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优秀教案

时间:2023-09-09 04:21:03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思想】

        1、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而物理教学又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2、在教学中,按照“体验→思考→分析→探究→应用”的思路逐一展开,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

大气压的存在,讨论大气压的特点,应用大气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3、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道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怎样才能知道”,所以,能动手做的实验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给学生亲近感和真实感,多媒体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大气有压强;

        知道大气压数值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探究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认识大气压的存在与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用具】

        矿泉水瓶1个,玻璃杯1个,玻璃管1根,烧杯1个,水槽1个,量筒1只,吸盘1个,乒乓球1只,硬纸片1块,水适量,弹簧测力计1只,注射器1只,细尼龙线若干,刻度尺1把;多媒体。  【教学重点】

        1、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2、知道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设计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2、测量大气压大小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学与指导,实验与讨论相结合的综合启发式。

        【教学流程】

        1、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  (投影并解说)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底层,其中,有许多看似意外却是真实的现象或故事在发生着:患有关节炎的人会在阴雨天(气压明显变化)感到疼痛;生活在高原处的人知道水加热到80℃左右就沸腾了……

        实验演示: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请同学们猜测瓶子倒过来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说明: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2、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

        [活动1]学生选择器材,仿照上述演示实验和课本图动手实验并思考下列问题:  (1)“被吸住”的乒乓球: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过来后,松开按乒乓球的手,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

        (2)“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

        (3)“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吸盘相对用力挤压,再往外侧拉,你的感受怎样?这是什么原因?

        [活动2]师生分析实验: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原因。

        (2)学生代表分别说明,不足部分由其他学生或教师补充。

        (3)教师小结:大气有压强即大气压。为了给学生强烈的感受冲击,可以由学生来做“马德堡半球”实验。

        那么,你还能列举哪些现象或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师生共同举例说明。

        [活动3]师生回顾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

        (1)在刚才的实验中,你碰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样克服困难并完成实验的?

        (2)学生汇报完后,教师作说明。

        [活动4]问:大气压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思考回答,也可做演示说明。如在“覆杯实验”中将纸片朝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发现纸片不掉下来,从而得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说明:由实验设疑,引起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四个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互相讨论来认识大气压的存在和特点,并尽可能解决活动中碰到的`问题]

        3、怎样测量大气压?

        [活动5]教师演示作铺垫,学生观察思考。

        (1)先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离开水面,下同),观察杯中水是否充满?接着换用量筒和细长玻璃管,重复上述过程。

        (2)学生讨论: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水总是充满的?怎样做才能使水不充满呢?

        经过讨论之后,使学生认识到:水充满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大于管中的水压,只有管内水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把管子再加长的话,管内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满整个管子了,这时它的上方成了真空。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汞(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活动6]学生阅读:托里拆利实验。

        思考(投影):

        (1)开始时,汞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

        (2)玻璃管内汞柱上方为什么是真空?

        (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强调: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p0=ρ汞gh=1atm=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学生阅读:气压计并了解其作用。

        [活动7]动手做实验,估测大气压。

        学生讨论可用哪些方法?(讨论后,逐一投影)

        (1)器材:吸盘、弹簧测力计;原理:p=f/s  思路:(由学生交流讨论,再整理)

        (2)器材: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原理:p=f/s

        思路:(由学生交流讨论,再整理)

        以上两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再将实验的思路总结出来,进行实验。

        (3)师生共同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说明: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学习到一种间接测量大气压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欣赏自己的方法,学习他人的方法,来拓展自己的思维]

        4、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从物理走向社会。  [活动8]学生自学与教师演示:(配合投影)

        (1)学生阅读相关内容,了解: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高压锅与宇航服。

        (2)思考: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为什么没有感到难受或被压瘪呢?再得出结论。

        (3)实验演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液体液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就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说明:关注社会和生活,思考大气压怎样服务于人类,并形成对知识进行应用的意识]

        5、本节小结。(投影)

        (1)大气有压强吗?它有什么特点?你可以做哪些实验来证明?你还可以列举哪些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2)你会估测大气压吗?有哪些方法?说一说。

        (3)托里拆利实验中,应注意的哪些问题?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

        (4)大气压有什么应用?

