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七篇 初中化学优秀教案模板

时间:2023-09-09 05:45:28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七篇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下面一起来看看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欢迎浏览,仅供参考。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1

      一、教学设计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发觉进程和对新知识的体验与探索,将认知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中引导学生知道合作、讨论与交换,实践与探究,查阅资料等多种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以此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教学设计思路:

      关键是让学生形成清楚的元素概念。在原子结构信息的引导下,让学生发觉它们的异同点,然后导出元素概念;再次出现两组原子结构信息,让学生练习,并巩固元素的定义;接着自学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通过浏览元素符号的表格,归纳元素的简单分类;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渐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最后,通过字母组合游戏、元素与健康、物质中的元素组成练习来加深本节课知识的学习。

      三、教学设计策略:

      1、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从学生存在的问题动身设计化学教学

      2、从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设计化学教学

      课题2元素(第一课时)

      导学案设计

      一、教与学目标导航

      1、教学重点:掌控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记忆与书写,元素符号的意义。

      2、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知道

      3、中考考点:元素的概念,常见元素符号记忆与书写,元素符号的意义。二、预习案

      ⑴什么是元素?找出元素定义中的关键词,并在书上圈划。

      ⑵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27的原子和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26的原子是同种元素吗?

      ⑶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结构中的()部分,与中子数有无关系?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分是()不同。

      ⑷读课本73页图4—4,了解不同元素在地壳中的散布情形。在地壳中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少,作物生长大量需要的元素是(),所以作物要施肥。

      (5)元素与原子的区分和联系是什么?

      三、教学案(一)自学质疑

      1、O2、O3、H2O、H2O2等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什么元素?

      2、O2、O3、H2O、H2O2等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中什么是相同的?我们把质子数为8的一类原子统称为何元素?

      3、H2、H2O、H2O2等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氢原子,这些氢原子中什么是相同的?我们把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统称为何元素?

      4、什么是元素?原子的什么决定了元素种类?

      5、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觉组成物质的元素有100多种,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前4位元素是哪些?生物中,海洋中含量较高的元素分别是哪些?6、图4—5中外国人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想到了什么?

      7、书写元素符号的方法是什么?

      8、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有哪些?

      9、元素与原子的区分和联系是什么?

      (二)交换展现

      元素的概念

      1、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

      2、地壳中的前4位元素是氧、硅、铝、铁

      3、国际上需要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元素符号4、元素符号书写方法

      5、元素符号的意义

      7、元素与原子的区分和联系

      (三)互动探究

      1、对照视察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是否产生了变化?原子是否产生了变化?元素是否产生了变化?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分和联系是什么?

      (四)精讲点拨

      1、化学变化中(分子会产生分 裂),分子种类改变

      2、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产生分 裂),原子种类不变3、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4、元素是宏观概念,用于描写物质的组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是微观概念,用于描写物质或分子的构成,即讲种类又讲个数。

      (五)改正反馈

      1、元素是宏观概念,是对物质的组成而言的。元素就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__;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分是_______

      2、判定下列叙述的正误,并说出理由。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单质组成的D、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

      (六)迁移运用

      课堂练习

      (一)元素符号组合游戏:请把它们变为你认识的元素符号。

      ABCMN

      auelg

      (二)试找一找,下述哪些物质里含有相同的元素?

      氧气(O2)、水(H2O)、过氧化氢(H2O2)、

      二氧化硫(SO2)、氢气(H2)、硫粉(S)

      (三)身边的元素——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常常看到为健康劝人们进补的广告,这里的锌指的就是元素,像这样的元素你还知道哪些?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处的关系。

      进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视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爱好。

      2、建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渐形成公道使用物质的观念。

      3、建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处的关系。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干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工具

      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大小形状相同的金属片(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

      教学进程

      一、新课导入

      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碳、氧等非金属的性质和用处。但是在一百多种元素中约有80%为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元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和广泛的用处。本单元我们将学习一些常见金属的性质、用处和冶炼方法等。

      二、新课教学

      1、展现一些金属制品(如订书钉、铝箔、铜丝电线、不锈钢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火箭、坦克、轮船等)。

      [分析]常见的材料很少有纯金属,多数为金属的合金,即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

      [提问]同学们知道人类是从什么时期开始使用金属材料的吗?想了解金属材料的使用历史吗?

