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时间:2023-09-09 06:31:30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一)通过图片和实物,使学生理解连加的含义。

      (二)使学生掌握连加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理解连加的意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难点:

      正确计算连加式题。

课前准备

      (一)教具:课件、小棒。

      (二)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3+2= 2+6= 6+3= 4+3= 1+4= 5+2= 3+5= 5+4= 1+9=

      2、听算:

      2加1等于几?再加4等于几?3加5等于几?再加2等于几?

      4加3等于几?再加1等于几?

      (二)学习新课

      1、看图列式计算:

      出示课件:

      指名说图意:图上有3只长颈鹿,5只驯鹿,一共有8只鹿。(板书:3+5=8)师说:我们知道了长颈鹿和驯鹿一共是8只,这时又跑来7只梅花鹿,求一共有多少只鹿?怎么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3+5=8 8+7=15这道题里的3,5,7各表示什么?

      师说:我们用两个算式求出了长颈鹿、驯鹿、梅花鹿一共有多少,这两道题是我们过去学过的。如果不用两个算式,能不能想一个更简便,更快的办法,列一个算式呢?分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谁想的办法好。

      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3+5+7=15。

      师问:这个算式和我们学过的算式哪儿不一样?(有两个加号,3个加数)师说:对,有两个加号,是3个数相加,要加两次,这样的算式叫“连加”。(板书:连加)怎样计算呢?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先算3+5=8,再算8+7=15。(老师边说边写计算过程)

      读作:3加5再加7等于15。

      表示:有3只长颈鹿、5只驯鹿、7只梅花鹿,一共有15只鹿。

      指名读算式,说题意。

      2、出示课件:

      师引导完成“一共有多少条鱼?”的计算。 8+6+5=19学生试说计算过程。

      3、动手操作:

      (1)摆小棒、列算式:

      师说:先摆4根、再摆3根、又摆1根,一共是几根?老师黑板摆出小棒:让学生看小棒图列算式。

      板书:4+3+1=8指名2~3人说计算过程。

      两人一组说计算过程。(边说边演示)

      (2)学生摆小棒,列算式:①师说:先摆2根、再摆5根、又摆3根,一共有多少根?

      ②师说:先摆5根、再摆5根、又摆7根,一共有多少根?

      ③师说:先摆3根、再摆2根、又摆5根,一共有多少根?

      ④师说:先摆4根、再摆5根、又摆6根,一共有多少根?

      指名说算式,指名说计算过程。

      师问:用哪个数去加后面的数?(前两个数的结果去加第三个数)

      4、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学会了连加)计算连加时应该怎样计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前两个加数的和,再用前两个加数的和去加第三个加数。)

      5、其实啊,连加的算式计算时还有一个小窍门。

      教师引导学生不按顺序计算,发现结果不变。

      教师总结:计算连加的算式时我们可以看有没有能凑成10的两个数,这样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些。

      (三)巩固反馈

      1、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口算。

      5+9+1= 8+6+2= 7+3+5= 4+8+2= 8+4+6= 9+2+1= 6+8+3= 6+2+8= 5+2+7= 3+5+4= 3+5+7= 7+6+3= 2、课后练一练第一题。

      3、举卡片口算:

      1+6+2= 4+3+2= 3+2+5= 7+1+0= 0+10+3=

      (四)布置作业

      练一练2、3题。

      课后反思:

      1、复习导入使学生更积极。

      导课过程的设计充分利用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主动获取新知识。教学一开始,安排了10以内的口算题,然后又安排了有联系的听答题“3加2等于几?再加4呢?”和“8减2等于几?再减5呢?”这一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会的学生说出答案,引起不会的学生思考,从而产生想学的渴望,真正达到我要学。

      2、创设情境探究新知,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我以去动物园看到长颈鹿引入,把例题图片分解出现,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的思考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阵地。

      3、动态感知,表态领悟。为了让学生通过体验事情的发生过程,来明白算式的含义,我把数学题变成一个运动的过程,感受“先摆几根、再摆几根、又摆几根”的生活经验。通过摆小棒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看自己摆的结构列出算式。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处理的得心应手,学生一目了然很自然的列出连加算式。

      4、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学连加时,学生就出现了不同算法:一种是先找两个能凑十的数,再求出得数;一种是先算出前两个数的得数再加第三个数。我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得数,充分尊重了学生,提倡算法多样化,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的机会。而且还告诉学生不能凑成十的还可以凑成自己计算快的数,再加第三个数。

      5、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励学习兴趣。

      人常说:“表扬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儿童不仅好玩,而且还好强好胜,喜欢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老师一句表扬的话,就想蜂蜜一样滋润着学生们的心,让他们兴奋上好几天。老师要善表扬学生,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学前班的学习,学习的动力是很情绪化的。我们老师要时时给他们鼓励,让他们追波逐浪,到达知识的彼岸。

      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积极创设乐学情情,遇教于乐,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快乐健康地成长。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素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和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进入有趣的数学广角。(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1)师: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红。周末到了,小红的班上要组织一次游乐活动,她想邀请大家去参加,你们愿意吗?不过小红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当她遇到困难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她。

      师:既然是参加游乐活动,就要穿的漂亮一些,小红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穿什么衣服。

      小红的衣柜里放着六件衣服(出示衣服图片),她可以怎样搭配?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学生活动策略:

      ①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的衣服卡片,自己摆一摆。

      ②引导讨论: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穿法,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呢?(教师结合课件演示,介绍连线法。)

      ③组织学生讨论:上装的件数和下装的件数,与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有什么关系?

