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法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

时间:2023-09-14 14:28:19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在历史上形成流派的语言教学法及其利弊

          第二语言教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在当时的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一个又一个教学法体系,并发展成为一些有影响的流派。各个流派之间既互相继承、吸收,又互相对立、排斥,在近年来又呈现出日益鲜明的综合化的趋势。

          第二语教学法流派很多,有几十种,这里重点介绍以下7种。

      语法翻译法

      直接法

      听说法

      视听法

自觉实践法

      功能法

      认知法

      一、语法翻译法

      简介语法翻译法是“用母语翻译教授外语书面语的一种传统外语教学法,即用语法讲解加翻译练习的方式来教学外语的方法”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古典法,旧式法(Old Method)、阅读法、普鲁士法(the Prussian Method)等。其代表人物为奥朗多弗(H.Ollendorff)和雅科托(Jacotot)等。外语教学法源于拉丁语教学法,盛行于15—17世纪的欧洲,当时称“语法模仿法”,是翻译法的雏形。到了18—19世纪,西欧一些国家确定了翻译法的教学地位,因此法重视语法教学而被称为语法法或语法翻译法,因继承了拉丁语的传统又称传统法。

      理论基础:各个说法不同,但一般认为:

      其语言学基础是机械语言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相信所有语言起源于一种语言,语言和思维是同一的,只是词汇的发音和书写形式有差别。传统的语言学注重语言的规范,注重各种既定的语法规则,在讨论语法规则时采取的是规定性的态度,并要求人们按照语法规则来使用语言。认为书面语优于口语,强调语言的正确、纯洁和优美。

      其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灵有各种不同的官能,各种官能可以分开加以训练。难度较高的材料,比如拉丁语语法可以用来训练和发展人的智力。

      从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来看,语法翻译法体现了古典人文主义的精神,语言被当作一门受尊重的学问来学。

      基本原则

      1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外语教学的基础,注意语法形式的分析和语法规则的掌握。

      2以翻译(外母,母外)为重要教学手段,用大量笔头翻译和写作练习来检验语法规则的掌握情况。

      3用母语进行教学,无论语法知识还是课文内容都用母语进行讲解。4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强调阅读原著和名著,不注重口语。

      5重视理性,强调通过外语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

      语法—翻译法的特点主要有如下七点:

      [1] 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外语范文(特别是古典文学作品)和模仿范文进行写作的能力,以应试为目的。

        [2] 以传统语法作为教授外语的基础。语法被当作语言的核心,是外语学习的主要内容。语法讲解采用演绎法,先讲解语法规则,例句,然后在练习中运用、巩固规则。主要的教学方法为讲解与分析句子成分和语音、词汇变化与语法规则。词汇教学多采用同义词与反义词对比和例句示范法;讲解与分析语法基本上采用演绎法,即教师给出规则或结论,要求学生记忆和用规则解释课文。

        [3] 语法材料的安排是先语法后课文。课文是由艰深的片断文学作品组成,并附有用母语详细注释的词汇表和详细解释的语法规则。课本中语法规则和课文分两部分安排。先呈现孤立的语法规则,单词、例句,后安排摘自名著的课文。教学采用先学完语法后再阅读课文。

        [4] 翻译是教学的基本手段。外语翻译成母语,母语译成外语的逐词翻译是教学的基本手段。外语知识的讲解、练习、巩固和阅读技能的培养都采用翻译方法。

        [5] 课堂管理采取教师权威模式,教学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单向行为。教师系统传授、学生全盘接受外语语言知识。强调对词汇和语法规则的记忆,认为背诵语法规则是学习外语的捷径。学生很少提问,学生之间交流更少。

        [6] 文学语言优于口语;重读写,轻听说。口语教学局限于使学生掌握词汇的发音。不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只强调书面语的阅读能力.经常采取书面回答问题的形式,答案可直接引自原文。

      [7] 课堂用语大部分是母语。通过翻译检查教学质量。练习方式有单句填空、造句、背诵课文和作文等。用母语组织教学。把母语当作释义、讲解、练习和检查的重要手段,很少积极使用目的语。

