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观察报告 鸟类观察表

时间:2023-08-09 01:48:06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鸟类观察实习报告题目鸟类观察实习报告学院_班级___负责人_______联系电话__指导老师_____日期:2012年6月30日鸟类观察实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沿途鸟类的多样性、形态和行为,同时了解常见鸟类的特点和行为习性。2.了解常见鸟类的科属。

        二、调查方法路线途经法,沿路观察遇见的鸟类,掌握其科属及形态特点。

        (只记录从前往后飞的鸟,忽略从后方飞来的鸟。)出发时间:8:00am,开始地点:金华市安地镇。结束时间:9:20am。

        结束地点:香溪桥。

        三、鸟类组成1.麻雀鸟纲雀形目文鸟科别名:麻雀又名树麻雀、霍雀、嘉宾、瓦雀、琉雀、家雀、老家子、老家贼、照夜、麻谷、南麻雀、禾雀、宾雀、厝鸟、家巧儿。生活习性: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

        白天四出觅食,活动范围在2.5~3千米以内。在地面活动时双脚跳跃前进。翅短圆,不耐远飞。

        鸣声喧噪。主要以谷物为食。当谷物成熟时,多结成大群飞向农田掠食谷物。

        繁殖期食部分昆虫,并以昆虫育雏。繁殖力强。特征:一般麻雀体长为14厘米左右,雌雄形、色非常接近。

        喙黑色,呈圆锥状;跗跖为浅褐色;头、颈处栗色较深,背部栗色较浅,饰以黑色条纹。脸颊部左右各一块黑色大斑,这是麻雀最易辨认的特征之一,肩羽有两条白色的带状纹。尾呈小叉状,浅褐色。

        幼鸟喉部为灰色,随着鸟龄的增大此处颜色会越来越深直到呈黑色。幼鸟雌雄极不易辨认,成鸟则可通过肩羽来加以辨别,雄鸟此处为褐红,雌鸟则为橄榄褐色。地域分布:除繁殖、育雏阶段外,麻雀是非常喜欢群居的鸟类。

        秋季时易形成数百只乃至数千只的大群,称为雀泛,而在冬季它们则多结成十几只或几十只一起活动的小群。亚种分化极多,广布于我国南北各地,也广布于欧亚大陆,是一种最常见的雀类。单位为时间内遇见的情况:2.2.1.1.2.1.1.1.1.2.1.1.2.1。

        总计19只。2.金腰燕鸟纲雀形目燕科别名:赤腰燕特征:金腰燕体形全长16-18cm,体重18-21g,寿命15年。上体黑色,具有辉蓝色光泽,腰部栗色,頬部棕色,下体棕白色,而多具有黑色的细纵纹,尾甚长,为深凹形。

        最显著的标志是有一条栗黄色的腰带,浅栗色的腰与深蓝色的上体成对比,下体白而多具黑色细纹,尾长而叉深。虹膜褐色;嘴及脚黑色。生活习性:生活习性与家燕相似,栖息于低山及平原的居民点附近,以昆虫为食。

        生活于山脚坡地、草坪、也围绕树林附近有轮廓的平房、高大建筑物、工厂飞翔、栖在空旷地区的树上以及喜栖在无叶的枝条或枯枝。通常出现于平地至低海拔之空中或电线上。结小群活动,飞行时振翼较缓慢且比其他燕更喜高空翱翔。

        善飞行,飞行迅速敏捷,主要以昆虫为食,食物种类常见有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同翅目、蜻蜓目等昆虫。分布范围:中国除台湾和西北部外,分布于国内的大部分地区,多为夏侯鸟。种群数量较多。

        生长繁殖:巢多在山地村落间,巢多呈长颈瓶状,筑巢精巧,我国民间自古称之为巧燕。栖息于低山及平原的居民点附近,以昆虫为食。单位时间内遇见的情况:5.1.1.2.1.1,总计11只。

        3.白头鹎雀形目鹎科外形特征:小型鸟类,体长17-22cm。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两广亚种无此白环,头顶至枕全黑色)。耳羽后部有一白斑,此白环与白斑在黑色的头部均极为醒目。