      [小结]石器时期→青铜器时期→铁器时期→铝的使用→钛的利用

      我国从商代开始使用青铜器,年龄时期就会炼铁,战国时期会炼钢,目前正大量使用的是钢和铝合金材料,钛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金属材料之一。

      2、与学生一起观赏课本第2页的两幅图。

      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很多,那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但由于铝的密度小和具有抗腐蚀等良好性能,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下面,我们就以铜、铝、铁为例,对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探讨。[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活动与探究】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分组实验探究:

      请学生取三块同样大小的铜片、铝片和铁片。

      (1)视察它们的色彩和光泽。然后用细砂纸打磨,再视察它们的色彩和光泽。

      (2)试试它们是否容易被曲折、折断,并感觉一下它们的硬度。

      (3)感觉一下它们的质量大小,由此判定它们的密度大小。

      (4)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上方烘烤它的另一端(注意实验安全:时间不要长,避免烫伤),试试它能不能导热。(5)用电池和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并比较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

      (6)用铁锤锤一下(验证金属的延展性)。

      学生活动,教师巡查。

      摸索、讨论、总结:

      (1)金属都有色彩、有光泽,纯洁的铁和铝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

      (2)金属不同,其硬度大小也不相同。金属能被曲折,而且不易折断。

      (3)金属不同,其密度大小也不相同。金属有轻金属和重金属之分,如铝为轻金属,而铜为重金属。

      (4)金属具有导热性。不同金属的导热能力不尽相同。

      师:金属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们可运用在哪些方面?

      生:它们可用作炊具、餐具、热交换器、散热器等。

      师:在制造餐具的材料中,铝、铁制品最多,但需注意人体若摄取铝过量,可能导致大脑迟钝,故餐具少用铝,多用铁,由于铁是人体必须的一种元素。

      (5)金属具有导电性。不同金属的导电能力不尽相同。

      (6)金属具有延展性。讨论:什么是延展性?(抽成细丝的性质为延性,打轧成薄片的性质为展性。)

      (展现细铁丝、铜丝、铝箔等)

      师:金属的这种形变说明金属具有什么性质?

      生:延展性。

      师:对!金属的延展性决定了金属一样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便于加工制造。

      [讨论](1)常温下,是不是所有金属都是固体?

      (2)金属用砂纸打磨前后,其色彩和光泽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

      (3)制造飞机或机械底座对金属的密度和硬度有什么要求?(4)炊具加热时有没有融化?说明炊具的熔点怎样?

      (5)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说明钨的熔点如何?钨可能还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讨论并总结:

      (1)常温下,汞即水银是液态。

      (2)说明有些金属在打磨后可能与某些物质反应而使表面的金属光泽失去。

      (3)制造飞机的金属密度小,机械底座的金属密度大。两者为避免变形都需要有较高的硬度。

      (4)制造炊具的金属熔点一样较高。

      (5)钨的熔点很高,同时具有导电和导热性。

      师:请大家根据以上探讨结果,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并用简短的语言进行回答。

      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并汇报。

      师总结并板书: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有色彩和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硬度因金属的不同而不同。

      师:物质的性质和用处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处。

      [板书]二、物质的性质决定用处

      师:物质的用处是由哪些性质决定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投影]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师:请大家根据你的生活体会和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展现]

      (1)为何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何电线一样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何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显现什么情形?

