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3-09-09 14:07:59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母、分子的意义,但本课时不引入分母、分子、分数线的名称。

        通过小组活动,分一分学具,获得产生分数的实际需要,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生成分数的形成,并理解“分数是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通过剪一剪、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

培养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动笔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材简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本课时提供了丰富的贴近学生实际的、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

        教学实录及评析:

        一、创设情境,激发需求

        课件出示:(视频展示)小明家里来了客人,妈妈把一个大西瓜切成大小基本相等的若干份,送给客人分享,小明自己也高兴地吃了两块西瓜。

        师:像分西瓜这样的生活情境,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吗?

        生:我妈妈在夏天的时候,也这样切西瓜给我们吃。

        师:妈妈在切西瓜的时候,每块的大小是怎样的?

        生:每块的大小都是一样多的。

        有:有时候,我和姐姐两人吃一个苹果,奶奶把苹果分成一样多的两份,我吃一半,姐姐吃一半。

        生:前天爷爷给我和弟弟带回四个桔子,我和弟弟每人两个。

        [点评]教师创设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________于生活。通过看短片,说生活,初步体会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我得到了其中的几份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分组活动,探求新知

        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纸做的“饼”,咱们也一起来分一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学具袋中的圆纸片。

        师:我们把这一个圆看作一个整体,先平均分成5份,然后分给小组成员。

        学生动手操作,把圆沿直线剪开,根据小组成员的多少,分给每位同学。

        [点评]这一细节,教师匠心独具,把全班同学分成了人数不等的小组,分别有一人组、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和五人组,便于学生体验“我得到了其中的几份”。由于小组成员人数不同,得到的份数必然是多元的,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为认识分数的意义做了铺垫。

        在这一环节,我们也看到,由于学生人数不同,有很多的小组不能得到相同的份数,同学们都很谦让,小组长们把多的一份给了其他成员。成功地体现了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相互谦让的美德。

        师:现在我们把这一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5份,你得到了其中的几份?

        生1:我们小组有2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3份。

        生2:我们小组有3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2份。

        生3:我们小组有4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1份。

        生4:我们小组有5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1份。

        生5:我一个人一个小组,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5份。  生6:我们小组有2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2份,梁楠也得到其中的2份,还有一份放在中间,我想如果要平均分的话,我们还需要把这一份再平均分成两份。

        师: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这个我们以后会学到。你真是个爱动脑的孩子!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点评]学生通过小组中的分圆活动,亲身经历了分数产生的过程,理解了分数表示的意义,教师同时引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这一现象,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学习数学描述数学问题的严谨性。

        师:我们把这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5份,你只得到其中的3份,怎么用数来表示呢?(作短暂停留),这个数既要能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5份,又能表示你得到了其中的3份?你能试着设计一下吗?可以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试着设计,小组讨论,显出为难情绪。教师巡视,与学生做情感交流,并不正面回答学生的问题。但讨论很热烈,学生参与面广,思维活跃。

        [点评]这一环节,教师将问题抛给学生,给学生创新的机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引导交流,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生:我们小组感觉很困难,既要表示平均分成了5份,又要表示我得到了其中的3份,把5写在前面就写了“53”,把5写在后面就写成了“35”,与整数一样了。

        学生再次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有学生提出:能不能在中间用一种符号隔开?比如5x3。有学生提出:前后放置不可以,能不能上下放置呢?

        教师适时夸赞:同学们真聪明,爱动脑筋,我们的祖先也和你们一样,做了这样的尝试,并发明了这种新的数:把表示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写在下面,把得到的份数写在上面,并用短横线隔开,35(分数产生了!),由于这个数是在分东西的情况下产生的,就把这样的数叫做分数。读作五分之三。

        课堂顿时沸腾了,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学生不由自主地念着分数:五分之三。

        [点评]分数的产生,从质疑到解惑,水到渠成。

        师: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分数。(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分数,读分数。)这个数表示什么意义呢?师生共同说:35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3份。

        师:你能试着把你手中得到的几份用分数来表示吗?能试着读一读这个分数吗?

        生:我得到了其中的2份,写作:25,读作:五分之二。

        生:我得到了其中的1份,写作:15,读作:五分之一。  生:我得到了其中的5份,写作:55,读作:五分之五。我还发现,我就是得到了一整个圆。

        师:你说的非常好!请同学们想一想,55和一个圆的“1”比一比,谁大谁小?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物或图形,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借助

        图形明白几分之一的含义,能正确地读写几分之一。

        2、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等方法,使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3、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主动探究的欲望,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和每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境,游戏导入。

        用“掌声表示数”的游戏来引入,由老师来说问题,学生把答案拍出来。  课件出示场景:

        (1)把4 个月饼平均分给2 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把2 个月饼平均分给2 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3)把1 个月饼平均分给2 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老师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不能用掌声来表示?”

        同学们就会各抒己见,得出“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半个”的结论。

        老师用课件进行演示,引出“半个月饼怎么用数来表示”这个问题。  接着引入新课,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小学生生性好动,自控能力差,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在以上环节的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分月饼的多媒体演示,创设了有效的问题情境,既将“平均分”的概念自然地体现出来,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例一:教学二分之一,认识四分之一。

        在认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这块月饼怎样分才是平均分成两份呢?接着课件演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大小一样的两块。  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块是它的一半。也就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点击课件:展示一个“平均分”和一个不平均分的月饼)

        【设计意图:通过反例(没有平均分的情况)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进一步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块是它的多少?用分数应该怎么表示呢?(电脑课件动态演示:把月饼平均分成4份。)

        老师小结揭题,规范表述分数意义的语言,并指导写法、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含义。板书:。读作:二分之一

        【设计意图:在以上整个教学环节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辅助学生思维,实现了教法中的由扶到放。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月饼图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仔细观察,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发挥了远教资源的“主导”作用,达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例二:折纸活动。

        折一折:你能折出这张正方形纸的并给它涂上颜色吗?

        展示学生各种折法后问:“除了能折出这些纸的,你还能折出它们的几分之一呢?”(利用实物投影一一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拓宽知识,认识新的分数。利用投影来展示学生的成果,大大的提高了学习的热情。】

        3、完成“做一做”第一题。【加以巩固对几分之一的认识】

        4、例3:大小比较。

        (1)猜一猜:小猴子和小猪在一次吃西瓜的时候,也用到了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它们都想吃的多。小猴子想:“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2。”小猪想:“我肚皮大,吃的多,要吃这个西瓜的1/4。”它们俩谁吃的多?为什么?

        (2)以四人为一组进行“谁吃得多”的讨论。

        (3)出示比较、、的大小,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归纳: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一份就越少。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利用远程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小猪小猴的可爱形象很容易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吃西瓜的图片演示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非常直观地将分数的大小比较展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发展了数学思考。】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本节课的练习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题、发展题、开放题。练习的难度逐步提高,让学生做题时都要动脑想一想。这样的练习设计体现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四)课堂总结

        从今天的学习中,你认识了什么?还知道了什么?

