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小班

时间:2023-09-11 21:10:56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15篇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1

        【活动目标】

        1. 体验创造性的装饰面具的乐趣,在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2..尝试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脸谱装饰,联系粘、画、剪的技能。

        3. 了解多种动物的轮廓并能画出来,能够用鲜艳的色彩大胆的绘制面具。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卡纸或挂历纸、毛线、彩条、彩笔、胶棒

  心理准备:根据主题活动,为幼儿创设相关的环境,激起幼儿兴趣,同时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更好的参与活动,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可把桌椅围成圆圈,让孩子更方便的交流操作。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吸引孩子学习的兴趣

        师:叮铃铃……

        幼:谁呀?

        师:我是小小邮递员呀!

        幼:哪里来的信呀?

        师:东营来的信呀!  幼:送给谁呀?

        师:送给______

        幼:叮铃铃……

        (这个小游戏孩子们都会玩,在课后已经玩过几次。信依次送给34个小朋友,最后送到老师手里)

        师:哈哈,信又送回老师手里了,那让老师帮小朋友们看看信上都写了些什么呢?竖起耳朵仔细听哦!噢!信上说啦,森林里呀,要开一个联欢晚会,请咱们大一班的小朋友参加。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森林里和小动物们一起开晚会啊?

        幼:想……

        师:恩,老师也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去,但是信上说啦,这是动物的联欢晚会,每一个小朋友都必须亲手做一个面具,带着这个自己做的面具才能和小动物一起玩呢!

        幼:老师,可是我不会做啊?

        师:看,这封信里小动物已经告诉小朋友们面具应该怎么做了,让我们一起来学做这个动物面具好不好?每个小朋友都仔细听哦!仔细听你才会做,老师看看那个小朋友做的最好看,能第一名去参加晚会!

        (二) 结合图片,讲解动物面具的做法

        师:看,这是什么动物?边说边出示老虎面具的图片,看看他有什么特点?头上写着一个字,是什么字?  幼:老虎,上面写着“王”,老虎是森林之王。

        师:对,这是老虎,森林之王,看看他的毛是什么颜色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老师边说边在小黑板上画老虎的轮廓,依次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

        师:我们做面具的第一步是画,首先在你的卡纸上画出你想画的动物的图案,然后给它涂上相应的颜色。

        师:看,这是什么动物?它的身上有很多的什么啊?

        幼:狮子,身上有很多的毛,长长的胡子

        师:对,狮子的身上有很多的毛和胡子,那么老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狮子的胡子用什么来做的,想想老师让你们带什么来了?

        幼:毛线

        师:对,毛线可以当成狮子的胡子。那要怎么做呢?看,把毛线剪成一截一截的然后用胶棒把毛线粘上,就是狮子的胡子了。如果不想用毛线的话可以直接画在卡纸上,图上相应的颜色就可以了。

        (老师依次呈现多种动物的面具图片,兔子、猫咪、蝴蝶等,简要介绍各种动物的画法及做法。比如说兔子的头发可以用胶棒把彩条粘成小卷,粘在兔子头上就是头发了。)

        这一环节是关键环节,知识目标3在这一环节得到解决。  (三)提出要求,教师指导,孩子自己动手做面具

        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面具,老师在做之前再依次强调,先在卡纸上画出图案,然后涂上相应的自己喜欢的颜色,再用剪刀按照轮廓剪下来,最后用毛线穿上戴在头上。

        这一环节是解决能力目标2的关键环节,孩子在操作时教师适时根据随时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注意特别照顾操作能力较差的幼儿,并记得随时提醒幼儿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四)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

        好,我们的面具做完了,但是啊,森林晚会要求很高,你们做的面具必须很完美才行,现在请小朋友欣赏、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的作品,有哪些好的地方,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比如说,我觉得她画的很好,或者涂的颜色不够亮,给你的伙伴指出来,并给你的面具起个好好听的名字,我们互相改正,争取做一个最最完美的面具,好不好?

        这一环节是解决活动重难点的关键环节,情感目标1在这一环节得到实现。在互相交流欣赏的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如何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对幼儿的教育不是一节课一个活动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与活动的前延后续分不开的,所以在活动结束后,播放《森林进行曲》,组织幼儿带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加上班上的动物木偶,一起开一个小小的联欢晚会。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2

        设计思路:

        “小雪花的旅行“是在主题活动“冬天不怕冷”的背景下的一个综合活动,整个活动以小雪花的旅行为主线,通过赏—做—寻三个环节让孩子在看看、说说、做做、找找中进一步感受冬天下雪的特征,并尝试用各种美术表现方式表现下雪的情景,体验下雪的情趣。在此基础上,通过寻找雪人肚皮里的小秘密,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进一步探索冬天不怕冷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撕、贴、印、画等方法表现下雪的情景,体验下雪的情趣。

        2、初步了解冬天各种抵御寒冷的方法。

        活动准备:

        1、“下雪了”flash课件

        2、“下雪了”大背景图一张,小背景图幼儿人手一张,小雪人12个

        活动内容:

        1、 观赏下雪情景

        请幼儿欣赏“下雪了”flash课件

        “你看 了什么 ?”,“小雪花像什么?”,“小雪花要旅行了 ,它会飞到哪里去呢?”,“今天,小雪花飞到哪里了?”