      (4)为何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生讨论回答:(1)因铁的硬度大于铅,铅的硬度很小,若菜刀、镰刀用铅制,用的时候刀刃容易卷起来;而锤子用铅制,很易变形。

      (2)电线用铜制而不用银制的理由:

      ①银在自然界的含量少,价格昂贵;

      ②银的密度大,不易架设。

      (3)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是由于钨有较高的熔点,且易导电。若用锡制的话,灯丝导电产生的热量易使灯丝熔断(因锡的熔点低),从而影响灯泡的寿命。

      (4)水龙头镀铬:

      ①可增加水龙头的硬度,而使其不易变形;

      ②不易生锈;

      ③镀铬可使水龙头变得美观大方。镀金虽然更好看,更耐腐蚀,但不经济。

      师:根据以上讨论结果并结合实际摸索:物质的性质是否是决定其用处的因素?如若不是,你认为还需推敲哪些因素?

      生:不一定,用处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推敲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物是否容易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等。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份资料。

      [投影]

      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的金属元素——铝

      人体中含量的金属元素——钙

      目前世界年产量的金属——铁

      导电、导热性的金属——银

      硬度的金属——铬

      熔点的金属——钨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密度的金属——锇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师:你能很快记住它们吗?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是冠军。板书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金属材料

      第1课时金属的物理性质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有色彩和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硬度随金属的不同而不同。

      二、物质性质决定用处

      用处: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推敲的因素: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物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金属材料的课题为中心,引导学生从故事化的教学情境入手,由学生提出探究目的和方案,并用交换、实验、设计、讨论等方式,得出如何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以及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处的关系,学生掌控得较好。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3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酸碱指导剂及其变色情形。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及酸的通性。

      (3)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2.进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进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摸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酸碱指导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浓硫酸的腐蚀性。

      3.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酸碱指导剂的变色情形。

      2.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工具

      【教具准备】 白醋、苹果汁、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试管(若干)、牵牛花、万寿菊、蝴蝶兰花、玫瑰、 月季、紫甘蓝、硫酸、玻璃棒等。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你听说过、接触过酸和碱吗?

      【交换回答】

      接触过的酸有:碳酸、醋酸、盐酸、硫酸;碱有:氨水、石灰水、烧碱。

      【提出问题】

      用什么较简单的方法区分酸和碱呢?

      【展现交换】

      请同学们做教材P50实验10-1,交换实验结果。

      【浏览记忆】请同学们浏览并知道教材P51内容,归纳什么叫指导剂?指导剂遇酸和碱溶液变色有什么规律?

      【浏览回答】

      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提出问题】

      请同学讨论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这4种物质中,哪些多是酸溶液,哪些多是碱溶液。

      【交换回答】

      白醋,盐酸是酸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是碱溶液。

      【归纳总结】

      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取少量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若溶液呈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过渡】

      酸碱指导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通过后面的活动体验一下。

      【活动与探究1】

      请同学们按教材P51“探究”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展现交换】实验完成后请各组同学展现你们的实验成果。

      【提出问题】

      通过上述实验你们有什么新的发觉和想法?

      【交换回答】

      有一些花可作指导剂,如牵牛花、蝴蝶兰花、玫瑰、紫甘蓝。

      【过渡】

      上面我们学习了酸碱指导剂,并熟悉了几种酸和碱,下面我们重点探讨几种常见酸的性质和用处。

      【交换展现】

      展现交换实验结果【浏览记忆】

      请同学们浏览教材P52盐酸与硫酸的用处,并熟记它们的主要用处。

      【活动与探究2】

      请同学们完成P53实验10-3并作好实验记录。

      【归纳总结】

      浓硫酸有强烈腐蚀性(即脱水性),因此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谨慎,切不可弄到皮肤和衣服上;其次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非碱性气体的干燥剂。