      (2)妈妈为小红准备了丰盛的早餐:饮料有:牛奶、豆浆

      点心有:蛋糕、油条、饼干

      如果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小红的早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学生活动策略:

      (1)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连线的方法自己找出不同的搭配方法。

      (2)全班交流。

      2、智闯五关。

      第一关:帮小动物组数

      教师出示三只小动物手拿数字卡片的画面,提问:用数字卡片4、5、6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学生活动策略: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数字卡片在数位顺序表中摆一摆,并作好记录。

      (2)各小组汇报后,教师指定几名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组数的规律。

      第二关:走路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出示情境图,告诉学生:从学校到少年宫有A、B两条路可走,从少年宫到动物园有C、D、E三条路可走。提问: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到动物园,一共有几条路可走?

      学生活动策略:学生拿出课前老师发的线路图,自己用笔画一画。

      第三关:足球比赛中的数学问题

      20xx年亚洲杯A组有4个球队参赛,每两个球队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学生活动策略:教师请学生用字母A、B、C、D表示四个球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比赛场次清楚、形象地表示出来。

      第四关:握手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出示画有四位小朋友的图片,提问:每两个人握一次手,四个人一共握几次手?

      学生活动策略:每个小组选出四位同学实际做一做。第五关:佳佳的密码箱。

      教师出示情境图,告诉学生:佳佳的密码箱中的密码是一个两位数,左边有数字1、2、3,右边有数字4、5、6。可佳佳把提前设好的密码给忘了,她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打开?

      学生活动策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在此题的基础上拓展:

      ★如果左边的数字有1、2、3、4,右边的数字有5、6、7、8,佳佳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打开?

      ★如果左边的数字有1、2、3、4、5、6、7、8、9,右边的数字有1、2、3、4、5、6、7、8、9,佳佳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打开?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四、机动练习

      如果老师想给今天这节课表现最好的三位同学照一张合影,请同学们思考,三个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如果老师也参加进来,四个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同学们课下思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应用题。

      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能用其解释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旧知迁移新知识的方法来学习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2、教学难点

      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习题。

      教学工具

      多媒体,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准备,揭示课题

      [1]复习准备: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1.02×0.2 0.45×0.6 0.8×0.125 0.759×0

      0.25×0.4 0.067×0.1 0.1×0.08 0.85×0.4

      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 30×7+85 250×4—200

      ⑴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⑵ 小结:

      ①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⑶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题的计算方法,其实,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板书第4节连乘、乘加、乘减

      2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3]自主探索

      师:在本节课的开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问题,希望同学们帮忙解决。

      情景图出示

      (1)指名学生读题。

      (2)师: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指名学生回答

      (3)学生尝试练习。

      学生板演:0.9×0.9×100

      =0.81×100

      =81(平方米)

      [4]交流汇报

      师: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这个算式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0.9×0.9,再乘100.)

      生:0.9×0.9是什么意思?(求的是一块砖的面积)

      生:为什么要用0.9×0.9呢?不可以用0.9×100吗?(因为占地的是瓷砖的面积,而不是瓷砖的边长。)

      生:再乘100呢?求的是什么?(100块砖能够铺地的面积。)

      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扩展提高

      师: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师:出示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 1.2×0.7

      (0.8×0.5)×0.4 0.8×(0.5×0.4)

      (2.4+3.6)×0.5 2.4×0.5+3.6×0.5

      师: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自己计算一下,验证一下你的结论对不对?

      引导学生比较两组算式的结果,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板书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1)自主探究

      师:出示例题:0.25×4.78×4.

      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你能说出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

      (2)巩固练习

      50×0.13×0.2、1.25×0.7×0.8、0.3×2.5×0.4

      学生独立完成,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难点释疑师:出示题目0.65×201.

      师: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0.65×201

      =0.65×(200+1)

      =0.65×200+0.65(乘法分配律)

      =130+0.65

      =130.65

      (4)趣味练习

      狐狸卖香蕉:

      卖水果的狐狸波利称水果时总缺斤短两,熊猫菲菲打算惩治他一下。这一天菲菲来狐狸波利这儿买香蕉。“香蕉一元钱一斤,您买多少啊?”波利很热情。“我买一百斤,不过得麻烦您把它们全部剥好,我给您每斤香蕉皮5角钱,每斤香蕉肉5角钱,行吗?”狐狸波利想:5角钱加上5角钱,还是每斤一元钱。便爽快地答应了。熊猫菲菲把钱付了,可是狐狸波利盯着自己的钱,总感觉有问题,却又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同学们,你们能帮波利找出问题出在哪里了吗?

