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导入语

时间:2023-09-15 04:44:37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A successful corporate leader is not only a master of authorization, but also a master of control.(页眉可删)

      关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__从反而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世界;从正面论证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掌握__以首段提出论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来展开论述并归结出论点:在研究学术中、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建议

        “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写作特点

        __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__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说理方法

        这篇__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__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如:反面事例 :列举明朝大理论家王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的道理。 正面事例:通过作者在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的道理。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教学设计示例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目的`:

        (1)分析__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联系自己学习生活折实际,体会__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过程 :

        (1)导入 新课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2)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先让学生各自在课上诵读全文,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书上注释中没有的,从工具书上查找,然后老师检查。

        (3)研读课文,理清思路,归纳段落层次。

        先让学生齐读全文,对生疏的字音、词义进行复习;然后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最后老师引导修正,投影显示。

        明确:论点: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题目)

        第一部分: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

        第三部分: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第6—12自然段)  (4)归纳小结,明确要点。

        ①简答“格物致知”。

        明确:从探索事物而得到知识。

        ②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提倡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略)

        (5)课后作业 (略)

【关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导入语】相关文章:

《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09-15

《青蛙卖泥塘》优秀教学设计09-15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获奖教案09-15

初中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教案09-15

初中语文_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后记09-15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一等奖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实录09-15

关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导入语09-15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两课时09-15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一等奖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两课时09-15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1课时 一等奖创新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教学实录09-15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优秀教学设计09-15

八年级语文上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 八下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09-15

2023年《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名师教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