        2、 下雪了

        在下雪情景的烘托下,教师示范用撕、帖、画等方法表现下雪的情景。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操作,表现下雪的情景。

        3、 雪人的秘密

        引导幼儿将自己的作品送给小雪人(要求作品形状与小雪人的帽子形状对应)

        幼儿在雪人的小肚皮里寻找“冬天不怕冷”的小秘密

        幼儿与同伴分享冬天御寒的方法。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两个相同种类物体的大小。

        2、能用简单的语言“大的”、“小的”来表述物体的大小。

        3、愿意参加“送礼物”的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当小主人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甜饼、汽车、蛋糕模型、礼物等物品若干;大熊和小熊图片。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初步感知两个相同种类物体的大小。

        2、活动难点:能用简单的语言“大的”、“小的”来表述物体的大小。

        3、指导要点: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幼儿区分两个相同种类物体的大小。

        四、活动过程

        1、初步感知两个相同种类物体的大小。

        (1)情境讲述,引发兴趣。

        教师出示大熊和小熊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大小

        教师:看一看,谁大谁小?  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利用孩子的兴趣来调动孩子学习的动力。本环节通过出示孩子喜欢的玩具:大熊与小熊,让孩子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有了:“大”与“小”的概念,为下一步奠定了基础。

        (2)游戏活动:分甜饼。

        出示大小两种甜饼,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大小。

        教师:看一看,甜饼有什么不一样?好吃的甜饼怎么分?

        引导幼儿将大甜饼和小甜饼分给客人吃,并用“大的。。给大。。吃”的语言表述。

        反思:利用游戏,增加兴趣,通过自己动手操作,释放兴趣。因有上一个环节的奠定了基础,孩子基本上能按要求为大熊与小熊分甜饼,而且很乐意参加游戏。

        2、进一步观察、比较,用简单的语言表述两个相同种类物体的大小。

        (1)探索发现: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各式礼物的大小。

        请幼儿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引导幼儿学习用“大的、小的”语言来进行表述。

        (2)互动游戏:送礼物。请幼儿随音乐自行挑选礼物,要求把大的礼物送给熊爸爸,小的礼物送给熊宝宝,引导幼儿用“大的。。。。送给大的。。。”。并且在送礼物时提醒幼儿使用礼貌用语。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4

        一、游戏目标

        1.通过让幼儿正确说出图片上水果的名称,并用短句“我要买X X”讲述出来。初步培养幼儿思维的严谨性。

        2.培养幼儿专注倾听别人讲述的良好习惯。

        3.通过反复游戏,引导幼儿能初步说完整的短句,大胆进行讲述,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

        二、游戏准备

        (一)物质准备

        小图片及水果实物若干,(苹果、梨、哈密瓜、西瓜、葡萄、橘子等)(与幼儿人数相等)水果汉字卡片若干。

        (二)环境准备

        布置成水果专柜,教师扮卖水果的阿姨。

        (三)知识经验准备

        认识水果,对水果汉字有了初步认识。

        三、游戏方法

        1.请幼儿扮买水果的顾客。买水果时要有礼貌地说:“阿姨,我要买水果。”阿姨问:“你要买什么水果?”小顾客要正确地讲出自己要买的水果名称,如:“我要买苹果。”

        2.正确地讲出水果的名称后,阿姨就把水果的图片或实物卖给他,小顾客把水果放在自己的篮子里;如发音不正确,其他幼儿可帮助纠正。

        3.买到“水果”的小顾客要说:“谢谢阿姨,再见!”然后再换另一幼儿买水果。引导幼儿买与别人不同的水果。幼儿熟悉玩法后,售货员阿姨的角色可由幼儿自己扮演。

        4.在此基础上,教师把水果汉字分发给幼儿,要求幼儿根据汉字买相应的水果。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5

        目标:

        1、知道6可以分成5和1,4和2,3和3,1和5,2和4

        2、在操作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3、愿意积极动脑,大胆尝试。

        准备:

        活动过程:

        一、复习1~5的组成

        1、师:今天我们来玩上次老师教过的"碰球"游戏,再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2~5的组成。

        2、教师在黑板上写上要玩的数字的碰球师:嗨嗨,我的一球碰几球?

