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对《边城》有比较深入的理性思考。
思维发展与提升:感受作家的创作风格。
审美鉴赏与创造:探究语言表达技巧
文化传承与理解:加深对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珍视人与人之间真情的文化传统的认识, 反思当下的现代病。
教学重点:对《边城》有比较深入的理性思考。探究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感受作家的创作风格。加深对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珍视人与人之间真情的文化传统的认识, 反思当下的现代病。
教学方法:诵读,讲解,点拨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教 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1、导入新课,进入文本
听歌曲:等等等(黄磊)
作家介绍: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1927年参加“新月社”,曾任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作品着力描绘不受“近代文明”玷污的原始古朴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一系列以湘西为背景的小说,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中的代表作。
任务探究一 《边城》中的矛盾冲突
任务导引:汪曾祺在《又读〈边城〉》中说,“《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又说,“《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你是否有类似的阅读感受?循着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去思考探究,形成对作品的理性认识。还可以搜集相关的评论,看看这些评论中有哪些说法可以支撑或者丰富你的观点。然后以《<边城>中的矛盾》为题,写一个发言提纲,在班级或者小组内交流。
点拨:对《边城》中的“矛盾”的思考角度很多,比如:
(1)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
(2)人物内心的矛盾。
(3)情感与情感之间的矛盾(爱情与亲情、职责的矛盾等)。
(4)边城中人性的善与恶的矛盾。(5)作家对人性美的讴歌与作品中人性美的失败的矛盾。
(6)作家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边城》一直被奉为沈从文湘西文化作品的代表作。它有机融合茶峒边地独有的自然风光和乡土人情,描绘出一幅地方民族特色的风情画。生活在湘西的“乡下人”依然固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终年与山与水与土地为乐。在《边城》里,沈从文再现了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里的人们无论是秀外慧中的翠翠,还是重情重义的天保傩送都透溢着人性之美。他用他的“温爱”和“牧歌的谐趣”使《边城》笼罩着理想的色彩,幻化出一幅只应天上有的美妙人性画卷。《边城》中山水的奇峻旖旎,人物的敦厚善良似乎淡化了现实中的阶级矛盾,但很显然,《边城》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这种人生形式是否能够依然保持和发扬的深深忧虑和矛盾情愫。对于“未被实现的愿望”的强烈渴望
20岁的沈从文抱着“为人类的未来去设想”的愿望,告别了湘西故土。前往大都市,寻找全新的生活,期盼着实现自己美好的梦想。然而,都市的经历并没有使他美梦成真。初来乍到的沈从文受尽了衣食无着的困顿和他人奚落的冷眼,使他感到自卑,与城市格格不入。他曾说:“我永远不习惯城里人所习惯的道德的愉快,伦理的愉快。”他看到都市生活中已彻底消融了乡村田园般的美好,取而代之的是赤裸裸的利益交割,冰冷的现金交易成了人与人之间唯一稳固的联系。当日他离乡背井追逐的都市美梦狠狠地给了他一记闷棍,他始终是游离在都市生活圈之外的“乡下人”。沈从文试图通过《边城》这样的故事来展示一种我们曾经拥有又曾背弃的人生形式,一种只属于人的真正的生命形式,这种生命形式表现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对自由的热爱与崇敬。这个世界相对于都市世界来说,是相当纯净而美好的,“美不在生活,而在生命。”《边城》就是沈从文用来排解遗憾,寄托理想的人间乐土,世外桃源。