        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整节课的设计紧扣新课改的理念,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达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备学生、备生活、备课本。在这堂课中,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将学生的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同时又从生活实践中抽取出新的数学知识,即现实生活中存在有大量的数学问题。从主题图出发,挖掘数学知识中的趣味因素,编制成一则“我说你拍”的游戏,寓教与乐,在愉悦的氛围中唤醒学生对“平均分”含义的感悟,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分月饼的问题又抽象出新的数学知识——初步认识分数。

        2、重视学生学的过程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学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学生用长方形纸折出1/2,并请学生介绍他的折法,以及为什么是1/2,对分数表象的建立做了很好的巩固。接着又让学生在1/2的基础上折出1/4,发现出多种折法,并要求学生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后展示给大家看。由此可见,既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整个课堂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提出他们的发现,再自主探索。如:在认识1/2的基础上巧妙地引1/3,虽是有意安排但却含而不露,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也不包办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过程,使学生在思考中自行探索分数的含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我还注意到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教学中重点突出,难点巧破

        建立分数表象的关键是1/2的认识,我除了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方法外,在分数的写法上也下足了工夫,教师展示写,请教学生写,学生书空写,使学生在学会书写的同时,对分数的意义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在教学中我还始终抓住“平均分”,通过折一折中的故意刁难,判断中的比较辨析,还有学生叙述上的严格要求,使学生明白没有平均分就没有分数。

        5、教学既面向全体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全面发展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能力发展、思想品德及个性心理品质养成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同时,由于学生的个性素质存在差异,教学中,教师也尊重了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要求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水平。在本节课中,教师既解决了后进生学习难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上的自卑心理。如他们也都能用纸折出1/2、1/4、这样的分数来,从而建立起分数概念的表象,初步理解分数概念的含义,树立起学习上的自信心,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也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在最后的练习中会变的你,学生能针对不同的整体判断出自己所表示的几分之一等。这样既防止他们产生自满情绪,又让他们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在完成这种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对于我本人来说虽追寻尽善尽美,但还是会有美中不足。今天也是我学习的一次机会,还恳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让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努力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成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动手实践,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对分数的直观认识,也领悟到了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本课开始就创设了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分苹果”,分物品是学生生活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就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再现生活中“分苹果”的场景,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了“平均分”,为下面教学几分之一的意义作了铺垫,同时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要学习分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提供了探究的材料和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如:在认识几分之一时,让学生折出一张正方形的 ,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本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实现了教材的重组。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后,教师并没有急着让学生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而是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分数的读写法。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P91-P93。

        教学目标:

        1. 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

        2. 在想一想、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4.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讲述: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看来同学们都有分东西的经历,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帮我分分东西。请看大屏幕。

        1. (课件出示6个苹果和3个盘子)从屏幕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难能解答?你是怎样分的?我们把这种称为什么分法?

        2. (课件出示4个苹果和2个盘子)师:4个苹果平均分装在2个盘子里,每盘装几个?用击掌的方法告诉老师好不好?

        师:预备——开始 生:(拍手击掌)

        3. (出示1个苹果和2个盘子)

        师:把1个苹果平均装在2个盘子里,每盘装几个?

        师:预备——开始 (教师应观察学生的表情,灵活处理)  师:怎么不拍了?

        生1:半个。

        师: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

        生2:不能。

        师:那么,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分数。

        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二分之一( )  1.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电脑博士是怎样分的?(平均分)。

        师: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了——(生:2份)

        师:这样的一分也就是——(生:一半),这样的一半怎样表示呢?

        (生: )

        师:两个半块苹果,哪一半是 ,是谁的 ?

        师: 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师:想一想,还有什么可以用 表示?(教师强调:只有平均分,每份才是它的二分之一。)

        2. 大家弄清了“ ”的'意义,怎样写?怎么读呢?

        教师边示范边解读:“——”表示平均分,叫分数线,“2”表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表示总份数,叫分母,“1”表示任取其中的1份叫分子,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

        3. 动手操作。

        (1)从小组组长那儿领取不同的图形,试着折出它的 ,并用斜线画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拿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的 的?哪部分是这个图形的 ?

        (3)汇报成果。

        (4)你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在这个环节设计“折一折”,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二)发现分数

        刚才,小精灵悄悄的给我提了一个建议,让我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利用手中的材料,发现一个新的分数。(把学生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让学生把发现的分数写下来)

        (1)展示作品。

        (2)交流成果:这个分数,你是怎么发现的?(与众不同的折法,教师不仅要给予鼓励,还可以用学生的名字命名为“__折法”。)

        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任取其中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创新动力,在动手实践、交流讨论中探究新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 P93做一做:

        (1)填一填。

        (2)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2. P96 2:

        (1)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为什么?

        (2)你在操作过程中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既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3. 拓展与延伸:

        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其实,只要你留心,生活中处处有分数。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好吗?

        [设计意图: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伴随着学生情感参与的开放题“找身边的分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激起思维高潮,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四、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

        [课后反思]

        一、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我是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进行设计的。在引入新课时,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分苹果”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________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在新课学习完后,又鼓励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分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小组合作,交流思考。

        本节课中,我注意激励学生动手思考,把思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相结合,手脑并用,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取新知。  三、动手操作,勇于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在现实情境中“做”数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脑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节课我最大的体验是:学习内容贴近了学生生活,学习材料便于学生操作,学习活动过程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点评]

        本节课比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创造性运用教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情景感知“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再有目的地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要求折出不同图形的 ,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活动的情境,提供了探究的材料,真正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后面设计的巩固练习,再次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的产生离不开平均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 的意思。

        2.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使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分数的直观认识,也领悟到了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3. 本节课,既有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交流,也有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既动手、动口,又动脑,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的理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91、9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比较、判断等能力。

        3.促进学生提高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教具准备:

        月饼实物图、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诱趣激学  导语:“同学们,孙老师早就知道我们学校的学生个个聪明机智,反应很快。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个小比赛:比比谁的手势快。”(听问题出手势。)

        师说问题。

        1.有6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块?手势表示。

        2.把两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又分几块呢?手势表示。

        3.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多少呢?手势表示。

        [第3个问题学生可能知道,但在用手势表示时可能不知所措。]  引导:我看到大家的手势有点乱,有的同学可能知道,但不能用手式表示出来,是不是这样呀?好,别急,先用语言告诉我每人分多少?

        生: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到这块月饼的一半。

        [如果学生表述不清楚,教师进行引导]

        板书:一块月饼 一半

        引导:那我们先来看看这块月饼的一半是怎么得来的?

        课件演示:将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

        问:是这样分吧?谁能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分的,得到的是这块月饼的一半呢?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关键是认识“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引导:把这块月饼平均分,也就是使分得的两块大小相等,这样就得到这块月饼的一半。那这块月饼的一半还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

        学生会回答:不能。

        引导:像这样的“一半”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表示了,这就是刚才同学们不能用手式表示的原因。有谁知道这个数怎么表示吗?

        学生能答出:二分之一。

        板书:二分之一。

        引导:二分之一,用数字可以怎样写呢?老师在黑板上写,看和你想得一样吗?  教师板演。

        问:谁看清了老师是怎样写的?指导学生书写,适当指导。

        引导:知道这是什么数吗?(生:分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情境教学,在复习“平均分”的基础上,从每份是整数过渡到每份不是整数,自然引出分数。前两个问题是为了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后一个问题对学生发出了挑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所以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物体的“一半”。]

        二、凸现主体,顺思导学

        1.认识图形的。

        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表示。(出示一个圆形)老师这有一个圆形,谁能表示出它的呢?

        指名尝试,用阴影表示其中的,并写在圆上。

        引导这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得到圆的的,加深学生的认识。  2.创造图形的。

        引导:在同学们的桌上有一个长方形,请你想办法表示出它的。

        学生自主尝试。

        指名汇报、展示不同的折法,强化认识。

        引导:同学们想一想,虽然我们折的方法不同,得到的每一份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能用表示呢?

        重点理解: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

        问:在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过程中,有一个词是很重要的,谁听出来了?