        幼:嗨嗨,你的一球碰一球。

        3、教师与幼儿分全体和个人玩这个游戏大班数学 6的组成(复习)目标:

        1、复习6的组成,知道6的组成有5种不同的分法,学习按序分合。

        2、根据教师的出示的数熟练的说出能组成6的另一个数。

        3、初步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

        准备:6个玩具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1、请个别幼儿起立玩碰球游戏

        2、以3桌为一组,请其中一组说出小于6的数,另一组找到与其组成6的数字

        二、玩游戏,巩固6的组成

        (一)猜猜我的手上有多少  1、教师讲明游戏规则:教师手上一共有6片雪花片,教师出示其中一只手的雪花片,请幼儿说说教师另一只手有多少雪花片  2、分幼儿全体和个人进行游戏3、请幼儿回答为什么能准确的说出答案,教师对幼儿的答案小结

        (二)开火车回答幼儿按顺序快速回答教师另一手中雪花片的数量(不能快速回答的幼儿由大家帮忙)

        三、做作业

        1、教师讲明作业做法

        2、幼儿独立完成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风筝的兴趣。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积极应答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难点: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儿歌《放风筝》录音带、风筝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出风筝,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

        像蝶不是蝶,

        像鸟不是鸟,

        清明前后天上飞,

        就怕雨水浇。

        幼儿:“风筝”

        2、师:(出示风筝)“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这个风筝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1:“这是一只金鱼风筝,很漂亮的。”

        幼儿2:“它有身子,还有一条长尾巴呢!”

        3、师:“谁放过风筝?你和谁一起玩的?”

        幼儿:昨天我和爸爸在草地上放过风筝。”

        幼儿:星期天我和小姨在操场上放过风筝,最后我的风筝断线了,我哭了很长时间。

        4、“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有关风筝的儿歌呢!”在音乐的伴奏下师幼共同欣赏儿歌《放风筝》

        天青青,地青青,小朋友,放风筝。

        你放大蝴蝶,他放大蜻蜓,

        小弟弟,没啥放,直把手帕往上扔。

        5、幼儿边学儿歌边表演儿歌中表现的情节,教师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表演,并请几个有自己的创造性动作的幼儿上来表演。

        活动结束:

        回家后,请小朋友们一起搜集各式各样的风筝,将它带到幼儿园,大家一起欣赏。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7

        观摩课设计理念:

        视、听、溴、品尝、触摸……都是基本的和非常重要的感知觉。能否自觉积极地运用眼、耳、鼻、口、手等感官去感知,对于一个人能否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主动地发现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贴五官》这一有趣的活动,不是单纯地给于幼儿关于感知的现成知识,而是让幼儿在感官的运用中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和体验,主动建构有关感知的经验世界。

        同时还让幼儿感受到保护感官的重要性,学会保护感官的方法,养成保护的习惯。

        活动目标:

        1、 能说出口、眼、耳、鼻的名称。

        2、 能撕贴五官,巩固五官在脸部位置的认识。

        重点难点:

        了解五官在脸部的正确位置并且学会撕贴五官。

        活动准备:1、人手一面小镜子、 一份固体胶。2、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4页。

        3、每组一只装纸屑用的筐子、两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找五官  1、师:孩子们,你们看老师的脸上有什么?

        2、幼儿自由回答。(如幼儿回答不全,或回答问题不完整时,教师可“眨眨眼睛、张张嘴巴、捏捏鼻子提醒幼儿且指导幼儿回答完整)

        3、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脸上有什么?

        二、学念儿歌,巩固了解五官的位置及作用。

        1、师:眼睛长在脸的那里,有什么用?用相同方法,提问其他五官。

        2、学念儿歌,了解五官的作用。这是我的眼睛,眼睛看世界。 这是我的鼻子,鼻子闻气味。这是我的嘴巴,嘴巴尝味道。这是我的耳朵,耳朵听声音。

        3、教师出示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4页,提问:小娃娃的脸上少了什么? (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三、撕贴五官。

        1、教师讲解撕贴作画的要求:按轮廓撕下来,在背面抹上胶水,然后找到合适的位置粘贴。

        2、提供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4页,鼓励幼儿大胆撕贴,提醒幼儿完成后把废纸放入筐内、用抹布擦手。

        3、幼儿分成红、黄、蓝、绿四组拿自己的作品进行展览,互相欣赏。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老师和自己的脸,初步感知五官的位置。

        结合儿歌,巩固了解五官的位置和作用。

        引导幼儿关注活动材料,引起幼儿操作的兴趣。

        通过撕贴五官的操作活动,更进一步了解五官的位置与作用以及体验艺术活动带来的快乐。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8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体会儿歌短小精练、词汇丰富的特点。

        2.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按照儿歌的重复结构结合已有的经验续编儿歌的后半部分,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3.培养幼儿爱动脑筋的习惯,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二、活动准备

        布置“圆圆”的家,里面有各种圆形的物体。儿歌范文、投影仪、画纸、彩笔。

        三、活动过程

        (一)以玩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经验。邀请幼儿到“圆圆”家玩,让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活动,体会圆的特点和用途。可以看有关圆形物体的图书和图片,和同伴玩球,玩车轮,玩其他圆形玩具。  (二)集体讲述,交流玩法和经验。“圆圆”请小朋友说说,刚才玩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怎样玩的,“圆圆”家里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有些什么特点。

        (三)欣赏儿歌,谈谈自己的体会。指导语:“儿歌里说了几样圆的东西?他们是什么?圆的车轮怎样动?儿歌里用了哪些动词来形容它的动作?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动词形容车轮的动作。”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分析,理解儿歌里新运用的动词,进一步认识儿歌的结构特点。

        (四)学习朗读儿歌,加深对儿歌的理解与记忆。

        (五)续编儿歌,扩展想像力,发展创造力。

        1.请幼儿把所看、所想到的有关圆形的物体画出来。指导语:“还有什么物体是圆的,儿歌没有提到的?我们把它画下来,编成一首儿歌,看谁想得多,编得好!”