      【活动与探究3】

      教师先分步演示,要求学生视察、感知后探究出原因。教师先演示P53实验10 -4,第一步:向小烧杯中倾倒20毫升水,再沿烧杯内壁注入10毫升浓硫酸,此时不搅拌;第二步:学生近距离观看无色液体分为两层,分析讨论原因,第三步,边搅拌混合液边让同学们摸烧杯的外壁。教师再按图10 -6演示实验,强调稀释浓硫酸方法不当时导致的危害。学生作好记录。

      【归纳总结】

      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故烧杯外壁发烫,另外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浮在浓硫酸表面,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向四周飞溅。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是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对于严重者应尽快送到医院医治。

      特别提示:在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渐渐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的原因在于它的脱水性。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酸碱指导剂,熟悉了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规律,并能利用这一点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另外了解了几种常见酸的性质与用处。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4

      知识目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是H2O

      科学素养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研究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肯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引出氢气实验器村,学生电源1只,霍夫曼水电解器1只,玻璃水槽1个,长导线2根,小试管两支,酒精灯1个,火柴1盒,木条1根。

      教学进程:

      复习讨论:

      研究性学习,调查本县的空气,水源等污染情形,同学们调查情形如何,相互展现成果,污染现状如何,污染原因有哪些,应如何排除或减少污染。

      参考要点:

      ①污染形势较为严肃。

      ②污染原因

      a工业“三废”

      b农业生产上不公道施用农药,化肥的污染。

      c生活上的污染

      ③排除或减少污染的建议

      a严控工业“三废”

      b严控农业上的污染

      c严控生活上的污染

      设问导入: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它属于纯洁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讲述:水在地球上散布很广,地球表面积的约3/4为水覆盖,地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称之为“水球”。水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例如,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楚有关水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板书课题:水的组成

      讲述:下面大家一起来视察玻璃水槽中的水你能得出哪些有关水的物理性质?学生讨论:小组汇报

      要点:

      1、无色无味液体

      2、在/0/KPa时,凝固点是O℃沸点是100℃

      3、40℃时密度,为1g/cm3

      4、水结成冰时,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学生实验:研究水的组成(实验3—1)

      经过实验,学生得到下列结论

      给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动气体体积大约为1:2学生如若测得数字误差较大,应要求他们重做,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实验:(实验3—2)验证正负极气体的属性,判定是何种气体。

      要点:正极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氢气,负极气体能燃烧,是氢气

      电解水的表达式:水通电,氧气+氢气属于分解反应,学生结合上述实验结论讨论水的组成。

      要点:∵VH2:VO2=2:1ρH2:ρO2=0、899g/L:429g/L

      ∴mH2:mo2=

      查相对原子质量,可知H—1,O—16

      ∴在水中,氢原子数:氧原子数=:=2:1

      即在每个水分子牛,氢原子数,氧原子数2:1所以水分子为HzO

      引导学生视察书P49图3—4,让学生讨论图的科学含义:

      要点:形象地说明了水的组成,进一步验证了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 裂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的组成H2O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5

      《水》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散布状态;

      水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水污染的后果及避免水体污染;

      了解水的组成及物理性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查阅媒体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建立节水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为可连续发展做出自己的奉献。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水对人类的影响,水的物理性质及水的组成,在处理这一节教材时,要充分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作为研究的线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课前布置研究课题,给学生一周的时间查找相干资料,特别是突出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通过互联网输入关键字词搜索相干信息,并要求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每2-3个学生为一个小组,通过课前准备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展板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

      通过这种组织情势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特别是展现成果,不管对哪类学生来说,只要付出劳动,都会有收获,真正体现初中义务教育的全员性和教育的全进程性。特别对初中学生来说,强烈的表现愿望成为其学习进程的根本动力。水资源的有限,人类对水的需求的日益增加,工业化进程对水体的污染,对学生来说,有的可能了解很多,有的学生会一无所知,教师课堂上简单的介绍对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水质的日益恶化等,使学生有一种危机感,自觉地从我做起是环保事业大众化的具体体现。水的组成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它应包含两方面内容:

      1. 水的宏观组成,即:定性水的元素组成。

      2.水的微观构成,即:定量。每个水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从而得到水的分子式。这两个进程应成心识地加以区分,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研究物质组成的一样方法,为今后学生进行学习打好基础。电解水的实验是完成上述两个任务的经典实验,可以结合有关物理知识介绍实验装置,特别是电极的极性,两极产动气体的体积,两极产动气体的性质,然后结合有关数据帮助同学进行推导,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些进程中,应注意严谨性。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水

      重点:水对人类的影响及水的组成

      教学设计进程

      本节课按一课时安排。但应在上课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任务,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浏览相干网站,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展现活动,可以由学生采取自由组合的情势分成若干小组,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1.课前任务布置:

      (1)浏览课文,摸索下列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①从外层空间看地球,看到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被水覆盖着,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水球,水资源如此丰富,为何还要加以计划和保护?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有浪费水的现象吗?结合自己的实际,我们生活中克服哪些不良行动,可以到达节省用水的目的?

      ③在我们周围,水资源保护的状态好吗?你认为哪些行动会使水质遭到不良影响?

      ④从目前来看,淡水缺少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特别是有些地区,洪涝严重要挟着人类的生存,而地球上海水是丰富的,你有什么好假想,使海水得以充分利用?(必须是自己的假想,不一定正确,不必寻求科学性,但需从可行性和经济角度动身)。

      ⑤你认为日常生活中改变人的哪些生活习惯可以做到节省淡水?举具体措施或归纳一些节水的小诀窍。(2)查阅相干网站,从网上获取相干信息,结合自己的观点,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或措施是可实行的。

      (3)2-3人一组(自由组合),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制作成小展板,供课堂交换用。

      2.课前准备工作:

      教师课前可以将学生收集到的各种素材浏览,对观点(或措施)相近的小组的方案加以整理,有助于讨论进行得全面。对有创意、有价值的的假想,不推敲其可行性或严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教学进程变得活泼。

      3.课堂教学:

      分为两个阶段。

      (1)教师将课题引入后,由学生将学习成果进行展现,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释疑,此进程大约用时25分钟。教师可将已收集的资料片当堂播放,加深学生对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公道开发利用的认识。

      (2)由教师以实验为突破口,演示电解水的实验,根据电解进程中两极产动气体的性质检验,得出水的元素组成,再根据气体的体积、,两种气体的密度,推导水的组成。

      (完成电解水的实验使用霍夫曼水电解器,若没有,可根据教学参考书P89的装置自行制作,所用试管选用带刻度的,以便于寻觅电解产物量的关系。为增强水的导电能力,实验前应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但这一点一定事先向学生做交待。避免与初中物理可的有关知识矛盾。)

      4.课后小结:

      对本节知识内容进行小结,扼要介绍建国以来兴建的水利工程,将搜集到的图片、视频资料做展现,加强对学生进行节省用水的教育。最后将制作精美的展板放于墙报展览。

      探究活动

      1.洗衣间内自制节水装置。

      2.用简单的易得的材料改造卫生间抽水马桶,使之节省用水。

      3.厨房内自制净水装置。

      4.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撰写一篇题为《假设地球上没有水,世界将……》

      要求文体不限,语言流畅,想象丰富,字数为800-1200字。

      课后讨论: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已经启动,为了不“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环保观念和措施应贯彻于西部开发的始终。请你根据课本知识谈谈:在西部开发进程中,为避免水被污染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6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安排在第一册课本知识学完后讲授。本节教学内容是对课本中显现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以及社会关注的热门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等环境问题的总结,是一节归纳复习课。

      环境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门问题,也是近年来中考的热门考点之一。在教材中,环境问题倍受关注,显现频率较高,但知识点较分散。本节课不但对整册书有关环境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且对相干知识加以扩大,讲授进程中重视中考热门问题的渗透,使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更轻松,做到有的放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环境问题有个整体认识,使知识更加全面、系统。

