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不足之处

时间:2023-09-15 02:31:53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教学环节,重点突出了,目标也根本落实了,教学效果好多了。通过这样的活动我自己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

        学生对小数的读写法能比拟容易的掌握,有个别学生已经会认小数,读小数。所以我把这一环节尽量设计的简单,把时间花在含元角分的价格,含米分米厘米等数量写成小数。

        教学中出现的最大的问题,恰恰是教学重难点没突破。其原因在学情考测做的不到位,学生对分数,对分米都遗忘的差不多了。这节课虽然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但必定牵涉到分数,而我想当

然的认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学生很好写,结果造成只有半数学生会写小数。另外从这里还可以看出我对这节课的课堂生成把握不好,当我在发现学生对分数都遗忘时,我只是做了一点提示,结果学生还是没弄明白,直接影响后面写小数。

        其次就是对整节课的目标定位不够清晰。这是对整个小数学习体系理解不够,也是没有细致的去了解学生的学情造成的。学生明白了小数的读写法这个目标全班根本都能达成,但对一些具体价格写成以元为单位和具体长度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这一目标就很差,我在设计时没分清楚这里的层次。讲的简单学生糊涂,讲的深入时间不够、学生不懂,结果学生学的一知半解。

        针对这些的问题,先把含价格的小数利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自己说,不给学生增加负担这样学生理解轻松,时间也节省,课堂效率得到提高。其次把几分米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做为重点,而载体并不用例题,选用了练习第一题。在这里既复习了分米和米的关系,有复习了如何写分数,然后还有余力稍稍让学生思考十分之几和一位小数的关系。当然后面这个不作为目标,只是让学生随时保持对学习的思考,也是关注到学习优秀的学生。最后把例题拿来学习把厘米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适当放开,比照刚刚的学习,学生轻松的掌握了如何写出小数。这里同样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时候让学生探讨一下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和一位、两位小数的关系。这样上下来,学生根本都掌握了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效果非常理想。

        这节课我对课堂的生成把握非常好。如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小数比拟单一,都是价格时我并没有随意过去,也没有自己讲出一批,而是让学生课后回家找,把它作为一个作业。如在学习新知中,我能及时发现学生学有余力,都能提出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照顾到这批优秀学生。还有最后一个练习作为提高题,题里出现二分之一让学生选择小数,全班只有2人作对。这时我及时的把课件调回到学习把几分米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那页,结合米尺对照下面的分数和小数,顿时全班明白了二分之一不是0.2而是0.5,课件课中针对学情,及时把握这些课堂的生成,不只是让这堂课上的顺利,还提高了教学效率,更是让学生学的开心。

        我想,不久的将来,通过我的努力,不断完善自己,会让自己成为更出色的数学教师。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

        今年三月份参加市骨干教师培训时,史红桃老师带着我们数学班学员开展《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专题研修,先由两位老师讲《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之后老师们互相交流评议。大家都觉得小数概念的引入不够理想。回来后我也积极进行了探索,觉得以名字引入效果较好。

        教学内容:义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P117―118的例1、例2及相关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小数,体会小数的含义;初步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法。

        ⒉通过自学尝试、合作讨论的形式展开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⒊注意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具准备:⒈教具:投影仪、假设干明胶片、米尺;

        ⒉学具:仿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人民币学具假设干,直尺一把。

        案例分析:

        ⒈复习铺垫,启发思维。

        ⑴说一说以下各图阴影局部用什么分数表示。〔出示阴影图〕

        ⑵1米=〔〕分米1分米=〔〕厘米1元=〔〕角  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你在家时妈妈怎么喊你?〔小名××〕,在学校大家又怎么喊你呢?那你有几个名字?〔两个〕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也有像×××同学这样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数学王国里的新“朋友〞,板书课题:小数。

        3认识小数。

      〔⒈〕教师出示1米长的尺子,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应是多少米?〔板书1/10米〕。在生活中为了便于使用,又把1/10米,写成0。1米〔板书〕读作零点一米。就像×××同学,你在家妈妈叫你××,在学校大家又叫×××一样,实际上还是同一个你。  评析:由直观引入小数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小数产生于生活之中