        2.请幼儿依据自己观察得来的经验和画好的作品尝试续编儿歌的后半段。鼓励幼儿用形象、生动、贴切的动词来描述这些图形的物体,掌握儿歌的句式特点,要讲清楚:圆的什么,它能怎样动起来。老师可以利用一些小物体做仿编的示范。

        3.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大胆创编。

        鼓励幼儿不把眼光局限在室内或“圆圆”的家,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大胆想像,创编出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诗句。

        (六)结束 让幼儿把自己续编的部分大声地在集体面前朗读出来,让每个幼儿都有发言的机会。老师把幼儿的朗读录下来,最后放出来让幼儿完整地欣赏一遍,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增强自信心。

        四、各领域渗透

        科学:教幼儿认识圆柱体和球体,了解圆形物体的用途。

        艺术:用圆形的色纸拼贴各种物体,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及创造性思维。

        语言:进行动词归类,看看在这首儿歌里我们用了哪些动词,还可以怎样运用。听故事《圆圆和方方》,了解圆形和方形的作用,懂得骄傲、居功是不可取的。

        健康:开展“我和圆圆做朋友”的主题活动,鼓励幼儿利用各种圆形的体育器械创造各种玩法。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9

        三只羊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三只羊的图片,认识故事中主要主角,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边演示操作三只羊图片,边用“的笃、提托、笛度”三中走路声音比较认识三只羊。

        师:宝宝们,听谁来了?“的笃、的笃、的笃”,谁呀?(幼:喜羊羊;师:喜羊羊这么小,我们叫它小羊吧!)“踢托、踢托、踢托”,又有谁来了?“笛度、笛度、笛度”,谁来了?来了几只羊?(幼儿团体回答)

        2、经过比较认识大羊、中羊、小羊。宝宝们仔细地看看,这三只羊有什么不一样呢?(教师可用动作提示)

        二、感知理解童话故事。(注意教师讲述的语气)

        1、操作羊和狼的图片,讲述故事前半部分。“故事开始——中羊听了很害怕,吓得逃到山下去了。”

        师:今日,这三只羊发生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听吗?师讲述。

        提问:a、山脚下住着谁?它们到哪里去吃草?

        b、谁来了?跟小羊、中羊说了什么?  过渡:大灰狼是怎样说的?小羊和中羊又是怎样做的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

        2、教师运用不一样的主角语言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提问:大灰狼听见了小羊的脚步声,说了什么呀?(谁呀?——语气粗而干脆)

        小羊怎样回答的?(我是小羊——轻轻的、很温柔)

        大灰狼还问了什么?(你来干什么?——凶的样貌)小羊怎样说?(我上山来吃草)

        大灰狼又怎样说了呢?(恶狠狠地说:我要吃掉你!——更凶,瞪眼、张开爪子)(恶狠狠)谁来做做恶狠狠的样貌呢?(很凶、凶巴巴的样貌)我们一齐来学学大灰狼吧!(师扮小羊,幼扮大灰狼讲述:一天,小羊到山上来吃草,……恶狠狠地说——我要吃掉你)小羊听见了是怎样做的呢?(小羊很害怕,吓得逃到下山去了。)谁来做小羊的?

        引用故事中的对话,过了一会儿,……又恶狠狠地说:“……”中羊怎样样呢?(运用同样的方法来感受中羊和大灰狼的对话)

        三、幼儿大胆想象故事的结尾。

        1、小羊、中羊在山脚下碰见了大羊,把刚才的事告诉了大羊,大羊说:“别害怕,我们一齐想办法对付它。”三只羊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呢?(请幼儿自由想象、猜测)

        2、师操作图片讲述故事结尾。

        三只羊到底有没有被大灰狼吃掉呢?大羊带着小羊、中羊是怎样对付大灰狼的?我们再来听听看。(师讲述故事结尾)

        提问:大灰狼死了吗?怎样死的?(小羊用头撞、中羊和大羊用头顶)

        小结:三只羊团结起来一齐对付了大灰狼,三个人的力量真大啊!

