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后机构职能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3-08-16 11:41:49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机构改革后机构职能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2019年2月,我县进行党政机构改革。按照改革方案,将县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县科学技术局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引进外国智力职能整合,组建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简称县工信局),挂县科学技术局(简称县科技局)牌子。一年来,县工信局认真按照“三定”方案精神,抓好机构改革前各相关部门职能整合和人员转隶,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各项工作有序运转,工业和信息化、科技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一、职能运行情况

      (一)加强调度监测,保持工业经济稳步增长。201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50亿大关,工业税收占财税的比重由15.6%上

升到31%,实现“翻番”。多项经济指标增幅排位位居全市前列,其中,全县规模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25.7%,增速位居全市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打造婺源特色产业集群。2019年,三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5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70.2%。其中文旅商品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主营业务收入12.37亿元,增长15%;鞋服家纺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主营业务收入12.16亿元,较上年基本持平;机械制造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主营业务收入4.99亿元,增长2.3%。

      (三)加强项目引进,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全年共引进工业项目21个,总投资33.65亿元,新增亿元项目6个,工业供地491亩。特别是成功引进了正博实业智能鞋业产业园“2050”项目,项目建成后,引进安装德国进口智能化设备生产线20条,智能化生产设备配比率达80%以上,是全球智能化水平最高的鞋产业项目。程记五金二期、巨龙精工二期、柏恩生物科技、新森红玉等亿元项目快速推进,预计2020年投产。

      (四)加强科技创新,激发工业发展活力。加大科技扶持力度,支持引导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2019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总数达25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2家,总数达41家;落实科技创新奖励资金295万元。启动“科贷通”试点工作,配套100万风险补偿金,为科技型企业融资2000万元。坚持“企业推出去、技术融进来”战略,实现技术市场项目合作4290万元。以“一村一品”项目为平台,推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力助贫困村脱贫致富。晓起华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功申报省级“一村一品”项目;浙源乡虹关村委会、珍珠山乡塘尾分场2家省级贫困村获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全年实现“企业上云”127家(超额完成市工信局下达的120家任务数);新增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家,总数达到6家,组织7家企业完成了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对标评估诊断工作,完成市目标任务的140%。

      (五)加强降本提效,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围绕“降成本、优环境、解难题”主题,按照“深入、精准”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打好“组合拳”,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一网通办”“只跑一次”“一次不跑”等措施落地,政务服务优化升级;深化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挂点服务,实现涉企问题快速研究、集中交办。积极拓展“财园信贷通”融资服务,为83家企业发放贷款资金3.5亿元;加大企业政策奖励扶持,落实产业引导扶持资金1.38亿元;大力开展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清偿,全年清理涉及清偿主体9家,完成清偿总额1229.7万元,清偿率100%。

      (六)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加大预拌混凝土生产整治力度,县内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整合后新成立婺源县友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线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9月投产,县城周边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将全部关闭。紧盯涉钢企业监管不松懈。抓好1+7(1家非涉钢,7家涉钢)涉钢企业常态化巡查,8月份关停未备案中频炉企业1户,9月底取缔非法小铸造企业1户。关闭了2家玻璃拉丝生产企业。全力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全年共开展各类安全检查44次,出动安全检查人员176人次,共计查出各类安全隐患236条,共发出整改通知单42份,隐患整改率达98%。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职能履行难度大。县级机构三定方案参照市级机构三定方案制定,部门职能对应一致。但县级层面要全面、正确履行这些职能,资金、人才、政策、发展基础等方面难以保障,这些职能只能是在写在三定方案中,省、市两级工信部门对基层工作指导少,工作难开展。比如:盐业体制改革,市级没开展,县级也无法开展。

      (二)部分职能模糊。在平时工作中,县工信局要接受一些由其他部门牵头、由我局负责的工作,这些工作与我局职能关系不大,但我局要用很多的精力去完成这些工作,影响主要职能工作的开展。比如:建筑防震减灾质量监管、水库防汛检查等工作。(三)部分职能改革不到位。关于信息化工作,工信局三定方案的规定,只承担全县工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实施和工业领域信息安全管理责任,不承担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职责。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市政府将市政府办公室的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及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管理职责、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的电子政务发展、政务和社会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职能、以及市委市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的等相关职能整合,成立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作为市政府组成部门。县级层面未成立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由县电子政务办对应其各项工作。市工信局只负责统筹全市工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实施和承担工业领域信息安全管理责任的职能。为便于工作的对接与沟通,我局在制定“三定”方案时也将这部分职能划出。但目前工作出现脱节、推诿扯皮现象。(四)行政成本加大。在机构改革后,工信局与科技局合并的,全市只有5个县(区),但对应的省、市部门还是省工信厅、省科技厅和市工信局、市科技局。机构改革没有达到1+1=1的效果,在与上级部门实际工作对接中还是1+1=2,增加了工作量,加大了行政成本。

      (五)部门工作经费难以保障。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省、市、县不断推进各种优化举措,降低企业成本,扶持企业发展。按照财政部的文件规定,从2017年4月起,取消新型墙革基金和散装水泥资金的征收,造成我局工作经费十分紧张,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六)人员编制少。机构改革前,工信委行政编制20名,科技局行政编制8名。机构改革后,工信局行政编制只有13名,减少超过50%,造成机关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年轻干部少,行政编制40岁以下的干部没有。而我局所属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也较少,且人员难以调入,以至于单位总体工作人员偏少。

      三、意见和建议

      为巩固机构改革成果,履行好部门的职能,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科技事业发展,我局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保障部门工作经费。根据我局正常工作需要,财政安排足额的经费,保障工作正常开展和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

      (二)落实工业发展举措。根据三定方案,我局负责县本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年度使用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建议尽快设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加科技投入,扶持我县工业企业发展。

      (三)明确有关工作职责。关于信息化协调管理工作,建议成立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或明确由县电子政务办承担此项工作职能。

      (四)增加人员编制。将我局所属的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管理办公室和科技情报站人员编制从10名调到15名,编制来源从我局所属的工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心(现有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7名)调剂。同时根据工作需要调入工作人员,或招考工作人员。

【机构改革后机构职能运行情况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调研报告 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范文08-16

关于开展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的调研报告08-16

机关干部职工机构改革期间思想状况调研报告08-16

关于我盟苏木乡镇机构改革有关情况的调查报告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情况08-16

农信机构改革情况调查报告08-16

机构改革后机构编制工作调研报告 机构编制调整方案08-16

机构改革后机构职能运行情况调研报告08-16

2023年乡镇机构改革情况调研报告08-16

XX区机构改革评估报告 机构改革自评情况报告08-16

项目完成总结报告 项目汇报书怎么写08-16

关于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建设总结报告08-16

项目工作总结报告最新范文 项目工作小结08-16

项目结项总结报告 项目结项总结报告基本要素有哪些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