      提示:假设熊猫菲菲买的香蕉皮有a斤,香蕉肉有b斤,a+b=100(斤),那么应付的钱数为:

      0.5×a+0.5×b

      =0.5×(a+b)=0.5×100

      =50(元)

      所以熊猫菲菲少付了50元,让狐狸吃了亏。

      六层灯塔:一个六层塔,每一层点灯的盏数都是它的上一层的3倍,已知最顶层点了2盏灯,求这座塔共点了多少盏灯?

      [5]小结

      师:你认为在做连乘习题时应注意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今后我们在进行小数四则运算的时候一定要先搞清楚运算顺序再计算。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堂练习

      “做一做”

      ⑴指名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⑵独立计算出结果。

      ⑶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⑷做乘加题注意什么?

      提示:要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参考答案:72×0.81+10.4 7.06×2.4—5.7=58.32+10.4 =16.944—5.725.8

      =68.72 =11.244

      [2]巩固练习

      ⑴出示:50.4×1.95—1.8 3.76×0.25+25.8

      =50.4×0.1 =0.094+25.8

      =5.04 =25.894

      ⑵怎样判断它对不对?

      ①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②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⑶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⑷集体订正。参考答案:50.4×1.95—1.8

      =50.4×0.1

      =5.04

      运算的顺序错误了,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正确的算式应为:

      50.4×1.95—1.8

      =98.28—1.8

      =96.48

      第二题3.76×0.25+25.8的乘法部分计算错误了,应为:

      3.76×0.25+25.8

      =0. 94+25.8

      =26.74

      2、综合练习:

      看谁算得快。(分组比赛)

      19.4×6.1×2.3 3.25×4.76—7.8 18.1×0.92+3.93

      参考答案:

      19.4×6.1×2.3 3.25×4.76—7.8 18.1×0.92+3.93

      =118.34×2.3 =15.47—7.8 =16.652+3.93

      =272.182 =7.67 =20.852

      3、用简便方法计算7.用简便方法计算。

      (1)6.4×1.25×12.5=8×0.8×1.25×12.5

      =(8×1.25)×(0.8×12.5)

      =10×10

      =100

      (2)15.12—6.82—8.18

      =15.12—(6.82+8.18)

      =15.12—15

      =0.12

      (3)0.76×0.43+0.24×0.43

      =(0.76+0.24)×0.43

      =1×0.43=0.43

      (4)5.86×0.4×0.5×0.5:

      =5.86×0.4×(0.5×0.5)

      =5.86×0.4×0.25

      =5.86×(0.4×0.25)

      =5.86×0.1

      =0.586

      课后小结

      师:谈一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你觉得这节课表现得怎么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本课主要知识点: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

      2、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3、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也可以应用到小数乘法中。

      4、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连乘、乘加和乘减的计算,知道了小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在计算中我们可以把整数的乘法运算规律运用到小数乘法中,使我们的运算更加简便。

      板书

      第一章小数乘法

      第1节连乘、乘加、乘减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

      2、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3、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也可以应用到小数乘法中。

      4、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素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和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进入有趣的数学广角。(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1)师: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红。周末到了,小红的班上要组织一次游乐活动,她想邀请大家去参加,你们愿意吗?不过小红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当她遇到困难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她。

      师:既然是参加游乐活动,就要穿的漂亮一些,小红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穿什么衣服。

      小红的衣柜里放着六件衣服(出示衣服图片),她可以怎样搭配?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学生活动策略:

      ①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的衣服卡片,自己摆一摆。

      ②引导讨论: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穿法,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呢?(教师结合课件演示,介绍连线法。)

      ③组织学生讨论:上装的件数和下装的件数,与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有什么关系?

      (2)妈妈为小红准备了丰盛的早餐:饮料有:牛奶、豆浆

      点心有:蛋糕、油条、饼干

      如果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小红的早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学生活动策略:

      (1)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连线的方法自己找出不同的搭配方法。

      (2)全班交流。

      2、智闯五关。

      第一关:帮小动物组数

      教师出示三只小动物手拿数字卡片的画面,提问:用数字卡片4、5、6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学生活动策略: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数字卡片在数位顺序表中摆一摆,并作好记录。

      (2)各小组汇报后,教师指定几名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组数的规律。

      第二关:走路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出示情境图,告诉学生:从学校到少年宫有A、B两条路可走,从少年宫到动物园有C、D、E三条路可走。提问: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到动物园,一共有几条路可走?

      学生活动策略:学生拿出课前老师发的线路图,自己用笔画一画。

      第三关:足球比赛中的数学问题

      20xx年亚洲杯A组有4个球队参赛,每两个球队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学生活动策略:教师请学生用字母A、B、C、D表示四个球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比赛场次清楚、形象地表示出来。

      第四关:握手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出示画有四位小朋友的图片,提问:每两个人握一次手,四个人一共握几次手?

      学生活动策略:每个小组选出四位同学实际做一做。第五关:佳佳的密码箱。

      教师出示情境图,告诉学生:佳佳的密码箱中的密码是一个两位数,左边有数字1、2、3,右边有数字4、5、6。可佳佳把提前设好的密码给忘了,她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打开?