“渡船”与“碾坊”的对决 : 在沈从文的乡村作品里,几乎一切人生形式都是“不悖乎人性的”,正如《边城》开头部分给人一种轻松感一样,仿佛一切的美好就是事实。然,沈从文毕竟是觉醒的,当理性主宰他的头脑时,他清醒地意识到这“美好”只是一种短暂的情感催眠。他当初之所以逃离乡村,正是因为感受到了湘西文化的凝滞与落后并毅然选择出离和反叛。湘西文化孕育了他,但乡村文化的落后和愚昧使他充满困惑和迷茫。与此同时,都市文明的未知性却给了他无限的诱惑,掌握自己命运的冲动和急切向往,使他在朦胧的觉醒中意识到“出路”就在跳出湘西和融入都市,从而实现他的个人理想。当他重新把愿望寄托于乡村文明时,也清醒得看到传统湘西世界已然受到都市文明的同化和渗透,使它失去原有的本性,打上了物欲的烙印。作品试图展示一个人人平等的表象,仿佛独此一隅没有贵贱之分,贫富差异,但我们从作品中依然看到商品的自由贸易必然带来了贫富差异和拜金主义。在《边城》中,有谁不明白碾坊的意义,又有谁不羡慕“一无所有”的老艄公家能得到“有钱有势”的顺总家的提亲。这些都足以证明现今湘西人的价值观。源于生存需要的物质压力最终造成了纯朴湘西人们人性的变异。沈从文虽通过小说固执地标榜着湘西的淳朴民风,极力赞美他们轻利重义的可贵品质,但从《边城》里我们仍看到物质当前造就人性屈从的事实。 在《边城》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湘西传统劳动人民的典型――老艄公。他几乎具备了所有传统劳动人民的美德――善良、勤劳、敦厚、轻利、重义、几分与人无害的狡黠。但在作品中,这位传统纯朴之至的老艄公也感受到物质利益的影响并默然认同。当人们称赞孙女翠翠能干时,他回答:“有什么福气?又无碾坊作陪嫁,一个光人。”对于现实他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当然更多的是无可奈何。这也正是沈从文的无可奈何,对于原有的边城人们美好品德无形流逝的无可奈何。 现实湘西世界的变化留给他的是一种无法摆脱的沉重和无可奈何的哀伤情绪。作品《边城》从一开始的乐观、轻松,到继起的凝重、沉闷、压抑的情绪变化,就是作者由情感自我走向理性审视的心路历程。从情感上讲,沈从文对于故土湘西爱得深沉,过去那让人感到快乐轻松的“边城”仍清晰地存留记忆里,因而他怀着重塑新的人生形式的愿望,在《边城》中极力描绘人性的美好,并希望它永存下去;在理性的审视中,沈从文发现“边城”已今非昔比。他企图要拯救它的本来面目,因为那是他的终极牵系,承载着他对于美好人性与人生形式的所有寄托与向往,但在理性审视中他发现一切已然成了不可逆转的事实。最终在意志的娇纵与对决中,他选择了接受古老湘西的逝去。正如他自己所说:“一面写一面总仿佛有个生活上陌生、情感上相当熟悉的声音在招呼我‘你这是在逃避一种命定。其实一切努力全是枉然’。”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透过《边城》四溢开来的哀伤情绪是极为浓重的,这也正说明了这个终极牵系在沈从文心中的分量之重和他放下自我执念时的无比苦楚。
《边城》表现的是作者的情感与理智、理想与现实在湘西世界中感受到的矛盾的直接展示,也是他情感自我与理性审视两难心境的承载体。他努力试图从《边城》中求得一份心灵慰藉与解脱,而清醒的现实认识,又使得他在短暂的宽慰之后,留下了更深的慨叹。
小结:
《边城》中的矛盾冲突
一、亲情与爱情
翠翠爷爷与翠翠妈妈的亲情.........翠翠父母的爱情
天保与滩送的亲情........................两兄弟对翠翠的感情
爷爷与翠翠的亲情........................翠翠对滩送的爱情
二、翠翠内心的矛盾
翠翠热情却又羞涩。
渴望爱情,却又不追求,喜欢滩送却不明说。
爱爷爷却又想出走。三、人性与命运
这是最主要的矛盾。
"我准备创造一点纯粹的诗,与生活不相粘附的诗。情感上积压下一点东西,家庭生活并不能完全中和它,我需要一点传奇,一种出于不巧的痛苦经验,一分从我'过去'负责所必然发生的悲剧。.....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不过)这样一来,我的过去痛苦的挣扎,受压抑无可安排的乡下人对于爱情的憧憬,在这个不幸故事上,才得到了排泄与弥补。"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不巧便是命运,不管是归咎于时代归咎于社会还是归咎于人物自身的局限,一切都是命运安排。不管是翠翠父母还是天保甚至爷爷,都是善良又感情的人,可偏偏又是感情把人往死路上一步步推,谁都没有意识到。我们都赞颂边城中的美好,却忽视了背后的悲痛。
任务探究二 现当代文学读书讨论会