        随学生回答重点标注“平均分”。

        问:为什么这个词最重要呢?说说你的想法。

        重点强调:只有平均分才能得到分数。

        3.判断:下面图形中涂色部分用表示对吗?

        注重学生说理的指导。

        [设计意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顺应学生的思维,回味并理解的意思,进而引导学生由对具体月饼的认知过渡到对图形的的认知,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这样安排既遵从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也适合儿童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把知识的教学以恰当的活动形式作为载体,形象直观,一举多得。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习新知,在学习新知中锻炼了能力。以游戏自创的形式折出不同形状图形的,建立的表象。巩固了对所学分数的进一步认识,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

        三、迁移类推,引导探学

        1.认识。

        引导:刚才把一个月饼、一个圆平均分成了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出示一个圆,通过对折平均分成4份,贴到黑板上)像这样,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给其中一份涂色)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呢?

        学生能答出。

        指导学生叙述完整: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板书:四分之一。)  问:写成数字形式谁会写?(指名板书。)

        问:谁能上来指一指哪里也是这个圆的呢?(学生上前指。)

        2.探究。

        引导:同学们现在又认识了,如果让你们自己表示出一个图形的,能不能做到?老师有两个要求,一是从纸袋中任选一种图形,表示出它的;二是折完后可以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学生先独立思考,之后在小组交流。

        指名代表小组汇报、展示。

        重点理解:只要是把图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迁移类推。应用刚才的得来,推导得到。这一环节可以说教师顺思而导,学生顺思而学,既引导学生学会“思”,再顺着学生的“思”进行指导、点拨,让学生的“思”得到升华和提高,从而使知识得以解决。通过学生的“思”而发挥学生的学,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只靠观察和思考是不够的,往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来领会书本上的概念、公式、意义和法则。学生的实践操作安排,其最大的特点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手脑并用的活动中去,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广阔空间,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本环节中,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让他们的创造性尽可能地发挥出来。]

        四、自主探究,应用促学

        1.判断分数。

        师:(指黑板上的分数)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那你们能不能判断下图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如果能是多少?

        2.写分数。

        下图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3.看分数涂色。

        4.找分数。

        同学们不仅认识了分数,还会判断分数。现在我们去游乐园,看看在那里能不能找到分数。(课件出示主体图,指明学说,其他学生评判。)

        你还能再说出这样的一个分数吗?

        5.创分数。

        引导:拿出长方形纸,先想一想你能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然后试一试。

        6.动脑筋。图中的各涂色部分分别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情况。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信息为主要内容。练习形式由简到难,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生活性、研究型和参与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尽量让学生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五、全课总结,疏理评学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通过这节课,疏理一下自己在知识、能力方面都有哪些提高。

        [设计意图:总结部分好比一幕话剧的结尾,其意义与序幕、高潮一样,画龙点睛更是丝毫不能忽视。让学生疏理一下在知识、能力方面有哪些提高和收获。把课堂内容和课堂总结融为一体,使课堂的开始引人入胜,总结扣人心弦,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协调完美。]《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结合直观图形,初步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通过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对“平均分”及分子、分母含义的充分感知和体验,为进一步认识分数积累感性经验。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出示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

        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秋天已经到了我们大家的身边了。(课件出示场景图)在这丰收的季节里,小明和小丽这一对好朋友相约来到郊外进行野餐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准备了那些好吃的食品?

        2、引导学生把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平均分。

        (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教师板书:2)

        (2)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瓶?

        (学生继续用手势表示,1教师板书:1)  (3)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学生用手势表示发生了困难,由此引出分数,揭示课题)

        二、展开

        (一)认识1/2  1、讨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应该怎样分?(课件演示,突出每一份同样多。)

        2、思考: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一半,它就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引出“二分之一”)

        3、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

        4、讨论:右面的这一份能不能用1/2来表示?为什么?

        5、得出结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让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6拓展:你还能把什么物体平均分,表示出它的1/2?

        (1)请学生从老师课前提供的学具中任选一种,分一分,表示出它的1/2。

        (2)自己想一个物品,说一说怎样可以得到它的1/2。

        (二)认识几分之一

        1、启发:刚才,我们一起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那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3份、4份、5份,……又应该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呢?(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四幅图。)

        2、小组里议一议: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应该是它的几分之几?

        3、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

        5、拓展:请学生自选一样物品,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6、辨析:有几个小朋友是这样表示1/4的,对不对?为什么?(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的四幅图,让学生看图议一议,再作出判断并说明道理。)

        (三)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1、观察比较: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1/2、1/3、1/6、1/8、……,它们都是分数。观察这些数,它们都由几部分组成?

        2、结合具体的例子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让学生举例说一说。  (四)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1、猜一猜:有两块同样大的月饼(课件出示两个圆),小明吃了其中一块的1/2,小丽吃了另一块的1/4,谁吃的多?(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议一议,说一说道理。)

        2、交流猜的结果,借助图形验证猜测。

        3、继续猜一猜:有三块同样的巧克力,三个小朋友分别吃了一块巧克力的一部分,大约是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一?(课件出示三个长方形,用阴影表示吃了的部分,分别占1/3、1/6、1/8,但先不画出等分线,等学生猜对以后再画上。)

        4、比一比: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应用

        1、介绍生活中的分数: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与分数有关。(出示路牌、外国国旗等,让学生说一说上面隐含的“分数”)

        2、观察黑板报(“想想做做”第六题中的图):说说这些栏目分别大约是这块黑板的几分之一?(黄色部分占几分之一结果应是开放的)

        3、向课外延伸: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做一个用心的人,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分数!(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观察、交流。)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明确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

        2、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3、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增进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分数的基本意义

        2、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学习分数的重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圆形纸片。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开始写数学周记了,今天老师带来了,小明写的一篇周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中秋节

        中秋节,我们一家四口人在一起赏月吃月饼,有8个月饼我们平均每人分几个月饼呢?(2个)其中有一个水果馅的月饼我和哥哥都想吃,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个吗?……半个该怎么写呢?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入手,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同时注意到以情激趣,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①学生独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

        ②交流:说说每种表示方法的含义(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

        同学们,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月饼的一半,说明你们很有办法。不过,我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科学、更简便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用这个数1/2来表示。

        1、认识1/2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整个月饼的多少?(一半)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说法,用数学语言来说,是整个月饼的1/2。(板书:1/2 )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1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个数。(生读)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 ?,(指另一块)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多少呢? (也是 1/2)

        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把刚才分饼的过程说完整?(刚开始学生说不完整,老师不急于下结论,多让几个学生说。最后概括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出示这句话。)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字词很重要?(平均)课件灵活展示:

        ①、讨论平均分。说说为什么重要?多媒体演示不平均分的圆(也可让学生各自拿出圆片演示)。如果像这样分,每一块能不能用1/2表示?(不能)可见这里能不能漏掉“平均分”三个字?

