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童谣激趣,引入课题。
(1)课件出示童谣,学生齐读。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2)引导学生回顾:这首童谣写的是什么节日?(春节)
(3)播放反映春节习俗与活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聊聊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
(4)小结: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板书课题,带读课题。
2.联系生活,理解课题。
(1)提问: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教师提示:我们学过的《端午粽》一课,讲述的节日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传统节日。学生交流。
(2)识记“传、统”。
出示词卡“传统”,指名读,教师指导读正确。
提问: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两个字?学生交流,教师提示识记要点。
(3)教师带读课题“传统节日”,学生齐读两遍。过渡:我国的传统节日可不少,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示:遇到不认识的字,可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向老师或同桌请教。
2.引导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圈出课文中的句号,说说课文共有几句话。(八句)(2)指名读课文前两句。
(3)让学生试着圈出这两句话中的传统节日名称。
课件标红“春节、元宵节”,教师引读:春节到——(学生接)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元宵节——(学生接)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教师:我读的是节日名称,你们读的部分是节日里的活动,也就是节日习俗。课文一句话写了一个节日,读读后面的内容,试着把其他节日找出来。
(4)指导学生了解“过端午、七月七、过中秋”分别指的是什么节。
教师提示:“过端午”指的是端午节,“七月七”又名乞巧节,“过中秋”指的是中秋节。
(5)交流:课文写了哪些节日?
小结:课文写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节日。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句。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1.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正音。
2.提问:过春节有哪些习俗?(贴窗花、放鞭炮)
3.理解“贴窗花”。
(1)课件出示学过的儿歌《剪窗花》(部分),学生齐读。
小剪刀,手中拿,
我学奶奶剪窗花。
剪梅花、剪雪花,
剪对喜鹊叫喳喳。
过渡:窗花剪好了,贴在窗上多漂亮!
(2)课件出示贴在窗上的窗花图片,学生观赏。
(3)让学生看课文插图,提问:这几个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4)小结:小朋友们正在贴窗花、欣赏窗花。他们笑得多开心呀!
4.识写“贴”字。
(1)出示词卡“贴窗花”,学生齐读两遍。
(2)提问:你贴过窗花吗?生活中你还贴过什么?(贴春联,贴画等)你是怎么贴的呢?引导学生交流,加深对“贴”的理解。
(3)提问:怎样记住“贴”字呢?引导学生与熟字“站”比较识记。
(4)出示字卡“贴”,引导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
书写要点。(5)教师示范,提醒关键笔画:贝字旁的撇要写长,最后一笔是点。
(6)学生练习写字,先描红,再写一个。教师相机指导。
5.理解“放鞭炮”,交流春节习俗,体会“人欢笑”。
(1)课件出示放鞭炮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2)提问:除了“贴窗花、放鞭炮”,春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3)小结:贴春联、守岁、拜年……过春节真热闹,人人高兴、快乐!真是“人欢笑”。
6.学生齐读句子两遍。
(二)学习第二句。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1.指名朗读。教师指导读准生字的读音。
2.理解“元宵节”,识记“宵”字。
(1)教师介绍:“元宵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也是一个热闹的节日。
(2)出示字卡“宵”,提问:怎样记住“宵”呢?引导学生与熟字“消”比较识记字形。
3.理解“大街小巷”,指导书写“街”字、识记“巷”字。
(1)出示词卡“大街小巷”,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准“宵、巷”的字音。
(2)出示大街小巷的图片,让学生借助图片理解:“大街、小巷”
分别指较宽和较窄的街道。“大街小巷”就是大大小小的街道,泛指各处地方。
(3)出示字卡“街”,引导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要点。
(4)教师示范,提醒书写要点:左中右三个部分要写紧凑,注意穿插避让,左、中高,右部低。右部第一横和中部第一横起笔一样高。
(5)学生练习写字,先描红,再写一个。教师相机指导。
4.体会元宵节看花灯的热闹。
(1)提问:元宵节有什么习俗呢?(看花灯)
(2)出示各种各样的花灯图片,引导欣赏。
(3)教师引导:这些花灯是什么样子的?试着用“街上的花灯,有的像……有的像……”的句式说一说。(4)出示街道上人来人往看花灯的图片。教师引导:各式各样的花灯点亮了大街小巷,街道上人来人往,多么热闹呀!这样的场景就是“大街小巷人如潮”。
(5)提问: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人如潮”的景象呢?(商场、集市等)引导学生在交流中理解“人如潮”。
过渡:多么美丽的花灯,多么热闹的街巷,元宵节,真热闹!
(6)学生齐读句子两遍。
教学反思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
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过节,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但是,本课所涉及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和春节恰恰是孩子们需要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因此让学生了解每个节日的内涵,感受节日的欢庆与幸福,并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的目标,这也正是教材选编此内容的目的。
本节课我感到较为成功的地方是:
1、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学生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2、注重了学法指导。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要想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些节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师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令我没想到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强,三个节日的汇报分别采用了介绍资料、演一演、做表格的方式。
3、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究教法和学法,努力做到“六让”:目标——让学生明确;过程——让学生参与;新知——让学生发现;资料——让学生收集;内容——让学生自选;结论——让学生归纳,而且在学法基础上,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了质的飞跃。
4、在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以及赛龙舟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快乐气氛,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不足之处在于:二年级的孩子对于搜集到的资料应该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而不是念。我想这需要平日里扎扎实实地练习,今后我会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二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一等奖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一等奖导入09-09
中华传统节日的教学设计 中华传统节日的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09-09
二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公开课教案09-09
《边城》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边城》优秀教案09-09
《边城》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边城节选教案公开课一等奖09-09
部编人教版高二语文《边城》教学设计 边城优秀教学设计09-09
《边城 《边城》的作者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