      〔⒉〕自学尝试,分组讨论。如果是5分米,你能不能用与上题相同的方法说一说?学生思考后分组讨论,各组组长召集小组同学讨论,并推选出代表说一说本组的想法,通过全班讨论,引导学生学会说“5分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是5/10米,用小数表示是0。5米〞。

        评析:学生的尝试,不仅仅是对小数的进一步认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运用数学思维的一次再创造行为,让学生主动地探索,类推出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3

        (一)、情景导入,学读、写分数。  课始从本班学生人数入手(48),以增加的一点(4和8之间加上小数点)为突破口,明确新产生的数与以前学的整数的区别,问学生认不认识这样的数,以唤起学生对小数的感知,让学生说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小数,以及读情景图,不但使学习素材变得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效的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读数和写数的教学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根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到达教学目的。本着学生已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的原那么,顺利完成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教学。

        (二)、操作感知,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尽管学生在此前研究的数学知识中的数据均为整数,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0.5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1米的一半就是0.5或0.5米是50厘米。在研究一位小数时,就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平均分成10份的1米长的纸条为工具,以0.5米的理解为基点和突破口,再去解决0.3米、0.4米等多长,从而使整个探究过程显得顺畅、自然、扎实、有效。

        认识一位小数之后,让学生继续利用纸条进行实际测量两根毛线的长度(一根长0.2米,另一根长0.7米),方式是先估后量,然后再来测量课本的宽度(0.17米,用纸条不能直接量出)。这样做既稳固了对一位小数的理解和运用,还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又为两位小数的探究埋下伏笔,让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切实感受探究两位小数甚至多位小数的必要性。

        本环节的教学注重了实践操作,学生的手、口、耳、脑、眼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在“经历、体验、探索〞过程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这里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之所在,备课时我精心设计,授课时灵活运用,使学生在思考、讨论、观察、操作、交流活动中自然而然的收获知识。

        (三)、实践应用,稳固认识

        教育学认为,适度的练习是稳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开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本节课的练习设计突出三个方面。一是对新知识的稳固和练习,二是突出本节课内容设计的完整性和层次性(从开始的信息图引入到结束的进一步理解信息数据的意义),三是通过开放的题目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和创造的时机,使其灵活掌握知识。但由于我没能准确地掌握时间,课堂调控能力差导致开放题没能得到训练。

        (四)、课外调查,拓展延伸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学生在课外学习的时间是无限的,本节的学习已经结束,但学生的探究活动并没有结束,课外调查的布置,将学生的探究领域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从学校延伸到社会,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探究视野,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也为下一节课的小数大小的比拟的学习提供了研究素材。

        在教学中出现的失误和缺乏,主要表现在:

        1、教师放的力度还不够,总是感觉对学生不放心,学生一时间答复不到教师预想的答案就忙于提示,或总感觉学生说的不如自己表达的明白就重复解释,我想这归根结底的原因还在于学生主体地位表达得还不到位,不能做到真正相信学生。或者是在于太注重预设而无视生成,为完成预计的教学目标而赶时间。

        2、教师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

        我们经常说: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课堂上要准确把握生成,有效利用生成。课堂上我就没有能够很好的把握和利用生成。如在用1米长的纸条测量0.2米长的那一条毛线的时候,多数同学一开始都估测是0.2米,但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可能是将毛线拉得过紧好多孩子就说出了0.21米、0.22米、0.23米等的两位小数,这时我把其中的一个两位小数写到了黑板上,本想利用它转入对两位小数的探究,但一时间又没有想出很好的连接语,这时0.7米的毛线长度还没有测量,思维地运转没有跟上,又只能按照原先的设计进行了下去。只是给学生作出了“在实际测量时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误差〞、“毛线不要拉得过紧或过松,因为毛线有弹性,所以测出来的数据可能就不一样〞的解释。事后我对课堂上出现的这一突发事件进行了深刻地反思,如果当时有的学生说出0.23米的数据后老师接着问“你是用纸条准确测到的还是估计出来的?〞转而导入“用米尺能不能准确测出?〞。这样就很自然地能导入了对两位小数的探究,还会节省出测量课本的宽的时间用来做涂一涂,填一填的开放练习题,从而也会使教学目标能够全面达成。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4

