习认识1/4。

        5、给出分数概念。

        环节三:动手操作,交流实践

        1、出示例2: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并涂上颜色。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动手操作,鼓励多种折法,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培养交流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2、展示交流。将学生作品在讲台上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折出的分数所表示的含义,强调平均分,规范学生语言。

        3、知识迁移,巩固提高。出示表示1/3、1/8的教具,让学生认读并练习书写几分之一,突破重点;逐一说出1/2、1/3、1/4、1/8等分数所表示的含义,突破难点。

        4、小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今天我们认识了分数中的几分之一。

        【板书】认识几分之一

        环节四: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课本93页做一做第一题。

        2、课本93页练习22第一题。

        3、课本93页练习22第二题。

        4、拓展提高。

        环节五:全课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提出疑问。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分数

        以上是我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设想,不足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5

        一、情景导入

        1、(动画课件展示)星期天,小红和小明去郊外野餐,看看他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课件出示4个苹果、2瓶矿泉水、1个蛋糕)如果你是他俩,你打算怎么分这些食品呢?

        2、结合学生口答,老师出示下列图案:

        两个苹果、1瓶矿泉水、半个蛋糕

        3、比较这三个数字,哪个数字比较特别?

        4、“半个”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揭示二分之一,写作,读作二分之一。

        5、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像这样的数,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二、研究二分之一

        1、那么什么样的数是分数呢?

        (边说边用动画课件演示切蛋糕)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这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老师指着左半个蛋糕,在蛋糕上出示分数)。老师指着另一半蛋糕问:那这一份呢?(学生回答后,动画出示分数)也就是每份都是它的。就是分数。

        2、你能说说是怎么得来的?(先学生自己说,后指名说。)

        3、老师小结,并用课件出示文字,读一读。

        三、操作活动,经历二分之一的产生过程

        1、在我们桌上有一些纸片和绳子,你能找到它们的吗?

        (学生动手操作)

        2、交流:你是怎么得到二分之一的?

        3、小结:不管怎样,只要把一样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

        4、这个分数里,1表示什么?横线和横线下面的数又分别表示什么呢?

        交流,结合回答板书: ……分子……分数线……分母

        5、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后写分子

        四、导入其它的几分之一

        1、你觉得还有哪些分数?(指名学生口答并板书出分数)

        2、你能用你准备的纸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吗?(学生操作交流)

        3、下面的图形的涂色部分你能用分数表示吗?(书本第99页第1题)

        五、比较大小:

        1、取出同样的纸片折出的不同分数,直观比较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结(同样的物体,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3、练习:

        六、分析判断:

        1、仔细观察下列图形,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来表示?

        2、观察第99页,第2题,判断,说一说为什么?

        3、观察第100页第6题,思考并讨论交流。

        七、轻松一刻:

        (课件)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吃西瓜的故事。思考:四分之一与六分之一到底谁吃得多?

        八、总结:

        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过程与方法: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身边或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回答:(1)7米是10米的几分之几?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几分之几?

        2.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

        (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 米。

        (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 。

        (引导学生说出: 米表示0.81米,是一具体的数量; 表示把长度平均分成100份,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关系。)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师举几个百分数的例子:这次半期考,全班同学的及格率为100%,优秀率超过了50%;体检的结果显示,我校的近视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64%??像100%、50%、64%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2、同学们能举出几个百分数的例子吗?说说在生活中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到百分数?

        3、举例说说百分数表示什么,并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讨论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5、教学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如:

        百分之九十 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6、教学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P83“做一做”第二题:读出下面的分数。

        2、完成P83“做一做”第一题:直接在书上的横线上写出对应的百分数。

        3、P86练习十八第4题:读出或写出报栏中的百分数。

        4、“做一做”第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分数和百分数在意义上有何不同。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思考题:

        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

        五、六年级的三好学生的百分率各是多少?哪个年级的三好学生的百分率高?

        课后作业:

        练习十八第1~3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之九十 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认识分数》教学设计7

        一、 创设情境,以整导分。

        1、 屏显,师:你能从大屏幕上看到狗爸爸给2只小狗买了什么?你觉得怎样分才公平?(平均分)

        2、 师:第2天又买来了2块饼,平均分给2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得几块?

        3、 师:第3天只买来了1块饼,平均分给2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得几块?屏显动画:两个半块一样大。

        二、 自主探究,体验分数意义。

        (一)、认识1/2

        1、 师:这只小狗得到的半块能用我们学过的数来表示吗?谈谈你的看法。屏显 :1/2。

        2、 师:另一只小狗得到了?为什么?

        3、 屏显:把一块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4、 师:这个二分之一会写吗?会读吗?

