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时间:2023-09-09 14:59:47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1、认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瞬、全家、团聚、喧闹”等词语。
    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3、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同学深刻地认识和领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4、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5、培育同学珍视和喜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共享欢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

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培育同学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瞬、全家、团聚、喧闹”等词语。
    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教学过程:
    一、听关键词,猜节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爱过节吗?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过节?
    放鞭炮,拿红包〔春节 正月初一〕
    祭祖、扫墓〔清明 4月3日—5日〕
    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 五月初五〕
    吃月饼,赏圆月 〔中秋节 八月十五〕
    师: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连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
    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去收集中国传统的节日,除了屏幕上的四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
    师:在同学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问:从日期上看看,你发觉了什么?
    小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早在唐朝就有诗人写下了《清明》这一首诗〔引:清明季节……〕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将生字读熟。
    〔2〕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3〕把课文读熟,不重读,不漏字。
    〔4〕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的节日。
    2、同学自读课文。
    3、汇报自学状况。
    〔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同学对生字的掌控状况。
    〔2〕沟通不认识的生字,重点指导。
    〔3〕指导识字:
    翘舌音:传、舟、赏
    后鼻韵:统、巷、堂、郎、饼、赏
    乞:它与哪个字相像,它可以组哪些词?
    4、开火车读生字。
    三、送生字进课文,初识课文。
    1、同学齐读课文,留意生字。
    2、师生对读课文,看谁读得更流利。
    3、分小组对读课文。
    4、男女生对读课文。
    5、找出文中所讲到的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测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时存在问题,给大家提示一下。
    2、重点指导:贴、街、转、闹
    (1)街字是左中右结构,书写时要留意把握结构。
    (2)贴字的偏旁最末一笔是点。
    (3)转字最末一点也是难点。
    (4)闹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市”字。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同学深刻地认识和领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3、培育同学珍视和喜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共享欢乐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畅谈春节,导入新课。
    1、在众多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喜庆的是哪一个节日
    2、春节的浓浓年味至今还让我们回味无穷,你能说说春节有哪些主要活动吗?
    3、文中介绍了春节的哪些活动呢?我们一起来读读。
    二、研读课文,了解各种传统节日。
    1、汇报文中讲到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2、勾出各种节日的主要活动。
    三、品读课文,学习汇报。
    1、了解春节。
    (1)春节:贴窗花、放鞭炮。
    (2)观看春节的喜庆场面。
    (3)说说春节还有哪些活动?
    吃年夜饭、贴倒福、给压岁钱、看春节联欢晚会、贴春联、走亲戚。
    (4) 闯年关活动?
    第一关:年的故事?谁来闯关?
    第二关:背一幅春联或一首春节的诗。
    第三关:说出一首和春节有关的歌,并唱出一句。
    第四关:设计一句春节的祝愿语
    2、元宵节
    (1)元宵节:看花灯
    (2)说说花灯的喧闹场面。
    (3)体会“大街小巷人如潮”。
    这是一个比方句,把人流比作潮水,说明大街小巷里的人特别多。
    (4)指导朗读。
    3、清明节
    (1)清明节:扫墓。
    (2)介绍扫墓这个习俗,是为了祭祀死去的先人。
    (3)同学们参与过扫墓吗?主要预备些什么?怎么做?
    4、端午节
    (1)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
    (2)观看赛龙舟的场面。
    (3)指导朗读,读出喜庆的语气
    5、乞巧节
    (1)讲牛郎织女鹊桥相见的故事。
    (2)指导朗读。
    6、中秋节
    (1)说说家里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2)吃月饼、赏月亮,欢迎中秋
    7、重阳节
    (1)讲解重阳节的习俗。
    (2)教育同学学会敬爱长辈。
    四、再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
    1、同学齐读。
    2、师生对读。
    3、男女生对读。
    五、拓展延伸。
    1、说说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2、这些节日都有哪些主要的庆祝活动?
    3、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节日,哪些节日是有民族之分的?
    六、总结全文。
    今日我们认识了很多的传统节日,这是我们的历史财宝,盼望同学们能珍视我们的财宝,喜爱我们的传统节日。
    七、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抄写你喜爱的句子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 通过观测生活、查阅资料,初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等相关知识;引导同学做生活的有心人,擅长发觉生活中蕴涵的随处可见的传统文化。
    2. 在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同学学会运用正确、得体的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促使同学在语言实践中进展语言。
    3.通过活动,了解春节相关信息,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同学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深厚爱好和深切喜爱;让同学学会和家人一起欢乐地过传统节日,增进与家人的情感。