        纵观本节课,我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

        1、引入课题自然、新颖。让学生在愉悦的歌曲欣赏中引出了小数,使整节课能顺利自然地上下去。

        2、合理利用教材。教材中例1是让学生在超市中找小数,再让学生认识小数,包括认识小数各局部的名称、数位等。但是在实际的试讲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不认识小数,就让他们去读出这些小数,结果好多学生就乱读小数,这时老师就要反过来教小数的读法,这样上来就很乱。因此我们经过研究决定先出示小数,让学生认识了小数,会读小数后再找出生活中的小数,就顺利多了,学生就没有读错小数的现象了。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5

        本课时是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不需要作为一个抽象的“数〞来研究,因此本节课我重点让学生借助“米尺〞、“人民币〞和几何直观图,在具体情境中丰富对小数的意义的认知。在教学设计中,力求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导入“快〞而“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有关小数的知识,老师以自我介绍的方式向学生提供了有关小数的信息,既能拉近师生关系,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意义做准备。这样的导入设计简单、快速、有趣,为探究核心内容留出珍贵时间,也让学生对新知产生好奇心,增强学习的“内驱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探究“慢〞而“透〞

        分数与小数实质上属于同一个意义,既“平均分〞之下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式。在小数现实含义的建构过程中,分数是介于“平均分〞与“小数〞之间的媒介,要建立小数意义的表象,就要从“平均分〞开始,把“平均分〞的过程及结果用分数来表示,进而用小数来表示。

        但分数学好后已经有一段时间,学生有点遗忘,不利于新知学习。所以从分米和米中引出分数,再到小数的整个过程,我都花了比拟长的时间。在这里,我放慢脚步,适时引导,重视具体情境下的表述,使学生真正理解一位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帮助学生用标准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如: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十分之一米,也就是0.1米。数学语言的梳理也可以使他们思路更清晰,对小数的含义理解更加“透〞了。

        三、练习“精〞而“活〞

        在借助“米尺〞理解以为小数的现实意义后,人民币中的小数,图形中的小数,数轴上的小数那么是对小数现实意义的进一步丰富。

        练习设计上我注意一定的层次性,层次一:元和角中的小数是现实情境中的量,与米和分米中的小数相似,通过迁移类比再次强调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层次二:图形中的小数脱离了具体情境,借助几何直观图深化小数含义。层次三:数轴中的小数,初步感知数轴这一重要数学模型,体会数与数轴的关系。几个练习由形象到抽象,层层推进且富有变化,逐步完善对小数的认知。

        在这次的磨课过程中,我在一次次的试教、反思、修改中,有过困惑和痛苦,也有过顿悟和快乐,每一次的豁然开朗都是一次成长。当然,我的身上还存在许多缺乏之处,如:课堂驾驭能力,应变能力不强,对学生的错误没有很好地引导过来,评价方式有待提高等等。今后的日子我还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第7单元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个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孩子们平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下面是我对《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我讲授了小数的认识和比拟小数的大小两个知识点,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其中有得也有失。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的,所以在教学上也表达了一个难点。

        在初步认识小数前,我估计到了有个别学生可能会在小数的读法上出现跟整数一样的`读法这种错误。在课堂上果真有几个学生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读成几十几,比方:有的学生把18.46读成十八点四十六。针对这种情况,我让读错的学生多读几次,直到他读对为止。课后还叫成绩好的学生在黑板上写几个小数考考,以使他们到达学会的目的,这样一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比拟小数的大小时,我用课件演示购物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去哪个商店买铅笔盒〞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引导学生说出用比拟大小的方法来解决,在此根底上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研究怎样比拟小数的大小。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出现了两种方法,其一是把小数变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来比拟;例如:比拟4.90元和5.10元的大小,有的学生把4.90元变成4元9角0分,把5.10元变成5元1角0分,然后进行比拟,因为4元小于5元,所以4.90元小于5.10元。其二是先比拟整数局部,然后再比拟小数局部。例如:比拟2.55和2.62的大小,学生先比拟整数局部,2与2相等,然后再比拟小数点后面第一位5小于6,所以2.55小于2.62。再如比拟4.56和3.83的大小时,先比拟整数局部4大于3,所以4.56大于3.83。第二种方法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因此我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境多说,以到达学会比拟小数大小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大小的比拟方法。在稳固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且还采用了一生提出问题,请另一生帮助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在练习比拟两个小数大小的根底上,引出比拟几个小数的大小,让学生通过独立试算、讨论,从而掌握比拟几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