        上体灰褐或橄榄灰色具黄绿色羽缘。颏、喉白色,胸灰褐色,形成不明显的宽阔胸带。腹白色具黄绿色纵纹。

        生活习性:性活泼,结群于果树上活动。有时从栖处飞行捕食。白头鹎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中常见的一种鸟,多活动于丘陵或平原的树本灌丛中,也见于针叶林里。

        性活泼、不甚畏人。秋冬季大多

        二、三十只结成大群,活动于樟、楝等树上啄食果实。春夏季则仅3—5个相伴觅食。

        常栖息于矮树篱或灌丛的最高处,见有昆虫飞过时就飞捕于空中,然后再回到它栖止的树上,大声鸣叫。它的鸣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为留鸟,一般不迁徙。分布范围:白头鹎是我国常见鸟类,是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的常见鸟类,繁殖季节几全以昆虫为食,在植物保护中意义甚大。

        目前种群数量还较丰富。繁殖方式:繁殖于3月至8月间。产卵至少二次,巢于桑树茂密的绿叶丛中,或油茶树上及各种灌木丛中,距地大多2—3米。

        但亦有筑在高大乔木上的,距地高度约在6米至6.5米之间。卵每产3—4个,呈椭圆形,色淡红,其上更有深红、淡紫等色的斑点。单位时间内遇见的情况:3.1.1.1.1.1.1.2,总计11只。

        4.翠鸟佛法僧目翠鸟科外形特征:喙大,多以鱼为食,体强,长约10.45公分,羽衣鲜艳;许多种类有羽冠。腿短,大多数尾短或适中。头大与身体不相称,喙长似矛,翼短圆,3个前趾中有2个基部愈合。

        翠鸟的整体色彩配置,十分鲜丽。头至后颈部为带有光泽的深绿色,其中布满蓝色斑点,从背部至尾部为光鲜的宝蓝色,翼面亦为绿色,带有蓝色斑点,翼下及腹面则为明显的橘红色。喉部有一大白斑,脚为红色。

        一般自额至枕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辉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从远处看很像啄木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

        分布范围:广布世界各地。我国主要分布于中部和南部,为留鸟。生活习性:翠鸟性孤独,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

        常直挺地停息在近水的低枝和芦苇也常常停息在岩石上,伺机捕食鱼虾等,因而又有鱼虎、鱼狗之称。而且,翠鸟扎入水中后,还能保持极佳的视力,因为,它的眼睛进入水中后,能迅速调整水中因为光线造成的视角反差。所以翠鸟的捕鱼本领几乎是百发百中,毫无虚发。

        生长繁殖:中国南方的翠鸟繁殖期为每年4~7月。翠鸟能用它的粗壮大嘴在土崖壁上穿穴为巢,也营巢于田野堤坝的隧道中,这些洞穴鸟类与啄木鸟一样洞底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

        单位时间内遇见的情况:1,总计1只。5.白鹡鸰雀形目鹡鸰科外形特征:白鹡鸰,额头顶前部和脸白色,头顶后部、枕和后颈黑色。背、肩黑色或灰色,飞羽黑色。

        翅上小覆羽灰色或黑色,中覆羽、大覆羽白色或尖端白色,在翅上形成明显的白色翅斑。尾长而窄,尾羽黑色,最外两对尾羽主要为白色。颏、喉白色或黑色,胸黑色,其余下体白色。

        虹膜黑褐色,嘴和跗蹠黑色。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河流、湖泊、水库、水塘等水域岸边,也栖息于农田、湿草原、沼泽等湿地,有时还栖于水域附近的居民点和公园。常单独成对或呈3-5只的小群活动。

        迁徙期间也见成10多只至20余只的大群。多栖于地上或岩石上,有时也栖于小灌木或树上,多在水边或水域附近的草地、农田、荒坡或路边活动,或是在地上慢步行走,或是跑动捕食。分布范围:中国为中北部广大地区的夏候鸟,华南地区为留鸟,在海南越冬。

        繁殖方式: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中边等水域附近岩洞、岩壁缝隙、河边土坎、田边石隙以及河岸、灌丛与草丛中,也在房屋屋脊、房顶和墙壁缝隙中营巢,甚至有在枯木树洞和人工巢箱中营巢的。单位时间内遇见的情况:1.1.1.2,总计5只。