任务导引:现当代文学是近百年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变革发展的曲折历程,在表现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研读本单元课文,回顾初中以来学过的相关文章,再拓展阅读一些现当代作品,从下面任务中任选一项,在老师指导下举办一次“现当代文学读书研讨会”。
1.有人说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之一是“感时忧国”,作家的目光更多地凝聚在国家命运和人民悲欢上。你是否赞同这种概括?联系自己读过的现代文学作品,特别是本单元作品,作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与同学交流。
2.阅读本单元作品,感受不同作家各自的创作风格。任选一位你喜欢的作家,再拓展阅读他的一些作品,从写作理念、艺术特色、语言风格等方面选择其一,深入思考,谈谈你的认识,全班研讨交流。
思路点拨
1.要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思考。
2.从宏观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某些特点和某些作家的作品进行审视和分析。
3.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的“感时忧国”意识要有整体意识,不能局限于某一个或某几个作家。
4.对现代作家某个方面的认识,选择角度尽量要“小”,选择其写作理念、艺术特色、语言风格等任一方面即可。
5.参考别人的研究,但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哪怕是不成熟的思考。
三、参考范例
1.中国现代文学的“感时忧国”意识
赞同。“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作家所创作的现代文学作品体现了这种“感时忧国”的特点。
(1)近现代中国国力衰微,内忧外患,作家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为沉重,同样是关注民生,现代作家关注的并不仅仅是百姓艰难的生计、沉重的赋税问题,现代作家开始认识到,改变普通民众苦难生活的根本并不在于一个清明的政权形式,而在于百姓
自身的觉醒与思想解放。从这一点上来说,现代作家“感时忧国”的情怀远远高出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他们对国民劣根性的探讨和改良国民性的努力,对普通民众真正获得做人的资格起到了重要的社会启蒙作用。如鲁迅的小说《药》《阿Q正传》等。
(2)现代文学“感时忧国”的目的也与传统文人有所不同。传统文人在诗文中“感时忧国”,他们所表达的爱国思想中的忠君意识非常明显。现代文学中的“感时忧国”常常表现为对当政政府的严厉批评,作家们把艺术创作作为向不公道的社会制度挑战的武器。如老舍的戏剧《茶馆》、鲁迅的小说《祝福》、艾青的诗歌《大堰河一我的保姆》等。
(3)现代作家的“感时忧国”表现出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一面,这种精神状态体现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信心和铁肩担道义的主人翁姿态上。在梁启超的笔下,未来的中国将是少年的中国,他热情地呼唤中国的少年们振作起来。在鲁迅的笔下,未来是光明的,他呼唤精神界之战士的诞生,呼唤真正的勇士的到来。在郭沫若的笔下,未来的中国是浴火重生的凤凰,光明、新鲜、华美、芬芳。而这种精神将永远是中华文化不断创新、保持永久生命力的动力。
2、沈从文的创作风格 沈从文独特的艺术个性,除了他个人生活实践铸造的乡下人人格决定其宝贵的创作品格,为人们展现了一个具有丰富特定文化内涵的艺术世界,并以这一世界为参照系,努力追求“人性”的美学理想外,还体现在他的创造有着自觉而独到的艺术追求。他经过不断地探索和磨练,逐步形成了独具韵味的风格。
(1). 独特的艺术意境