    【学习预备】
    调查收集有关的材料。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中国传统文化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传统节日就如同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吧。
    二、综合性学习
    (一)传统节日及由来
    1.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同学依据自己的调查表回答归纳: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
    2.你对哪个传统节日比较感爱好?说说理由。
    这些历史久远,同时又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其中,又以中秋和春节两大节日最为隆重。今日,我们就来重点讨论春节。
    (二)春节的习俗
    团团聚圆的中秋过去了,热喧闹闹的春节即将向我们走来。你们会用怎样的方式,迎接这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
    1.“年”兽的传奇
    2.红包(压岁钱)
    3、贴倒福
    4、贴春联(对联小汇合)
    5剪纸(窗花观赏)
    6、其他
    三、拓展延伸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历史,拥有绚烂辉煌的民族传统文化。今日我们所了解的也仅仅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让我们走出课堂,继续去探究,去发觉。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培育同学敬爱长辈、尊敬老人的意识和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了解科学技术能拓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2.探究月亮的神秘,培育同学收集资料的技能和与他人交往的技能。
    3.知道中秋节和重阳节是秋季里的民族传统节日,了解月亮的一些基本概况和人类探究月亮的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引导同学认识中秋节和重阳节
    教学难点:了解两个节日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中秋节:
    1.秋天里的节日有许多,你知道秋天里有哪些节日吗?
    2.听歌曲《常回家看看》,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3.唱完这首歌,你有何感想?
    4.看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吃月饼赏月亮?
    5.说说自己家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6.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7.看图听故事:讲嫦娥奔月 回家给家人讲一讲这个故事
    8.你知道月球上是什么样子吗?说一说。图片
    9.老师介绍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状况。说一说嫦娥一号
    第二课时:
    重阳节:
    1.小表演:谁是爷爷奶奶?
    2.说一说,他们这样对待老人对吗?为什么?
    3.说说自己和爸爸妈妈是怎样照看家里的老人的?
    4.我们国家自古就有尊老的优良传统,你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吗?
    5.老师介绍重阳节的来历。
    6.看图:小伙伴们是怎样给老人过节的?你打算怎样做?
    7.小组沟通:在平常我们应当如何照看老人呢?
    8.小结:教育同学从小就要学会关怀、照看老人,为老人着想。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4
    跟着传统节日学诗词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建议
    河南省内黄县试验学校 张红利
    统编语文教材三班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单元的开篇课文是《古诗三首》,选取了宋朝王安石的《元日》、唐代杜牧的《清明》和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描绘了春节、清明和重阳节里人们过节时的情景,表现了相关中华传统节日的民间风俗。统编教材加大了传统文化的编排份量,《古诗三首》屡见不鲜,但本册书本单元的《古诗三首》却又别出心裁,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定位,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兼顾单元整体,让《古诗三首》成为打开本单元“综合性学习”之门的金钥匙。
    本单元安排了“综合性学习”,这是教材中首次涌现综合性学习栏目。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主要是围绕生活中的传统节日开展,这个活动既和单元主题亲密相关,又和同学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那么,如何让同学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爱上深厚的传统文化呢?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单元整体出发,做好统筹安排,有计划、有选择、有目标地科学设计教学活动。
    本次综合性学习贯穿整个第三单元教学,要求同学在了解传统节日及其相关习俗的基础上,写一篇习作;同时还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古诗三首》课后的“活动提示”明确提出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对如何开展活动作了详细的指导。教材中的插图和泡泡提示了了解传统节日的途径,即可以看看日历,问问长辈,查查资料等。“活动提示”还要求同学自由组成小组,共同商定预备了解哪些传统节日,通过哪些方式记录了解到的内容。教材提供了一个表格作为记录的样例,启发同学可以从节日名称、过节时间、节日的习俗等方面收集资料。《纸的发现》课后的“活动提示”是对活动开展的过程指导,提示同学适时沟通第一阶段的活动状况,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并商量预备用怎样的方式展示活动成果。三个泡泡从不同角度举例,“爷爷给我讲了乞巧节的传奇”“我保藏了元宵节的灯谜”介绍可以收集哪些资料;“我们小组打算制作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还需要补充一些图片”举例说明白展示的方式。
    20**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建议是: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同学的自主性,重视同学主动积极的参加精神,主要由同学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着重探究和讨论的过程,要加强老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首次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留意哪些问题呢?
    活动开始阶段要激发爱好和愿望
    处理好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的关系
    合理安排课外学习活动的沟通时间
    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古诗三首》和《纸的发现》课后的“活动提示”分别布置了本次综合性学习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小组沟通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资料,并为展示作预备。在这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入综合性学习的第三阶段,即展示沟通学习成果。