        5、 实际操作,体验1/2。

        ⑴出示各种形状的纸片,师:你能找到这些纸片的1/2吗?并画上阴影部分表示出来。

        ⑵展示并交流你是如何找到的,阴影部分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

        ⑶观察思考:你有哪些发现?  A:相同之处(强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

        B:不同之处:阴影部分的形状、面积各不相同。(讨论强调“谁的”)

        ⑷出示不平均分的圆片,师:这个阴影部分能用1/2来表示吗?为什么?

        ⑸师:你还能找到谁的1/2呢?怎么找?

        (二)认识其他分数,进一步理解分数。

        1、 组织创造。(学具:同样大的正方形每个学生一张。)

        师:我们认识了1/2这个分数,你还想认识哪些分数?(1/3、1/4……)

        你能在这张正方形纸上涂上阴影部分来表示出你想认识的那个分数吗?(注意:在合适处标上你想认识的那个分数。)

        2、 组织交流与展示。

        3、 观察并提出数学问题:

        ⑴抽象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⑵分数有大小。进一步观察得出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三)总结:学生质疑。

        三、 巩固拓展。

        1、 练习。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  2、 拓展:师:马上要下课了,你能帮老师取下黑板上所有纸片的1/2吗?你能再取下剩下的1/4吗?……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8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5——76页的例1——例5。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通过学习,培养生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先一起认识2(1),在通过动手操作,创造认识更多的分数,从而掌握分数的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并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四、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练习题),为每个小组准备不同形状的纸若干张,胶水,剪刀。

        2、学生准备: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每年的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中秋节这一天,家家都要围在一起吃月饼。今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强强一家也围在一起吃月饼,强强和弟弟看着香甜的月饼馋得直流口水,嚷嚷和吃月饼。可妈妈说:“吃月饼可以,我得先考考你们。”

        “14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几块?”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8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几块?”

        2、老师看他俩回答得这么好,决定奖励给他俩一块大月饼。(师拿出一个圆形纸片,分成大小不一的两部分。)

        问:“你们看,老师这样分公平吗?为什么?”

        接着问:“要分的大小一样,得怎么分?”(让学生知道平均分才公平)

        师:“那我到底要分给他俩几块呀?”(生回答)

        师由此引出课题,并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学习二分之一

        1、同学们,你们从老师给你们的纸中选择一张试着分分它的二分之一吗?(学生动手分)

        2、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让两名生回答)

        3、师:同学们都是对折以后分成了大小相同的两部分,这样分我们我们叫(生答,师板书:平均分)

        4、师:谁能用上“平均分”这三个字,再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指名生回答)

        5、师:老师就把这块月饼奖励给他俩(师边说边把圆剪开,粘在黑板上)强强拿着月饼可高兴了,他说(课件出示:把一块月饼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指名读这句话

        问: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生答后进行辩论)

        6、师:看来平均分是产生分数的前提,平均这两个字能不能漏掉呀?(屏幕出示正确的话,并把平均两个字变成红色)你们看看这句话,那个字词还很重要?

        生观察后回答,是引导生注意“每份”、“它的”两个词,并把这两个词变成红色。

        7、面和你小组的同学说说你刚才分的过程,注意要把那些特别重要的词突出出来。(生小组交流)

        8、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那谁能试着写写二分之一?(生到黑板上写,是再强调分数的正确写法)

        (三)动手操作,创造分数

        1、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二分之一,其实这个大家族中还有许多新朋友等着我们去认识,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能够运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材料创造出更多的分数,赶快行动起来吧。

        2、生用不同形状地纸动手创造分数,并把它贴在黑板上,用分数表示出来。

        3、师有选择的让生说说意义。

        4、同学们,你们真聪明,用自己的小巧手创造了这么多分数,像2(1)、3(1)、4(1)、8(1)……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5、我们创造出了这么多分数,我们来观察一下,分数和我们以前学的整数一样吗?那不一样?(生答)

        让生看书,了解各部分名称,是相应板书。

        (四)、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

        1、选择能用4(1)表示的图。

        2、为涂色部分写分数或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3、写分数,看看每个小图形各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师发给每组图片,小组讨论后交流)

        (五)联系生活,谈分数生活中的运用。

        生自由交流在生活中发现的分数

        (六)升华总结

        师:是,不仅这些图形和纸片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数学的存在,课下,同学们到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分数,下节课交流。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分食品,小强和小丽拿到的是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课件演示)你愿意帮他俩分一分吗?怎样分比较公平呢?(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生交流:“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请拍手表示!”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2”(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1”(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学生无法拍手表示半个)“你会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个吗?”(学生尝试,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入1/2)