在中国古代的诗论与画论中,意境或情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它指的是诗歌或绘画作品中,作者主观体验到的人生情绪,与作品描绘的客观物象融汇交织而形成的审美境界。作为意境构成的基本骨架是物境构成的总特征及作家处理主观情感的具体方式。正是在这两个方面,见出沈从文小说的艺术个性,从而使他的小说具有了一种独创的艺术意境。沈从文乡土题材的小说所展示的社会人生,是多种文化因素交织而成的有机板块。其中,确有许多使外部的人们大感诧异,难以置信的东西。那种“养身靠商人,恩情却结于水手”的人生形态衍生而出的吊脚楼妓女与柏子的爱情恩怨,那种青年男女间以热情的山歌赢得对方欢心的恋爱方式,那种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形成的山民道德形态,如萧萧生子便不再发卖等等。都与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及内地社会大异其趣。沈从文确是有意突出湘西的地方性,仿佛要借湘西的原始神秘性、特异性来完成作品的构图。这些人生现象对于中国社会的普遍性来说,它们是特殊的。但对于包括湘西在内的广大西南地区,它们又是普遍的。从特殊见出普遍,既带着特异性,有具有现实性,这是沈从文小说物境描绘的重要特征。沈从文小说中的这种原始神秘性是通过普通人即“凡夫俗子”的日常生活与交往表现出来的,是风俗画,是人情小说。他要从这平凡的人生现实中,探索“乡下人”的生命形式,表现他们的生命个性,在他们身上,优美与凡庸交叉,道德状况的健康纯朴与理性世界的原始蒙昧并存。 在人生场景的购置上,沈从文的小说构图极富暗示性,常常通过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一种是意象内涵的不确定性,这是一种有意做成的“模糊”。如《边城》中翠翠父母爱情悲剧的底蕴,沈从文没作明确交代。这一方面,有时让人觉得费解,但是另一方面却又留下了让人想象的“空白”。另一种是以极简练的文字勾出事象的轮廓,不以铺张的方式将话说尽,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如《静》表现一家老小数口,远道探视亲人,因战乱受阻于途的遭遇。小说集中描写了女孩岳珉的笑,以人物的笑写人生的悲,透出了战乱中人生的悲凉。这种构图方式,也见于景物描写上,《山道中》描写出了湘黔边境山道上的原始荒芜,使人仿佛已置身于这些荒芜落寞的山恋之中。这样,沈从文小说的物境,依靠构图材料的性质及构图方式产生出一种原始、朦胧的审美特征,犹如烟雾缭绕的山恋,显示出朦胧、深远、神秘的美来。
沈从文的小说多写意,总是将故事置于河上、水边。他常说:“故事中我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背景。”水的颜色、声音特性都染上了作家的主观情感色彩。《柏子》、《丈夫》、《贵生》、《三三》、《静》、《八骏图》、《长河》等等,或在溪边,或在河上、或在海滨,演出人物的悲欢离合。在他的作品中,水的基本色调就是生命的色调,在水的颜色、光彩中,融入了作者的灵性与情感。这样,抓住山水灵性,以水作背景,将故事置于一种翠绿的基色之下,使作品具有一种清新、柔和的格调,成为沈从文小说意境主观情意的一个因素。沈从文同情下层人民命运,在作品中,他把淡淡的忧郁、辽远的愁绪,夹裹在平静的叙述里。他善于节制自己的感情,从不采取剧急表达情感的方式,他让感情的细流在平静的叙述里缓缓流动。他是在微笑里藏着哀痛,微凉里夹着忧郁,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抒情风格。这样,将感情渗透在人物、景物、场面的描写中,在娓娓而谈里自然透出,平淡而辽远,不烈却撩人,成为沈从文小说意境主观情意的另一个因素。 为了加强情感的表达效果,延伸情感的表现空间,沈从文还有意将自然景物人格化,使之与人物的命运与人物情绪相契合,以达到一种强度抒情的效果。
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关于可怜母亲的故事。间或吁一口气,似乎心中压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想挪移得远一点,才吁着这种气,可是无从把东西挪开。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簧在月光下成为黑色。身边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她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又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该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边城》)
这草莺的夜半吟叫声,仿佛是从人的胸膛里拖出的一串长长喟叹,是翠翠内心情感在自然界引起的一种感应。景随情移,情波荡漾,感人肺腑。作者的意境是一个有机的艺术构成,是由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种种因素融合而成的。总起来说,沈从文小说题材本身具有神秘色彩,在以写意方式勾勒的蒙茸自然的物境上,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愫。用浸染了作者个性的色调涂染画面,并以舒缓而又绵长、深远的方式处理情感表达的节奏与速律,借助自然景物的人格化,扩大情感表达的空间,融原始神秘美、色调美、情感美于一炉,从而构成独有的审美意境,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享受。