        四、师幼一齐完整讲述故事。

        我们一齐讲讲这个故事,好吗?在讲的时候,要注意大灰狼是怎样说的,小羊、中羊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故事,了解主要主角与情节。  2、感受不一样主角语言的变化,理解大、中、小,恶狠狠等词的意思。

        3、享受听故事的乐趣,明白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小、中、大羊、狼各一只。背景图一副。

        附:故事《三只羊》

        在一座山脚下,有三只羊。一只是大羊,一只是中羊,还有一只是小羊。它们上山去吃青草。

        山上有一个山洞,洞里躲着一只大灰狼。有一天,小羊上山去吃草,它“的笃、的笃”地走上山,大灰狼听见了小羊的脚步声,就在山洞里问:“谁呀?”小羊说:“我是小羊。”大灰狼问:“你来干什么?”小羊说:“上山来吃草。”大灰狼恶狠狠地说:“我要吃掉你!”小羊听了很害怕,吓得逃到山下去了。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10

        《营养大家庭》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2、使幼儿初步了解身体生长需要多种营养,这些营养是从各种食物中获得的。

        3、激发幼儿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情感。

        4、幼儿尝试营养配餐,初步了解食物如何搭配更有营养。  【活动准备】  1、鱼类、肉类、蛋类、蔬菜、水果、米面类、豆制品等食物卡片。

        2、课前观看幼儿园一周食谱。

        3、课件《兰兰的成长》。

        4、头饰、餐盘、卡通图片。

        【活动过程实录】

        一、教学活动导入——看看说说

        1、提问幼儿自己是怎样一天天长大的,激发幼儿观看课件的兴趣,组织幼儿看课件。

        2、观看后提问,师:兰兰为什么能长大?

        幼:因为兰兰吃饭了。

        幼:因为兰兰爱吃蔬菜。

        教师总结,身体的生长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而这些营养是从各种食物中获得的,只有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得到均衡营养。

        二、故事、游戏

        1、教师出示卡通图片,以故事的形式导入课题。

        《营养大家庭》向幼儿介绍营养大家庭的成员:胡萝卜兄弟、青豆哥哥、燕麦小子、苹果表哥、草莓妹妹、银鱼姐姐、红虾表妹。他们团结一致战胜病菌大魔王的故事。通过此情节让幼儿了解只有获取均衡营养才能保持身体健康成长,不生病。

        2、游戏《食物的自我介绍》结合以上故事,制作卡通头饰,两位老师用小魔术的形式不时地变换。如:一位老师戴上鸡蛋头饰作介绍“我是鸡蛋宝宝,我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是你们早餐中必不可少的营养。”

        3、通过老师戴各种食物的头饰作介绍使幼儿初步了解几种食物的名称主要以及对人体的作用。

        4、教师进行小结,人体需要的营养有七大类:蛋白质、脂肪、糖类、水分、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而这七大类营养素存在于各种食物中。

        三、幼儿定制一周食谱。

        1、讨论幼儿园的一周食谱。食谱是按照幼儿身体营养搭配制定的。

        2、激发幼儿制作食谱的兴趣。

        3、幼儿分组进行设计,共五组,每组设计一天食谱。

        4、每组桌上放有各种食物卡片,幼儿自主搭配,将每一餐搭配好分别放入餐盘中。每组幼儿讨论通过每一天的食谱内容。

        5、教师小结,表扬幼儿为幼儿园作了一件大好事。

        四、请幼儿制作营养餐。

        1、为幼儿准备各种水果、蔬菜让幼儿学习营养配餐。

        2、师讲解制作过程,提醒幼儿用刀安全。

        3、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看妈妈为自己做的食物)来设计自己要做的营养大餐。

        4、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在旁指导。

        5、制作完成后,请个别幼儿讲解自己做的大餐叫什么?有什么营养?

        6、幼儿开始品尝自己制作的大餐。

        五、活动延伸。

        好多的妈妈每天做饭都会问“宝宝今天想吃什么呀?”结合这一特点,鼓励幼儿回家同爸爸妈妈一起制定家庭一周食谱。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1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认识茶叶并观察泡茶叶时茶叶的变化,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2、通过课件,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培养幼儿对中国文化的亲近感。

        3、通过故事,使幼儿知道中国是第一个发现茶叶可以泡水喝的国家,激发幼儿对祖国的自豪感。

        4、教育幼儿从小懂礼貌。

        重点领域:

        科学、社会活动方式:集体、小组

        活动准备:

        1、课件  2、茶叶、玻璃杯、茶具、磁带、表格、信封。

        活动过程:

        一、用魔术形式引出主题,引导幼儿运用嗅觉,触觉认识茶叶。

        1、魔术:信封出物。

        2、提问:猜猜老师变出的是什么?讨论:用什么办法来判断?

        3、请幼儿观察茶叶的形状、颜色。

        4、记录下没泡前茶叶的形状。

        二、通过看课件,使幼儿了解中国的茶文化

        1、介绍茶具及用途。

        2、泡功夫茶的步骤。

        3、介绍几种名茶。

        4、品茶:(1)教师泡茶(2)幼儿听故事《茶叶的故事》(3)请客人品茶。

        5、记录结果:没泡过的茶叶 泡过的茶叶 相同不同

        要求:可以画,可以写字也可以用拼音代替。

        三、结束:

        1、教师小结

        2、提问:关于茶叶,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呢?请幼儿查找资料并带到幼儿园与大家分享。

        [评析]《茶文化》一活动,教师能够抓住生活中的教育素材,运用幼儿多种感官交互使用的办法,通过观、议、品、记等几个过程让幼儿初步了解到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激发幼儿探索欲望。整个活动幼儿积极性高涨,气氛活跃,取得了预期效果。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12