        A:(学生中没有用1/2表示)谈话:你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这个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都很有办法,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简便而且科学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1/2来表示。(课件演示)

        B:(学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谈话:“1/2是什么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认识、强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见过二分之一?”(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以肯定。并结合课件演示,介绍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家族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1、(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谈话:这一半蛋糕是这个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指名板书1/2)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学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谈话: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课件演示,学生读)

        3、谈话:“分数该怎样写呢?”(如果是B种情况,让学生讲,师补充;如果是A种情况,师讲解并示范)“写这个数的时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两份)“2就写在横线的下面,这半个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写在横线的上面,这就是分数1/2的写法。”“你们想试一试吗?”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1/2,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写的,检查一下谁写得更标准、更漂亮。

        4、谈话:我们已经会读、会写1/2了,想不想动手做一个1/2呢?  活动要求:拿出老师发的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学生的作品贴在1/2下面。

        “还有谁与他的折法不一样的?”

        提问:他是这样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吗?还有不一样的吗?(选择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贴在1/2下面)

        5、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  (1)(课件出示第1题)学生读题目。

        指导完成第1幅图。“这幅图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这其中的一份怎样表示?请在括号里表示出来。”“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用1/3来表示?”

        其余几幅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集体反馈。“怎样表示?为什么?”  (2)(课件出示第2题)学生读题目。

        交流:你选第几幅图?为什么?其他三幅图有什么问题?

        强调:只有把一个图形或者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教师板书:1/2、1/4、1/8,让学生读出各数。

        谈话:“看到这三个分数,你能说出它们谁大谁小吗?”(学生猜测,交流)“究竟谁说的有道理呢?需要大家动手来验证一下,请从老师为你们提供的学具里选择合适的学具,折一折,比一比,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的发现。”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2、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3、5题。

        (1)、(课件出示第3题)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一样长)

        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该怎样表示?

        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会表示吗?(生答,师演示)

        你能根据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出这三个数的大小吗?

        (2)、(课件出示第5题)指名读题目,并说出题目的要求。

        学生独力完成,集体反馈。  四、延伸拓展、总结评价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图。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

        2、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让我们课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分数,好吗?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正确读写分数。

        2.通过操作、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思维能力。

        3.经历运用符号和图形描述二分之一的过程,建立符号感,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4.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认识和感知分数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五一长假,同学们出去旅游了吗?

        生:去了!

        师:智慧老爷爷领淘气和笑笑也去旅游了。路上,智慧老爷爷给淘气和笑笑买了四个桔子、两瓶可乐,还有一个比萨饼。想想智慧老爷爷该怎样分才公平合理呢?

        生:分一样多,才公平。

        生:平均分。  师:对。每份分得一样多,数学上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下面我们就用平均分的方法来帮他们分一分吧。(板书课题:分一分、平均分。)

        师:(出示笑笑和淘气的头像,取出四个苹果、两瓶可乐)谁愿意到前面帮他们分一下,请举手。(一名学生到前面分苹果和可乐。)

        师:比萨饼怎样平均分呢?

        生:每人一半。

        师:谁来分一分。(指名学生分比萨饼。)

        师:让我们来看看淘气和笑笑每人分得的结果,都该用数字几表示呢?

        生:苹果每个人分2个,(板书2)可乐1瓶。(板书1。)  师:每人分一半比萨饼,该用什么数表示呢?

        生:0.5。

        生:二分之一。

        师:你们能到黑板上工整地写出来吗?

        师:(指1/2)这个数字的面孔有些陌生,请不认识的同学别急。这个数谁知道,怎样读?

        生:它是分数,读作:二分之一。

        师:你说对了,这个数正是老师要介绍给同学们的新朋友,它是一个分数。(板书:1/2。)

        师:读分数时要从下往上读,读作:二分之一。

        师:(指半个比萨饼)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半就可以用1/2——这个分数表示。

        师:这个比萨饼中有几个1/2?

        生:2个1/2。

        师:2个1/2合起来就是……

        生:1/2,就是整个一张饼。(师补充:用1表示。)

        二、探索新知

        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教材54页“涂一涂”)我们的新朋友1/2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它想请同学们在这些图形中找到它并用斜线把它涂出来,谁愿意到前面来涂出它们的1/2 。(师指名学生到前面的题卡上涂。)

        师:请其他的同学们把书翻到54页,涂一涂。(生练习,师巡视。)

        师:请同学们帮他检查一下,他涂得对吗?

