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核心问题】
什么是平均数?怎么求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疑思辨
1.情境导入,收集数据
师:学校开展“垃圾分类,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比赛,瞧,这是我们年段某个班级第一小队收集废弃水瓶的最后成绩,同学们,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预设:①小红收集了14个水瓶,小兰收集了12个水瓶,小亮收集了11个水瓶,小明收集了15个水瓶。
2.分析说理,构建意义
探究一:如果要用一个数代表这队的参赛水平,上面四个数中有能代表这队成绩的数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独立思考,分享自己的观点。
预设:①有:15,因为最多;14,稍微多一些。
②没有:不合适,有的太多了,有的太少了;这些都是他们自己收集的水瓶数,不是其他几个人收集到的;
③没有,只能用平均数(或13)来代表这队参赛成绩。
问:有合适的数吗?说明理由
预设:有,13,因为是这组的平均数;因为它不多不少,刚刚好。
问:你们帮助第一队找到了合适的参赛成绩,但是他们队却开始纠结能不能把这个成绩汇报给老师了,你们知道第一队在纠结什么吗?
预设:13在上面没有出现;13不是他们实际收集的瓶子数。
引导学生思考“13”这个数能够代表这队的参赛成绩吗?
独立思考平均数的算法,小组交流,探讨平均数与其他几个数之间的关系。
反馈交流
预设:①移多补少(让学生在黑板用磁钉演示移多补少的动态过程)
②求和平分:(14+12+11+15)÷4=13
3.探究意义,深刻理解
上面这5个数中,你觉得谁最特别?
预设:①其他四个数中的某一个(学生说理)
②13,不多不少,刚刚好;能代表一组数的平均水平;没有出现,是我们算出来的;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像这样,能代表整体平均水平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平均数。(板书课题)
平均数虽然看不到,是我们算出来的,但是它却是隐藏在这些数的后面,和它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二、联系生活,深化运用
1.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数,生活中你们有见到过或者用到过平均数吗?
2.通过两个班的平均分来比较两个学生的成绩。
3.王叔叔4天时间里平均每天跑步5千米。
①预测王叔叔第五天跑几千米?这时平均数会发生什么变化?
②假如王叔叔第五天跑步数据为0,那么前五天平均每天跑的路程和前四天平均每天跑的路程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4.师:接下来想请同学们帮公园的管理员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公园里有一条小河,经过测量,得出河水平均深度120厘米,最深达2米,现在要在河边设一个告示牌,你觉得放哪条信息比较合理呢?
三、课堂小结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习,你对平均数有点感觉了吗?谈谈你的感受。
板书:
平均数
( 14 + 12 + 11 + 15)÷4 = 13
偏多 偏少 最少 最多 不多不少
刚刚好
求和平分
虚拟性代表整体水平
移多补少
13
15
11
12
14
【平均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平均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优秀 阅读课指导课教案09-11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_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ppt09-11
名师教学设计《平均数》示范教学教案 20.1.1平均数教案第一课时09-11
《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教案09-11
平均数教学设计 加权平均数教学设计09-11
平均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平均数教学设计09-11
音乐教学教案 音乐教学教案中小学09-11
音乐教学活动方案 音乐教学活动方案总流程09-11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案09-11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思路09-11
教材教法 整理 教材教法具体内容是什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