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王崧舟

时间:2023-09-14 21:33:00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理解重点字词,读懂每个句子,了解故事内容。

      3.品读语言,开展想象,体会伯牙的琴艺高超,以及与子期的知音情深,感受知音文化。

      教学重难点:

      开展想象,体会伯牙的琴艺高超,以及与子期的知音情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走进课文

      1.出示图片琴的古体字:同学们,瞧!这个古体字你认识吗?出示词语:琴棋书画。琴棋书画中的琴,指的是古琴。出示古琴图。

      2.听!(播放古琴声)这就是古琴声!你觉得古琴声怎么样?(2个学生说)弹琴是一件非常高雅的事情。弹琴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是技艺,更是一种文化。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弹琴的传说。(板书:伯牙鼓琴)

      4.齐读课题;伯牙鼓琴。鼓字是什么意思?(弹)现在我们一般怎么解释这个字?(乐器)我们把这样的语言现象称为 古今异义。

      课文我们预习过了。你有没有发现,和我们以前学的很不一样。这是一篇……文言文。

      这篇文言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它距离我们有两千多年了。

      活动一:初读正确,读出韵味

      过渡:打开课本,先自己尝试着读第一遍课文,遇到读音不确定或断句有问题的地方做个标记。

      这些词句你会读吗?

      1.出示:巍巍  汤汤  善哉  破琴绝弦

       少选之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重点指导:

      (1) “少”多音字,在这里读什么?你是怎么确定它的读音的?出示注释:一会儿,不久。  板书:借注释  根据意思来确定读音,是一种好办法。

      (2)这个长句子中,也有多音字,点出为  为  这里该怎么读?点名学生说说原因。

      引导:你能结合注释说说吗?

      出示注释: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借助注释进行长句子的断句(最后一句话)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总结:文言文中借助注释,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读音、进行长句子的断句。一起读一读这些词句吧。

      2.词句都读正确了,谁试着读读课文。

      3.文言文和古诗一样,不仅要读正确,还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来。谁愿意再来试试?

      (1)乎字  (出示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就是——(好啊!妙啊!)乎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语气词啊!读的时候要轻轻的,延长后再停顿(出示停顿)。若太山就是——像太山。请你读(指导,相机范读)。一起读。

        (2)这里还有两句带有乎的句子;若流水就是——像流水。一起读。(出示)点评,指导。

      个别读,教师范读,齐读。

      活动二:自主学习 ,读懂故事

      1.同学们,你知道课文讲了哪两个人之间的故事?(伯牙和钟子期)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和你的同桌轻轻说说这个故事吧!可以借助注释,逐字逐句地说说。开始吧!

      2.学生自由讨论。

      3.交流:谁来汇报你们讨论的成果。可以一个同学读句子,一个说意思。

      第一句: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1.指名读。说意思

      2.这里的“之”是什么意思?它在文言文中常常出现。引导:锺子期在听什么呢?(伯牙在弹琴)看来“之”就代指了前面整句话。3.谁再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过渡:就像这样,接着交流。

      第二句: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1.指名读。

      生翻译。

      2.“方”的意思——(方才,刚才),志呢?(心志,情志)

            刚刚的翻译得非常好!翻译文言文时要符合我们现在说话的习惯。有些句子可以加一加,谁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出示填空);有些句子,为了翻译过来更通顺,需要换一换,鼓琴善哉乎就是——出示填空。出示:(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鼓琴(    )哉乎,若太山(    )乎。”

      根据填空再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总结:文言文有时会省略了句子中的人名,翻译时候要补充。有时为了让翻译过来的句子更通顺,我们还需要调整下词语的顺序。

      过渡:谁能用上这样的方法继续交流下面一句话。

      第三句: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1.指名读。

      2.翻译。

      3.汤汤就是——(浩大的水)这个叠词在古代有固定的读音就是——,shang

      第四句: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指名读。

      2.翻译。

      3.绝是什么意思?字典里有这几种意思,这里选哪一个?(断)

      总结:读文言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 查工具书,好方法!

      4.足就是——值得足字值得的意思,在一些成语中也出现了,你知道哪些?(不足挂齿,微不足道)5.谁再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请你来。

      6.现在我们知道了,《伯牙鼓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老师读译文。

      活动三:炼字炼句,品读情感

        (一)品伯牙琴技高超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故事中的伯牙可是个了不起的人呢?(出示资料)

      指名读资料:琴仙

      2.伯牙在现代可算得上是一个音乐大师啊!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伯牙的琴技高超?

      请你用横线画出来。你来交流,你从哪里读出了琴技高超?(2个学生说)出示两句。他弹奏了什么?圈出山、水(分别出示)。

      (1)山:是怎样的山?从哪里看出山高?  出示:方——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读着这样的文字,你脑海里有出现什么样的高山?你能给大家描绘一下吗?

      (3个学生说)

      (预设:高大雄伟的、高耸的山)

      你真会想象,读懂文言文,想象画面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板书:想画面)

      出示图片:瞧,这就是高大雄伟的山。他气势磅礴、高耸入云。这句话中也有一个词写出了山的这种气势,那就是——巍巍乎(出示文字)。请你读,多么高大的山啊!让山再高些,一起读。

      总结:如此雄伟的高山他都弹奏出来了,多么高超的技艺!多么善弹的伯牙!男孩子读。

      (2)他不仅奏出了雄伟的高山,还弹奏了……水。出示下一句。

      他演奏出了怎样的水?你也能想象一下画面吗?瞧,这水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补充图文: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文中也有一个词写出了水之浩大,那就是—汤汤乎。多么浩大的水啊!请你读。让水再大些,我们一起读。

      总结:如此浩荡的流水都出现在他的琴声中了,技艺多么高超!