      学生活动策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在此题的基础上拓展:

      ★如果左边的数字有1、2、3、4,右边的数字有5、6、7、8,佳佳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打开?

      ★如果左边的数字有1、2、3、4、5、6、7、8、9,右边的数字有1、2、3、4、5、6、7、8、9,佳佳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打开?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四、机动练习

      如果老师想给今天这节课表现最好的三位同学照一张合影,请同学们思考,三个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如果老师也参加进来,四个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同学们课下思考。

      课程名称

      《销售中的盈亏》

      授课人

      学校名称

      教学对象

      七科目数学课时安排: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以“探究”的形式讨论我们身边的生活问题。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

      1、理解商品销售中所涉及进价、原价、售价、利润、打折、利润率这些基本量之间关系。

      2、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商品销售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握盈亏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根据问题背景,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可以作为列方程依据的相等关系,正确的列方程。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利用多媒体设计丰富多彩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让学生分析、讨论、交流、归纳解决出问题,给学生留下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一、创设情境

      二、探究新知

      三、试一试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1、商场商品的售价、进价、获利的一些情况

      2、售价、进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关系例题解析

      1、某商品的进价是200元,售价是260元。求商品的利润、利润率。2、某商品的进价是200元,若售价是160元,则结果如何?

      3、某商品的售价是60元,利润率为20%。求商品的进价。讨论交流对“盈利”、“亏损”含义的理解。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课堂总结:你能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吗?

      1、某商场为减少库存积压,以每件120元的价格出售两件夹克上衣,其中一件赚20%,另一件亏20%,在这次买卖中商场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2、课本106页第1题。

      3、练习册66页观看销售现场的一些图片,了解商品销售的一些知识,对售价、进价、利润有一定的理解。学生交流后,老师提出问题:某件商品的进价是60元,卖出后盈利20%,那么利润是多少?如果卖出后亏损20%,利润又是多少?(利润是负数,是什么意思?)盈利:售价>进价利润=售价-进价>0亏损:售价<进价利润=售价-进价<01、某商场为减少库存积压,以每件120元的价格出售两件夹克上衣,其中一件赚20%,另一件亏20%,在这次买卖中商场是()

      A、盈利

      B、亏损

      C、不盈不亏

      2、某商品现售价为80元,比原来售价降低了20%,原价是()

      A、64元

      B、96元

      C、100元

      3、一件衣服标价120元,八折优惠价卖出,仍获利20元,则这衣服的进价为多少元?

      4、一件衣服标价120元,八折优惠价卖出,仍获利20%,则这衣服的进价为多少元?由学生概括本课中学到的知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动性。这些概念既可以让学生知道销售中的一些常用语,又可以为新课的展开作好理论上的准备。这些问题以小组的形式分析、讨论、交流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问题层层递进,强化了本节的重点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以及它的变形公式。销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解决盈亏问题找相等关系的依据,要明确的提出来,并板书,有利于指导后面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商品销售中所涉及进价、原价、售价、利润、打折、利润率这些基本量之间关系,巩固了本节的基础知识,也强化了本节课的重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回顾、总结、梳理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商品销售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要解决商品销售的利润率问题类型的应用题,首先要弄清商品利润、商品进价、售价、标价,打折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中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能表示题目全部意义的相等关系,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教学设计的流程合理。

      七、课后反思

      本课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引入新课,在新授过程中,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进行适当引导、点拔、启迪。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弄清商品销售中的盈亏的算法。进一步对“进价”“标价”“售价”及“利润”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学生通过对新授问题的估算,最后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也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篇四」课题:小数加减

      内容:小数加减法

      课时: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结合具体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见方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1、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50分、综合素质得分是0.88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85分,综合素质得分0.45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1、怎么样才能看出谁的表现更出色一些?

      可以看一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列算式。怎样计算?

      2、讨论: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3、10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75分,他的综合素质得多少分就能赶上或超过5好选手?4、第12页第3题。怎么样才能写得准确呢?看一看,和什么有关系?

      5、第12页第4题。觉得要比较他们的身高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单位问题,不同的单位很难比较。自己想办法比较,把他们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三、游戏

      1、第13页第6题。

      2、第13页数学游戏。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素材: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和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进入有趣的数学广角。(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1)师: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红。周末到了,小红的班上要组织一次游乐活动,她想邀请大家去参加,你们愿意吗?不过小红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当她遇到困难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她。

      师:既然是参加游乐活动,就要穿的漂亮一些,小红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穿什么衣服。

      小红的衣柜里放着六件衣服(出示衣服图片),她可以怎样搭配?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学生活动策略:

      ①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的衣服卡片,自己摆一摆。

      ②引导讨论: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穿法,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呢?(教师结合课件演示,介绍连线法。)

      ③组织学生讨论:上装的件数和下装的件数,与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有什么关系?