        活动目标

        1.理解什么是长大,能用动作、表情、语言表达小动物们成长的喜悦心情。

        2.学习复述小动物们自我介绍的话语。

        活动准备

        挂图第1号,幼儿人手一本操作书。  动物图片小熊、小马、小兔、小象

        活动过程

        一、组织谈话导入。

        师:过了一个暑假,你们长大了吗?你们可以用动作来告诉大家你在哪方面长大了吗?幼儿自由发言

        师:今天,小动物们也在讨论这个问题,依次出示小熊、小马、小兔、小象,并依次用这些小动物的语气做“自我介绍”

        小熊:大家好,我是爱睡懒觉的小熊。

        小兔:小朋友们好,大家认识我吗?对啦,我就是爱蹦蹦跳跳的小兔

        小象:两只小象河边走,扬起鼻子勾一勾,大家好,我是小象

        小马:大家好,我是跑步健将小马

        师:小熊他们到底有没有长大呢,听听故事你们就找到答案了。

        二、倾听故事

        第1―4段,欣赏、理解故事,并能用动作、表情、语言表达小动物们成长的喜悦心情。

        师: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暑假过去的一天早晨)

        故事里有谁?(小熊、小马、小兔、小象)

        小熊在干什么?(小熊在树洞里呼呼睡觉)  小熊的朋友们都来了,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们长大了吗?

        师:小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有表情地复述小马的话,并加上一定的动作)小兔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复述并做动作)

        小象呢?它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要求同上)

        小熊做了一个什么动作?说了什么?

        小熊穿衣服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穿鞋子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熊对大家说,原来的衣服、鞋子怎么变小了,真的是变小了吗?那是为什么?

        小熊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自己长大了呢?小熊长大了吗?我们继续听故事。

        三、继续倾听故事第5段至结尾,感受小熊的变化,理解什么是长大。

        小熊到底有没有长大?

        小熊长大了吗?你从故事中什么地方听出来的?

        师小结: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小熊已经长大了,它的衣服、鞋子、帽子都变小了,连原来跳不过去的小河也能轻而易举地跳过了,小动物们是幼儿园中最大的孩子了。

        完整倾听一遍故事,学习讲述故事。

        分别请四名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四、讨论:你长大了吗?体验成长的快乐。

        1、师:我们班级里最大的孩子

        是谁呢?你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吗?你是从哪些方面知道自己长大了呢?

        2、幼儿讲述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可引导幼儿从身体的长高、升班、弟弟妹妹的到来等方面来讲述。

        结束部分:教师进行总结讲评,课后到活动室外用肢体动作表现自己长大了。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13

        儿歌《荷花开》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资料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荷花(风荷丽日)

        2.课件-照片:池塘里的鱼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课件:(动态)荷花

        1、荷花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欣赏动态的美丽荷花)

        2、想一想,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小虾,小鱼)

        幼儿根据自我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出示图片:池塘里的鱼、虾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

        (小鱼、小虾)

        教师:池塘里有小鱼,小虾还有风儿和荷花。

        2、这几张图片上的资料能够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演示荷花图片:

        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呢?(荷花)

        三、启发幼儿经过动作辅助,理解儿歌资料。

        1、暖暖的风儿吹过来,能够做什么动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

        小鱼、小虾能够用什么动作表示?

        2、教师带领幼儿边朗诵儿歌边动作表演。

        3、幼儿团体朗诵。  四、幼儿跟随音乐,在儿歌表演中,自然结束。

        附儿歌: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一朵一朵打开来!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14

        设计思路

        幼儿园买了一些玩具打气筒,投放在三楼走廊的“科艺廊”里。提供玩具打气筒时,我们仅仅是为了鼓励幼儿在摆弄中尝试给气球打气,激发幼儿自主探索的欲望。

        走廊里来来往往的幼儿很多,许多幼儿都对这个玩具很感兴趣,有不少男孩都会忍不住拿出打气筒,放在地上,再伸出脚去踩几下过过瘾。有几个幼儿曾经在路边或公园门口的摊贩处看见摊主使用类似的打气筒给气球打气,自然就免不了跑来询问:“可以给我一个气球吗?”“我知道这是用来打气的!”……看到幼儿跃跃欲试的样子,我连忙满足他们。

        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一个男孩在告诉同伴:“我爸爸说,打气筒有一个进气孔,还有一个出气孔。”这话引发了我的思考:可以顺应幼儿,让他们掌握打气筒的构造原理。可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真能理解“进气”和“出气”吗?真能辨别玩具上的进气孔和出气孔吗?

        于是,我试着问了几个幼儿,结果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对“进气”和“出气”的理解比较妥帖,只是真要他们在打气筒上指认“进气孔”和“出气孔”就犯难了,他们要么瞎蒙,要么就直接摇头……看来,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打气筒上有一个“进气孔”和一个“出气孔”是一个不错的挑战。于是,我决定基于幼儿的经验,将这个原本设计为自主探索活动的内容改编成一个集体学习活动,引领幼儿共同探究其中的奥秘。

        活动目标

        1.在实验过程中了解玩具打气筒有“进气孔”和“出气孔”。

        2.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并乐意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玩具打气筒若干个(已经拆成两部分),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出问题

        1.关键提问:“认识这个东西吗?你在哪里看见过这个东西?”