        存在的缺乏之处:

        1、鼓励性语言不够丰富,没有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2、有的地 方 老师讲得太多,还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7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小朋友们平时逛超市有购物经验,他们对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小数的读法和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在内容的呈现上,以学生熟悉的日常事务和生活为场景,通过人民币、数轴这样的直观、半直观模型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 紧密结合生活情境,使同学们在具体实践中了解小数的含义。

        二、 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机,注重孩子的合作交流。

        在这节课中,我感觉也有很多缺乏:这节课中我虽然努力放手,让学生多自主学习,但有时当学生说不出来,还会急于讲述,“放〞得还不够。如:在讲授1米三分米为什么是1.3米,学生已经明白,只是组织语言不到位,我就又把知识点带着学生重新说一遍。还有就是“做一做〞的教学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理解小数和分数的关系,正确的做出此题,但我仍然怕学生不理解,又解释了很多内容,结果时间后面稳固练习的时间很紧张。

        总之这节课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学生的生活很丰富,他们很善于观察生活,教师应把学生的生活当珍贵资源,充分利用,通过已有认知引导新知。课堂上把学习的时间、空间、展示时机留给了学生。师生、生生间的共同探讨交流、讨论、才能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8

        总之,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课堂中,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关键在于教师处理教材时,对教材文本价值的不同把握。需要教师从学生的现实认知经验出发,做到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教师只有对教材文本理解正确了、透彻了,才能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自如地用运各种教学方法,驾御课堂上千变万化的各种情况。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9

        本课立足于新的理念,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桥梁,共同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我们要引导学生探索真实世界的数学问题。渗透算法多样化数学思想。在计算0.8+0.6有的是口算时,而有的列竖式。多种算法的展示,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从多角度解决同一问题的数学思想。

        此外,本节课还存在一些缺乏的地方,板书的目的性不强,使重点不够突出。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较少,使得评价方式单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争取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

        本教学设计我认为我较好地处理了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探究与接受的关系。但在小细节上,在面对课堂上千变万化的各种情况上,处理还是太浅薄。不够冷静,不够透彻得理解教材,虽说我完全可以“备课时间仓促,缺憾难免〞来抚慰自己,可是有缺憾我们就应该在以后防止,以使自己趋于完善。对本节课教学中的优缺点,具体自析如下:

        在导入小数环节,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过程。我创设了帮老师记录商品价格的情境,本意是想通过“老师,我记不下来啊!〞、“老师,有什么简单快速的记录方法吗?〞这样的内心需求来引出小数,进而比拟之前生成的“62、1、8〞几个整数来观察小数与整数的区别,接着认识“小数点〞,自然揭题。但是数数、记数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浪费了一些珍贵的时间。这里完全可以这样问:“诶,她为什么那么快就记录下所有的价格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方法!〞;如果没有生成,也可以这样设计:“老师发现超市里的价格牌上是这样记录的〔2.30元0.80元5.49元1.85元〕,大家观察一下和你们记录的〔2元3角8角5元4角9分1元8角5分〕又什么区别?〞这样,我想可以很干脆地进入主题,为后面的例1教学节省时间。