      (2)妈妈为小红准备了丰盛的早餐:

      饮料有:牛奶、豆浆

      点心有:蛋糕、油条、饼干

      如果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小红的早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学生活动策略:

      (1)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连线的方法自己找出不同的搭配方法。

      (2)全班交流。

      2、智闯五关。

      第一关:帮小动物组数

      教师出示三只小动物手拿数字卡片的画面,提问:用数字卡片4、5、6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学生活动策略: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数字卡片在数位顺序表中摆一摆,并作好记录。

      (2)各小组汇报后,教师指定几名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组数的规律。

      第二关:走路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出示情境图,告诉学生:从学校到少年宫有A、B两条路可走,从少年宫到动物园有C、D、E三条路可走。提问: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到动物园,一共有几条路可走?

      学生活动策略:学生拿出课前老师发的线路图,自己用笔画一画。

      第三关:足球比赛中的数学问题

      20xx年亚洲杯A组有4个球队参赛,每两个球队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学生活动策略:教师请学生用字母A、B、C、D表示四个球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比赛场次清楚、形象地表示出来。

      第四关:握手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出示画有四位小朋友的图片,提问:每两个人握一次手,四个人一共握几次手?

      学生活动策略:每个小组选出四位同学实际做一做。

      第五关:佳佳的密码箱。

      教师出示情境图,告诉学生:佳佳的密码箱中的密码是一个两位数,左边有数字1、2、3,右边有数字4、5、6。可佳佳把提前设好的密码给忘了,她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打开?

      学生活动策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在此题的基础上拓展:

      ★如果左边的数字有1、2、3、4,右边的数字有5、6、7、8,佳佳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打开?

      ★如果左边的数字有1、2、3、4、5、6、7、8、9,右边的数字有1、2、3、4、5、6、7、8、9,佳佳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打开?

      三、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四、机动练习

      如果老师想给今天这节课表现最好的三位同学照一张合影,请同学们思考,三个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如果老师也参加进来,四个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同学们课下思考。

      推荐活动名称:

      有趣的纽扣——中班数学活动

      设计意图:

      鉴于中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能碰到分类这一问题,如给玩具分类,给衣物分类,等等,尽管多数幼儿都能完成简单的分类任务,但这往往都局限于老师的吩咐与要求,因而想通过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幼儿能主动探索到可以根据物体不同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并学习到各种分类的方法,同时还能了解到物与物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方法。

      2、学会用多种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

      3、训练幼儿的分类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颜色(红、黄、蓝),形状(正方形、圆形),大小(大号、小号)的纽扣若干。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同上的纽扣。

      3、衣服形状的图卡一张。

      4、分类操作盘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纽扣,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纽扣?(纽扣有三种颜色,有圆的和方的,还有大的和小的。)教师小结纽扣的特征。

      2、出示衣服形状的图卡,请幼儿为它按上方形的红色纽扣。

      3、幼儿操作,教师小结:在一堆纽扣中一个一个找出来太慢,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先把纽扣分分类,再进行操作时就会顺利多了。

      4、在教师的要求下,幼儿先按颜色这一特征对纽扣进行分类。幼儿操作,教师随机巡视指导。二、游戏活动:找找好朋友。

      1、拿起黄色的一正一圆两个纽扣,用纽扣宝宝的口气说:“我们都是黄色的纽扣,所以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请幼儿小结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好朋友?(因为黄色是它们共有的一个特征)

      2、游戏:找找好朋友。师:“让我们边做游戏边帮纽扣宝宝找朋友。”(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激起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教师讲述游戏要求:说出两个纽扣之间的一个相同特征就可以让它们做好朋友。

      ①示范活动。教师手拿一个黄色的圆形纽扣和一个蓝色的圆形纽扣说:“你能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吗?请你来说一说。”

      ②集体练习活动。教师分别出示:红、圆与红、正;黄、圆与红、圆;蓝、大与蓝、小;圆、小与正、小;请幼儿说说它们两两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由于放成一堆的纽扣总类繁多,因而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通过对单独两个纽扣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可以作为分类依据的几种分类方法,并由此体现了在活动的难点之处是引导幼儿能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不同方法。)

      3、教师小结:我们不光可以按照颜色来进行分类,帮相同颜色的纽扣找到好朋友,我们还能按照形状来分,把圆形的纽扣集中到一起做好朋友,还能按照大小帮大个子和小个子的纽扣都找到好朋友。

      三、自由分类活动。

      1、为自己的一份纽扣分类,可以按照自己想要分的类别进行活动。

      2、分好后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按照何种类别进行分类的。(活动环节三正好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学会用多种分类方法对纽扣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类进行再一次的巩固、强化)

      活动延伸:

      1、课后为班级里的积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2、由家长带领幼儿到超市里去找找看,超市里货架上的商品都是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素材: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和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进入有趣的数学广角。(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1)师: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红。周末到了,小红的班上要组织一次游乐活动,她想邀请大家去参加,你们愿意吗?不过小红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当她遇到困难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她。

      师:既然是参加游乐活动,就要穿的漂亮一些,小红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穿什么衣服。

      小红的衣柜里放着六件衣服(出示衣服图片),她可以怎样搭配?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学生活动策略:

      ①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的衣服卡片,自己摆一摆。

      ②引导讨论: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穿法,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呢?(教师结合课件演示,介绍连线法。)

      ③组织学生讨论:上装的件数和下装的件数,与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有什么关系?