      教师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后肯定小组活动内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本地环境状态调查,供学生挑选。这样做可使全部学生都动起来,让其“有事能做”,“有事可做”,“有事愿做”。

      环境问题贯穿全部中学化学的学习,知识内容可发展、适用年级可扩大。高中化学教材中触及环境保护知识的内容很多,例如:高二教材氮族元素这章中介绍了“汽车尾气”中氮氧化合物的污染,在学了有机物的初步知识后介绍了“合成洗涤剂”对水体的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等。初三学生立刻就要进入高中学习,高中学生可在此基础上连续探索、扩大研究。他们可以在学习了更多的化学知识后,对环境问题的有更多的、更深的了解。也就是说,初中对环境问题有个整体认识,可以为高中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也就是说本节课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化学已有了半年的时间,对于环境问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知道了学习化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解决环境问题。但掌控的知识零散,对知识缺少整体认识,缺少理论和实际联系的能力。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无时间参加一些有关环保方面的活动,可以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比如保护校园环境卫生等。针对学生合作意识较缺少的现状,在讲课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以网页作品的方式出现给大家,这一进程将培养学生组织活动、协作学习、与人交换、沟通等社会实践能力。

      本节的教学要求不高,难度也不大,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形自行设计活动情势。活动的主旨是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教学中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在活动中遭到教育和启示,提高环境意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⒈了解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性;了解防治环境污染的初步知识。

      ⒉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明白走可连续发展的道路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能力目标: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科研意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⒉培养学生组织活动、协作学习、与人交换、沟通等社会实践能力。

      ⒊学会资料的收集、整理,培养学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将知识加工整适用于实践的能力。

      4.将成果以网页的情势制作出来,使学生有较强的成绩感,从而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德育目标:

      通过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体会化学在美化改进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效应,认识到事物具有两面性,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行动与环境和谐的必要性,鼓励他们保护家园,积极投身环保,建立主人翁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白色污染以及社会观注的热门环境问题的来源、危害与防治,本地环境状态的调查分析。

      难点:课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网页的制作。

      课时安排:1课时

      五、学法的肯定

      各小组根据选定的活动内容,主要从污染来源、危害、和防治三方面收集有关文字、图片、视频、图表等资料。在活动中会搜集到大量的资料和学习一些相干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知识、资料进行认真地、细致地梳理,通过组内协作学习的方式,到达使认知系统化、有序化的目的和主旨。

      六、教学方法的肯定

      旧的、传统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产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教授,学习的进程就是教师出现、组织和传递知识的进程,学生的任务就是像“海绵”一样地尽可能多地吸取教师传授的知识。当前的教育理念,则偏向于将学习看成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学生不断转化和修正教师所提供的信息,然后以一种具有个人特点的,成心义的方式来建构新知识,由于学生担当这一责任的意愿和能力会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

      根据这一教育理念,教学进程中采取:“师生共同探究式”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中,师与生的关系是同等的。具体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下,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一小组针对某一主题展开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以网页作品的方式出现给大家,也就是说本节课中教师的“教”,主要是在课外,而在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留给了学生才华展现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七、教学进程设计

      1.设置问题,引入课题通过五幅画面的对照,提出问题:四幅画面给我们的感觉有何不同?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什么原因造成的?由学生摸索回答,引出环境污染这个课题。

      2.学生讨论回答

      什么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类型有哪些?这些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是什么?造成这些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污染对我们生活影响?有什么解决方法?我们身边有哪些环境污染?我们自身应当如何去做?