        生成中,有个学生这样记的:“1.8.5〞。现在想来可以在指出不是小数后,留着它。那么在后来“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我们的小数?〞中,有学生说“日期中也有小数!〞不知怎么的,我就懵了,想到了“20xx.3.25〞,说了句“哦,是哦,它表示的是年.月.日〞。知识性错误啊!!!这里完全可以一指黑板上的“1.8.5〞,让学生自己判断“20xx.3.25〞是小数吗?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吧!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以来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例1教学中,我较好地表达了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从“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想一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米?〞扶着学生说“3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7分米呢?〞到放手让学生说“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呢?〞、“那么3厘米、18厘米……〞让学生在熟悉的计量单位中感悟小数的含义。

        事实上有的学生也是学得蛮好〔当然指的是优生〕。学生会照着老师的说了,但举的例子都是10厘米之内的。这暗示着什么呢?〔我困惑着,是不敢?是不懂?〕终于有一位学生说了个“10厘米是1米的1一百分之十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0米!〞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欣喜假设狂〞,赶紧板书在了黑板上,希望其他同学能受启发,结果时间不够了〔其实还有5分钟可以上,我以为不能拖课〕,就没有继续深度挖掘交流下去了。

        另外,对教学中的几个精彩生成,没有恰到好处的加以利用。比方有一个学生表示疑问“为什么十分之一米还可以用小数0.1米来表示?〞这里就可以从学生非常熟悉的以“元〞为单位的背景中去让学生自己感悟。让学生发现“几角就是十分之几元,用小数表示就是零点几元,几分就是百分之几元,用小数表示就是零点零几元。〞这样学生在货币单位中感知到了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那么很容易就能发现“十分之一米还可以用0.1米表示〞。真不应该说一句“数学上规定十分之一米就是0.1米。〞让学生带着厚厚的疑云学新知。再比方,有学生说1.64米的后面单位应该是“厘米〞,我充分尊重了学生,“到底是米还是厘米呢?〞但后来还是没有回头去解决,又是一个“有头无尾〞的“尊重〞。  总之一句话,教师应该对教材文本理解了,读透了,才能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自如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自如处理课堂上的各种精彩生成。加油吧!

        一、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根底上展开教学。

        二、在对教材理解、把握的根底上进行教学加工。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练结合,逐步加深学生对小数的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有效的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本节课,教者先出示情景图让学生帮小红认识商品价格,通过与整数的比照引出小数。在测量认识小数时那么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讲练结合,是成功的教学经验之一。教者把各道练习题目穿插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之中,让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由分数到小数表达,递层推进所获得的关于小数意义的认识。有讲有练,不仅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维能力。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1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局部内容是通过借助“元、米〞为单位的小数作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小数。对第一次接触小数的学生,相对来讲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学习的负担。为了能缓解降低难度,我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那么,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心理为根底,营造和谐课堂,活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较好的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活动。课后又做如下反思:

        首先,我个人认为在以下几方面把握的比拟好。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根底,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根底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逛超市〕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生活的气息。又如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导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2.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气氛

        整节课我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设计试读小数、量彩带、找身边的小数、猜谜语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

      3、巧用课堂中出现的生成资源,实现知识经验的迁移。

        这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小数的读法。我想通过学生试读把整数局部和小数局部的读法区别开来,使这两局部的读法有了不同,但教学时有两个学生有错误的读法,我及时的利用生成资源来纠正,让他俩多读几遍,其他同学评价,使学生深刻了解小数读法,所以在后面的课堂中没有出现错误的读法。如果巧妙的运用课堂中有效的生成资源,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恰当。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2

        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我首先利用教材中贴近学生给你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逛超市的情景中感悟小数的含义,表达数学回归生活的思想。

        整节课的知识量较大,大致分为三个: 小数的读法、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在教学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时,学生已有了生活经验,可以重点放在总结小数各局部表示的含义上。在教学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时,应加强学生说的能力和说的过程的训练,这样学生才能将知识由整体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需要努力建构和谐气氛,给学生充分地思考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运用合理的方法有效解决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3

      一、从实际生活中精选数学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让生活经验在数学知识中发生、开展,并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