        6、课后作业。(投影)

        (1)自我评价与作业。

        (2)设计实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利用大气压的知识设计一种水杯,只要滴入少量水,就可以涌出许多水来。  [说明:通过小结,把本节知识条理化,也是对本节内容的一个巩固;然后由作业再检验和提高]

        【课后感想】

        1、物理情景是物理学习的催化剂,学习物理知识,就要让学生进入创设的物理情景中去,使得学习富有新鲜和实在的气息。比如:在“覆杯实验”中,有的同学提出,硬纸片不掉下来,是不是被水“粘”住了?这时,我们可设计怎样的实验去证明:纸片不掉下来是由于大气压作用而不是被水“粘”住的?我设想的物理情景有:人工模拟真空──将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掉,再观察纸片的“命运”;可以观察硬纸片的凹凸情况──是向上凹还是向下凸……然后由此展开讨论和实验,就可明确是不是被水“粘”住了。

        2、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于外界的刺激作用,在“做中学”,将学生的思维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投入。比如:在估测大气压数值的活动中,一开始,可以不给任何器材,让学生先自行讨论和确定器材,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再确定两组由学生动手实验,这会让学生感到极大的兴奋,因为这样的实验________于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3、重视获得知识的结果,更要突出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弄清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只要学生仅仅记住某些结论,进而发掘学生学习物理的潜能,把握物理知识内在的规律,培养学生对物理规律和概念的领悟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比如: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的大小,为何选择1米长左右的玻璃管?为何选用汞,而不用水或其他液体?等等,通过一系列引导和讨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重温”科学家经历的实践过程,最后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2

        一、地位和作用:

        “大气的压强”是压强概念的巩固和延伸,也为下一章学习“气体浮力”作必要的准备。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比较熟练掌握了压强,液体的压强的基础上进行的,为某些知识的转移和类比作了铺垫。__内容的编排是在认识大气压强存在的基础上,步步深入,循序渐进的,因此符合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二、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特点和大纲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

        2.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4.知道大气压强的值是托里拆利实验测定,记住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实验研究思考获得知识的能力。

        思想目标

        让学生掌握由实验探讨物理知识的认识过程,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材重点和难点处理:

        1.大气压强的存在是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的和其在教材中的作用,学生基础和思维水平。

        处理: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现象感知大气压的存在。

        2.托里拆利实验及原理是难点。

        依据:教材只要求像课本中那样简单说明大气压强支持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就行,而学生难于理解和接受。

        处理:利用演示实验与水柱类比突破此难点。

        四、教材的看法:

        课本以马德堡半球实验引入新课,尽管故事很吸引人,但是由于文117中已解释原因,对部分预习过的学生来说,已经失去神秘感,没有了悬念。如果教师以此实验引入,这部分学生满足于已有的答案,不能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我采用取硬币的思考题,由于学生没见过,因此每个同学都积极思考,却又得不出正确答案,因此好奇心更大,观察实验更仔细、认真。

        五、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多媒体、启发式引导等多种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双边活动,每一个结论都让学生参与探索,教师因势利导。

        六、教学过程安排: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一些主要环节采取了以下安排:

        1.实验引入新课(约5分钟)

        ①.出示思考题:

        把一块硬币放在平底大盘里,倒上红墨水,刚好淹没硬币,请同学们把硬币拿出来而不沾湿手。然后让学生讨论,此时气氛活跃,学生得出各种结论,教师不作解释,让学生观察。  演示:

        把点燃的纸放入杯子,倒扣在硬币附近的盘子里,实验效果明显,水全被吸入杯子,学生一片惊讶、好奇,这就迅速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②.纸片托水实验:先空杯,再装水,两次实验结果不一样,原因是什么?