        生:对。

        师:我们的新朋友1/2看同学们这么快就找到它,有些不服气,给我们提一个问题。

        师:(指投影上每个图形的涂色部分)看这些图形涂色部分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却都能用1/2表示,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都是这些图形的一半。  师:看来1/2还可以表示许多事物的一半。

        师:淘气、笑笑想和智慧老爷爷共同分享比萨饼,看来我们要重新分了。

        师:(出示圆片)这回我们该把这个饼平均分成几份?

        生:三份。

        师:(将笑笑头像贴到其中一份里边)这块给笑笑的,同学们看笑笑得到比萨饼的几份?(生:1份。)

        师: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生:1/3 。(师板书:1/3。)

        师:为什么用1/3表示?  生:因为比萨饼被平均分成三份,笑笑得到其中1份。

        师:(把淘气的头像贴到另一份中)那笑笑和淘气两人得到这个饼的几份?

        生:两份。

        师: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生:2/3。(师板书:2/3。)

        师:(在剩余的一份中贴上智慧爷爷的头像)智慧老爷爷问:“我们三人吃了这个饼的几分之几呢?”

        生:3/3,也就是1个饼。

        师:吃完了比萨饼,智慧老爷爷邀请我们玩折纸游戏。请拿起桌上的正方形手工纸,现在我们把它平均分成四份。怎么折呢?快动手试一试吧!(学生自由折,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展示折法。)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起彩笔,想涂几份就涂几份。想想你涂色的部分能用哪个分数表示?(师巡视。)

        生:我涂了一份,用1/4表示。

        师:有没有和这位同学不同的?

        生:我和同桌合作每人涂了一份,共涂了两份,用2/4表示。不过,我们还有个发现,就是我俩涂的正好是这个正方形的一半,一半用1/2表示,所以我猜2/4=1/2。  师:(惊喜地)真该为你们的发现鼓掌。你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让我们又有了新的收获。我们都该感谢你们!

        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我涂出了这张手工纸的三份,用3/4表示。

        师:你的回答真完整!谁还想像他这样用完整的语言说出自己不同的发现?

        ……

        师:多么完整又清晰的回答啊!你也让我们有了新收获,感谢你。

        师:(指黑板)像1/3、2/4 、3/4、4/4……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你们还能举出几个分数吗?

        生:7/8 、1/10、3/9 、16/17……

        师:我们这样说下去能说得完吗?

        生:不能。

        师: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让我们更加接近了分数。同学们,分数和我们身体各部分一样有自己的名称。如:(师用尺画横线写)3/4,写分数时我们要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这条横线的名称是分数线。然后写分数线下面的数表示平均分的分数,名称是分母。最后写分数线上面的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叫分子。看3/4,谁能像我一样,介绍一下它各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师:(把学生分为红、黄、蓝、绿四队,课件出示超市场景)分数超市举办超市大赢家活动,答题赢购物卡。比一比哪队赢的购物卡最多,哪队就是超市大赢家。

        (一)课件出示各种水果按钮,由各队自由选择,每个水果按钮链接一道必答题。

        必答题:每答对一题赢两张购物卡。

        1.教材54页说一说: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这三个新认识的分数。

        2.教材55页3题判断: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吗?引导学生明确分数要在平均分基础上产生。  3.教材55页第4题。

        (二)课件出示蛋糕和果冻,后面链接抢答题。

        抢答题:每答对一题赢三张购物卡。

        1.考考谁是火眼金睛?(下图中涂色部分各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两幅图通过移一移,都能转化成一个圆的四分之一,对学生渗透数学中转繁为易的思想。)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认识了分数,知道一半用1/2表示。

        生:我知道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还知道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师:我们今天对这个新朋友还只是刚认识,随着今后的学习我们会更加熟悉它,并熟练使用它。

        反思:

        这节课是学生和分数第一次正式见面,是学生学习分数知识的起始课,对后继学习非常重要。课后仔细回想课堂上的点点滴滴,我感觉这节课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学生的起点远远高于我的预设,他们对分数并非一无所知,而我完全是站在从用“一半”引出“二分之一”,再到自己折出“四分之一”,步子跨得小,没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充分放手,所提的问题缺乏挑战性,空间不够大。但也因为学生的起点高,节省了课堂时间,还使整个课堂生成了些许精彩。

        2、折纸游戏认识1/4、2/4 、3/4、4/4。这一环节将折纸游戏局限在只折正方形手工纸。这样局限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也使教学的气氛不够轻松热烈,学生的兴致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如果能够为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图形,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那么,学生的兴致就会更高涨,教学气氛会更活跃,生成的课程资源会更多,学生的认知也会上升一个层次。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适合学生的课堂才是最好的课堂,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评:

        一、创设情境,架设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本课教师从创设“旅游分食物”的情境入手,唤起学生对“平均”分的直觉,从“一半”这个生活经验开始,让学生认识分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正地唤醒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沟通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自主探究,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的知识,是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我们看到,教师给了学生思考的自由,给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比如折纸,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现了2/4=1/2,4/4=1。因为这种发现,学生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转化,从而形成新的主动的建构。  三、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课堂中,教师本着扎实、有效的教学原则,合理地使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课件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还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桥梁。例如,课堂练习采用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超市大赢家”的形式,进行深化练习和巩固。在学生精神上已经有些疲乏的时候,练习一下子抓住了他们的眼球,激起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实践的兴趣。教师设计了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不断地深入,知识的后继性和连贯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成为全课的点睛之笔。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

        2.在想一想、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4.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首先请同学们配合,我们共同完成一个活动,老师想把一些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用击掌的方法告诉老师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苹果,好不好?

        师:如果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几个苹果?预备——开始生:(拍手击掌)

        师:如果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几个苹果?预备——开始生:(拍手击掌)  师:如果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几个苹果?(出示1个苹果和2个小朋友)预备——开始生:不击掌

        师:怎么不拍了?

        生1:每人半个苹果怎么拍啊?

        师:是啊,这半个苹果,用我们以前学习的数能表示吗?

        生:不能。

        师:那么,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二分之一  1.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大屏幕(课件),老师想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怎样分才能做到“平均分”呢?

        生:分成的两份必须一样大。

        师: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2份(动画演示)。

        师:这样的一份也就是——(生:一半),这样的一半就可以说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注意这二分之一怎么写?先画中间这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把整个圆平均分成两份,就在下面写2,因为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在横线上面写1.

        师:一起来读这个数。

        师:谁来说说这二分之一在这个圆中表示什么意思?(指名说)  师:想一想,这一半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那另外一半又可以怎样表示呢?(教师强调:只有平均分,每份才是它的二分之一。)

        2.大家弄清了二分之一的意义,下面你来判断一下,下面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是否是原图的二分之一?

        (二)认识四分之一

        1.师:认识了二分之一,你是否能利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方法来看看,如果老师想把一月块饼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又可以怎样表示呢?

        2.生: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

        3.师:你能来写一写四分之一吗?

        4.师:同桌互相说一说四分之一在这块月饼中表示的意义。

        5.师总结:在平均分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这样的数就叫分数(板书)

        (三)动手操作——折一折。

        1.师:我们共同认识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你是否能利用我是为你们准备的这些不同形状的手工纸,试着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手中那张纸的二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

        2.生:动手操作。

        3.同桌交流讨论:拿的是什么图形?你表示的是哪个分数?

        4.汇报成果。(把作品贴在黑板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相应位置下)

        5.师:你们真了不起,你们不但认识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而且能折出不同图形的二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

        6.生:我折出了八分之一。

        7.师:八分之一这可是一个新的分数,快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得到这个分数的?

        8.生:我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8份,每一份就是这张纸的八分之一。

        9.师:老师要感谢你,正是你的大胆创新,善于发现,善于探究的精神,让我们知道了除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这样的分数,还有八分之一的分数,那么你们能不能也像他这样,大胆想一想,生活中还可能有什么样的分数?他表示什么意义?

        10.生:举例(板书:15分之1100分之124分之1)

        11.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任取其中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看来生活中的分数真是数也数不清,也就是有-----生:无数个(板书:……)

        (四)比较分数大小:

        1.师:我们认识了分数,并了解了他们表示的意义,下面你能用准确的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吗?(出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图)

        2.师:能结合图示,试着比较一下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大小吗?

        3.生:二分之一大于四分之一

        4.师:再来看下一组(出示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图)

        5.生:三分之一大于五分之一

        6.师:在比较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7.生1:横线下面的数越大,份数就越小。

        生2:同样的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每一份就越小。

        8.师:你的发现太重要了,有了这个发现,我们就可以比较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了,你能试着用他的发现,来比较一下黑板上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这三个分数吗?(板书)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创新动力,在动手实践、交流讨论中探究新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一)基础练习

        (1)填一填。

        (2)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二)拓展与延伸:

        1、红线长还是蓝线长?(留出红线三分之一和蓝线的二分之一同样长,其他部分遮盖)

        2、各涂色的部分分别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3、同一个正方形在不同的图形中可以用不同的数表示:1,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五分之一……

        4.拿出盒子中粉笔的二分之一,为什么同样是二分之一,却拿出了不同的数量?