2. 人物的心理刻化
沈从文的小说十分重视人物的心理刻化,展示了各种人物繁复的感情世界。但是,沈从文小说中的人物心理描写,既不采取大段大段人物内心独白的表现方式,也不取颠倒时空秩序的“意识流”手法勾勒人物的内心轨道,而是自觉运用了不同的创作方法的可能性。他始终立足与本民族的现实人生来吸取中国古代和域外文学艺术的营养。“看得多而杂,就不大可能受什么影响,也可以说受总的影响,一个故事的完成,是可以从多方面入手,都可达到一定效果的。”因此,传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各流派如印象主义、潜意识和变态心理描写等因素,都化为了他作品的血肉,从而使他的一些作品带有心理小说的特征。他是一个“对一切无信赖”却只信赖“生命”的作家。而生命,在他的思维中,则主要表现为人的精神生活。他在人物心理内容的把握上,运用了西方心理学的分析方法———“下意识”心理状态,人物的变态心理描写,在他的小说中是常见的。但在人物心理内容透视上,他却立足于中国文学刻画人物心理的民族传统。在《贵生》中,作家通过主人公心爱的姑娘金凤被地主迎娶成亲的晚上,主人公听到伙计们放纵粗野地议论新娘时的情态,表现出了主人公气恼、烦闷、委屈、不平和无奈的心态,这是通过人物的咬唇、捏拳、喝酒等行动来托出的,是以行动来揭露人物的心理。
《边城》里关于翠翠的心理透视,显出了作家小说刻化人物心理的高妙。在翠翠对爱情的反映上,小说紧扣这个十五岁的山村姑娘的心理特点,逼真地描绘出她特有的情态。她刚刚步入青春之年,就象家乡的青山绿水、翠竹茅檐那样纯朴明净,她的身上焕发出了一种真挚无邪的人情美
......她有时仿佛孤独了一点,爱坐在岩石上去,向太空一片云一棵星星凝目。祖父问:“翠翠,你在想什么?”她便带着点含羞的情绪,轻轻的说:“看水鸭子打架! ……”同时自己也就在心理作答:“我想得很远很远。可我不知道想些什么。”她的确在想,又的确连自己也不知是想些什么。
这是翠翠对爱情的朦胧心理反应。情窦初开的感觉在她的心理骚动,她已隐约感觉到一种人生的新东西正闯入她的生活,她不能不想。但由于年轻,缺少感情经验,她又不能进行条理清晰的思考。这种矛盾必然引起人物内心的“乱”。这种“乱”反映到神态上来,便是一种下意识的迷惘和莫名其妙的痴态。在这里,有人物没自觉到心理活动的内容,当然也有人物自觉到了的心理内容:翠翠明白了,人来做媒的是大老! 不曾把头抬起,心忡忡的跳着,脸烧得厉害,仍然剥她的豌豆,且随手把空荚抛到水中去,望着它们从流水中从从容容的流去,自己也俨然从容了许多……
这是老船工向翠翠谈及大老托人提亲之后她的心理反应。当翠翠得知提亲的是大老而不是二老时,一时明显的失望。在心理对大老提亲的否定,对自己感情选择的坚定与从容,在翠翠心理不是下意识的感觉,而是一种明晰的理性思维。但这种抽象的心理内涵,是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表情透露出来的。从这儿可看出沈从文的艺术感受力是很强的,善于捕捉人物的纤细感情及微妙神态,并艺术地表现出来,透露出人物隐蔽的心理内容,具有耐人寻味的韵味。
任务探究三 探究语言表达技巧
任务导引: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无论是追求语言的准确、清晰、恰当,还是生动、形象、传神等,都和作者遣词造句的能力有关。推敲锤炼,寻找最合适也最能出彩的字句,应当成为我们表达的追求。结合《边城》,探究语言的表达技巧:
沈从文《边城》的语言特色:
①语言的古典美 所谓环境定位性格,性格沉淀思想,思想驱动语言。沈从文作为"最后一个浪漫派",他的乡土小说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古典气息,这与他的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是分不开的。他的乡土小说表现理想世界中农村生活的淳朴宁静,表现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都市文明侵入农村所带来的中国传统美德的消失,田园生活自然和谐被破坏。沈从文一再自称"乡下人",固执地用"乡下人"的身份和眼光来写"美丽得令人忧愁"的文字。在他的笔下,文字宛如水墨画,"文笔清淡散落,语言柔和,活泼,流淌着水的灵性。
"......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