        6.红尾水鸲雀形目鸫科外形特征:全长约13cm。雄性通体暗蓝色,翼黑褐色,尾及其上、下覆羽均栗红色。雌鸟上体灰褐色,翼褐色并有两道白色点斑,臀、腰及外侧尾羽基部白色,尾余部黑色,下体灰色,布以由灰色羽缘形成的鳞状斑。

        雌鸟上体暗蓝灰褐色,头顶较多褐色,翅上覆羽和飞羽黑褐色或褐色,内侧次级飞羽和覆羽具淡棕色羽缘、尖端具白色或黄白色斑点,在翅上形成两排白色或黄白色斑点。大覆羽、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具褐色或淡色羽缘。尾上覆羽和尾下覆羽白色,尾羽暗褐色,基部白色,并由内向外基部白色范围逐渐扩大,到最外侧一对尾羽几全为白色。

        下体白色具淡蓝灰色‘V’形斑,向后逐渐转为波状横斑,颏沾黄褐色并延伸至颊、眼先和额基等处。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雄鸟黑色、雌鸟暗褐色。分布范围:中国为华北及黄河以南地区的留鸟。

        生活习性:红尾水鸲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站立在水边或水中石头上、公路旁岩壁上或电线上,有时也落在村边房顶上,停立时尾常不断地上下摆动,间或还将尾散成扇状,并左右来回摆动。当发现水面或地上有虫子时,则急速飞去捕猎,取食后又飞回原处。

        有时也在地上快速奔跑啄食昆虫。生长繁殖:繁殖期3-7月。通常营巢于河谷与溪流岸边,巢多置于岸边悬岩洞隙、岩石或土坎下凹陷处,也在岸边岩石终逢隙和树洞中营巢。

        巢呈杯状或碗状,通常隐蔽很好,不易被发现。单位时间内遇见的情况:1.1.1,总计3只。7.鹊鸲雀形目鸫科外形特征:雄性成鸟:头顶至尾上覆羽黑色,略带蓝色金属光泽;飞羽和大覆羽黑褐色,内侧次级飞羽外翈大部和次级覆羽均为白色,构成明显的白色翼斑,其他覆羽与背部同色;中央两对尾羽全黑,外侧连续1—2小时,甚至更久。

        巢筑于墙缝、屋顶窟窿、瓦房屋檐内、居民点附近的枯树洞内,或树枝的桠叉处。单位时间内遇见的情况:1.2,总计3只。8.红嘴蓝鹊雀形目鸦科外形特征:红嘴蓝鹊是一种体态美丽的笼鸟,尾羽长而秀丽。

        体长约680毫米,是鹊类中鸟体最大和尾巴最长、羽色最美的一种。头、颈、胸部暗黑色,头顶羽尖缀白,犹似戴上一个灰色帽盔;枕、颈部羽端白色;背、肩及腰部羽色为紫灰色;翅羽以暗紫色为主并衬以紫蓝色;中央尾羽紫蓝色,末端有一宽阔的带状白斑;其余尾羽均为紫蓝色,末端具有黑白相间的带状斑;中央尾羽甚长,外侧尾羽依次渐短,因而构成梯状;下体为极淡的蓝灰色,有时近于灰白色。嘴壳朱红色,足趾红橙色。

        生活习性:红嘴蓝鹊性喜群栖,经常结成或集成小群在林间作鱼贯式穿飞,由于鹊尾长曳舒展,随风荡漾,起伏成波浪状,极具造型之美。偶而也从树上滑翔到地面,纵跳前进。与红嘴蓝鹊动人的外貌、艳丽的羽毛和优美的翔姿相比,它的鸣声就显得相形见绌而非常不般配了,不但粗野喧闹,而且响彻山间,令人厌烦。