        此时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过渡到本节的学习。

        2.大气压强(约15分钟)

        ①.讲述大气压强的定义。

        ②.气体与液体类比找出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以及大气压的方向。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气体也受到重力,因此气体也能产生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液体压强的方向是向各个方向,气体同样具有流动性,所以气体压强的方向也向各个方向。

        ③.演示纸片托水实验,旋转不同的方向,证明大气压的方向也是向各个方向的。

        ④.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强的存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要做好演示实验。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问号,然后师生共同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因为实验室的马德堡半球容易漏气,师生共同参与,有利于教师控制场面)。接着,师生共同分析此实验的作用:首次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最后,引导学生分析马德堡半球很难打开的原因。  ⑤.学生实验:用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提问学生实验时的感觉,以及此实验证明了什么问题。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学生积极思考,乐于接受知识。为了加深学生对大气压强存在的认识,此时再看一段录象。

        ⑥.录象演示瓶子吃鸡蛋的实验(即课本图11-4)。启发学生此实验证明了什么?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完全接受了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这时教师趁机引导,转入大气压大小的教学。

        3.大气压的大小(约15分钟)

        由纸片托水实验,知道大气压可支持水柱,换用量筒,发现大气压可支持一量筒水,那么到底大气压可支持多少水柱,历史上有人用10米长的玻璃管做实验,发现玻璃管仍充满水,还是没测出大气压的值,说明用水测大气压不方便。此时,引导学生由P=ρgh分析得出用密度大的水银来实验,引出托里拆利实验。

        ①.介绍实验装置。

        ②.模拟操作过程。

        ③.录象演示操作过程。

        ④.分析:为什么大气压支持的是76cm高的水银柱?如果玻璃管上端有进气口,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⑤.演示(用水类比):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在水槽中装满水,用一手堵住一端的开口,从水中把玻璃管提起,让学生观察水柱。然后把手慢慢松开,让学生观察哪段水柱由大气压强支持。通过此实验,学生很容易接受哪段水银柱是由大气压支持的,

        因此可得出:

        P大气=ρ水银gh=13.6×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76米=1.01×105帕≈105帕。

        ⑥.讲述大气压1.01×105帕的物理意义。同时提问学生大气压很大,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为什么房子不会被压垮。

        4.大气压强的应用(约8分钟)

        ①.解释取硬币的实验。

        ②.演示喷泉实验,让学生解释。  本节第一个实验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此时学生已经知道为什么。但是物理语言的驾驭能力还比较差,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规范这类简答题的答法。喷泉实验,让学生自己解答。

        5.小结和作业(约2分钟)

        回顾讲解的知识点、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手段。

        作业:练习1、2、3。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3

        “发现法”“做中学”“思中学”“说中学”“练中学”是新课改中常见的词汇,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其内在的宗旨都是自主、合作、探究,都是为了实现课堂互动,让学生快乐学习、学会学习。由于水银对人体有害,“大气压强”一节的实验多为讲解实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应该怎样把握教材,实现师生互助,达到教学目标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对于本节的教学,对学生提出课前预习要求:

        1、根据课文的描述,做一做皮碗实验和水杯实验,初步体会实验原理、产生问题;

        2、观察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

        课堂上,我将其分为四部曲:

        一、课题的引入──设置问题、激发兴趣;

        二、问题的探究──得出概念、实验测量;

        三、问题的拓展──联系实际、深化研讨;

        四、总结和归纳──形成结论、体味方法。

        具体的处理方法:

        一、课题的引入──设置问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家里做了实验,你是怎样做的?你有什么想法?(大约2分钟的发言时间)教师对讲得好的进行表扬,对讲得不怎么好的进行鼓励,调动积极性。

        二、问题的探究──得出概念、实验测量

        (一)大气压强概念的得出

        1、学生做皮碗实验(如图1),思考是什么力量吊起了钩码?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原因:除了皮碗和钩码,就只有空气!这个力量一定来自空气。那为什么要挤压皮碗呢?学生会谈很多的想法,然后教师进行动画分析讲解(图2),得出a中大气对皮碗有向上的压力f;b中大气对皮碗有向右的压力f,在f的作用下,玻璃和皮碗间产生一个摩擦力f,f等于皮碗和钩码的重,从而得出大气压强的概念。