      (2)妈妈为小红准备了丰盛的早餐:

      饮料有:牛奶、豆浆

      点心有:蛋糕、油条、饼干

      如果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小红的早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学生活动策略:

      (1)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连线的方法自己找出不同的搭配方法。

      (2)全班交流。

      2、智闯五关。

      第一关:帮小动物组数

      教师出示三只小动物手拿数字卡片的画面,提问:用数字卡片4、5、6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学生活动策略: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数字卡片在数位顺序表中摆一摆,并作好记录。

      (2)各小组汇报后,教师指定几名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组数的规律。

      第二关:走路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出示情境图,告诉学生:从学校到少年宫有A、B两条路可走,从少年宫到动物园有C、D、E三条路可走。提问: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到动物园,一共有几条路可走?

      学生活动策略:学生拿出课前老师发的线路图,自己用笔画一画。

      第三关:足球比赛中的数学问题20xx年亚洲杯A组有4个球队参赛,每两个球队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学生活动策略:教师请学生用字母A、B、C、D表示四个球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比赛场次清楚、形象地表示出来。

      第四关:握手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出示画有四位小朋友的图片,提问:每两个人握一次手,四个人一共握几次手?

      学生活动策略:每个小组选出四位同学实际做一做。

      第五关:佳佳的密码箱。

      教师出示情境图,告诉学生:佳佳的密码箱中的密码是一个两位数,左边有数字1、2、3,右边有数字4、5、6。可佳佳把提前设好的密码给忘了,她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打开?

      学生活动策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在此题的基础上拓展:

      ★如果左边的数字有1、2、3、4,右边的数字有5、6、7、8,佳佳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打开?

      ★如果左边的数字有1、2、3、4、5、6、7、8、9,右边的数字有1、2、3、4、5、6、7、8、9,佳佳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打开?

      三、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四、机动练习

      如果老师想给今天这节课表现最好的三位同学照一张合影,请同学们思考,三个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如果老师也参加进来,四个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同学们课下思考。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口算在实际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掌握一个因数是整百数的乘法口算,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感

      二、探究新知

      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得多少个百,在得数后面添上两个0。

      三、尝试练习

      整百数的乘法口算和整十数的乘法口算有什么异同点?

      四、分层练习

      练习十一的第1-3题。

      五、作业:

      练习十一的第4、5题。

      课题二用两位数乘的乘法估算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掌握两、三位数乘两闰数的乘法估算。

      3.能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谁能说说上节课我们学

      习了哪些知识?口算:28×8

      89×9

      312×7

      498×6

      22×9

      说一说口算的简便方法。

      二、探究新知

      把本题的估算和前面的一位数乘法的估算作比较,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三、尝试练习:完成第46页做一做。

      四、分层练习1.估算下面各题

      79×5602×4

      87×9

      188×2

      2.写出下面估算结果。

      12×4232×5184×6293×53

      五、作业:练习十二第1-3题。

      课题三除法口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口算,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口算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快。

      200÷50

      280÷70

      3600÷90

      450÷50

      2.仔细观察下面两个算式与上面的题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500÷1002400÷100

      二、探究新知

      1.探究500÷100怎样口算?

      2.教学例5。

      3.归纳:怎样口算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哪种方法最方便?

      三、分层练习

      1.仔细观察下面左边的算式可以看成右边的哪个算式?用线连起来。

      800÷100

      6÷2

      600÷200

      15÷3

      2800÷70030÷6

      1500÷3008÷1

      3000÷60028÷7

      2.做练习十三的第1、2题。

      四、作业:练习十三的第3-5题。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篇七」

      对教学过程中各种结构形成的优化制控与调节,则是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作为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特别注重以下几点。一、激发动机,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和动力,心理学家布鲁纳把“动机原则”作为一个重要教学原则,认为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儿童是有个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兴趣可以产生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之一,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我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让学生把纸筒沿竖向剪开,展示出长方形,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很快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时,我先复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35+25=60中得出:60-25=35;60-35=25。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后两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三、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一)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数学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提出思维要求,而且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学中,让学生先想一想再去做。使学生言语与行动逐步起着自觉调控作用,促进思维的“内化”,从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思维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操作学具时,要把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结合起来,也就是从“外化”到“内化”,在操作中使“操作”与“思维”紧密结合,从而发展学生的内部言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教学中,可以安排三个层次的操作,即三个层次的思维训练。第一层,操作后问: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教学公式中“除以2”奠定基础;第二层,让学生抽象出“任何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第三层,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讲出是如何推导的,公式中“底×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除以2。这样引导学生紧扣操作活动中的“想一想”进行独立思考,不仅发展了内部语言,而且使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和培养。四、训练主体思维,优化思维品质