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的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常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须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沈从文《边城》语言的典雅性得益于他在文化性的继承上。沈从文深味唐人山水小品的精髓,行文中注重骈散结合,长短句错落有致。具有诗一般的语言,
《边城》篇首用不足百字就交待了小说的"环境"、"人物":"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家人只有一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极具简约神韵。
②、语言的节奏美 在《边城》中,沈从文常用单纯词和合成词的重叠式来描写风景,述说故事。比如:
(1)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草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2)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
(3)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却永远那么妥帖,且与四周环境及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单纯词"多"、"作"、"人"、"过"、"越"、"只"、"墙"、"瓦"的使用体现了沈从文语言的简洁,所谓"文约而事丰",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更多的内容。单纯词的使用增加了文章的典雅性和古朴性。
《边城》里随处可见的便是叠词的使用。这里所说的叠词大多数是指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而成的合成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小说中的人名﹣﹣翠翠、顺顺便是。
小说中另外还有:静静的河水、小小的竹竿、黑黑的皮肤、光光的眼睛、长长的梯子、蓬蓬鼓声、发出沙沙的声音、一头短短白发:
早早的、心子重重的、皮肤红红的、脸色惨惨的、心里软软的,酸酸的:
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一一拾起、懒懒的攀引缆索,让船缓缓的过去、低低的学小羊叫着、高高翘起、轻轻的说、汪汪的叫着、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向前快快地走去了、稍稍见得溺爱那第二个儿子、翠翠便稍稍有点着慌了、龙船水刚刚涨过、祖父匆匆出去了、幽幽的哭起来
这些叠词的使用,使文章披上了一层暖暖的薄纱,读来软绵绵的,更显小说的朦胧美,使文章具有优美的节奏,读来仿佛不费吹灰之力,作者向你娓娓道来,向你展示一幅湘西风情画。
《边城》里随处可见的便是叠词的使用。这里所说的叠词大多数是指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而成的合成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小说中的人名﹣﹣翠翠、顺顺便是。
小说中另外还有:静静的河水、小小的竹竿、黑黑的皮肤、光光的眼睛、长长的梯子、蓬蓬鼓声、发出沙沙的声音、一头短短白发:早早的、心子重重的、皮肤红红的、脸色惨惨的、心里软软的,酸酸的:
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一一拾起、懒懒的攀引缆索,让船缓缓的过去、低低的学小羊叫着、高高翘起、轻轻的说、汪汪的叫着、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向前快快地走去了、稍稍见得溺爱那第二个儿子、翠翠便稍稍有点着慌了、龙船水刚刚涨过、祖父匆匆出去了、幽幽的哭起来
这些叠词的使用,使文章披上了一层暖暖的薄纱,读来软绵绵的,更显小说的朦胧美,使文章具有优美的节奏,读来仿佛不费吹灰之力,作者向你娓娓道来,向你展示一幅湘西风情画。
③《边城》语言的现代性