        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与他们所学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本节课通过鼓励学生读小数和启发探究式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根底知识,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本次课堂中发挥了积极的正迁移作用,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知识,同时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比方,运用1米的直尺这一学生熟悉的实物,根据米和分米,厘米间的进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经过“观察-猜测-尝试-初步认识-运用-总结-深化理解〞这一系统过程,顺利完成了由整数、分数到小数的自然过渡。并通过拓展练习,提高了学生将理论认识升华为实践的能力。

      三、在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中让学生回归生活。

        学生的生活环境中蕴藏着许许多多学生自身熟悉的、新奇的、有趣的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中 “活〞的教材。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生活知识与经验积累,设计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题目:汉堡的价格,哪个物品的长度可以用0.65米表示…这样的练习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为根底,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小数,感悟小数。在生活实际中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在生活中用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表达了数学回归生活的理念。

        课堂总是遗憾的艺术,会给人以收获,也会让人反思自己的缺乏。

        1.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尽管我在努力地给学生创造种种合作学习的时机,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时由于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不够,导致有些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再者,还是扶得太多,放得不够。比方:在学了1分米= 0.1米后,就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得出3分米、8分米的小数表示法,而不用再一步一步加以引导,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浪费了时间。

        2.重难点的突破上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我让学生对“1分米=0.1米〞和“1厘米=0.01米〞进行比拟。这一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在比拟中更快的理解小数的意义。但在上课过程中,只是“匆匆忙忙走过场〞,没能真正突破重难点,导致有的学生还不是很理解小数的意义,所以在后来的稳固练习中,遇到了困难。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4

        本单元教学,在备课时,自己总觉得不知道该把教材挖多深,老教材中的这节课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介绍及小数意义的介绍,而新教材中却把读法和写法给“模糊〞教学了,难度降低了许多,只要求学生能口头会读,也没特别地指导写法,还要求小数的意义不能脱离现实背景〔主要以价格和长度单位〕抽象地去学小数,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差不多按照教学书中的过程来进行教学,也谈不上什么创意。

        在设计时,还针对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安排了相对应的练习,如果这个练习做过后,我想对本节课难点的突出,肯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时间不够,没来得及做。现在回想一下,也想不起什么地方可省的,由于高度集中精神,以至于上课时自己讲了些什么现在也记得不多了,肯定又说了很多的废话〔每次总是不由自主地〕,

        本节课让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是我设计了两张表格,在孩子们自学好以后填表,把整分米、整厘米的数先写成分数,在写成小数。然后让孩子观察表格中的小数,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样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怎样的分数可写成两位小数,通过表格的比照,孩子们马上就能答复出来。我觉得应该让孩子知道十分之几的分数可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分数可写成两位小数。表格设计更利于让孩子们比拟、体会。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5

        备这节课,只要求学生会读、写,还要求小数的意义不能脱离现实背景〔主要以价格和长度单位〕抽象地去学小数,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差不多按照教学书中的过程来进行教学,也谈不上什么创意。我把课的重点放在了理解小数的含义上,在教学中主要抓住了分数和小数的含义。

        本节课让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是:  一、课件选材科学、合理、形象。

        二、从生活入手,学生学的顺其自然。从学生熟悉的商品价格中的小数入手,使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初次学习小数并不感觉陌生,将教学难点在不知不觉中解化。

        课上好后感觉如果我在设计时,增设两张表格,让孩子填表,把整分米、整厘米的数先写成分数,再写成小数。然后让孩子观察表格中的小数,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样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怎样的分数可写成两位小数,通过表格的比照,到达认识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的目的。表格设计更利于让孩子们比拟、体会。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不足之处】相关文章:

《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数的认识知识整理教学反思09-15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 认识小数优秀教案09-15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 认识小数详细教案09-15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小数》教学反思 三下数学认识小数教案09-15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 认识小数第一课时教学反思09-15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 认识小数 反思09-15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不足之处09-15

望岳优秀教学设计 《望岳》教学设计09-15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诗五首《望岳》课程教学设计09-15

望岳教学设计 望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09-15

《望岳》优秀教学设计 望岳教学设计一等奖09-15

望岳教学设计余映潮 《望岳》教学设计09-15

《望岳》教学设计案例 望岳教案 公开课教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