        (全班同学自由读表示1/2意思的这句话,要求重要字词重读。)

        2、折1/2

        学生用圆形纸片折1/2

        3、 判断:下面图形的上色部分,哪些能用1/2表示。

        4、认识1/4

        回顾周记:小明和哥哥分一个水果馅月饼,分完之后又想到了爸爸妈妈也能吃到这个水果馅的月饼,那应该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几份呢?(4份)那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月饼的几分之一。(1/4)  5、想一想:如何折出一个圆形的1/4?并上色。

        (1)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折纸,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2)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小组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或贴在黑板上),说一说各自的折法。

        6、学生自由创造更多的几分之一

        小结:像1/2、1/4、1/5、1/8这样的数就是我们今天所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给学生较大的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操作整理,涂一涂与折一折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1~ 2题

        【这一部分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达到学以致用。】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高兴吗?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你都学到了什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分数与我们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体会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和主要内容:

        本片提供了一个学生在户外野餐、游戏的情景图,图中的许多素材可用分数表示。本片既可以作为分数的引入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描述图中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的事实,引出分数的概念;也可以在学生了解了分数的意义以后,通过让学生用分数描述图意,来巩固分数的认识。

        教学建议:  1、出示本片,让学生描述图上的情景。

        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东西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怎样用一个数来表示,引出分数的概念(如,月饼平均分成了几份等)。

        3、等学生了解了分数的意义以后,可再出示本片,让学生用分数对图中的其他素材进行描述,巩固分数的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7

        【教学理念】

        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基于课程标准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索性学习的理念,建立以“课上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为引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作为本单元第一课时的《认识几分之一》是打开分数知识大门的钥匙。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理解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2、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觉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

        【学习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难点:能正确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手工纸、直尺。

        学具:几张正方形手工纸、彩笔、直尺。

        【说教法】

        “能运用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是课程标准对“数与代数”第一学段内容的要求。本节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找一找、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以直观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辅以小组合作学习,面向全体学生,并给他们留出充分观察、比较、演绎、思考的时间,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

        【说学法】

        “知识的获得是主体在活动中主动的意义建构”,引导学生做到“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不但学会,而且会学。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时利用学生熟悉的分物品,引出分数。两个月饼分一半给一位同学,得到了一个月饼;再将剩下的一个月饼分一半给第二位同学,他得到了半个月饼;接着分下去,第三位同学得到了半个月饼的半个……半个、半个的半个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类新的数——分数【板书】

        环节二:合作探究,展开新课

        1、课件出示例1。使学生理解一人一半也就是每人分得月饼

        的二分之一,指导读写1/2,突出重点。

        2、课件演示“平均分”,强调“平均分”是理解分数的基础。

        3、小组合作探究1/2中的2和1所表示的含义,引导学生正

        确理解1/2的含义,突破难点,也为后续学习分数各部分名称做好准备。

        4、比较类推。课件出示被平均分成4份的月饼,让学生通过

        类推的方法,学习认识1/4。

        5、给出分数概念。

        环节三:动手操作,交流实践

        1、出示例2: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并涂上颜色。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动手操作,鼓励多种折法,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培养交流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2、展示交流。将学生作品在讲台上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折出的分数所表示的含义,强调平均分,规范学生语言。

        3、知识迁移,巩固提高。出示表示1/3、1/8的教具,让学生认读并练习书写几分之一,突破重点;逐一说出1/2、1/3、1/4、1/8等分数所表示的含义,突破难点。

        4、小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今天我们认识了分数中的几分之一。

        【板书】认识几分之一

        环节四: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课本93页做一做第一题。  2、课本93页练习22第一题。

        3、课本93页练习22第二题。

        4、拓展提高。

        环节五:全课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提出疑问。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分数

        以上是我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设想,不足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动手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中、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用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初步概念

        教具准备:饼干实物、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体验:

        (1)把4块饼干,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2块。用整数“2”表示。

        (2)把2块饼干,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1块。用整数“1”表示。  2、感悟:“平均分”就是分得每一份都同样多。

        3、置疑:把1块饼干,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半块。

        4、思考:“一半”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用分数1/2

        5、引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6、、读、写1/2。

        二、突出主体,顺思导学

        1、认识图形的1/2。

        用折一折,涂一涂的办法找出长方形纸的1/2。

        展示学生作品,并说出自己找1/2的方法。

        归纳:同样一个长方形,找出它的1/2有不同的折法,都是为了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2。

        2、强调平均分(出示判断题)

        只要把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三、迁移类推,引导探究

        1、问题:如果我们要找到这张长方形纸的1/4,必须要把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几份?(4份)

        2、实践:用折一折,涂一涂的办法,找到长方形纸的1/4,并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3、发现:只要是把图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4、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几分之一。

        四、自主探究,应用促学

        1、写分数。下图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书上93做一做1)

        2、看分数涂色。(书上96练习二十二1)

        3、判断分数。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书上96练习二十二2)

        4.拓展提高,创新分数。学生折出自己喜欢的分数几分之一。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生活画面,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2、“读一读、看一看”生活中用到分数的句子。

        3、分数在我们生活当中到处都有,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寻找生活中的分数,下节课我们再来分享一下!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总结)

        1、要得到一个分数,必须平均分.

        2、把一个物体(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3、分数的写法、读法及各部分的意义  4、折正方形、长方形纸的、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在生活中理解分数的具体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描述选定事物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

        3、情感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分数,会用分数描述事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呢?(赏月、吃月饼)同学们爱吃月饼吗?(爱)

        师:这里有2块月饼,怎样分给两个小朋友才公平呢?(课件)  生:一人分1块,这样才公平。

        师:数学上把“公平、一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现在月饼只有一块(课件),还能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吗?

        生:能。(师板书: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师:每人分得多少呢?(半块);半块用哪个数表示呢?用我们学过的数能不能表示出来呢?(不能。学生猜测1/2;学生猜不出来就揭晓谜底。)师:对!就是1/2,(课件出示1/2),谁知道1/2是个什么数?

        生:分数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初步认识这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经历由整数到分数的过程,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循循渐进,让学生知道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

        1、认识分数1/2:

        师:谁能结合刚才分月饼的过程说一说1/2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板书: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师指另一份月饼)那这一份呢?(让学生明白另一份也是这个月饼的1/2)

        师:1/2怎么写呢?(先写一短横—,表示平均分;再写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两份;最后写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1/2怎么读呢?(生读一遍,再用文字书写一遍。)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1/2”的含义,同时学会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2、理解分数1/2:

        (1)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

        师:大家想想,半块月饼可以是1/2,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是这样分的?

        生:苹果、蛋糕……(用生活中的事物描述1/2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2)实际动手操作

        师:其实,我们的长方形、圆形纸片上也都藏着1/2,想不想把它找来?(课件:先对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

        生: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师:巡视指导)

        师:追问,这些图形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表示出1/2?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发展自己,进一步认识1/2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

        3、通过1/2,认识1/4

        小组活动: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1/4并涂一涂。

        师:小组先讨论一下不同的折法,然后再动手,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又多又好。

        小组合作与交流,并自愿将作品展示给全班欣赏。

        师:追问:这些图形都相同,折法不同,为什么每份都能用1/4来表示?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理解1/2的基础上,自然的掌握1/4的含义,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明确分数的含义。】

        4、读写分数

        师:同学们,像我们刚才认识的1/2,1/4······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仔细地观察,看看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几分之一?

        生:······

        师:我们认识了这些分数,我们再来写写这些分数。

        (先写一短横,它叫做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分数线下面的数,我们把它叫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最后写分数线上面的数,我们把它叫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

        [设计意图:实现教材的重组,在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后,学习分数的读写法,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能准确地运用分数了吗?让我们一起试试。

        1、下面的图画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国旗/巧克力

        2、猜一猜线段的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多方面的练习,可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激起思考高潮,使学生获得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

        师:我们这样分下去能把分数说完吗?

        生:不能。

        师:对,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分数。

        【板书】

        平均分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子

        分数线  2分母

        【课后反思】

        一、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注意激励学生动手思考,将操作与思考相结合。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取新知。

        三、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动脑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p53—55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1、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具学具准备:

        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若干,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李老师今天想知道你们最喜欢吃什么?