        2、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还有哪些实例?鼓励学生发言,肯定学生的发言后,请两位学生分别演示书上的“水杯实验”和“鸡蛋实验”,再一次分析原因。

        3、教师指出: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很多,但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通过多媒体介绍奥托·格里克和马德堡半球实验,然后请学生上台演示,学生踊跃争取动手,此时,可趁机提问:①怎么做这个实验?②为什么要将里面的空气抽掉?实验完毕后,再请学生讲讲: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力量?说明了什么?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科学求证,大胆实践。

        4、思路拓展:为什么大气有压强?为什么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了

        对比液体产生压强的原因,学生很容易得出空气受重力作用,所以能产生压强,空气具有流动性,所以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的结论。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

        1、提问:我们怎样才能测量出大气压强的值呢?要用到什么器材?(猜想)

        2、演示(图3)实验:将玻璃瓶灌满水,再倒过来,看到什么现象?水受重力的作用,但没有往下流,一定是受到一个向上的力的作用,这个作用只能是来自大气压。将瓶子灌满的目的是什么?再将玻璃瓶换成1米长的玻璃管,用水灌满后倒放在水槽里,看到水还是没有流下来。那么,是不是不管玻璃管多么长,水都不往下流呢?究竟大气压能支待多高的水柱?(引出话题,进一步猜想)

        3、介绍托里拆利和托里拆利实验: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实验动画,边演示边讲解。

        4、我们怎样将大气压强计算出来呢?

        水银产生的压力与大气压力平衡,将大气压强转化为水银的压强来计算:  p=p0=ρ水银gh

        5、这里是采用转化和替代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算一算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柱?由此知道如果用水来做这个实验有难度。

        三、问题的拓展──联系实际、深化研讨

        (一)托里拆利实验的拓展

        1、实验中为什么要把玻璃管中的空气排尽?如果没有排尽空气,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我们又怎样检验空气是否排尽?

        2、玻璃管的粗细对结果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3、如果将玻璃管往上提1cm或往下压1cm,但管口都不离开槽中水银面,管内外水银高度差有没有变化?如果将玻璃管倾斜呢?为什么?  4、如图4,a中在玻璃管顶端a处开一个小孔,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b中如果在玻璃管中间b处开一个小孔呢?

        5、如图5,如果当时的

        大气压是72cm水银柱,a中a点的压强是多少?b点的压强又是多少?b中玻璃管顶端受到多大的压强?

        (二)计算问题拓展

        1、能不能用公式p=ρ空气gh来计算空中某点的压强?为什么?

        2、假定当地的气压是76cm水银柱,塑料吸盘的半径是10cm,塑料吸盘吸在天花板上(不考虑吸盘的质量),下面能吊多重的物体?  3、假定地面的气压是76cm水银柱,地球的半径是6400km,地球上空气的质量大约是多少?

        四、总结和归纳──形成结论、体味方法

        这一部分尽量由学生完成,教师提示、鼓励。在这里就略写。

        1、学生活动:总结本节内容,相互补充,形成本节知识体系。

        2、学生活动: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3、教师结语:生活处处皆物理,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多想方法,大胆实践,就能学好学活。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实验现象,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探究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和积极探究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大小

        【教学难点】

        测量大气压大小的方法。

        【教学用具】

        玻璃杯1个,粗玻璃管1根,小试管1个,烧杯1个,水槽1个,烧瓶1只,乒乓球1只,硬纸片1块,水适量,注射器1只,马德堡半球一个,抽气机一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提问:

        (1)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怎样计算?

        二、情境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

        实验演示:

        (1)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请同学们猜测瓶子倒过来后会发生什么现象?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  (2)“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原因?

        (3)试管放在长玻璃管中倒过来会怎样?这是什么原因?

