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短歌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短歌行教学内容分析

时间:2023-09-09 04:46:59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短歌行》教学设计

      我所设计的本课的学习目标是三个:一是赏析本文手法;二是反复诵读,理解情感;三是学会评价人物。为此我设计了学案,让学生在预习课上充分预习,独立完成学案。为了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整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分别是:“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再读诗歌,分析手法,理解情感”“美读诗歌,读出诗蕴,臧否人物”。整堂课抓住诗眼“忧”字,第一个环节主要是要求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歌。在第二个环节中,让小组充分讨论、自主鉴赏诗歌并上台展示分析诗歌的手法和曹操的“忧”情。然后教师总结,进一步探讨诗歌“忧”字背后的积极精神。第三个环节主要是在前面理解诗人情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美读诗歌,最后评价曹操,展示佳作。我也尝试写了一首诗和同学

们共同展示,以期能感染和带动学生课下能多多练笔。

      《短歌行》这节课的课堂设计我主要是想要突出两点:

      1、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尤其是高中学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区别于他人,自己拥有的特长。的确,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或擅长歌唱,或擅长绘画,或擅长表演,或思维敏捷……教师若能根据学习的内容挖掘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在课堂表现自己,学生就会通过参与,体验到参与教学的快乐、成功的快乐,不仅能让学生“动”起来,还能让他们一展自己的才能,从中学到知识。

      因为曹操的《短歌行》课文内容相对浅显,而且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对这首诗歌都有注释、翻译以及赏析,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尝试自己去鉴赏分析,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展示学习成果。最终学生的呈现也是相当精彩。

      2、重视诗歌的诵读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课堂,是书声琅琅的课堂。而作为一首诗歌更是应该让学生反复诵读。这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再读诗歌,分析手法,理解情感”“美读诗歌,读出诗蕴,臧否人物”三个环节,并且在这三个环节中始终贯穿了诵读。包括个人读、齐读,自由读以及小组读等各种形式的诵读我算了算在整个课堂中能达到十几次。

      附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读懂诗意,读出感情。

      2、品味语言,鉴赏本诗的艺术手法。

      3、揣摩诗歌情感,感受诗人的志向与情怀,进而评价历史人物。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夯实基础 自学发现】

      1.资料补充

      ①关于题目: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短歌行》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辞,原作共两首,课文选的是第一首,是曹操的传世名篇之一。

      ②作者其人:

      曹操( 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是三国时候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年二十举孝廉,以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迁为济南相。后起兵伐董卓,复击灭袁术、袁绍。他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系列较为进步的措施,终于统一了北方。位至大将军、丞相。封魏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

      曹操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的乐府诗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远大抱负和顽强的进取精神。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他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风对后来的新乐府诗有很大启示。有《魏武帝集》传世。

      ③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败吕布、平袁术、灭袁绍的基础上,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他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失利,被周瑜杀得大败而归。当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一说写于赤壁之战前夕)

      2、预习检测

      (A)① 看课文注解,给生字注音。

      譬如朝露(  )    慨(  )当以慷    青青子衿(  )    呦呦鹿鸣(  )

      鼓瑟(  )吹笙(  )  何时可掇(  )  越陌度阡(  ) 契阔谈讌(  )

      绕树三匝(  )  周公吐哺(  )

      ②解释下列划线字。对酒当歌(    )    人生几何 (    )    何时可掇(    )   

      但为君故(    )    乌鹊南飞 (    )    绕树三匝(    )

      ③诗歌的诗眼是什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分析鉴赏 探究发现】

      1.在这首诗里“忧”字多次出现,请结合诗句分析“忧”的具体内容。

      2.从全诗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这首诗的艺术手法有哪些?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臧否人物 拓展发现】

      (1)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2)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3)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武帝纪》

      以上是一些关于曹操的资料,请你结合《短歌行》中的诗人形象以“曹操,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文字。

      《短歌行》学情分析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尤其是高中学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区别于他人,自己拥有的特长。的确,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或擅长歌唱,或擅长绘画,或擅长表演,或思维敏捷……教师若能根据学习的内容挖掘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在课堂表现自己,学生就会通过参与,体验到参与教学的快乐、成功的快乐,不仅能让学生“动”起来,还能让他们一展自己的才能,从中学到知识。

      因为曹操的《短歌行》课文内容相对浅显,再加上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对这首诗歌都有注释、翻译以及赏析。我就想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尝试自己去鉴赏分析,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展示学习成果。最终学生的呈现也是相当精彩。

      《短歌行》效果分析

      1、通过课前的预习和独立完成学案,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学生的主体性确实得到了发挥,而且学生展示非常精彩,对诗歌的赏析到位而全面,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就这一点,我觉得要为我的学生点赞!