        生长繁殖:红嘴蓝鹊在每年的5~7月繁殖,在高大树木上营巢,巢营于高大的树干或枝桠处,巢距地面3~6米或更高些,巢以嫩枝、须根、藤类及卷须等物缠堆而成,内垫细根,软草,软纤维等。单位时间内遇见的情况:1.2,总计3只。9.绣眼鸟雀形目绣眼鸟科特征:体形小,体长90~122毫米;嘴小,为头长的一半,嘴峰稍向下弯;鼻孔为薄膜所掩盖;舌能伸缩,先端具有角质硬性的纤维簇;翅圆长;尾短;跗蹠长而健。

        雌雄相似。因其眼圈被一些明显的白色绒状短羽所环绕,形成鲜明的白眼圈得绣眼之名。完全树栖生活,取食昆虫、花蜜和甜软的果实;绣眼鸟性情活跃,高度群集。

        多数种类低声嘁嘁喳喳,但有几种高声转鸣。绣眼鸟的嘴细小,主要在花中取食昆虫,亦食少量浆果。在林间及林缘附近耕作区分布。

        分布:分布自亚洲南部至大洋洲和非洲。单位时间内遇见的情况:1,总计1只。10.山树莺雀形目莺科体形特征:体长约12厘米的暗褐色树莺。

        具形长的皮黄色眉纹,下体偏白而染褐黄,尤其是胸侧、两胁及尾下覆羽。幼鸟黄色较多。甚似黄腹树莺但上体的褐色多且深,下体褐色深而黄色少,腹部白色少,喉灰色亦少。

        单位时间内遇见的情况:1,总计1只。11.金翅雀雀形目织布鸟科别名:金翅、绿雀、芦花黄雀、黄弹鸟、黄楠鸟、碛弱、谷雀。体态特征:金翅雀是体形较小的雀形目鸟类,体长在12厘米左右,雄雌同形近色,雄性眼先和眼周部位羽毛深褐色近黑色,头顶耳羽和后颈羽毛灰色,羽稍略现黄绿色;肩部、背部以及内侧覆羽均为栗褐色;尾上覆羽灰色,尾羽基部呈鲜明的金黄色,端部黑色,羽干黑褐色;双翅的飞羽黑褐色,但基部有明显的亮黄色斑块,所谓“金翅”指的就是这一部分的羽毛颜色;翅上覆羽颜色与肩羽相同;颌部、喉部、胸部黄绿色;下腹部近白色;上腹部和尾下覆羽亮黄色;两胁沾棕色。

        雌性体色与雄性基本相同,但颜色略现黯淡。喙与足均为肉粉色,虹膜褐色。本物种的叫声甚有特色,为轻柔而连续不断的滴滴声,虽声音轻柔但传播甚远。

        单位时间内遇见的情况:12,总计12只。12.乌鸫雀形目鸫科外形特征:乌鸫身长24-25cm,翼展34-38.5cm,体重80-110g,寿命16年。雄鸟全身大致黑色,上体包括两翅和尾羽是黑色。

        下体黑褐,色稍淡,颏缀以棕色羽缘,喉亦微染棕色。嘴黄,眼珠呈橘黄色,羽毛不易脱落,脚近黑色。嘴及眼周橙黄色。

        雌鸟较雄鸟色淡,喉、胸有暗色纵纹。分布范围:中国为长江口至天山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留鸟,在海南为冬候鸟。生活习性:栖息于林地、村镇边缘,平原草地或园圃间,常结小群在地面上奔驰,亦常至垃圾堆及厕所等处找食。

        生长繁殖:4~7月繁殖,巢大都营于乔木的枝梢上或树木主干分支处、距地面约3米,棕榈叶柄间等处筑碗状巢,以枝条、枯草、松针等混泥筑成深杯状。每窝产卵4-6枚,淡蓝灰色或近白色,缀以赭褐色斑点,由雌鸟孵化。单位时间内遇见的情况:1,总计1只。

        13.棕背伯劳雀形目伯劳科形态特征:棕背伯劳也具有伯劳的普遍特征,头大,喙短而强壮有力,上喙具凹刻,先端向下弯曲成利钩,能很牢靠地捉住动物,使其不易自嘴里脱逃,脚短而强健。体长达24厘米左右,体重70~90克。成鸟:额、眼纹、两翼及尾黑色,翼有一白色斑;头顶及颈背灰色或灰黑色;背、腰及体侧红褐;颏、喉、胸及腹中心部位白色。