        (4)抽气机抽取马德堡半球内气体时,橡胶管会怎样?为什么会发生形变?受到了谁施加的力?这说明了什么?

        三、新课

        (一)大气压的存在

        师生分析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大气有压强即大气压。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那么,你还能列举哪些现象或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阅读教材86内容。

        问:大气压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思考回答,也可做演示说明。如在“覆杯实验”中将纸片朝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发现纸片不掉下来,从而得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那么,大气压有多大呢?你能否设计实验测量出来?

        (二)怎样测量大气压?

        [活动]讨论:如何估测大气压。  学生讨论可用哪些方法?

        讨论后,给予鼓励

        学生可能说出的方法:

        (1)器材:吸盘、弹簧测力计;原理:P=F/S

        思路:(由学生交流讨论,再整理)

        (2)器材: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原理:P=F/S

        思路:(由学生交流讨论,再整理)

        以上两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再将实验的思路总结出来。

        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活动]教师演示作铺垫,学生观察思考。

        (1)先用试管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离开水面,下同),观察试管中水是否充满?接着换用量筒和细长玻璃管,重复上述过程。

        (2)学生讨论: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水总是充满的?怎样做才能使水不充满呢?

        经过讨论之后,使学生认识到:水充满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大于管中的水压,只有管内水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把管子再加长的话,管内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满整个管子了,这时它的上方成了真空。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汞(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活动]学生阅读:托里拆利实验。

        思考:(1)开始时,汞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

        (2)玻璃管内汞柱上方为什么是真空?

        (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强调: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

        P0=ρ汞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想想议议]教材88页“想想议议”

        学生计算,并讨论、交流。

        思考: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为什么没有感到难受或被压瘪呢?再得出结论。

        学生阅读:气压计并了解其作用。

        思考抽水机工作原理,并讨论、交流。

        四、知识拓展

        介绍大气压强发现的历史(见附页)

        本节小结。

        (1)大气有压强吗?它有什么特点?

        (2)托里拆利实验中,应注意的哪些问题?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

        (3)大气压有什么应用?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2)练习册76页第7、8题

        计算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柱.

        板书设计:14.3大气压强

        一、大气压的存在

        二、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三、大气压的大小:760mm高汞柱

        标准大气压P0=1.013×105Pa  四、气压计

        附页

        大气压发现的历史

        17世纪以前的人们认为自然界不存在真空,即所谓“自然界厌恶真空”。对于抽水机能把水抽上来,认为是活塞上升后,水要立即填满活塞原来占据的空间,以阻止真空的形成。

        20__多年以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然害怕真空”的说法。人们曾用这种说法来解释抽水机为什么能抽水:活塞向上一提,水面和活塞之间形成了一段真空,自然害怕真空,于是水就升上来填补这段真空。人们还常常用“真空吸力”来解释这种现象,把钢笔吸墨水、用吸管喝汽水等都说成是“真空吸力”的作用。  1640年,在古老的意大利城市佛罗伦萨,制造了一台抽水机,准备用它把探矿坑里的水抽走。但是抽水机造成以后,用来一试,水被提到不足10米高的地方就不再上升了。技师们千方百计地改进抽水机,保证活塞和水面间是真空,结果还是不能使水再升高。这是什么原因呢?

        人们便去请教那位发现单摆规律的伽里略,那时他已经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了。76岁的伽里略曾经对“自然害怕真空”的说法产生过怀疑,他猜想:也许空气有压力吧?抽水机是不是靠压力把水压上来的呢?遗憾的是,不久伽里略便逝世了。