      教学流程

      [1] 复习:默写单词;背诵课文段落。

      [2] 教授新词:在黑板上列出本课新词的单词、音标及母语解释,并逐字讲解。学生跟教师朗读单词。教师说出母语意思,学生说了英语单词。

      [3] 讲授语法:讲解语法意义及相关规则,在黑板上列出课文中的相关词汇,学生按语法规则进行转换等。

      [4] 讲解课文:教师逐句念课文,学生分析语法与译成母语。教师随时纠正错误。

      [5] 巩固新课:学生跟教师逐句朗读课文。教师依课文提问,学生按课文回答。

      [6] 布置作业:拼写单词;语法填空;背诵课文。

      正如事物的两面性,语法—翻译教学法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1] 通过母语的翻译和比较,能使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外语的抽象词义和复杂的句子结构。系统讲授语法知识,注意利用学生的理解力,有利于启发思维,训练智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语法概念清晰,词义理解较确切,翻译能力得到培养。

        [2] 学生学习掌握语法规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外语和运用外语的能力。

        [3] 重视通过大量阅读、背诵原著培养阅读能力。语法翻译法能配合其他阅读与写作教学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

        [4] 便利易行。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教师只要掌握了外语基础知识,就可以拿着教科书教学。

        [5] 容易测试学生,班级易于管理。

        缺点

        [1] 没有抓住语言的本质,只重视书面语,而忽视口语教学,忽视语音和语调教学,学生口语能力得不到培养,长期使用语法翻译法会使学生患上外语聋哑病。

        [2] 过分强调翻译的作用,使学生容易养成使用外语时依赖翻译的习惯,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过多地利用翻译还占用了大量教学时间,直接影响运用外语进行外语教学的实践机会。

        [3] 过于强调语法在教学中的作用。语法讲解从定义出发,根据定义给例句,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语言水平。语法与课文脱节,脱离现实生活实际的例句和课文。这种方法呆板,气氛沉闷,

        [4] 过分偏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学习的语言材料都是一些文学作品片断,词汇很深,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5] 强调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不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难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6] 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有碍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学习被动,学习困难的学生常缺乏学好外语的信心。

      由于语法翻译法具有上述缺点,青少年初学外语时,不宜经常使用这一教学法。

      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尽管我们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但教师仍然应该注重语法的教学,不可轻言放弃。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汉语的语法系统。

      由于目前大多数教师普遍认同交际法,许多教师因而误认为,交际教学应该排斥语法教学,这是不明智的。实际上交际能力本身包括语言能力,即掌握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的能力,实践也证明,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汉语的语法,虽然有时也能完成某些交际任务,但他们所使用的洋泾浜式的汉语无法有效地完成复杂交际任务。所以掌握语言形式应该是语言教学(包括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

      简介直接法也叫自然法(Natural Method)、心理法(Psychological Method)、口语法(Oral Method)、改良法(Reformed Method)。针对翻译法不能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缺点,直接法于19世纪末在欧洲产生。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直接学习、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

      理论基础:语言理论主要来自十九世纪语言教学的革新者和改革家们提出的以下观点。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不能被死搬硬套进拉丁语语法中。这种观点否定了在传统教学法中翻译法的主导作用,并推动了用直接方法来代替翻译法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方法。

       人类口头语言的出现早于书面文字,因此,语言的首要成分应当是口语句型,而不是语法规则。这种观点为直接法首先突出口语教学提供了依据。

      ③口头语言是可以学习的声音体系,语音音标是语音的描述,进行语音训练能使教师和学生准确地发音。

      ④表述事件的口语是句子而非单词,而事件首先是通过动词来表达的,因此,句子被看成是比单词更有用的语言教学单位,动词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心理学基础:

      联想主义心理学,强调语言同客体的直接联结,强调语言同周围环境中的人的直接联系。认为促进学生理解语义的最好方法是利用学生的感官体验,一般是视觉经验。

      代表人物:

      贝利子(M.D.Berlitz德)、古安(F.Gouin法)、帕默(H.E.Palmer

      基本原则:  直接联系的原则。建立外语与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不用学生母语和翻译,不注重形式语法,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以口语为基础的原则。语音和口语是语言活动的基础,外语教学应从口语而不是书面语入门,应该在听说的基础上学习读写。

        以模仿为主的原则。不先讲解语法规则,先通过各种模仿手段反复练习所学的句子,形成习惯,达到脱口而出。通过大量感性的语言材料归纳语法规则

       句本位原则。不是孤立的单词加语法规则,而是以句子为基本教学单位,记住一定量的基本句型,就可以按类比替换的方法进一步构造新的句子,以满足需要。 教授当代通用语言的原则。幼儿所学的语言是当代通用的语言,是有限的常用的语言材料,不是文学名著中典雅、过时的语言,因此外语教材应以当代通用的活语言,以有限的常用语言材料为基本材料