        (有的幼儿直接回答:“打气筒!”有的幼儿回想起了自己的经历:“我在公园门口看见过,叔叔踩几下就可以给气球打气了。”

        有的幼儿说:“三楼科艺廊就有,上个星期我刚玩过!”)

        2.关键提问:“这就是三楼科艺廊里的打气筒。以前玩打气筒前老师都事先帮你们装好了,可现在,打气筒上的管子不小心被一些小朋友拆下来了,你们有没有办法帮忙装起来?”

        (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地叫嚷着——  “这个简单!把管子插上去就好了!”

        “管子只要插在一个口子上,我觉得应该没有难度哦!”

        幼儿个个展现出驾轻就熟的样子。)

        【设计意图:在幼儿以往的经历中,他们见到或者玩过的都是安装好的打气筒,而这次实验提供给他们的却是拆分成两部分的打气筒。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教师仅仅将打气筒拆成了两部分。因此,实验要求并未吓倒幼儿,反倒激发了他们积极探索的欲望。】

        3.教师拿出拆开的打气筒,一字一句地说道:“仔细看哦,每个打气筒上都有两个不同颜色的口子,还有一根细细长长的管子。现在,我们要仔细考虑,这根管子到底该插在哪个口子上呢?”  二、幼儿预测安装结果

        (幼儿静心观察,他们发现,原来打气筒上不仅有两个口子,而且颜色也不一样,一个为红色,一个为蓝色。可能是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对红色有特殊的偏爱,班中16个幼儿居然有11人选择要把管子插在红色口子上。他们一边说一边做,转眼工夫就纷纷跑来告诉我:“老师,我成功了!”“我装好了!”)

        关键提问:“你确定你装好的打气筒能用了吗?”

        (敏敏忍不住告诉同伴:“我和小玉都是插在红色口子上,你插在蓝色口子上肯定不对!”

        更多的幼儿则请求教师:“有没有气球?如果有气球,拿来试一试就知道打气筒好不好了!”……)

        【设计意图:幼儿预测安装结果时教师不动声色,仅让他们静心互相观察,这为幼儿提供了实验的空间,让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进行操作,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

        三、幼儿验证安装结果

        1.教师提供多个气球,供幼儿验证自己的安装结果,并要求他们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验证过程有着意想不到的困难,那11个幼儿很快败下阵来,他们发现管子插在红色口子上,不仅不能给气球打气,连那个打气筒也像坏了似的,刚踩下去就彻底瘪了。有不少幼儿第一个反应就是“打气筒是坏的!”“科艺廊的打气筒一脚踩下去还会弹回来,现在的这个怎么不弹回来呢?”他们一边说,一边去调换打气筒,可是,换来的打气筒依旧不见起色。好在,过程中很快也有人获得了成功,当他们欢呼时,一些幼儿发现那些成功的人是将管子插在蓝色口子上的……他们又迅速将管子换到了蓝色的口子上,这下终于成功了。)

        2.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实验过程。

        教师鼓励已完成任务的幼儿去帮助没有成功的幼儿。

        【设计意图:对幼儿来说,能亲自动手给气球打气,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尽管有不少幼儿已经在幼儿园的科艺廊有过这样的经历,但这次是使用自己安装的打气筒,其成就感非同一般。其次,这次实验也有一个操作难点,有些幼儿不能完全捏紧气球,所以气球没有变大。此时,教师要助幼儿一臂之力,帮助幼儿获得更大的成功。】

        四、师幼共同探讨

        【设计意图:幼儿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坐在一起,共同围绕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开展讨论,这不仅为幼儿提供了表达的机会,也能帮助幼儿在其中获得一些关键经验。】

        1.关键提问:你们的实验成功了吗?

        (统计结果,全部成功。)

        2.关键提问:谁愿意拿着自己的记录纸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我将管子插在蓝色的口子上,结果一下子就成功了!”“我第一次实验没有成功,后来我看到卿卿的打气筒和我装的不一样,我就学她的样子,也把管子换到蓝色口子上,结果就成功了!”“我的气球老也变不大,是东东帮我捏紧了气球,不让气逃出来,我的气球就变大了。”……)

        3.关键提问:你们都知道管子应该插在蓝色口子上。只是,打气筒有两个孔,一个叫出气孔,一个叫进气孔。我搞不清楚哪个是出气孔,哪个是进气孔?你们觉得接管子的这个口,是进气孔还是出气孔呢?

        (尽管,最终每个幼儿都获得了成功。但面对教师这样的提问,很多幼儿还是犯糊涂了,他们之间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显然,幼儿并没有真正想过其中的奥妙。)

        【设计意图:此刻幼儿沉浸在探索成功的喜悦中,而对于打气筒,他们多半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此时,由教师直接提出这样的问题,旨在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其中的原理。】

        4.关键提问:要是这边不堵住管子,那边我们不停地踩打气筒,猜猜管口这里能看到什么呢?