      数学既能锻炼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应重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揭示数学问题的实质,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凝练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先对问题作整体分析,构建数学思维模型,再由表及里,揭示问题的实质。当问题趋于解决后,由此及彼,系统地研究相关的问题,做到解决一题就可解一类题,即触类旁通。以对应用题的训练为例,教师要善于从横向、纵向、逆向、系统等多层次、多方向上进行演变、扩展、加深,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必须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合理,教学效果才能得以保证。

      设计意图:

      鉴于中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能碰到分类这一问题,如给玩具分类,给衣物分类,等等,尽管多数幼儿都能完成简单的分类任务,但这往往都局限于老师的吩咐与要求,因而想通过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幼儿能主动探索到可以根据物体不同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并学习到各种分类的方法,同时还能了解到物与物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方法。

      2、学会用多种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3、训练幼儿的分类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颜色(红、黄、蓝),形状(正方形、圆形),大小(大号、小号)的纽扣若干。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同上的纽扣。

      3、衣服形状的图卡一张。

      4、分类操作盘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纽扣,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纽扣?(纽扣有三种颜色,有圆的和方的,还有大的和小的。)教师小结纽扣的特征。2、出示衣服形状的图卡,请幼儿为它按上方形的红色纽扣。

      3、幼儿操作,教师小结:在一堆纽扣中一个一个找出来太慢,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先把纽扣分分类,再进行操作时就会顺利多了。

      4、在教师的要求下,幼儿先按颜色这一特征对纽扣进行分类。幼儿操作,教师随机巡视指导。

      二、游戏活动:找找好朋友。

      1、拿起黄色的一正一圆两个纽扣,用纽扣宝宝的口气说:“我们都是黄色的纽扣,所以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请幼儿小结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好朋友?(因为黄色是它们共有的一个特征)

      2、游戏:找找好朋友。师:“让我们边做游戏边帮纽扣宝宝找朋友。”(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激起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教师讲述游戏要求:说出两个纽扣之间的一个相同特征就可以让它们做好朋友。

      ①示范活动。教师手拿一个黄色的圆形纽扣和一个蓝色的圆形纽扣说:“你能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吗?请你来说一说。”

      ②集体练习活动。教师分别出示:红、圆与红、正;黄、圆与红、圆;蓝、大与蓝、小;圆、小与正、小;请幼儿说说它们两两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由于放成一堆的纽扣总类繁多,因而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通过对单独两个纽扣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可以作为分类依据的几种分类方法,并由此体现了在活动的难点之处是引导幼儿能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不同方法。)

      3、教师小结:我们不光可以按照颜色来进行分类,帮相同颜色的纽扣找到好朋友,我们还能按照形状来分,把圆形的纽扣集中到一起做好朋友,还能按照大小帮大个子和小个子的纽扣都找到好朋友。

      三、自由分类活动。

      1、为自己的一份纽扣分类,可以按照自己想要分的类别进行活动。

      2、分好后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按照何种类别进行分类的。(活动环节三正好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学会用多种分类方法对纽扣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类进行再一次的巩固、强化)活动延伸:

      1、课后为班级里的积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2、由家长带领幼儿到超市里去找找看,超市里货架上的商品都是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素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和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进入有趣的数学广角。(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1)师: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红。周末到了,小红的班上要组织一次游乐活动,她想邀请大家去参加,你们愿意吗?不过小红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当她遇到困难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她。

      师:既然是参加游乐活动,就要穿的漂亮一些,小红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穿什么衣服。

      小红的衣柜里放着六件衣服(出示衣服图片),她可以怎样搭配?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学生活动策略:

      ①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的衣服卡片,自己摆一摆。

      ②引导讨论: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穿法,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呢?(教师结合课件演示,介绍连线法。)

      ③组织学生讨论:上装的件数和下装的件数,与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有什么关系?

      (2)妈妈为小红准备了丰盛的早餐:

      饮料有:牛奶、豆浆

      点心有:蛋糕、油条、饼干

      如果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小红的早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学生活动策略:

      (1)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连线的方法自己找出不同的搭配方法。(2)全班交流。

      2、智闯五关。

      第一关:帮小动物组数

      教师出示三只小动物手拿数字卡片的画面,提问:用数字卡片4、5、6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学生活动策略: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数字卡片在数位顺序表中摆一摆,并作好记录。

      (2)各小组汇报后,教师指定几名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组数的规律。

      第二关:走路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出示情境图,告诉学生:从学校到少年宫有A、B两条路可走,从少年宫到动物园有C、D、E三条路可走。提问: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到动物园,一共有几条路可走?

      学生活动策略:学生拿出课前老师发的线路图,自己用笔画一画。

      第三关:足球比赛中的数学问题

      20xx年亚洲杯A组有4个球队参赛,每两个球队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学生活动策略:教师请学生用字母A、B、C、D表示四个球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比赛场次清楚、形象地表示出来。

      第四关:握手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出示画有四位小朋友的图片,提问:每两个人握一次手,四个人一共握几次手?

      学生活动策略:每个小组选出四位同学实际做一做。

      第五关:佳佳的密码箱。

      教师出示情境图,告诉学生:佳佳的密码箱中的密码是一个两位数,左边有数字1、2、3,右边有数字4、5、6。可佳佳把提前设好的密码给忘了,她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打开?