      学生回想已学过的知识,结合课前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的知识各抒己见,讨论得出每小组自己的观点。

      ⒊教师归纳、总结、讲授

      教师在学生的讨论进程要注意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示。讨论性发言结束后,对同学这次活动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评判和总结。然后按大气污染→酸雨→臭氧层→温室效应→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白色污染→绿色化学的顺序对学生查阅的知识、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讲授。

      在教学进程中,肯定学生的成果,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在活动中遭到教育和启示,提高环境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身边的环境保护活动,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做起。

      ⒋布置作业

      (1)必做题:a、每个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找出一个有关环境污染的典型社会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b、每个同学找出三到五个有关环境问题的题目,并做出相应的答案。

      (2)探索题:今天我们研究了有关环境污染的知识,还有很多方面我们没有触及到,请通过各种途径,视察身边的现象,以“环境和我们的生活”或“邢台环境现状分析”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其中探索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而准备,可以在课外爱好小组中交换,或在黑板报中登载,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和培养学生视察事物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处;

      (3)初步认识纯洁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洁物和混合物2、进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视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洁物的概念;

      (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形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养成关注环境、酷爱自然的情感。

      【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又不十分清楚空气究竟是什么。

      本单元挑选空气和氧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由于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如空气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活动就形成风等;更重要的是由于它们在自然界散布极广、是自然界坚持生态安稳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便宜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还由于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秘密。挑选以空气为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内容的安排既不能与小学自然课中的知识重复,又应以此为基础。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渐深入。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处)、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总的看来,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发学生学习爱好的,可以说不存在什么教学难点。

      本课题主要研究空气的成分及空气污染的有关知识。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有关空气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把“空气”作为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开始,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化学殿堂。

      【教学模式】

      调查与讨论,实验探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引入课题:

      利用电脑播放一段身边美丽的自然环境,蓝天、白云、溪水、绿树、阳光,引出我们须臾离不开的空气

      请大家做个深呼吸,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切存在吗?

      讨论发言:

      能够说明空气确切存在的实验或实例。

      学生相互评判。

      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放松心情,暗示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探究,激发探究欲 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实验导学探究原理

      (过渡)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觉空气组成的故事。

      仿照这个着名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2—1]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抢答下列问题:

      1、有关仪器的名称;

      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

      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视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听故事、摸索问题:

      拉瓦锡在实验进程中是如何发觉气体减少了1/5的?

      抢答有关问题。

      连接装置,进行实验,视察现象并及时记录。

      通过抢答,巩固旧知,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进程,体验实验进程中的成功与失败。

      视察记录分析讨论

      你在实验进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原因吗?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换一下。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1、实验成功,描写现象;

      2、实验失败,寻觅原因。

      (小结)

      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此水倒流。

      1、描写实验现象;

      2、小结并交换成功的体会;

      3、寻觅并分析失败的原因。

      让学生在视察与讨论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视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建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分析讨论

      1、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占1/5,而我们在实验中,为何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分组讨论、交换结果:

      1、水面上升不满1/5的原因有:①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等;②当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连续燃烧。

      2、没有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形成归纳总结概念: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

      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归纳空气的组成成分,形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化学符号。

      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观看课件

      播放课件空气的成分测定

      观看摸索

      通过课件,加深学生对空气成分的测定的认识

      收:分析讨论

      合:

      得出结论

      (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洁物?(小结)

      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样的物质叫混合物。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洁物。

      比较各物质的异同,归纳混合物和纯洁物的概念。

      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清楚地掌控概念。总结

      回想归纳总结本课题知道了哪些知识?

      引导总结本课题内容要求。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到此结束。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七篇 初中化学优秀教案模板】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课教学设计范文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09-09

初中化学教案优秀 初中化学教案免费下载09-09

2023年初中化学教案 2023年初中化学教材09-09

初中化学教案_2 初中化学教案电子版09-09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方案09-09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 初中九年级化学课本09-09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七篇 初中化学优秀教案模板09-09

初中化学教案优秀 初中化学教案全套09-09

初中化学元素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元素教学设计与反思09-09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新课标初中化学教学设计09-09

我是小学生教学反思 我是小学生教学反思优缺点09-09

教学反思总结 教学反思总结简短09-09

教师教学反思范文 教师教学反思范文简短10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