        头及背部黑色的扩展随亚种而有不同。亚成鸟:色较暗,两胁及背具横斑,头及颈背灰色较重。生活习性:它们习惯于独来独往,一般栖息于开阔平原和低山一带,有时也到园林、农田、村宅附近活动。

        它们经常停栖在空旷地的突枝上,四处张望,一旦发现有猎物出现便会迅速猛扑过去,捕获猎物后又会重新返回原来树枝上啄食。伯劳习惯性的会驻足在同一个地点觅食,这种捕食方式我们也称之为坐等型掠食。生长繁殖:7月间繁殖。

        巢呈杯形,以草茎、竹叶、嫩枝、蕨叶及其他杂屑等编成。每窝产5枚黄白色卵,上有疏密不等、浓淡大小各异的灰蓝和淡紫灰色斑,并缀以锈红以至红褐色细点。单位时间内遇见的情况:1,总计1只。

        14.喜鹊雀形目鸦科体形特点:体形特点是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双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远较翅长,呈楔形;虹膜是褐色的;嘴是黑色;脚是黑色。

        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体长435~460毫米。雌雄羽色相似。

        幼鸟羽色似成鸟,但黑羽部分染有褐色,金属光泽也不显著。生活习性:除秋季结成小群外,全年大多成队生活。鸣声宏亮。

        杂食性,在旷野和田间觅食,繁殖期捕食蝗虫、蝼蛄、地老虎、金龟甲、蛾类幼虫以及蛙类等小型动物,也盗食其他鸟类的卵和雏鸟,也吃瓜果、谷物、植物种子等。生长繁殖:喜鹊的寿命为七到八年,品种不一样寿命略有长短。喜鹊为多年性配偶。

        巢呈球状,由雌雄共同筑造,以枯枝编成,内壁填以厚层泥土,内衬草叶、棉絮、兽毛、羽毛等,每年将旧巢添加新枝修补使用。单位时间内遇见的情况:1,总计1只。15.绿鹦嘴鹎雀形目鹎科体形特点:绿鹦嘴鹎体长约20厘米,体重约45克。

        嘴短厚且呈灰黄色,上喙向下弯曲似鹦鹉嘴,额基部为石灰色,喉部及头侧呈黑褐色,上胸有一半圆形白环,绕到颈的两侧,上胸和体侧呈橄榄绿,腹部为黄绿色,有一黑褐色宽端,尾下覆羽鲜黄色,脚褐色。生活习性:绿鹦嘴鹎常栖息于平原、山地的树林、灌木丛中,在山间河谷的树丛中也很常见。喜欢集群,有时也成对或单独活动。

        善鸣叫,鸣声婉转。属杂食性的鸟类,以种子、草籽、野果、花芽、叶芽等为食,动物性食物有昆虫及其它小型动物等。生长繁殖:每年5—6月,绿鹦嘴鹎开始繁殖。

        其筑巢于树丛的枝条上,以树叶、树枝及草茎编织而成,巢高约11厘米,深约4厘米,每窝产卵2—4枚,卵灰白色或浅黄色,夹杂红褐或浅灰紫色斑点。孵卵多由雌鸟来承担,孵化期约13天。单位时间内遇见的情况:2,总计2只。

        16.朱颈斑鸠鸠鸽科形态:全长30公分嘴暗褐色,脚紫红色。头顶鼠灰色;後颈下部至颈侧黑色,有白色斑点。背至尾羽灰褐色,尾羽外侧黑色,末端白色。

        翼淡褐色,羽绿淡色。腹面淡葡萄紫色,胁略带灰色。生态:出现于平地至低海拔平原、丘陵地带,城市中的校园、公园、行道树林,也常见到它们的踪影。

        单位时间内遇见的情况:6,总计6只。17.老鹰隼形目鹰科特征:老鹰是一种肉食性的类群,通常在峡谷内觅食,一次生1~3颗蛋,小老鹰会驱赶同伴,或者吃掉同伴。老鹰的种类有很多,例如:大斑鹫、秃鹰、黑鸢等。