        师:通过这样的训练,我们要学会善于应变,不同问题要不同分析。

        四.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8~100页"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联想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引导学生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猜老师年龄,说自己的年龄。生活中还有哪里用到数?  一、情境--冲突

        ⑴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

        结合学生的交流,揭示: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做"平均分"。

        ⑵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

        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⑶如何用数来表示"一半"?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揭示课题:认识分数,教案《《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二、活动--建构

        (一)着力建构二分之一  ⑴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①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一半"是其中的几份?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揭示:"一半"可以用1/2表示。

        ②这一份是蛋糕的1/2,那一份呢?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⑵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①学生动手折长方形纸,并给其涂上颜色。

        ②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

        ③深究: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

        ⑶观察判断,拓展认识。

        下列图形中(图略),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

        ①学生交流,并说明判断理由。

        ②小结:只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才是它的1/2。

        (二)类比迁移,认识几分之一

        ⑴联想: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⑵操作:学生自主动手折纸、涂色,表示出图形的几分之一。  ⑶交流:你表示出了几分之一?你是怎么表示的?

        ⑷深究:(选择学生作品中不同图形的)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表示?

        (三)深入探究,比较分数大小

        ⑴引导:从学生作品中选择同样大小圆的和,引导学生比较得出:1/2>1/4。

        ⑵拓展: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圆表示出它的1/8,猜一猜和1/2、1/4相比,大小会怎样?

        学生猜测后,再结合学生自己的作品,验证猜想。

        ⑶交流:组内学生用的图形完全一样,各表示出几分之一?哪一个大,哪一个小?组内交流。  (四)学写分数

        ⑴指导书写:教师指导学生写,学生书空。

        ⑵看图写数:引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看图写分数)。

        (五)认识各部分名称

        ⑴学生自学教材,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⑵结合,交流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具体含义。

        (六)估计、比较、沟通

        ⑴把"想想做做"第3题的整张纸条全部涂色,可以用数"1"表示。学生估计下面两张纸条中的涂色部分各用几分之一表示。

        ⑵交流估计结果及估计策略。  ⑶整体观察,初步渗透"几分之一"和"1"的联系。

        ⑷想像拓展:如果继续往下平均分,还可能出现几分之一?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份的分数将会怎样?

        三、应用--提升  ⑴联想:法国国旗、五角星、巧克力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结合巧克力图,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联想,得到不同的分数。

        ⑵人体中也能找到有趣的分数。

        课件演示把一岁儿童的身长(图)平均分成四份,其中头占身高的1/4,把现在的我的身长(图)平均分成七份,其中头占身高的1/7

        估计:八、九岁孩子的头占身高的几分之一?

        学生估计,师提供资料:十岁儿童头占身高的六分之一

        ⑵估计:《科学天地》《艺术园地》各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学生估计,并交流结果。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生活中的分数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做有心人,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2.通过具体直观的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3.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教学流程:

        一、教学导入

        1.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明天就是中秋佳节了,中秋节我们会和家人在一起赏月,吃月饼。瞧,他们正在分月饼呢,你能帮他们分一分吗?

        2.一共有4个月饼,怎样分合理?

        预设:2块

        3.同意吗?

        4.每个人分2个,我们是怎么分呢?

        预设:平均分

        过渡:真棒,在数学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

        5.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多少?

        预设:1个

        6.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会得到它的多少?  预设1:

        生:1/2

        师:怎么想的?

        预设2:

        生:一半

        7.怎么表示一半?请同学们拿出一个学具圆,这个圆就代替这个月饼,用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表示月饼的一半。

        预设:对折,然后从中间分开,这是一半,这也是一半

        师:对折以后怎么样了?两部分完全重合,大小相同,做到了平均分。  8.请你用喜欢的方法表示月饼的一半,写在题卡上。

        预设:学生展示,并说明自己表示的方法。

        师:图形其中的一份是它的一半

        9.善于思考,用图形表示了一半,如果把这个月饼平均分给3个人,5个人,8个人呢?这样表示方便吗?

        10.其实这一半可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家族中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开始创造了使全体学生人人都能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学生在分学具的过程中回忆“平均分”的意义,为学习本节知识做好铺垫在这里尽管分数是第一次学习,但部分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对有所了解,教师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及时地调整教学,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放手让了解的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因势利导、借助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分数的读写。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使计划的课堂变为了生成的课堂。开始创造了使全体学生人人都能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学生在分学具的过程中回忆“平均分”的意义,为学习本节知识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

        (1)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一半就是其中的一份,,这一半用分数表示,知道叫什么?

        预设1:学生能说出分数1/2,强调:平均分和谁的

        预设2:学生说不出理由,教师引导

        2.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

        3.和同桌说说怎么得到1/2的?

        4.这份是这块月饼的1/2,那这一份呢?

