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
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下)---2013年春使用
课题:大气压强
作者姓名及单位:王薪重庆市江津区李市中学
教学设计思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本堂课的实验器材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让学生明白,物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引入:我以一个普通的塑料瓶(底部已经去掉)引入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产生质疑:底部去掉的塑料瓶也能装上水吗?从而展开了本堂课的教学。
1. 大气压强的存在。用真空罩(已经抽掉了里面的空气)装上塑料瓶,放入空气,塑料瓶被压扁。从这个现象
中发现:是空气压扁了塑料瓶,很自然的得出了空气是有压强的。然后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泡沫自动上浮),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并启发学生我们是怎样利用大气压的,为后一环节学生实验作铺垫。通过上个实验的启发,学生完成实验---气球自动进入瓶中和气球完好无损从瓶中取出来。进一步体验大气压的存在。最后回归历史,告诉学生,在很早以前人们对大气压强的存在就做了探究----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了解知识的生成过程。
2.大气压的测量。吸盘演示实验引出粗测大气压(P=F/S),并评估这个实验,从而让学生思考其他测量大气压的方法(P=ρg h)。从覆杯实验加以引导,然后通过视频(水柱实验),学生明白用水来测量操作不便,引入思考:怎么改进实验。引出托里拆里实验。教育学生,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前辈们作出的不懈努力,向前辈致敬和学习。
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大气压压在人手掌上的力多大?我们为什么没有受压的感觉?)加深学生对大气压的理解。介绍大气压还可以用测量工具测量,并让学生自制气压计,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3.影响大气压的因素。通过视频(用自制气压计带学生上山测大气压)总结影响大气压的因素,提出大气压对沸点的影响。告诉学生,大气压除了与海拔高度有关以外,还与天气、季节、温度等有关,让学生明白:大气压就在我们身边。
4.大气压的应用。介绍大气压也是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之一,引出大气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寻找生活在利用大气压的事例。并现场做真空收纳袋的使用,让学生感觉大气压真的很有用,并通过高原反应,提出大气压有害的一面。
拓展:假如没有大气压,我们的世界会怎么样?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谈谈自己的想法,并在课余写一篇科技小论文。
基本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写力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注意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从学生熟悉的吸管、吸盘等生活现象引入教学内容。第二,注意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在现象的对比中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本不仅对教师的演示实验提出要求,还提供了大量的照片图,还在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等栏目中,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性的活动,期望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实验过程中,体会和感悟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前期的物理学习初步了解了一些物理现象,学习了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具备了初步的学习方法。他们的思维活动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转折期,在进一步学习较抽象的理论知识时,还需要有直观形象和表象的支持。通过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现象,从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进行物理探究的兴趣,为深入教学引路。
教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②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③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2.过程与方法
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自己动手体会大气压强的存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大气压强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②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难点:
理解大气压强的现象,并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现象
教学资源:
真空罩锥形瓶玻璃瓶(带橡胶盖)玻璃管
胶管气球红色的水打气筒(两用)塑料注射器水柱实验(录像)托里拆里实验(录像)自制气压计探究大气压(录像)教学过程:
引入:
老师学生备注
普通的塑料瓶装水现象:没装上水(漏了)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查找原因:瓶子底部去掉了的
动动脑
漏了的塑料瓶也能装上水吗?质疑!
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兴
趣。
盖上盖,再次装水。现象:装上了。
原来真的可以!不可思议。
要想解开这个谜,就请大家跟
着老师进入今天的大气压强的学习。原来和今天的学习内容有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求知欲,引入
课题
展示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带着
学习目标自学课本。学生打开课本,开始自学体现新课程教学,先
学后教一、大气压强
教师学生备注
演示:真空罩中装有一个塑料瓶,放入空气
后,塑料瓶怎么啦?
变扁了直观地反应了大气压强的存
在
我放入了什么?空气层层引导,得出的结论自然,降低了学习的难道
是谁压扁了塑料瓶?空气
放气
难道空气也能产生压强??好像能初步能得出结论,为后面的自己验证铺垫
气体像液体一样,也有压强。地球的周围被厚厚
的空气层包围着,我们把空气层叫大气,大气对浸在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原来气体有压强
板书:一、大气压
强
大气压强是生活中一种普遍的现象,现在我们来
做一个有趣的关于大气压强的实验。
泡沫会自动浮上来吗?
思考:观察玻璃罩内外水位高度
的变化,并思考变化的原因。让学生进一步
了解大气压强
实验现象:玻璃罩外水位下降,里面水位升高,
泡沫浮起来了。
老师引导,和学生一起分析此现象发生的原因
学生一起分析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改变容器里的大气压强,使容器内外形成压强差,这样我们就可以对大气压强进行合理的利用了。根据刚才实验得到的启发,你能不能让气球自动的进入玻璃瓶中,并通过实验,思考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和方向。学生体会大气压强的存在。
通过实验体会大气
压强的存在,并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
因和方向,降低学
习难度,
你通过什么方法让气球自动进入瓶子的?抽气
合作学习。贯彻新
课程理念。
你能分析一下原因吗?学生分析,其他的学生补充。
如果要让气球完好无损地自动从瓶子中出来,
你能做到吗?学生实验
深入理解人类利用
大气压强的方法
你用了什么方法?充气
体验实验的乐趣、
合作学习的乐趣。这又是什么原因啦?学生分析。
类比液体压强,联系刚才的实验,谈谈大气压强
产生的原因?大气受到重力和具有流动性
类比学习,降低难
度
板书:
方向:各个方向都
有压强
大气压强的方向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其实,在古代,人们认为大气并没有压强,直到
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奥托格里克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彻底推翻了人们的认识,由于这个实验的发生地在马德堡市,因此这个实验叫着马德堡半球实验,现在我们来模拟一下这个实验,有哪两位同学愿意来试试?学生体会马德堡半球实验:
两个大力士来动手拉铁制半球。
现象:学生拉不开铁制半球
联系历史,追逐历
史的发展过程;情
感教育:敢于挑战
板书:马德堡半球实验
谁能解释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学以致用
如果要想拉开,怎么办啦?动手试试。
放气
两个女生拉球。
现象:很容易拉开了
实验反差让学
生明白:是大
气压的作用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不仅存在压强,而且还很大,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啦?学生思考:这么费劲都拉不开,
大气压强到底多大啦?