        那你们知道兔子喜欢吃什么吗?小猫喜欢吃什么呢 ?

        生:兔子喜欢吃萝卜,小猫喜欢吃鱼  师:今天李老师带来了小兔子和小猫最爱吃的食物,请看(投影仪出示)并想一想:

        (1)4个萝卜,怎样分给两只兔子才公平?  (2)2条鱼, 怎样分给两只猫才公平?

        生:平均分才公平,只有平均分,他们的个数才相同。

        师:动画显示平均分的过程。

        师:两只兔子和两只猫都很满意的得到了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李老师今天也给我们的俩个班长带来了一块好吃的饼,请看李老师是怎样分的,你有什么看法?(投影出示一块大,一块小)

        生1:不公平。生2:老师偏心女生。

        师:那你认为老师怎样分才公平呢?

        生:从中间分,一人一半

        生:平均分成两份,两人要一样多才行。

        师 :老师听取你们的意见,把这块饼平均分成两份。(投影仪动画显示分饼的过程)

        师:小兔和小猫得到的食物个数使用我们学过的整数表示,现在他们每人分到了一半,怎样表示?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3、用各种方式表示一半或半个。

        4、引入1/2。

        同学们,用了这么多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示了一半,真不错,有的说用0。5表示。有的说就用纸折,然后涂色。还有的说用二分之一表示,其实,一半的表示方式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就是刚才李老师听到有个同学说用二分之一表示。

        像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板书: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1/2

        师:谁来说说1/2表示什么?

        师把意义说完整:(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让不同的学生说分数的意义。

        2、折一折 ,并涂色

        师:拿出你喜欢的形状,折出这个形状的1/2,并涂色。同桌两人说一说,你这个1/2表示什么?

        生:有的用长方形纸、有的用正方形纸、有的用圆形、还有的用蝴蝶、金鱼等等。(同桌说意义,然后全班交流)

        3、涂一涂,说意义

        a 要分别涂出他们的1/2,你认为首先应该怎样做?

        b 其中六边形、圆、和正方形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c 利用投影进行交流,每一个1/2分别表示什么?  2、拿一张正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1/4,并涂色

        (展示学生不同的折法)

        3、,认识1/4、2/4、3/4、4/4。

        (1)拿出一张正方形纸,用你喜欢的方法,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

        (2)涂一涂。P54

        a 将其中的一份涂喜欢的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1/4,其余部分是这张纸的( )。

        b 将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 )。

        c 将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涂了这张纸的( ),还有这张纸的( )没涂颜色

        d 如果将所有的4份都涂上颜色,那么就涂了整个正方形纸片的( )。

        同学们,通过以上操作,你能说出1/4、2/4、3/4、4/4表示的具体意义吗?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用分数表示,你能不能再举几个例子?

        师: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像1/4、2/4、3/4 3/5 2/8的数都是分数)

        4、学习分数各部分名称和分数的读、写。

        (1) 你发现一个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

        (2) 你知道各部分分别叫什么吗?一个分数应该怎么读?

        (3)你认为分数该怎样写?为什么?

        (4)由3/4读作四分之三,你认为3/4表示什么意思1/4、2/4、4/4呢?

        (5)想一想,分数和什么分法有关系?

        三、尝试运用

        (1) 看图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投影仪出示)

        a 读出每一个分数。

        b 写出每一个分数(注意,先居中写出分数线,再写分母,后写分子)

        c 说出每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含义  如:1/3表示把一段绳子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根绳子的1/3。

        (2) 判断那些图形的阴影部分可以用1/2表示,是的画勾,错的打叉,并说出原因。

        (三)巩固与应用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图见55页第1题)

        (1)独立写出各图中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巡示指导分数的写法。

        (2)指名读出各分数

        (3)组内说一说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图见58页第2题)

        (1)各分数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2)你为什么这样涂?

        3、判断: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各图的阴影部分对吗?(图见58页第3题)

        (1)独立判断。

        (2)交流判断的理由。

        (3)分数的产生和哪一种分法有关系?

        4 、我来涂,你来说是几分之几(分数的意义)

        5、拓展题:涂色部分占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投影出示)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并学会了有关分数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分数和什么分法有关系?读分数和写分数的顺序有什么区别?一个分数它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1—9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和分数的意义,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和分数的意义,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课件、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设计分析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话说西天路上,唐僧师徒不光要忙着降妖除魔,还忙着研究数学问题呢,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

        有一天,师父把四个桃子给悟空和八戒当晚饭,悟空说:“师父,八戒每次都多吃,这次请您给我们分吧,一定要公平。”同学们你们说一说,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

        课件出示:4个桃子分给两个人,怎样分才公平,每人分几个?

        2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分几个?

        1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分几个?  分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在第一次接触时难免会有些陌生,心情会有些紧张。而且前面又没有相关的知识为这个单元做铺垫,所以在上课新课之前我用学生非常熟悉的、非常喜欢的西游记中的人物来创设一个学习情境。情境的创设有三个目的:一、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不知不觉的进入新课;二、通过这个情境引入我们这节课中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平均分”;三、在平均分的过程中产生冲突:当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时,每人半个,那半个桃子在数学中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认识二分之一

        (1)课件演示: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桃子的二分之一。

        (2) 一边回忆分桃子的过程,一边对应出示分数线、分子、分母和完整的分数二分之一。象二分之一这样的数我们把他叫做分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3)另一半用什么表示呢?

        两个二分之一一样大吗?

        为什么呢?

        2、认识三分之一:

        (1)这时沙和尚也来了,他也想吃桃子,那这一个桃子分给三兄弟该怎样分呢?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课件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用三分之一来表示。3个三分几之一合起来就是1

        3、完成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4、认识四分之一

        (1)四分之一你能折吗?学生独立折。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汇报交流。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5、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用折一折的方法创造出一个新的分数吗,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

        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也不表态 )

        (3)故事:  猪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于是派孙悟空去找。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 二分之一。” 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点,听了高兴极了,说:“我可要吃四分之一。”学生这时候就议论纷纷了,到底谁吃的多呢?这下大部分同学认为孙悟空吃的多,因为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认为猪八戒吃得多。

        课件演示:分西瓜(通过直观演示:大家一致认为四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并且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每一份就小了。)

        (4)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5)做一做第2题,打手势。

        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所以在认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时,通过课件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意义。

        通过对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初步认识,学生对分数已有了一些模糊的认识,学生在这时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是最强的。在这个时候设计一个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环节,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折一折、说一说、想一想更深刻的认识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产生的过程。

        在学生折了四分之一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折一折和方法产生更多的分数,在产生新分数的过程中对分数物意义进行渗透和拓展。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你觉得哪个分数最大?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经验很容易得到分母大的分数大。教师在这时不急于下结论,故意给学生一个伏笔。

        学生在这时注意力已经不太集中了,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会有些疲劳。这时我又用了西游记中的两个学生最喜欢的角色来解决本节课中的第二个难点。通过孙悟空和猪八戒二个吃西瓜的故事并用课件展示实物图让学生直观理解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也就是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越小,分数越大的道理。

        在把学生创造出来的分数任意的挑出来让学生进行比较,巩固比较方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题,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二第2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判断方法。  3、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二第3题,独立完成,汇报结果,并说说比较的方法。

        4、拓展运用。

        填一填,课件展示。

        把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和拓展。通过看图、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比较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方法。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说说什么?