        在伽里略去世的1642年,他的学生托里拆利设计了一个实验。证实了伽里略的猜想。

        托里拆利预料,因为水银的密度大约是水的14倍,如果用水银代替水,水银升起的高度应该是水升起高度的1/14。托里拆利设计了用水银柱检验这个预想的方案。1643年他的学生做了这个试验,结果证明了他的预想是正确的。在托里拆利试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就是真空,可见自然界是可以存在真空的。托里拆利用一根大约1米长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往里面灌满水银,用食指封住开口的一端,然后将玻璃管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里的水银就往下降,降到管里的水银面比管外的水银面大约高76厘米,水银就不再下降了。管里水银面的上边没有空气,叫托里拆利真空。管内的水银柱是被大气压支持着的。托里拆利试验不但揭示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托里拆利试验的消息传到法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兴趣。帕斯卡推论说,如果水银柱是被大气压支持着的,那么在海拔较高的地方,水银柱应该较短。1648年他的朋友沿多姆山山坡从山脚到山顶设立了若干观察站,每个站上装一个托里拆利气压计,结果发现水银柱的高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证明了帕斯卡推论的正确。

        同一时期,德国的科学家格里克也进行了大气压强的试验研究,他做了一个水气压计,水能升高到他住房的第三层,格里克认为水的上升是大气压的作用。通过长期的观察,他还发现水柱高度的变化与天气有关,1660年他根据一次气压的突然下降,预报了一场大的风暴。

        按照这个实验结果来推算,一个人的手掌面积大约是50厘米2,上边应受到大约500牛顿的压力,这相当于一个50千克的人踩在上面。1米2的桌面上,所受的大气压力相当于10吨重的物体压在桌面上。作用在人体表面上的大气压力相当于12~15吨的物体的重力。这似乎是难以相信的。但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事实使人们信服了。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5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可见,探究性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的取向之一;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实践操作、解决生活中与物理学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探究性教学的教学设计应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这两方面来展开、__仅就现行的初中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第十一章中的“大气的压强”一节的教学设计,浅析探究性教学设计中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的有关问题。

        1.设置发现问题的学习环境

        观察1将一干燥的玻璃瓶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加热一段时间,用一插有长细玻璃管的橡胶塞把玻璃瓶的瓶口塞紧,并倒插入盛水的玻璃槽中,这时玻璃管中的“水往高处走”,如图1所示。

        观察2在一玻璃杯中装满水,用一盖玻片将其盖住,手压住盖玻片,将玻璃杯口向下倒置,放开手后盖玻片并不掉下,如图2所示。

        观察3把一个内径比手指肚稍小一点的玻璃管或饮料吸管插入水中,直到全部被水淹没。用手指堵住管子的一端并将其从水中取出,水依然保留在管中,只有当手指松开被堵塞的管口,水才会流出来,如图3所示。

        现象的观察主要是为学生正确理解“大气具有压强”提供感性认识,引起学生注意,也就是为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供一种学习环境。同时,这一环境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良好欲望。

        2.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现有概念向科学发展

        物理概念的学习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只有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真正掌握物理概念。科学概念的形成需要有一个构建已有事实的逻辑数学结构的过程,因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做出玻璃管中水、盖玻璃片的受力示意图,进一步明确大气压的存在,这是把原始问题抽象成物理(或数学逻辑结构)模型,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

        3.从现象的分析与印证,促进学生现有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培养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

        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为学生建立了“大气压”的概念,但是,概念的正确与否却需要有实验的验证。有步骤地进行实验,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机会,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概念的形成提供帮助。这时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在认真分析前面三个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列举出与大气压强有关的自然现象或物理现象,并演示给学生看,或者说,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来。

        教师也可利用物理学史中关于人类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帮助学生构建具有抽象意义上的“大气的压强”。如马德堡半球实验:德国物理学家奥托?格里克利用自己发明的抽气机把两个直径只有26.4厘米的铁球抽成真空。然后用8匹马来对拉,却怎么也拉不开两个铁球,可见大气压强有多大。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 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和方法09-09

大气压强新课标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一课,教材中的教学流程是如何设计的?09-09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学设计09-09

全国一等奖《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流程设计09-09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及反思09-09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内容分析09-09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优秀教案09-09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理念09-09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 教学设计09-09

大气压强的测定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实验说课课件09-09

7.《短歌行》教学设计 短歌行最新优秀实用教案09-09

《短歌行》教学设计 短歌行优秀教案设计09-09

短歌行 教学设计 短歌行教学设计思路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