      女孩子读。这么雄伟的山浩大的水都出现在了他的琴声中,多么高超的技艺!

            一起再读这两句话,还有哪些字词写了技艺高超?(方、少选)

      (1)方、少选(时间很快)

          引导:你关注到这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了吗

          总结:这么短的时间,琴声却可以变化这么快。厉害!

      (2)同学们看这个“志”字,意思是心志,情志。那什么是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心里想什么就能弹什么)总结:心声通过琴声传递,心与琴相通。出神入化,技艺高超,真是名不虚传的琴仙啊!

      (二)感悟知音情深

      1这琴声如高山如流水,听到这样的琴声,子期忍不住这样赞叹……引读:锺子期曰:

      你们知道锺子期,是谁吗?相传锺子期只是一个以砍柴为生的樵夫。就是这样一个乡野村夫,却能听懂一代琴仙的琴声。

      2当伯牙鼓琴志在太山时,锺子期会说,引读——

      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时,只有锺子期会说——

      弹高山就能听出高山,弹流水就能听出流水。3拓展:

      迁移句式:指名说

      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时,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乎若  ”(出示填空)

          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时,锺子期曰:—— 

          伯牙鼓琴志在      ,锺子期曰:     

      不管伯牙弹奏什么,锺子期都能听懂、领会。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出示图文)

      4.伯牙弹奏了高山、流水、清风明月等,你觉得那种景物最能体现出伯牙的心志?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同学们知道吗?出示文字:古人酷爱弹琴,常常移情于琴,以琴言志。王维喜欢弹琴出示:《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读。李白喜欢弹琴,读。

            伯牙爱弹琴,他更喜欢弹高山流水,相机出示高山、流水图。(板书:高山流水

      因为,请你读:高山代表远大的志向,流水代表博大的胸怀。他希望自己做一个怎样的人呢

            是啊,这样的远大志向,人生情怀,世间唯有一人能懂,他就是锺子期。锺子期能透过琴声听懂伯牙的这份心志,这样的知音真是难得啊!

      5. 同学们,如果你是伯牙,却从来没有人真正听懂过你的琴声,恰遇子期,你会有什么

      感想?(预设。终干谓到懂我的人了! )追问,心情怎么样?6.终于遇到了知音。哪怕一个是晋国的贵族,一个仅仅是柴夫,那又何妨!伯牙因此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一起读:出示资料: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7.是啊,锺子期竟然能透过琴声,听懂伯牙的心声。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哪!

      板书:遇知音。音乐起,诵读这两句。

      8.于是,琴声就成了两个人心灵相通的媒介。从此,高山流水成了知音的代名词。同学们,让再来读好这两个句子,读出知音间的那份美好!

      (三)体会失去知音的悲痛

      1.就这样,两个地位悬殊如此之大的伯牙与锺子期因琴相识。第二年的中秋节,当伯牙赶来与子期相会时,见到的却是冰冷的墓碑,伯牙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出示最后一句)——一起读。

      2.此刻伯牙的心情会如何?(伤心欲绝)

      3.从此,当伯牙鼓琴志在太山时,没有人会像锺子期那像说,引读——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时,没有人会像锺子期那样说——

      4.再美的琴声,没有了真正懂地欣赏它的人,留着还有什么用!在子期的墓前,伯牙曾写下一首短歌。我们一起读。

      出示: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5.伤心复伤心啊!一起读出伤心欲绝!

      6.士为知己者死,哀莫大于心死。无数的人为破琴绝弦震惊。也被伯牙和锺子期之间的知音情感动。后人为了纪念这个动人的故事,造琴台,谱曲《高山流水》。让我们伴着这首曲子,再来深情地朗读这篇课文。(齐读课文)

      总结课堂,拓展延伸

      1.多么感人的故事!

      2.伯牙、子期知音的故事也被很多文人赞颂着,我国古诗中常有提及他们的传说。一起读。

      出示: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孟浩然《示孟郊》

            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王安石《伯牙》

      3.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文言文《伯牙鼓琴》,学习了借助注释和想象画面方法,感受到了伯牙与锺子期知音情。高山流水已经成为了知音的代名词。

      4.其实,有关知音的故事也有很多,比如《管鲍之交》,下课可以用上今天学习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读一读,感受知音情深。五、布置作业   

      (1)可以用上今天学习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读一读《管鲍之交》

      (2)试着将课文改写成一个400字左右的现代文。

       (有时间剩余)其实在古代,古文的书写的竖式的,没而且有标点。学着古人的样子,再读慢些!

      八、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高山流水      借注释         遇知音        想画面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王崧舟】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浮力》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浮力的教学设计09-14

《浮 力》 教 学 设 计 浮力优秀教学设计09-14

物理《浮力》教学设计教案 物理《浮力》教学设计教案人教版09-14

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优秀教学设计09-14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09-14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09-14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王崧舟09-14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详案09-14

伯牙鼓琴 教学设计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一等奖09-14

《伯牙鼓琴》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伯牙鼓琴的优秀教案设计09-14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一等奖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设计09-14

2023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伯牙鼓琴教案第二课时09-14

伯牙鼓琴实录特等奖 伯牙鼓琴课堂实录特等奖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