读《边城》除了能感受到迎而而来的清新唐宋气质与魏晋风范外,更重要的是还能感受到强烈的"暖"意。其实这种"暖"来自文中所表现的人性美、人情美,祖父和翠翠之间的亲情,翠翠与二老傩送之间的爱情,大老二老之间的兄弟之情以及茶峒人民之间的朴素情感无不流淌着浓浓的"暖"意。这种"暖",通过语言描写一一渗入我们心中,让我们在品读《边城》时,久久地、久久地沉浸在了一种温暖的梦境里。《边城》一上来便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小溪、白塔、老人、女孩和黄狗。虽然只有这么简单的人家,并不让人感到孤寂,相反,反而让人心中暖暖的。老船夫与孙女相依为命,却也浓情溢溢,老船夫"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对背着自己偷偷和一个茶峒屯坊军人发生暧昧关系而怀孕的女儿"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这些很温情的语言在文中处处皆是,不胜枚举。再比如,翠翠从屋中到外面,要坐白天被晒热的岩石时,祖父就说:"翠翠莫坐热石头,免得生坐板疮。""但自己用手摸摸后,自己便也坐到那岩石上了。"这里,是用一动作细节描写来写祖父对翠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意。祖父"用手摸摸",之后觉得可以坐,才自己也坐到上面去了。他用他特有的湘西语言及他独特的个人语言构建了一个"湘西世界",表达了他的文学思想,写就了《边城》
④方言的使用 他常用生动活泼的湘西口语,来描述当地的风土人情,叙述中透露着浓浓的暖意,表现湘西的淳朴民情、民风与习俗。方言的使用,使《边城》呈现出恬静、和谐、优美的乡村风情。例如:
(1)"翠翠太娇了,......我这人就是这么一个打算,'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走得好",唉,这两句话恰是古人为我说的!"
(2)"下棋有下棋的规矩,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各有走法,大老若走的是车路,应当由大老爹爹作主,请了媒人来正正经经同我说。若走的是马路,应当自己作主,站在渡口对溪高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
这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用朴实的语言展示了湘西边地风情,回荡着湘西人的乡音,使人油然而生真实、亲切之感。
(3)边地俗话说:"火是各处可烧的,水是各处可流的,日月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
在《边城》中,沈从文大量使用方言,采用民歌,更使他的作品充满温馨之感,读来心中软软的,使小说更为真情地展示了自然美与人情美。
另外,他的作品中比喻艺术的另一大特点的便是他的作品里的许多泥土特色的民间语言,包括方言、俗语、歌谣、警句。《边城》里用农民的比喻来表达乡下人的思想和说法,如写湘西男女求爱的方式叫"出车",管媒人说亲叫"跳马",是用象棋作比喻。《边城》基本上用民间的俗语、俚语为喻,暗喻故事情节发展,所引与故事内容天意无缝的融合,浓浓的抒情色彩洋溢字里行间。
任务探究四 景与人谐,情与境合
任务导引:景物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出场提供舞台背景。描绘出优美的自然风光,具有一种质朴的美。表现出浓郁的湘西风土人情味,这是最大的特点。一种淡淡的忧郁在其中。
课文开头第一句写到,“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黄昏”、“家中屋后白塔下”,点出了女主人公翠翠身处的特定时空环境。“夕阳”、“桃花色的薄云”勾画出优美、宁静、平和的诗意图画:“看”,为引出下文女主人公的心理波澜做铺垫。值得玩味的是“桃花色的薄云”这一意象的内涵。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桃花”“云”,常常是男女爱恋的象征;此处,“桃花色的薄云”,不就是翠翠怀春情愫的一种隐喻吗?二、景物描写,暗示人物的心理、情绪的波动状态。开头一段中作者铺叙黄昏景象:“叫个不息”的杜鹃声、渡口飘来的“生意人的杂乱的声音”,泥土、草木散发的热气,以及各种甲虫类气味,构成了一幅喧嚣、热闹的场景。作者以之反衬黄昏时翠翠身周的幽静,反衬她心中的“薄薄的悲凉”。作者还巧妙地以动物意象的活动来间接反映人物内心的隐秘。如下列片断:“天夜了,一匹大萤火虫尾上闪着蓝光,很迅速地从翠翠身旁飞过去,翠翠想:‘看你飞得多远!’便把眼睛随着那萤火虫的明光追去。杜鹃又叫了。”作者写自由飞翔的萤火虫,其实正含蓄地表露了翠翠内心朦胧的对于独立(离开爷爷的“放肆”的“胡思乱想”)、对于更宽广的自由空间乃至对未来生活(“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的渴望。课文节选部分反复两次写杜鹃的叫声,委婉地揭示了翠翠这个怀春少女情窦初开时节的那种莫名的孤寂、幽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杜鹃是一种悲鸟,是忧愁、哀伤的象征;在西方传统文化视野中,杜鹃又是爱情的象征。“只杜鹃叫个不息”、“杜鹃又叫了”这两句看似闲笔,却疏而不离,恰如其分地渲染了少女春心萌动而又暂无所托属的微妙情绪。