      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不是规范的书面语,而是外语口语;教学中不用学生母语,不用翻译,不注重形式语法。仿照幼儿学母语的自然过程来设计外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①教师口头展示句子或课文:教师在介绍新的语言项目时,教师首先要通过手势、图片、实物、例子或其它方式把意思表达清楚。②学生模仿跟读:让学生朗读短文、短剧或对话中的一部分。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并领读课文,以便学生模仿跟读;学生经过多次模仿,直到重复正确为止。直接法特别强调正确的发音和语法,不允许学生犯错误。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或由学生自己改正。或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自己改正错误。③师生问答练习:课文处理完成之后,为了使学生能完全理解新讲的语言材料,教师回答学生的提问,或让学生用完整的句子来回答教师的提问。

      ④会话操练:当学生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理解了新的语言材料之后,教师一般要就日常生活的问题向学生提问,然后鼓励学生用已操练过的那些语法结构互相提问。

      ⑤听写练习:听写是直接法中运用较多的一种练习形式,它常被用以巩固和检测学生已学过的内容。听写通常以下列方式进行:教师第一遍以正常的语速来朗读短文,学生听;第二遍时,教师一个短语一个短语地读,并在短语间适当停顿,以便让学生记下他们听到的内容。最后,教师以正常语速再读一遍,让学生检查自己的听写。用归纳法讲解语法:与语法翻译法相比,直接法从不先教语法规则,而是让学生通过听说外语以归纳法的途径学习语法规则。

      分级作文练习:写作是被用来巩固和评估所学内容的一种手段。写作训练一般应该遵循下列顺序分级:第一步,重述熟悉的课文;第二步,写出教师口头讲述的故事;第三步,自由作文。

      直接法流行甚广但也具有其优点和缺点

        优点:

      1. 采用各种直观教具,广泛运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2. 强调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注重语言实践练习,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   3. 重视口语和语音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缺点:

        1. 排斥母语,使学生对一些抽象和复杂的概念难以理解;

      2. 没有明晰的语法解释,导致学生说出的话语法错误较多。

      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直接法所倡导的直接用目的语上课的原则值得借鉴。用目的语组织教学已经成为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界的共识。学习第二语言必须浸泡在目的语的语言环境中,这让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是最好不过的。然而尚有不少学生没有来华的条件,只能在自己国家的课堂上学习,社会和家庭都缺少汉语的环境,如果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教师再较多地使用学生的母语,那就意味着学生根本没有学习汉语的环境了。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学生掌握地道的汉语是不可想象的。有些教师抱怨学生听不懂汉语,有时这成为教师上课不讲汉语而大讲学生母语的借口。其实真正的原因是部分教师不擅于控制和运用自己的汉语输入,不善于运用学生能理解的汉语和其他直观手段。

      当然我们也不能像直接法那样排斥运用学生的母语。适当地使用母语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手段。当教师的汉语解释以及其他直观手段都无助于学生理解时,恰当地运用学生的母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其他练习。直接法创立了许多实用的语言教学方法和技巧,它的许多教学原则体现在贝力子学校所倡导的教学口号中,很值得我们借鉴——不要翻译,要示范;不要解释,要动作;不要讲述,要提问;不要模仿语误,要纠正;不要用单词说话,要用整句;不要追求快进度,要与学生同步;不要说得太快、太慢、太响,要自然地说;不要急躁,要放松;不要随意授课,要注重教学设计。

      三、听说法

      简介

      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又称"口语法","句型法","结构法","军队教学法".这是一种强调通过反复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的教学法. 听说法于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产生.第二次世界大爆发后,美国军队为在短期内培养大批掌握外语口语能力的军人,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强化训练士兵的听说能力,听说法便应运而生.战后,该法被推广应用到学校外语教学中,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风行美国和西方各国

      理论基础:

      语言学基础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在现代语言教学法史上,听说法是一种理论基础最雄厚的教学法。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论.认为言语行为是通过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并加以强化而形成习惯,强调第二语言教学要通过大量的模仿和反复操练养成新的语言习惯.代表人物:

      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弗里斯(C.Fries美)、拉多(R.LaDo美)等。

      基本原则:

        听说领先,入门阶段只练听说,不接触文字,新课内容以对话形式展示;入门以后先从听说导入,然后教读写,以培养口语能力为首要目的。

        以句型为中心,反复操练,以模仿、重复和记忆的方式学习,大量实践,形成习惯,达到自动化运用。

        限制母语和翻译的使用。

      4通过语言结构的对比分析,确定教学难点,安排教学顺序。

      5语法教学靠归纳性类推,而不靠演绎    性的解释。

      6词汇量严格控制,而且通过上下文学习。

      7严格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  惯。正确答案立即给予强化。

      8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录 音、语言实验室、视听设备)

      主要特点

      听说法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

        (1)听说领先.注重口语,听说领先,听说是一切言语活动的基础.口语是第一位的,读写是在听说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初级阶段先练口语,以培养口语能力为主,读写为辅.