        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一次梳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分数的概念是在整数的基础上扩展的,是从实际生产、生活和学习实践应运而生的,是从平均后不能用以前的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时产生的。教材的显示也非常突出 “平均分”这一中心概念。平均分是产生分数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教学时应当充分强调和重点突破。从设计意图来看,教材非常强调“数形结合”,学生初学分数,思维的支撑点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因此在教学时应当珍惜图形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其效应,在教学时应当从直观入手,通过学生对具体的分析、直观的事和物的分析,来抽象出分数的概念。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学会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在完成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后,我再次回想我和教学过程,体会很多。现就我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一、创高情境,制造冲突,引入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人教新课标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与反思

        分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在第一次接触时难免会有些陌生,心情会有些紧张。而且前面又没有相关的知识为这个单元做铺垫,所以在上课新课之前我用学生非常熟悉的、非常喜欢的西游记中的人物来创设一个学习情境。情境的创设有三个目的:一、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不知不觉的进入新课;二、通过这个情境引入我们这节课中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平均分”;三、在平均分的过程中产生冲突:当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时,每人半个,那半个桃子在数学中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认为1/32比1/8大,于是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4.纸上折了1/4后,谁还能折出其它分子是1的分数,学生动手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分数。当问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就更愿意比了。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平上。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将知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课件演示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当回过头来再比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都笑了。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学生已经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认识。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在试讲时,前面理解分数的意义时,我反复强调“平均分”,学生也意识到这个“平均分”的重要性,在前面的语言表述中也不忘加上“平均分”三个字。但在后面的判断对错时,有一个三角形,不是平均分的,也用三分之一来表示,好多孩子都认为是对的。我问一个学生是怎样想的。孩子说是把这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了三份,其中的一份就用三分之一来表示。我马到成上明白了,学生只是把平均分当做一个词来用,并没有在实际的情境用实际理解。我再次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原来,我只顾着强调“平均分”,并没有回过头来再让学生比较每一个三分之一是不是一样大了。再次教学时,我先说三分之一的意义,再说还有哪些部分也能用三分之一来表示,再回过头来问:每一个三分之一都一样大吗?为什么?学生就会说:是,因为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三份。通过这样的调整后,学生再判断对错时,只有个别学生出错了。由此可见,教学还是要多想、多实践、多反思、多总结。

        还有就是从整体上认识分数,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过高,在折分数操作时是否需要及时的比较等等,这些地方也是需要我们在教学时反复琢磨的。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分数。

        3、在动手操作、小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水彩笔、圆片

        1、长、正方形纸各

        2、2种花瓶作业题单

        一、创设游戏活动,引入新课。

        1、感受分数的产生——数不够用了

        师:同学们,生活中你们分过东西吗?现在,来帮老师分一分,好吗?

        师:(多媒体出示)看,这是4个苹果,把这4个苹果,分给2个同学,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几个苹果?(2个)

        师: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几个?(1个)

        师:现在只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几个?(半个)或(二分之一)。

        2、自主探究一半的表示方法。

        师:对,半个。半个苹果是什么样的,怎么分?谁能说一说。

        师:不好说,是吧!你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示“一半”呢?想一想,你可以画画、折纸等,试一试。

        (教师巡视。学生可能折纸、也可能写字(中)、还有可能直接写二分之一)。

        师:谁来说说你心中的一半是怎么表示的?(学生汇报时解释每种表示方法的含义及时贴黑板。)

        3、在比较中感受用分数表示的好处。  师:好样的,学习数学就要善于去理解和创造。

        师:如果把这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多少?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每个同学分的。你可以折纸、画画、也可以用像这样的数来表示。开始。

        师:(集体汇报)折纸的同学举手,画画的同学举手,用数表示的同学举手。

        师:把这个苹果平均分给10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多少?你准备怎么表示每个同学分到的苹果?集体汇报。

        师:把这个苹果平均分给班上的63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多少?你准备怎么表示每个同学分到的苹果?(举手回答)  师:还折纸、画画吗?为什么都选择用数来表示?(用数方便)

        二、自主探索,认识“几分之一”

        1、认识“”

        师小结:看来,用这个数(板书)来表示半个苹果比较方便。知道这是什么数吗?你在哪儿见过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师:(用多媒体配合讲解突出“”的含义)像刚才,我们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苹果的。(课件出示这句话,让生读一读。)

        师:另一份是多少呢?你怎样想的?  师:看,把这个苹果从这里分开,其中一份是这个苹果的吗?为什么?

        师:看来,要得到这个苹果的,必须怎样分?再读一读。

        2、涂“”,进一步理解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知道了“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苹果的”,你能涂出这些图形的吗?想一想,怎样分?平均分成几份?涂几份?拿出题单,做第1题,带上思考去行动。(师巡视,发现涂对的同学)

        师随意指一个图:这个表示什么?为什么都用表示?

        师小结:看来,无论物体的大小、形状如何,只要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都可以用来表示。

        3、折一折,拓展几分之一的认识

        师:你还能说几个像这样的分数吗?

        生:、、……(板书)

        师:你能利用信封中的纸片折出这些分数吗?选一个分数,折一折,涂出它的几分之一,然后和同桌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师巡视)

        师:哪位同学把自己折出的分数介绍给大家?

        生1:我折的是,我是这样折的,先把正方纸对折,再对折,涂出其中的1份,就是个正方形。……

        师:真能干,折出了这么多几分之一,能看图写几分之一吗?(屏幕出示题)

        师:怎样看出来的?

        师:要看出几分之一,关键看什么?(图形被平均分成了几份)

        3小结:通过折一折,涂一涂,我们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三、认识几分之几,进一步感受分数的意义。

        1、认识四分之二。

        师:(指着刚才一个学生用正方形纸折的)这个同学用正方形纸折出了四分之一,你能在这张纸上发现新的分数吗?  师:你来说说你发现的新分数。

        (生:刚才这个同学给其中的1份涂上色,表示了其中的,我给其中的两份涂上色,取了其中的两份,因此,我想能不能用来表示呢?)

        师:这个同学说到给其中的两份涂上色,也就是涂了两个四分之一,他想到用四分之二表示。你们认为这个同学的发现怎样?(生评)

        师:我也同意他们的发现。你们真是一个小小发现家,发现了这个分数,像这个同学的学习就是一种创新性学习,老师向你们表示祝贺。那表示的是什么,你能结合折纸和涂色的过程说一说吗?

        生:表示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两份,就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二。  2、涂一涂,认识几分之几。

        师:其它同学能从刚才的折纸中发现什么分数吗?如果你发现了,把它给涂出来!

        (学生独立操作)

        师:把你发现的分数在小组内交流交流,说说你发现分数的意义。(学生交流)

        师:想把你的发现展示给全班同学吗?谁来?

        生1:我发现了,它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四份,取了其中的三份,就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三。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P91、P92、P93,例1、例2、例3。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经历几分之一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准备:正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圆形纸片、彩笔、多媒体平台、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1.复习“平均分”概念,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把4个月饼,分给两同学,怎样才能分得公平、合理呢?(平均分)

        那么每人分得几个呢?

        2个月饼,平均分给两同学,每人分得几个呢?

        2.引出分数

        1个月饼,平均分给两同学,每人分到多少呢?

        “半个”能不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呢?谁知道?

        揭示课题:其实,象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若生说出1/2,则直接揭示课题;若生不能说,师则介绍说:一半可以用这样“1/2”的数表示,象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认识二分之一

        1.经历二分之一的产生(示课件)

        (1)(课件演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一半正好是两份中的一份,这一份我们就说它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师边说边指图)

        提问:左边一份是这个月饼的1/2,右边一份呢?

