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杜甫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如《望岳》《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对于诗人已有初步了解,且通过对《杜甫诗三首》中前两首诗的学习,已掌握了七言律诗的文体常识和基本的鉴赏方法,大体感知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和晚年虽漂泊西南寄居夔州却心系长安的深沉爱国之情。 因此,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更好地体会《登高》这首诗的独特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虽已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但多数情况下仍停留在意象表层, 对诗歌意境的把握和诗人内在情思的深入体悟依然有待提高。
(二)设计理念
《登高》是近体诗,近体诗基本常识是本课的重要知识点。本诗教学的重难点是感受诗景,体味诗情,如何突破至关重要。我以颈联为切入点,打破常规,按照先情后景的顺序鉴赏本诗。先让学生充分了解杜甫的复杂心情,再因势利导引领学生回头赏析前两联的景物描写,希望借此来解决该点。
(三)教学目标
1.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无尽的哀思和沉郁顿挫的诗风。
2.掌握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
(四)教学方法
吟诵法、讲授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重阳节,本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可是却有一位老人,半生怀才不遇,晚年穷困潦倒,却还时刻不忘国家。他在重阳佳节独自登上高楼,面对万里江天,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大家该猜到,这位老人是谁吧?
2.知人论世
介绍杜甫的生平经历、写作特点和时代背景。
3.介绍律诗格律有关知识,初步导读
(1)对仗每两句组成一联,分别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间的颔联、颈联的两句必须是对句。
(2)押韵
这首诗歌押的是 ai 韵,在诗中ai为一个开口呼韵母,诵读时,声音应该绵 长又不失厚重。
(3)平仄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一般来讲,读诗的时候要注意韵字拖长,平长仄短,平高仄低,入声字要读 得短促有力。
读律诗和读古体诗有所不同,律诗音律更优美,节奏更鲜明,表意更细腻,在整齐的形式中蕴含了丰富情感。
4.品味感情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本诗哪些句子是侧重写情的?
明确:后两联侧重写情。律诗在写作上有个基本规律,一般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先看颈联,从中读出诗人的哪些情?
(1)“悲秋”,“秋“”是怎么“悲”的?
(2)什么是“作客”?
明确:客居他乡。
(3)什么叫“登台”呢?联系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答。
明确: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自己的家乡,可杜甫是独自一人,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老年多病时登台。
罗大经在这联诗中读出八层意思: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迟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4)这八种悲情,仅仅局限于一己之悲吗?
明确:此处的“艰难”,实则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杜甫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
(5)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小组讨论)
明确: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无奈年老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酒,这种愁闷,这种忧伤,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
小结:通过对这两联的分析,我们理解了诗人的情感是愁苦沉痛、而又忧愤无奈的,感情基调“悲”的。
5.赏析意象
诗歌往往缘情造景,景因情生,我们明白了本诗所抒发的感情,下面再来看一下老病孤独、满怀愁苦的杜甫,在重阳登高中又看到什么景?景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情?
(1)首联写了哪些景?诗人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的呢?
明确:首联共写了:风、天、猿、渚、沙、鸟等六种景物。诗人分别用“急、“高”、“啸哀”、“清”、 “白”、“飞回”等词来描写的。
问:这些景分别给人什么感觉?
明确:“急风”是指猛烈的风,在深秋季节,这样的风吹到身上,使人感到格外的寒凉,这有身体上的感受, 但更主要是——心凉;“天高”,让人感到天高地迥,显得人更加渺小、孤单;“猿啸哀”,由于诗人内心充满哀愁,所以他听到猿的叫声也是凄厉哀伤的。
问:那么,这里的“鸟飞回”,是一只什么处境的鸟呢?
明确:这里的“回”字,写出了鸟在风中吃力地盘 旋的状态。杜甫在《旅夜书怀》中写道“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四处飘零的他,像什么呢?就像天地之间的 一只无家可归的沙鸥而已。诗人看着那在风中盘旋飞翔的鸟,也许会让他联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艰难处境,在这里,鸟已经成了诗人的化身。可是鸟飞倦了可以归林,而 战乱年代,诗人却有家难归,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分呢?
小结:首联描写的都是夔州三峡秋季的典型景物,诗人将它们捕捉入诗,渲染出一种冷落凄清的氛围,把诗人孤苦无依的漂泊之痛表现了出来。
颔联写了哪些景物?又给人怎样的感觉?
明确:落木、长江。杜甫看到落叶飘零,想到自己就 像树一样,到了生命晚秋,进而想到了人生的短暂。苏轼 在《赤壁赋》中写道“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所以这“不尽长江”又会让诗人想到时间的无穷,岁月的永恒。
从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到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诗人大笔写意,勾画出一副极其开阔深远的画面,使本诗的意境变得苍凉悲壮,雄浑开阔,让人感受到诗人浩茫的思绪和开阔的胸襟。这两联写景的句子,虽然无一字抒情,却处处含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6.艺术特色
(1)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
(2)沉郁顿挫的风格
作为七律之冠,这首诗是杜甫的代表作,最能体现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请朗读体会。
明确:沉郁:指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厚
杜甫的悲情(八重悲)如此深厚,同时又无法一下倾吐出来,仿佛有个东西梗塞其间,几重反复诉说后,郁积的情感才得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沉郁”。
顿挫:指音调声情起伏迭变和表情达意的抑扬跌宕
平仄变化的节奏、起承转合的结构和大开小合的意境。
7.诵读诗歌
首句要读得高亢激昂,次句要读得回环婉转;第二联“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要一气读出,然后作延长音(木、江);第三联的“悲”“常”“病”“独”等字要重读以示沉重;尾联宜慢读,并读出自怜自嘲的况味。
8.板书设计
写景:急风高天、鸣猿清渚
白沙飞鸟、落木江水
抒情:羁旅异乡、晚年多病
国难家愁、因病断酒
附:文本解读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律诗作,充分表现了作者晚年诗歌语言和韵律的造诣。在课本中,《登高》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五课。
此诗是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全诗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诗的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后四句抒登高所感。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首联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素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儿,描绘出一幅明丽清爽的峡江秋景图。接着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罗大经在这联诗中分析出八层意思: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地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这与上一联所见所感相呼应。尾联分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作者内心对亲人离散和国运衰败的悲痛之情。
本诗作为杜甫晚年的代表作,显示出了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了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诗人突破了早期创作中较多写实的风格,不拘泥于现实生活本身,融优美的音律、奇妙的构思、精练的诗句、华丽的色彩、深远的意象于一体,升华思想情感,追求艺术美感,不愧为“七律之冠”。
【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 《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语文教案09-09
《登高》教案 《登高》优秀教案09-09
《登高》教案设计 登高教案设计范例09-09
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09-09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导入09-09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精篇十五篇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设计2课时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