        (教师一边踩打气筒,一边提示幼儿盯着管口看,幼儿什么也看不见……

        教师继续踩,终于有幼儿领悟到:这里有空气出来,空气是看不见的。)

        5.关键提问:真有空气出来吗?能证明给大家看吗?

        (有幼儿用手凑上来,一下子叫起来:“是有空气出来的!”有幼儿拿来气球,说:“气球放在这里,气球会变大!”有幼儿凑过笑脸,说:“我的脸上能感觉到冷风!”有幼儿拿来了教室里的餐巾纸,放在管口,餐巾纸飘起来了。)

        【设计意图:这样的观察过程,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出气孔。当然,教师应该有所预见,很多幼儿会觉得空气流动是看不见的,所以,此刻教师不断地追问幼儿:“能证明给大家看吗?”旨在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验证空气流动的事实,这样的“眼见为实”能为幼儿建构起“出气孔”的经验。】

        6.关键提问:要是堵住管子,猜猜会怎样呢?

        (幼儿很自然地回答:“要是堵住管子,空气就出不来了!”可当幼儿看到教师用手严严实实地堵住管子,而打气筒变得鼓鼓囊囊,再也踩不下去时,他们大叫:“空气出不来了,空气被关在里面了,打气筒里都是空气!”)

        7.关键提问:“现在,你觉得连接管子的口子,是进气孔还是出气孔呢?”

        8.关键提问:“知道了出气孔,就很容易地明白哪个是进气孔。只是,空气从进气孔进去,又是怎么从出气孔出来的呢?”

        (幼儿在回忆刚才自己打气的过程中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一个幼儿的话最形象,也最经典:“外面的空气从进气孔进入打气筒,是我们用脚踩打气筒,所以这些空气没地方待了,就只能从出气孔里跑出来。”)

        9.关键提问:“如果,我在这里画一个打气筒,画上两个不同颜色的口子,你能用箭头画出空气是从哪里进来,又是从哪里出去的吗?”

        (教师鼓励幼儿修正自己的实验报告,并用箭头画出空气流动的线路图。)

        【设计意图:当幼儿能够在打气筒上辨别出“出气孔”时,对“进气孔”的指认也就不费吹灰之力了。鼓励幼儿说说、画画“空气是从哪里进去,又是怎么出来的”,能帮助幼儿在不同的表述中真正理解、掌握使用打气筒时空气流动的过程。】

        五、师幼共同收拾实验室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15

        【活动目标】

        1、观察自己的小手,  体验游戏的快乐。

        2、引导幼儿在愉快

        的气氛中用小手大胆表演,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创造性地印画出

        各种手形画,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音乐、

        颜料、彩笔、画纸、彩纸、皱纹纸、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表演激趣,导入活

        动。组织孩子听《小手拍拍》的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观察讲述,认识小手。孩子们,刚才我们是用什么做动作进来的?(小手)你们可真聪明,我们是用小手做的`动作,现在都举起你们的小手来给老师看一下,你的小手真干净,你的小手真白、真漂亮,和老师来拍拍手吧!(逐一和幼儿击掌)咱们来看看我们的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可以和你身边的小伙伴比一比,我们的手大小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两只手还有很多一样的地方,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教师小结:咱们的手有很多一样的地方,我们都有两只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左手有五个手指头,右手有五个手指头。手指上有手指甲,还有手心和手背。

        2、表演动作,了解小手。小手有这么多一样的地方,我把它编成了儿歌,你们想听吗?孩子们赶快坐好,听我说儿歌吧!示范: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孩子们,咱们一起来表演,好吗?孩子们表演得真好,想一想你的小手还会做什么?(让幼儿自由表现)我们的小手可真能干,能做这么多事情,小手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看看这是什么?出示手影。我们的小手还能做手影游戏,咱们一起来试试吧!

        3、分组操作,展小手。孩子们,今天我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材料,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的小手最灵巧。出示操作材料,向幼儿介绍操作方法(手形印画、手形添画、印画小手),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活动。分组讲评幼儿活动情况。

        4、拓展经验,保护小手。孩子们,你们的小手可真灵巧,可以做这么多事情。我们的小手这么重要,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小手呢?启发幼儿说出保护小手的方法。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带孩子到户外洗手,让孩子保护好小手。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小班】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亲亲宝贝》 小班亲亲宝贝设计意图09-11

大班音乐我们和祖国最亲亲教案 儿歌《我们和祖国最亲亲》歌词09-11

心理健康教育“亲亲一家人”教学设计 亲亲一家人主题活动方案09-11

幼儿园教学活动计划 幼儿园教学活动计划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09-11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模板09-11

幼儿园教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教学活动教案设计09-11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小班09-11

教学反思的意义 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09-11

浅谈教学反思的意义与作用 教学反思的意义和要求09-11

教学反思的意义 教学反思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09-11

教学反思的意义及运用 教学反思的理解和感悟09-11

教学反思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反思的意义与价值怎么写09-11

反思在幼儿教学中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活动反思的意义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