        小结:也就是说,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1/2。

        (2)一起读一读。师:如果把这句话藏起来,你还能像刚才这样说说吗?先让生默看一遍,然后课件隐去这句话。谁能说?指名说。(同时教师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1/2。)

        (3)学写“1/2”。(二分之一的书写顺序及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1/2怎么写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先写一短横线,表示把一个饼平均分。  然后在短横线下写“2”,这个2表示什么呀?(表示把这个饼平均分成2份。)

        最后在短横线上写1,表示----取其中的一份.

        (板书1/2)读作二分之一。一起读,再读一次:二分之一。

        伸出食指跟老师写一遍: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写平均分的份数,最后写表示其中的份数。再来一遍:1/2。

        (4)折一折,用长方形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

        ○1认识了饼的1/2,(师出示长方形纸片)那这个长方形的1/2又该怎样表示呢?

        请听要求:先折一折,然后把它的1/2涂上颜色。拿出长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  (学生操作、交流:折好的同学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折的?哪部分是长方形的1/2?)

        ○2汇报:你是怎么折的?哪部分是长方形的1/2?谁来介绍。

        学生汇报:(同时贴在黑板上)(预设:有3种)

        ○3提问:同样的长方形,折法不同,得到每一份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能用1/2表示呢?

        小结: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2.辨识1/2

        下面涂色部分能用1/2表示吗?(示课件)  (1)(2)(3)

        (阴影部分和空白部分都可以用1/2表示)

        3.提问:1号涂色部分为什么不是这个圆的1/2?

        小结:判断图形中涂色部分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首先要看它是不是被平均分的。

        总结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不管是一个饼、一个图形,还是其他的,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

        三、认识其他分数

        1.提问:除了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板书:1/3、1/4、1/6、1/8……)

        2.折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几分之一。

        师:想不想用刚才的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来表示你喜欢的几分之一?请听要求:用这些纸先折一折,然后也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并在上面标出几分之一。

        交流:折好的同学互相说说,你把什么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3.汇报梳理:

        (1)展示一个表示1/4的作品。请生汇报。

        师:刚才这个同学涂出了…形的1/4,有谁表示出了其它图形的1/4,请举起来。(将每种图形各收一张,师问:涂色部分是它的1/4吗?然后依次贴出)  (2)提问:为什么图形不一样,图中的涂色部分却都能用1/4来表示呢?(生说:因为都是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

        小结:不管什么图形,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1/4。

        (3)用圆表示分数的请举起来。师收取部分作品展示。同时,师依次问:这是几分之一?

        提问:同样的图形,同样是图中的1份,为什么是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

        小结: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就是这个它的几分之一。

        四、比较大小(课件展示)

        1、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下面我要考考大家。一次,小猴子和小猪在分吃西瓜,小猴子想:“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2。”小猪想:“我肚皮大,吃的多,要吃这个西瓜的1/4。”它们俩谁吃的多?为什么?小猪和小猴还没吃,又走来一只大象,它说:“我最大,我应该吃得最多,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6。”你们说,大象能吃得最多吗?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秘,看谁能从这些圆中发现规律?(生答)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课本第75~76页的例1~例2,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题目以及练习二十一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借助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体验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合作探究法

        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课前准备:多媒休课件、师生各准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各3张,水彩笔1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里的故事吗?

        有一天,唐僧师徒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走得又饿又渴。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桃园地,哇,好大的桃子呀!八戒见了直流口水说:师傅可以吃桃子吗?唐僧说: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说: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唐僧又说: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1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个吗?(有的说每人分一半,有的说每人得半个。)半个桃子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看来同学们想不出该用什么数来表示,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

        二、观察操作,探求新知

        1、借助形象,认识。

        多媒体演示平均分月饼,问: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老师把这个月饼怎样了?(切开了)两块月饼的大小怎样?(同样大)说明老师怎么分?(平均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整个月饼的多少?(一半)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说法,用数学语言来说,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教师板书  )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1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个数。(生读)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

        二分之一,(指另一块)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多少呢?

        现在谁能用一话把刚才分饼的过程说完整?(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字词很重要?(学生各自发表见解,说出自己觉得重要的字词)教师先给予肯定:其实同学们说的那些字词都重要,那究竟哪些更重要呢?

        多媒体演示不平均分的圆。如果像这样分,每一块能不能用表示?(不能)可见这里能不能漏掉平均两个字?(不能)

        每一份是什么意思?(两份都是它的)所以这里强调每一份

        这句话中它是指谁?(这里的整个饼)老师从口袋中拿出一个比大屏幕上的饼小得多的真饼,问:能不能说这里的每一份是我手上的这个真饼的

        ?(不能)可见这里的它字重不重要?(重要)能

        请全班同学齐读

        2.仔细观察,认识。

        多媒体演示平均分成三份的圆形。教师提问:这个圆形被平均分成几份?(3份)涂阴影的部分能不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教师板书

        )只有这一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吗?(另外两份都可以表示它的)

        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表示什么意思?(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它指的是谁?

        (这个圆形)3.动手操作,认识。

        刚才我们认识了三分之一,接下来还想认识什么分数?()(教师板书)

        现在请你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四人小组先研究研究,再分工合作,用不同形状的纸分别折出它的

        ,并用水彩笔画出阴影。看哪一组的办法多。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各种不同折法,请同学到台上当小老师评讲各种折法正确与否,并说出道理。讨论:为什么折法不同,但都能表示出

        ?(不管怎样分,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4.自主学习,认识五分之一。

        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这个大家庭里的3位成员,还有许多分数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们见面吗?下面请你们打开书76页,自学例4、例5。

        例4、(1)看书,填空。(多媒体出示。)  (2)学生汇报,订正。

        (3)教师指阴影部分问:它为什么能用表示?

        例5、(1)请学生到台上当小老师讲解:把1分米线段平均分成10份,这一份是它的。(投影出示)

        (2)你们有没有问题要问这位小老师?

        学生的问题由学生回答。若学生提不出好的问题,老师可以对台上的同学提问。

        三、归纳认识,学写分数

        (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圆的,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这条线段的。通过这些例子,你发现了什么?(把哪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那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2)、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指黑板上的分数)你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吗?请在76页上找答案。(请学生说,师板书)

        (3)今天学的分数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分子都是1。)今天我们所认识的分数是几分之一的分数。

        (4)写分数时我们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下面就来写几个分数,看谁写得漂亮。(学生写完后一起读这三个分数)  (1)十分之一(2)九分之一(3)分母是8分子是1的分数

        四、巩固练习,理解应用

        1、做一做第2题: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在()里划。

        2、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找一找分数。

        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一的第1~5题《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5

        一、教学设计与策略

        1.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及依据

        首先本节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数学________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在数学中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原有的经验,学生学起来必然亲切、易懂。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思维、联想、类比、迁移等数学活动。再者我在教学设计上着重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练习设计上,有层次、有坡度,做到合理的安排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谨慎作答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听得专注,做的投入。最后用所学解决问题,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同时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用圆片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结合直观图形,初步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对“平均分”及分子、分母含义的充分感知和体验,为进一步认识分数积累感性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中认识几分之几中的几分之一。

        5.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获得对“平均分”含义的充分感知和体验。

        6.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以趣味故事贯穿教学始终,从趣味故事开始导入,以趣味故事的发展引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探究,又以有趣的故事情节展开课堂练习。

        首先理解分数的含义。教学中通过有趣的猪八戒吃蛋糕导入,引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应该怎样分?”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1/2。为了进一步深入理解,以1/2为例,进一步提问:“认识了1/2这个分数,你想自己动手创造出一个1/2吗?”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明确的认识。

        紧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认识几分之一。问:一张长方形纸条我们可以用1表示,把这1张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那你还能在这张纸条上创造出几分之一呢?