提升学生学习
兴趣。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
老师学生备注
这是一个吸盘,我一压,吸盘就吸在了黑板上,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生回答:挤掉吸盘里的空气,
外界的大气压强把吸盘压在了
黑板上。
从生活走向物理。
如果我要想知道压在吸盘上的大气压强,怎么办啦?各个小组可以讨论一下。学生讨论
需要压力和受力面积。
小组合作,发挥
集体的智慧。
板书:大气压强
的测量
压力怎么测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测出刚拉下吸盘时的拉力;吸盘的面积。
请评估一下这个实验吸盘内空气没法挤尽;吸盘掉的
瞬间不好读数;吸盘的面积不好
测量发散思维
如果我们要精确的测量出大气压强的值,
怎么办啦?
我们换个角度思考。
思考: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动动脑
在玻璃瓶中装满水,盖上塑料片,倒过来,
塑料片会掉吗?
猜想理论联系实际
现象:没掉
为什么?
大气压强托住了塑料片惊讶,又理所当然。
如果将瓶子倒放入水槽中,抽掉塑料片,
水柱会下降吗?猜想,并思考为什么?
步步引导现象:不会降分析:大气压强大于了玻璃管里水柱的压强
换一个长一点的玻璃管,只要管中水柱的
压强小于大气压强,水柱就不会降;如果有一根足够长的玻璃管,里面水柱的压强已经大于了大气压强,会出现什么现象
啦?思考并回答:下降
步步引导
下降到什么时候?下降到水柱的压强和大气压强相等的高度
是大气压强支撑起了这么高的水柱,只有我们测量大气压强支撑住的水柱的高度,我们就可以算出大气压强的值了。
大气压强到底能支撑起多高的水柱啦?猜想学生看视频(水柱实验)
结果:10M左右高度
体会间接测量方法
验证猜想
实验不方便操作,怎么改进?学生思考
情感教育:学习古人
敢于探索的精神
板书:托里拆里实验托里拆里只用了一个根1M长的玻璃管就
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托里拆里实验是怎样
测出大气压强的值的啦?
观看视频(托里拆里实验)我们把760MMHg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
作标准大气压,用P0表示,通过刚才的自学,告诉老师,760MMHg高水银柱等于
多少帕啦?1.013×105Pa
板书:标准大气
压用P0表示
P0=760 mmHg=1.013
×105Pa
1.0×105Pa的压强压在手掌上能产生多大的压力啦?
学生计算:P=FS
=1.0×105Pa×0.01m2=1000N 联系生活,加深对大气压的理解同学们请伸出右手,现在相当于2个人站在
了你的手掌上,你有受压的感觉吗?
没有联系实际
三、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
吹气
现象:玻璃管水柱升高
四、大气压强的利用
大气压强除了与海拔高度有关以外,还与
天气、气温等因素有关,因此大气压强也是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之一。大气压强如此与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利用大气压强的事例啦?学生讨论,展示。
吸盘吸管输液
呼吸火罐等等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板书:大气压强的
利用
吸管就一定都能吸上饮料吗?能质疑
同学们可以试试,桌上老师给同学们提供
了器材,用注射器模拟人吸的过程,赶紧
动动手吧。
学生动手实验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
你吸上水了吗?
一部分学生:有
另一部分学生:没有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原来大气压强有如此妙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为什么出现两种不同的效果?对比两种器材,有什么不同?一个有出气口,一个没有
观察入微,通过简单
的事例,
解决了生活中“吸”
类现象产生的原
因。
由此,把水吸上来主要靠的是谁的力量?大气压强
再观察胶管的变化胶管变扁了
联系实际小结:(一)我的收获
(二)我的反思
完成课本“动手动脑”第1—4题
课堂板书:
一、大气压强马德堡半球实验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
1. P=F/S
2. P=ρg h 托里拆利实验
标准大气压P0= 760 mmHg
=1.013×105Pa
三、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
海拔高度
四、大气压强的应用
教学设计说明:
1.本堂课的设计,贯彻了新课程理念:学生主导,老师引导;学生主体,老师载体。在知识的生成上学生通过猜想、实验、讨论、总结来完成的。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体会到了物理在我们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明白:物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2.本堂课在实际教学中是两课时,但为了保证课程的完整性,特设置成了一课时,因此在学生活动的时间上作了一定的剪辑。
3.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抽水机在我们南方比较少见,学生在实物上比较陌生,因此在课堂上给学生安排课下上网查找资料,然后在下堂课再作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
4.对于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因在物态变化的时候已经提到过,因此在这节课没有过多去说明。
课程流程图
【全国一等奖《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流程设计】相关文章: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机智 教师的教育机智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什么09-09
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 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和方法09-09
大气压强新课标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一课,教材中的教学流程是如何设计的?09-09
全国一等奖《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流程设计09-09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优秀教案09-09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理念09-09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 教学设计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