再如,“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这一句烘托了翠翠等待那人来为她唱歌时的幸福甜蜜的心情。“久之,对溪除了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这一句则衬托出翠翠等而未得的惆怅、失落之情。
景物描写,调节小说叙事的节奏。如课文节选部分写晚饭后祖孙两人坐在月光下聊天的场景,在爷爷给翠翠讲故事的中间,作者穿插着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月色竹林图(“月光如银子……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使叙述节奏更舒缓、平和。银子般的月光、竹篁的黑色,光影交织;繁密如雨的虫声、草莺的鸣啭,以闹衬静:这样优美宁馨的意境,似乎把翠翠听爷爷讲述她的可怜的母亲的故事时心中的“沉重”暂时排解了一些些,为下祖父的继续说故事起到蓄势的作用,同时也交代了时间的推移——半夜了。
湘西山城充满了安静活泼、生机盎然的风景美:天朗,风轻,水清,是个健康自然,优美的世界。它首先具有风俗美:中秋夜,青年男女用对歌的方式在月夜下倾吐爱慕之情;
每到端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看龙舟竞赛,参加在河中捉鸭子的活动;正月十五,舞龙、耍狮子、放烟火,使得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这些山花流水般的风俗画笔,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山城特有地方色彩。
边城的社会中还洋溢着人性美。民风古朴而淳厚,老船夫、翠翠、天保、傩送,还有士兵、水手、过往的商旅,尽管物质条件不相同,但质朴、纯真、善良的品性却是相同的,都具有一种单纯善良、原始的可爱,他们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里的一切,没有受到都市物质文明的污染,单纯寂寞,如同梦一般宁静美好。
作者写景笔触纤柔,声形并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宛然如画;更妙的是,作者让人与物(如萤火虫)说话,让物(草莺)来体谅人心,自然与人心融洽无间,简直是诗!这些景象与女主人公的渴望爱与被爱、有所思而不知所以,有所待而又无所依的骚动不安的青春情绪巧妙契合。春天里生机蓬勃的自然万物,恰恰是女主人公情意迷离的象征,如此景与人谐,情与境合,给人以隽永绵长的诗意之美。
【《边城》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边城节选教案公开课一等奖】相关文章: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一等奖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一等奖导入09-09
中华传统节日的教学设计 中华传统节日的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09-09
二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公开课教案09-09
《边城》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边城》优秀教案09-09
《边城》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边城节选教案公开课一等奖09-09
部编人教版高二语文《边城》教学设计 边城优秀教学设计09-09
《边城 《边城》的作者09-09
高中语文必修5第3课《边城》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09-09
《边城》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边城优质课课堂实录09-09
边城教学设计一等奖 《边城》教学设计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