        老鹰和一般鸟类的不同点在于,老鹰属于禽兽类,一般鸟类属于杂食类。成年老鹰身长约56公分、翼长约417~465公分、体重约630~1030公克、一次生蛋2~5枚,白底有红棕色斑点、孵卵期约38天,它们的巢穴一般筑的很高,老鹰一次生下2~5个蛋,一般仅能成活1只小鹰,。老鹰为黑鸢在台湾的俗称,台语称来叶或厉翼。

        全身大致为褐色,翼下初级飞羽基部的白斑及如鱼尾状的尾羽特征,幼鸟有明显淡色羽斑与成鸟明显不同。单位时间内遇见的情况:1,总计1只。18.白鹭鹳形目鹭科特征:中等体型(60cm)的白色鹭。

        与牛背鹭的区别在体型较大而纤瘦,嘴及腿黑色,趾黄色,繁殖羽纯白,颈背具细长饰羽,背及胸具蓑状羽。分布范围:非洲、欧洲、亚洲及大洋洲。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常见留鸟及候鸟,分布在中国南方、台湾及海南岛。

        迷鸟有时至北京。部分鸟冬季到热带区越冬。习性:喜稻田、河岸、沙滩、泥滩及沿海小溪流。

        成散群进食,常与其他种类混群。有时飞越沿海浅水追捕猎物。夜晚飞回栖处时呈“V”字队形。

        与其他水鸟一道集群营巢。单位时间内遇见的情况:1,总计1只。

        三、单位时间遇见的频率单位时间内遇见的鸟类总数:83只。

        种名单位时间内遇见的个数单位时间遇见的频率(%)麻雀1922.9%翠鸟11.2%鹊鸲33.6%山树莺11.2%棕背伯劳11.2%朱颈斑鸠67.2%金腰燕1113.3%白鹡鸰56.0%红嘴蓝鹊33.6%金翅雀1214.5%喜鹊11.2%老鹰11.2%白头鹎1113.3%红尾水鸲33.6%绣眼鸟11.2%乌鸫11.2%绿鹦嘴鹎22.4%白鹭11.2%

        四、分析优势种:麻雀、金腰燕、白头鹎、金翅雀。常见种:白鹡鸰、红尾水鸲、鹊鸲、红嘴蓝鹊、绿鹦嘴鹎、朱颈斑鸠。稀有种:翠鸟、绣眼鸟、山树莺、乌鸫、棕背伯劳、喜鹊、老鹰、白鹭。

        五、讨论及体会通过短短一个小时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该地的鸟类物种较多,且多为雀形目的类群,仅仅被我们观察到的就有18种之多。说明该地环境非常适宜鸟类居住。该地的环境以丘陵和树林为主,植被覆盖率高,物种多样性好,风景优美,绿树成荫。

        通过这次的鸟类观察野外实习,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学到了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我不仅了解了各种常见鸟类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还从中获得了十分的乐趣,收获很大。麻雀、燕子、老鹰这些名字以前虽然熟悉但是却没有概念的名字也变得栩栩如生。

        白鹡鸰、红嘴蓝鹊、棕背伯劳这些我从未听说过的名字现在也变得形象生动起来。我想,这便是生物学的乐趣吧。当然,老师能教给我们的是一种方法,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完全也可以通过这里学到的知识自己鉴别鸟儿,以便给以它们更好的关爱和保护。

【鸟类观察报告 鸟类观察表】相关文章:

电力设施外力破坏隐患发现报告与处置简明规程 电力外力破坏处罚依据08-09

食玩行业 发现报告 食玩行业 发现报告范文08-09

学生学习行为观察报告 学生行为观察表08-09

实习学校观察报告范文三篇 校园观察报告500字08-09

观测报告 沉降观测报告08-09

课堂研究观察报告 课堂观察报告的撰写08-09

鸟类观察报告 鸟类观察表08-09

课堂观察报告 课堂观察报告范文2000字08-09

观察报告 观察报告怎么写 范文08-09

幼师专业实习报告08-09

幼师实习报告通用08-09

幼师实习报告(通用)08-09

幼师实习报告 幼师实践报告范文3000字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