        预设:也是它的1/2。

        5.为什么另外一份也是它的1/2呢?  6.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7.教师教二分之一各部分名称及意义:

        (1)师:1/2怎样写呢?伸出小手我们一起写一个。先写中间的短横,

        表示把月饼平均分,横线下面写数字2,表示分成几份,横线上面写数字1,表示其中的1份。读作二分之一。

        (2)找孩子读二分之一

        (3)这1/2还有名字呢。横线叫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2叫分母,分

        数线上面的2叫分子。刚才我们怎么读的?

        预设:先读分母,再读分子。

        8.仔细观察,读作和写作有什么不同?

        预设:读作是汉字,写作是阿拉伯数字

        9.认识了1/2这个分数,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指名读题。

        总结:看来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2.认识四分之一

        (1)如果把这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圆的多少?

        预设:1/4

        (2)课件出示(教师指着没有涂色部分说:这一份是----四分之一,这一份呢?这一份呢?)  (3)教师小结: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所以分母是4,取其中的一份,分子是1,每份都是圆的1/4。

        3.认识1/3,1/5

        (1)请你按要求完成题卡中的第2题和3题。

        预设:第一小题训练学生看阴影写分数,写三分之一。

        第二小题训练学生涂出五分之一。

        (2)涂色位置一样吗?

        预设:不一样

        (3)都能表示这个长方形的1/5吗?

        总结:把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每份大小相同,都是取了其中的1份虽然涂的位置不同,都可以用1/5表示。

        总结:像1/2,1/3,1/5这样的数都是分数,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4)选择你喜欢的图形,表示出你喜欢的几分之一,再和同学说说。

        (5)汇报自己折出的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折、说出自己的折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直观地体验理解了的意义。启发学生联系实际举例。找出身边几分之一的分数,体验几分之一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练习应用  1.完成91页:做一做第1题

        2.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和发现,在生活中也能发现分数。下面的画面会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呢?

        预设:法国国旗让我联想到了三分之一。每种颜色都是国旗的三分之一。巧克力让我联想到了八分之一。每一小块就是巧克力的八分之一

        3.思考题:涂色部分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在充分认识练习的基础上,扩展对几分之一这类分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进一步巩固读写方法。】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34—3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

        课件,任意大小的圆一个。

        教材分析

        教材中安排了“拿铅笔”“说一说”“画一画”等多个情境活动,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分数,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教学时,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展开充分交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加之多媒体课件的恰当介入,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画一画,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形成智慧,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学生分析

        对于分数而言,学生是在三年级下册教材“分一分(一)”中,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在“分一分(二)”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这里的“再认识”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里学习的分数知识与原来学习的分数知识是有区别的:一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标准”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二是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于学生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分数初步知识相隔时间较长,加之这里学习的分数意义范畴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充分的感知。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习的分数吗?通过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谁能给老师说出几个分数?

        (自由说出已知分数)

        师:谁能给老师说说,1/2表示什么?

        (1/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

        师:同学们对分数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可是,老师还是想检验大家一下,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接受我的检验呢?

        (愿意)

        师:好,大家都同意,那么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圆纸片,折出它的1/2。

        (动手折纸)  师:谁愿意将你折的展示给大家看呢?

        (两名拿有不同大小圆片的同学展示)

        师:请同学们认真对比观察,他们都正确的折出了自己图形的1/2,可为什么同样是1/2,折后图形的大小却不一样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分数的再认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起点。从折出圆片的1/2,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复习巩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感知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数量也不同,从实际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再认识分数的探索欲望。

        二、创设情境,深化理解

        活动一:拿水笔

        师:这儿有三盒水笔,你们能从每一盒水笔中分别拿出全部的1/2吗?

        (请三名学生到讲台前)

        师:你们准备怎么拿呢?

        生:我准备把全部水笔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动手拿,并将拿到的水笔展示给大家看)

        师: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三人拿出的枝数不一样。

        师:为什么他们三人都是拿全部水笔的1/2,拿出的枝数却不一样多呢?请大家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都认为每盒的总枝数不一样,所以三个同学拿出水笔的枝数不同。是不是这样呢?现在请3位同学把盒子里所有的水笔拿出来,告诉同学们你们各自水笔的总枝数分别是多少,它们的1/2又是多少?  生A:盒子里全部的水笔是6支,全部水笔的1/2是3枝。

        生B:盒子里全部的水笔是8支,全部水笔的1/2是4枝。

        生C:盒子里全部的水笔是8支,全部水笔的1/2是4枝。

        师板书:

        6支1/23支

        8支1/24支

        8支1/24支

        师:我们把水笔的总支数叫整体,将取出的1/2叫部分。(补充板书)  师:水笔的总支数不一样多,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它所对应的部分,1/2的量也就不一样;水笔的总支数一样多,也就是整体“1”一样,它所对应的部分,1/2的'量也就一样。

        师:假设共有10枝水笔,它的1/2是多少?100枝呢?