        在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时,故事引出:你们组认为哪种吃得最多?怎么表示1/2?哪种吃得最少?怎么表示1/8?

        7.教学媒介

        利用多媒体课件,运用演示法,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实物、模型教具等通过演示操作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认识几分之一。

        二、教学过程实录

        (一)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喜欢看西游记吗?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啊?

        生:喜欢,最喜欢孙悟空,他很聪明勇敢。

        (二)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今天是猴王的生日,请了很多的好朋友来助兴,就是没有请猪八戒,猪八戒可生气了,冲到水帘洞,大声叫道:“猴哥,这么多好东西吃,怎么可以少了我呀?”孙悟空说:“请你吃可以,但你必须回答我三个问题,并且只能用手势表示。”小朋友们,咱们和猪八戒一起用手势回答孙悟空,好吗?

        师: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

        生:用手势回答2个。

        师:把2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

        生:用手势回答1个。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生:半个不能用手势表示。

        师:那你能想办法表示这“半个”吗?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  生:我把手指伸一半表示半个。

        生:我用小指表示半个。

        ……

        师:咱们班同学挺有创意的!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来表示“半个”。在数学王国里用了一种新的数表示这“半个”(板书:分数)对于分数你了解了哪些?或者你想知道些什么,都可以大胆地说出来。

        (三)引导探索,认识二分之一

        师:对于分数大家有这么多疑问,那分数是怎么来的呢?我们还是先从分蛋糕开始吧!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应该怎样分?

        生:把这个蛋糕切成两半。  师:出示蛋糕图,演示:是这样切吗?那该往哪儿切?

        生:中间。

        师:这样我们就把蛋糕分成同样多的两部分,在数学里我们应该说把这个蛋糕——(平均分)。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1/2,怎么写呢?先仔细看老师写,齐读。

        生:二分之一。

        师:“二分之一”先写什么?表示什么?

        生:中间的横线,把这个蛋糕平均分。

        师:在数学里我们叫它“分数线”。

        师:再写什么?表示什么?

        生:分数线下面的2,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师:我们叫它“分母”。最后写——

        生:分数线下面的1,表示其中的1份。

        师:猜猜要叫它什么?

        生:分子。

        师生书空一遍。

        师:(指着蛋糕问)你还能在这个蛋糕上找到另外一个1/2吗?为什么?

        生:能,分得的另一份都是这个蛋糕的1/2。

        师:我们就说“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师: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分数1/2是什么意思吗?

        生: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它的1/2。

        师:认识了1/2这个分数,你想自己动手创造出一个1/2吗?大家就从桌面选一种图形,动手折一折表示出它的1/2吧!(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表示1/2的?

        生:我把一张长方形纸边对折后,看到每一份就是它的1/2。  生:我把一个圆对折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圆的1/2。

        ……

        师: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师:学习了1/2,猪八戒也折了一些图形表示1/2,对不对呢?(其中最后一个图是用1/3表示的)

        生:第一个不是,没有平均分成两份。

        生:第二个是。

        生:第三个不是,不是平均分成两份。

        师:指着最后一个图:不是1/2,那该用什么分数表示?

        生:1/3。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三份,每份就应该是它的1/3。

        (四)自主探索,认识几分之一

        师:一张长方形纸条我们可以用1表示,把这1张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1/3,那你还能在这张纸条上创造出几分之一呢?动手折一折,和同桌交流。

        师:我们看看这些图形又是怎么分的?涂色部分应该是几分之几呢?(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四幅图。)  生:打开书,在书上填一填。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

        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六份,每份就是它的1/6。

        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它的1/4。

        ……

        (五)再创情境,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师:猪八戒在大家的帮助下,也认识了分数,悟空看他挺爱学习的,就把这个蛋糕的1/2分给它吃,谁知猪八戒说:“我老猪食量大,1/2怎么够呢?至少也要1/4吧!”悟空哈哈大笑说:“好,不够不够,还是给你1/8吧!”请你猜一猜,哪一种分的蛋糕多?(指名猜)你能想办法证明给大家看吗?怎么证明?我们就利用桌面上的圆纸片代替蛋糕,动手试一试吧!

        生:小组长拿出3张圆纸片,先比一比大小,请大家小组合作迅速折一折,并涂上颜色表示1/2,1/4,1/8。(让小组长先分工,再涂)

        师:涂好的小组就比一比,究竟哪一种吃得最多?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你们组认为哪种吃得最多?怎么表示1/2?(师揭开图)

        生:1/2吃得最多,把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师:哪种吃得最少?怎么表示1/8?(师揭开图)

        生:1/8吃得最少,把蛋糕平均分成八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8。

        师:那1/4怎么表示?(师揭开图)你想把1/4和谁比?

        生: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1/4和1/2比,1/4吃得少。

        生:把1/4和1/8比,1/4吃得多。

        师:猪八戒说:“原来猴哥你骗我呀!”于是一口把蛋糕全吃了,这时该怎么表示?

        生:用1表示。

        师: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这组图形和下面的分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些分数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

        生:这些分数的分母越大,每一份就越小。

        师:同样的物体或图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小;相反,平均分的份数越小,每一份反而大。

        生:完成想想做做的第5题。

        (六)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师:下面的图中涂色部分能不能用下面的分数表示?用手势表示。

        生:不对,没有平均分。  生:不对,表示的份数不对。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与分数有关,让我们用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去看看,你能发现分数藏在哪里吗?(出示路牌、外国国旗等)

        生:说一说上面隐含的“分数”。

        师:出示3个柜子的其中一个格子,并写上1/3,1/6,1/9,猜猜哪个柜子大,说说理由。

        生:同样大,因为1/3它的一份相当于1/6中的两份,1/9中的三份。

        (七)总结全课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学习什么样的分数?  生:我们认识了分子是1的分数。

        生:我们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

        三、反思

        (一)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

        我利用多媒体,巧妙的设计一些动画,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带着感情色彩进入课堂,陷入情景,并积极主动地参入思索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体验“裁定”的滋味。这样,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和激情,课堂就会亲切自然。学生的学习活动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展开。  (二)在教学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学生初步感知新知后,让学生自主探索,进行开放式教学,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我让学生自己折几分之几,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折完后再让学生充分的说一说你是怎样折的?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涂色部分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不仅让学生动手操作,还要学生把操作过程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既发展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又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问题,教学要贴近生活找数学,使学生意识到数学________于生活,给数学找个“原型”,把常识提炼为数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依托知识背景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将分数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环节,例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把哪些东西平均分?这样的问题把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分数________于生活。

        (四)讲清知识在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让学生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数?”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由于这节课开放性的设计,学生在教学中生成的很多东西都是自己在事先所不能想到的,以致总有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教学契机没有利用好,所以还需要在教学活动学生生成预设部分做更深入、细致的思考,尽量避免教学遗憾的发生。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学反思小班09-09

大班活动教学反思 大班活动教学反思万能模板09-09

教学活动反思 集体教学活动反思09-09

幼儿园活动课程教学反思 幼儿活动教学反思20篇09-09

幼儿老师教学活动反思 幼儿老师教学反思范文09-09

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分一分》教学设计 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09-09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09-09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及反思09-09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09-09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完整版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09-09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09-09

“认识分数”的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的课件09-09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重点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