      2、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课堂,是书声琅琅的课堂。而作为一首诗歌更是应该让学生反复诵读。这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再读诗歌,分析手法,理解情感”“美读诗歌,读出诗蕴,臧否人物“三个环节,并且在这三个环节中始终贯穿了诵读。包括个人读、齐读,自由读以及小组读等各种形式的诵读我算了算在整个课堂中能达到十几次。通过课堂的反复诵读,学生已基本能够背诵。

      《短歌行》教材分析

      《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8课《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这个单元的诗歌是高中学生学习诗歌的第一阶段。单元内容包括:《<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汉魏晋诗三首》,主要是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汉魏晋五言诗是学生在学习了《诗经》和《离骚》的基础上接着学习的,可以看得出来,教材有意让学生按照诗歌发展的历程学习古代诗歌。这一时期的诗歌在许多方面都有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新诗体、新流派和新的表现手法相继出现,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的典范。

      《短歌行》是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诗人以真实,新鲜、有力的情感吸引和打动读者,所以在这首诗歌的教学中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同时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另外,对于作品的思想感情及人物形象的评价,要让学生从具体的历史背景出发,立足文本,而不能凭自己的臆想乃至好恶去曲解作品。此外,作为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华,体现了最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教学时应该发掘诗文里积极的、优秀的内涵为主,给学生以正面的影响和教育。为以后学习唐诗打下良好的基础。《短歌行》测评练习

      《短歌行》检测

      1、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句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作者( )

      A.对女子的思念 B.对贤才的思慕

      C.对时光的感慨 D.对理想的追求

      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表现了作者( )

      A.渴望多招纳贤才 B.对知识的渴求

      C.不怕艰难险阻 D.对未来的信心

      4、“越陌度阡,枉用相存”译文正确的一句是( )

      A.贤才远道而来,他们屈尊问候我

      B.穿越小路,足迹很快就消失。

      C.穿越千山万水,哪用的着问候我呢?

      D.客人远道而来,他们的足迹很快就消失了。

      5、默写填空

      (1)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

      (2)《短歌行》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人生短促。

      (3)《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

      (4)《短歌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比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

      (5)《短歌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用人要“多多益善”。

       (6)《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曹操优待贤才的态度。

      (7)《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自《诗经•郑风•子矜》,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8)《短歌行》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出自《管子•形解》,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9)《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用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短歌行》课后反思

      上完这堂课我最大的感受有两点:

      1、只要你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就会还你一片精彩。

      这节课学生的表现真得是非常让我震撼,我要给我的学生打满分。无论是小组展示环节还是诵读挑战环节,还有学生的吟诵、作品的展示,可以说同学们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学会挖掘学生的特长,让课堂成为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样做看似耽误一点时间,却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2、对文章的挖掘还不够深入,掌控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学生赏析诗歌的展示部分用时过长,导致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对诗歌的挖掘还欠深入。自己心中也开始有了很多杂念,不能很好地去关注课堂,掌控课堂,最后自己想要在课堂中呈现的很多东西并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所以以后还要在这方面多加锻炼。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学习,争取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讲课水平。

      《短歌行》课标分析

      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所设计的学科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新课标最明显的有这三点突出特点:

      (一)突出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

      突出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是本次课标修改的重点之一,不仅在语文课标里提出来了,还要求其他学科结合自身特点,丰富充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内容。语文新课标指出,抓住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优势,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达到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目标。

      (二)凝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新版课标在旧版课标的语文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新版课标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凝练、整合成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者不是独立的存在,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也是其他三项的基础。新课标指出,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语言文字作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习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三)建构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是本次课标修订的一个亮点,也是组织课程的综合方法。语文学科学习任务群有18个,即: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文学阅读与写作,思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内容十分丰富,不仅能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和日后工作对语言运用基础能力的需求,还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关注跨文化、跨媒介等语言文字运用新视角,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文课程的实践能力。

      学习任务群在教学模式上也与原有的教学模式有着较大的区别,在这个过程中,以专题的形式展开教学。教学内容上有文本,但是不以文本为纲,也不求完备、系统的知识,突出强调整体阅读、学会思维与表达、提升鉴赏能力;教学方式,教师是组织者,学生是主体。

      这节课我也是基于这样对新课标的理解来设计的。

      1、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退居后方,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按照自己的方式解读诗歌内容,展现了学生的风采。

      2、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不同学生在分别展示研究成果时,采取不同的方式,有直接解析,有齐读范读,有答疑释惑,有板书呈现,有吟唱抒怀,展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见杨老师平时上课对学生能力的有意识培养。3、重视诗歌的诵读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课堂,是书声琅琅的课堂。而作为一首诗歌更是应该让学生反复诵读。这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再读诗歌,分析手法,理解情感““美读诗歌,读出诗蕴,臧否人物“三个环节,并且在这三个环节中始终贯穿了诵读。包括个人读、齐读,自由读以及小组读等各种形式的诵读我算了算在整个课堂中能达到十几次。

【高中语文_《短歌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短歌行教学内容分析】相关文章:

《短歌行》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短歌行一等奖教学实录09-09

短歌行的教学设计 短歌行的教学设计一等奖09-09

《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案百度文库09-09

短歌行教学设计 短歌行教学设计和教案09-09

短歌行曹操教学设计 曹操短歌行教学实录09-09

短歌行实用优秀教案 短歌行优质教案09-09

高中语文_《短歌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短歌行教学内容分析09-09

音乐教学计划 音乐教学计划小学二年级09-09

最新中小学音乐教学方案 中小学音乐教学目标 中小学音乐课程目标09-09

小学阶段音乐各学期学习目标 小学音乐学期教学计划与目标09-09

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教学目标 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教学目标怎么写09-09

音乐教学目标设计 音乐教学目标设计的方法09-09

音乐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解读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