        (集体回答)

        小结:总支数相同,1/2所表示的支数相同;总支数不同,同样是1/2,所表示的支数却不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讨论---初步得出结论---验证---总结归纳结论”的一个体验数学的过程,从中体会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数量也不同。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理解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使学生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联想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引导学生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分一分

        课件出示主题图(第91页)。

        提出问题:请观察图上有哪些人和物?他们在做什么?

        学生观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重点分析分月饼的过程

        演示课件:把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到2个;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到1个。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

        在学生描述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抓“平均分”,如果孩子说到了平均分,教师则问:你为什么认为是平均分?如果学生没有说到平均分,教师则启发:男孩子得到2个月饼,女孩子也得到2个月饼,说明是怎样分的?这样能较好的引出分数做好铺垫。

        板书:平均分

        那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呢?

        ……

        学生说一半是对的,如果说出二分之一也是对的,课件演示得到一半的过程。  如果学生说到了二分之一,教师问:它和以前学的数相同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象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分数。如果学生只能说到一半,教师则问:一半是语文中的词语,在数学中用什么数来表示了?从而引入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研究几分之一

        1、说一说。

        刚才分的是什么?板书:一个月饼。怎么分的?平均分成了几份?板书:2份

        第一份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第二份也是这个月饼的……所以用2个字概括是:每份。板书:每份

        一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么得到的?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板书)

        学生写二分之一,读1/2。

        现在,谁能说说我们刚才是怎么得到这个月饼的1/2的呢?全班齐说。

        过渡:同学们已经能找到一个物体的二分之一了,能不能找到一个图形的二分之一呢?

        老师手中有一个圆形纸片,说一说怎样能得到它的二分之一?

        2.折一折。

        讲清要求: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找到它的二分之一,并说一说这个图形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到的。  ①学生动手折,并涂出1/2。

        ②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

        反馈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折法,并让学生感受到:不管怎么对折都是把图形平均分成两份。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得到图形的二分之一的?

        ③展示学生作品。

        强调:把图形平均分成了两份,取了其中得一份,就是它的1/2。

        3.想一想。

        你能说一说1/2中“1”,“2”,“——”各表示什么意思吗?“1/2”表示什么意思?

        四人小组讨论。分小组汇报。

        1/2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初步接触1/2学生的理解很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所以此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突出小组学习的必要性。通过交流,完善对1/2意义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几分之一的意义打下基础。

        4、观察判断,拓展认识。

        下列图形中,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

        ①学生交流,并说明判断理由。

        ②小结:只要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过渡: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二分之一,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5.试一试。

        (1)折出几分之一。

        讲清要求: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片,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每个人至少找2个不同的几分之一;说一说,图形的几分之一是怎样得到的?

        (2)学生操作。

        (3)交流:你表示出了几分之一?你是怎么表示的?教师把不同的作品贴到黑板上,有意识的按正方形、圆、长方形分类贴。

        反馈中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把一张纸对折一次,平均分成2份,对折两次,平均分成了4份,对折3次平均分成了8份……,对折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几份的好办法,最后在表达上,还是要按照板书标准的说出来。

        (4)深究:(指着黑板上学生作品中不同图形的1/4)

        提问:观察这几个图的阴影部分你发现什么?

        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4表示?

        6.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1)到现在为止,我们都认识了哪些分数?

        学生说,老师板书:1/2、1/3、1/4、1/8、1/16……老师接着板书并说明:像1/2、1/3、1/8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

        (2)教师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中间这条线叫什么?(分数线)分数线表示什么?(平均分)

        下面的叫什么?(分母)分母是2表示什么?(平均分成2份)

        上面的叫什么?(分子)分子表示什么?(取的份数)

        7.找一找。

        找一找生活中的分数。

        找一找主题图中的分数。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体会理解学习几分之一的意义和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基本应用

        1、学生看书P91-93页,勾画出重点知识点。

        2、完成“做一做”第一题。

        四、练习深化

        1.课件出示:下面的图形让你想到了几分之一?

        2.你能联系你的生活说一说你身边的几分之一吗?  3.估一估。(课件)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相关文章:

教学活动反思 集体教学活动反思09-09

幼儿园活动课程教学反思 幼儿活动教学反思20篇09-09

幼儿老师教学活动反思 幼儿老师教学反思范文09-09

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分一分》教学设计 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09-09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09-09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及反思09-09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09-09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完整版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09-09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09-09

“认识分数”的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的课件09-09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重点09-09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设计09-09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课堂小结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