      学生活动策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在此题的基础上拓展:

      ★如果左边的数字有1、2、3、4,右边的数字有5、6、7、8,佳佳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打开?

      ★如果左边的数字有1、2、3、4、5、6、7、8、9,右边的数字有1、2、3、4、5、6、7、8、9,佳佳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打开?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四、机动练习

      如果老师想给今天这节课表现最好的三位同学照一张合影,请同学们思考,三个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如果老师也参加进来,四个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同学们课下思考。

      学情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和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将为后面学习梯形、三角形、圆的面积及立体图形的面积奠定基础,因此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剪、移、补等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及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平行四边形。生:剪刀、三角板、平行四边形纸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来猜一猜,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怎么知道?(黑板上写着)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师板书)大家齐读课题。

      二、自学互学,探究新知。

      (一)引出数学思想方法,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1、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会计算哪些图形的面积?(长方形,正方形)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将要学习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是数学家们动手实验得来的,今天,你们想不想像数学家一样,自已动手实验,找到求平行四边形面

      积的方法?(想)研究是要讲究方法的,今天的研究,我们将要用到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呢?大家能猜到吗?

      2、师:下面请大家做一道练习。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谁能勇敢地把自己的答案说出来?(生答: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9×5=45m2)

      师:利用公式计算面积非常地快。(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长方形面积公式,并贴一个长方形的图)

      师:那第二个图形呢,谁能用快捷的方法算出它的面积?(生:把中间的图形移到下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再计算面积,10×6=60m2)

      师:还有别的移法吗?(师课件演示另一种移法)看一看,这样移,可以吗?3、师:刚才这位同学非常机灵的把原来的组合图形,转化成了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再计算面积。其实这就是数学家们常用的一种思想方法,猜一猜是什么?(转化)你们同意她的想法吗?(同意)我们数学家呀,就是把这种方法叫做转化。(师板书:转化)

      师:转化就是把未知的变成已知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转化的数学思想,研究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怎样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铅笔,剪刀,根据屏幕上的提示,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把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二)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1、学生自已动作操作,并与同桌交流,师巡视。(时间:4分钟)

      2、师:老师把你们的作品拍成图片,看,你们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什么图形(长方形)你们真会思考,动手能力也强,有数学家的风采。老师不知道怎么剪,我想请同学们来教教老师。其它同学在下面监督,有问题随时提出。(生:先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再沿着高剪,向右平移,变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

      师:跟他们的方法一样的,举手。(生举)真棒。同学们成功的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掌声鼓励鼓励自己。

      3、课件演示强调剪拼要注意的事项。

      师:昨天,老师也剪几个平行四边形,看一看。行不行?大家一起说?(不行)为什么?(因为这样剪,就变不成我们学过的图形了)对,所以,我们一定要沿高剪,这样才能拼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

      师:那老师这就去剪拼。这样剪行不行?(不行)为什么?(这样剪,面积就变了)你同意吗?你能再说说吗?转化时,我们不能改变原来面积的大小,面积变了,求出的还是原来图形的面积吗?(不是)

      师:我们把刚才操作的过程通过电脑再演示一次。(电脑演示剪的各种方法。)有些同学还有别的方法以,我们一块来看看图片。

      4、找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

      师:通过我们自己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形转化成了长方形,我们能不能发现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找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呢?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问题,小组内互相交流,找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计算方法。

      生汇报,师电脑展示

      师:你们找到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了吗?(找到了)请你们大声地告诉现场的老师(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为什么是底乘高?(因为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说得真完整,把掌声送给他。

      师:用S表示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你能不能用字母表示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ah)(三)总结

      1、师:今天,我们五(4)的同学,用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画、剪、拼的等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推导)恭喜你们,个个都是小小数学家了。

      赶紧用_烈的掌声送给自己。(四)数方格,验证公式

      1、数方格

      师:以前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找到了长方形面积,其实,我们同样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找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看着屏幕上的,我们一块来数一数。

      师:再一次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同样找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且也再一次验证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

      2、师:通过公式观察,如果我们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底和高)谁的底和高?老师的答案中比你的多了两个字,为什么得强调是对应的?比如这一个平行四边形,7cm对应的高是(6cm),5cm对应的高是(8.4cm)。

      三、练习巩固,大显身手。

      师:下面,就用我们的研究成果,去解决问题。

      四、总结升华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不但学会了知识,而且还掌握了一种方法—转化。通过转化,我们可以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解决新问题。这种数学思想方法非常重要,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会经常用到它。希望同学们以后能运用这种方法去解决更多的难题。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五、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转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h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相关文章:

如何进行科学实验教学 如何进行科学实验教学设计09-09

常规实验教学内容 常规实验教学内容有哪些09-09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方案09-09

课堂教学设计方法 课堂教学设计方法有哪几种09-09

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09-09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哪几个环节09-09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09-09

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09-09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设计案例09-09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09-09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说课09-09

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课堂教学设计模板认识图形一09-09

教师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研究方面的课题研究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