    统编语文教材
    教学时,重在激发同学的活动爱好和愿望,并引导同学争论如何组建学习小组,指导同学做好活动分工的预备工作。同时,处理好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的关系,学习活动主要安排在课外进行,但也要合理安排好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课内沟通时间,建议安排4课时。
    单元设计
    本次综合性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开展:激发爱好,组成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小组沟通,整合资料,争论怎样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展示共享,用各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在课堂上,同学阅读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诗词,激发活动爱好。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们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节日,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通过传统节日诗词朗诵会、写过节的过程和沟通节日的风俗习惯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使同学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时目标
    1.背诵古诗,能借助诗中的节日情景,了解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及节日的习俗。
    2.激发综合性学习的爱好和愿望,组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沟通共享,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阶段
    第1课时
    第二阶段
    第1课时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1、预学
    1.〔出示《中国诗词大会》会标和第三单元导读〕你从画面提取了哪些信息?
    2.看画面,猜古诗
    三个画面依次是:春节、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背诵三首古诗。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近《古诗三首》,了解诗中的节日情景,依据课后的活动提示,开展有关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节日习俗,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共学
    1.对比三首古诗,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2.两人小组合作学习:
    背一背:相互背一背三首古诗;
    说一说: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找一找:圈出诗中用来表情达意的关键词。
    3.沟通
    〔1〕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2〕三首古诗,三个节日,诗人表达的感情一样吗?
    这些传统节日带着浓浓的亲情从远古走来,与其相伴相随的诗词,成了节日的一部分,早已成为永久流传的经典。一是亲人团聚——喜,二是亲人永别——悲,三是亲人离别——思,主题都是——亲情!
    4.听音乐《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依据配乐猜一猜,是哪首诗的曲子?
    中华文化,文乐同源,古诗与歌曲表达的感情是相通的。回顾三首古诗,把握诗人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背诵三首古诗。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三、延学
    1.背诵二班级下册第2课《传统节日》童谣:“新春到,人欢乐……”
    这首童谣中提到哪些主要的传统节日?
    2.《中国诗词大会》你们喜爱看吗?今日,我们就跟着传统节日来一场诗词的联欢吧?
    第一场:读诗词,猜节日〔说说诗中的节日风俗〕
    元宵 端午即事 苏堤清明即事
    〔明〕唐寅 〔宋〕文天祥 〔宋〕吴惟信
    有灯无月不娱人, 五月五日午, 梨花风起正清明,
    有月无灯不算春。 赠我一枝艾。 游子寻春半出城。
    春到人间人似玉, 古人不可见, 日暮笙歌整理去,
    灯烧月下月如银。 新知万里外。 万株杨柳属流莺。
    十五夜望月 乞巧
    〔唐〕王建 〔唐〕林杰
    中庭地白树栖鸦, 七夕今宵看碧霄,
    冷露无声湿桂花。 牵牛织女渡河桥。
    今夜月明人尽望, 家家乞巧望秋月,
    不知秋思落谁家? 穿尽红丝几万条。
    第二场:跟着节日读诗词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宋〕苏轼《东兰梨花》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韩翃《寒食》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岂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人间。——〔宋〕张耒《和端午》
    第三场:节日诗词我来用〔ppt出示诗句〕
    时至今日,每逢春节,鞭炮声声,我们会同王安石一起吟诵——
    【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清明季节,细雨如丝,我们总会想起杜牧的.诗句——
    【生】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中秋月圆,万家团聚,我们会同苏轼一起举杯祝福——
    【生】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
    九月九日,我们听见王维的思乡心切——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又是一年春来到,王安石的《元日》再次在耳畔回响——
    四、活动
    课下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搜集与节日相关的诗词。ppt出示活动要求:
    1.确定2∽3个传统节日填写下面的括号,了解方式和了解内容在括号中用“√”表示,小组确定活动方案,课下开展活动。
    节日名称:〔 、 、 〕
    了解方式:〔网络查询、询问长辈、图书馆查询图书……〕
    了解内容:〔时间、由来、习俗、过节过程、相关诗词……〕
    记录方式:〔表格式、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老山界优质教案 《老山界》优质课教案09-09

《老山界》教学设计教案 七下语文公开课教案 《老山界》优质课教案09-09

第6课《老山界》教学设计 第6课《老山界》教学设计及反思09-09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09-09

传统节日 教案 探究我们的传统节日教案09-09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09-09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09-09

《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中华传统节日 教案09-09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一等奖09-09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09-09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09-09

《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中华传统文化节日教案09-09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综合性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