        (2)反复操练,用模仿,重复,记忆的方法去反复实践,形成自动化的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句型是语言教学的基础,也是外语教学的中心,通过句型操练能自动化地运用每一个句型,掌握目的语.

        (4)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和翻译,尽量用直观手段或借助于情景,语境,直接用目的语理解和表达.

        (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把外语教学的主要力量放在攻克难点上.语言结构对比包括母语同目的语结构的对比分析和目的语结构内部的对比分析.   (6)能及时,严格地纠正学习者出现的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

      (7)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如幻灯,录音,电影,电视等,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强化刺激.

      教学过程:

      教学一般分三步完成,即采用P步骤”——呈现、练习、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个教学情景,以呈现所教的语言点,比如出示一张许多人正在度假(游泳)的图片,并询问学生图中的人物是在工作还是度假,然后指出他们是在度假。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对他们正在度假这个语言点进行操练,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展示其他类似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做练习。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他们都在一个度假胜地,学生使用所学的知识创造自己的句子,叙述人们在度假地的行动和状态,并在口头表达后写成短文。

      优点:

      以口语为中心,以培养听说能力为主;

         ②强调句型的训练,创造了一套通过句型操练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方法;

        限制使用母语但不排斥母语的作用;

        通过母语和外语对比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

        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进行教学.

      缺点:强调听说,忽视读写;

      听说是枯燥的机械性操作,句型操练脱离语境,不利于培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

      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听说法的贡献之一,是把语言实验室引进外语教学中,弥补了教师口语不好的缺陷,同时也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听说机会。随着电脑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潮流、更是趋势。教师把所要讲述的内容,适当地加上音效、文字、图片、动画或视频资料,利用网络等手段可提供增进学生创造思考力的环境,学生将会学得更好。深入地了解并有效运用计算机教育软件来帮助学生学习,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现在我们都强调对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教学容量大、课时有限,如果在教学中还使用过去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教学手段,那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应该尽力去改善汉语教学的手段。要给学生提供现代化的视听仪器和电脑教学辅助设施,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应该尽可能多地在各地建立汉语教学资料站,以满足教师对教具、教学资料和各种软件的需要。此外,应通过互联网使汉语教学立体化,教学质量会大幅度提高

      四、视听法

      简介

      17 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Amos Comenius )认为“事物先于文学(Things before words ) " ,提倡感官教学,充分利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及触觉的功能。提出感官是知识教学的媒介,而实物教学是最主要的方式。20 世纪,特瑞克勒则更精确地断言,对于一个没有心理障碍和生理疾病的人来说,用于获知的所有感官中,通过视觉的学习占83 % ,听觉占11 % ,味觉占1 % ,嗅觉占3 . 5 % ,触觉占1 . 5 %。所谓视听教学,就是建立在以上的理论基础之上,是一种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视听教学媒体为主要教学形式或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教学方式。

      理论基础:

      语言学基础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同时受完形主义心理学影响。

      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

      代表人物:

      古根汉(G.Gougenhein法)、吉布里纳(PGuberina南斯拉夫)

      基本原则:

      ①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相结合,利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展示语言材料,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可以增强刺激、加快反应、加深记忆。图象与声音相联系建立起条件反射,即使图象(情景)单独呈现,学习者也能自动作出反应,让语言与形象直接联系,有利于培养直接用目的语表达思想的能力,避免了母语的中介作用。

      ②语言和情景相结合,人们的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言语活动也总是受情景制约。视听法从日常生活情景中选择、安排语言材料,并创造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情景进行听说读写活动,有利于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

      整体结构感知,视听法通过一组组图象和一段段完整的对话,使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在对话中被整体感知。以语音为例,不仅是要求发音正确,而且要在掌握整体结构(包括发音、声调、语调、节奏、旋律)的基础上,再进行个别音素的训练。词汇、语法也是通过图象所呈现的情景,先整体感知,从语段和句子开始进行教学,教学顺序为:成段对话—句子—单词—语素。

      听说先于读写,先口语教学,后书面语教学。教材以对话为主。课上一般不用学生的母语。但注重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难点。

      主要特点

      视听法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语言和情景紧密结合。除重视听说外,还强调“看”,即看画面或情景,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练习听说,身临其境地学习外语,把看到的情景和听到的声音自然地联系起来,印象深刻。   

      (2)重视口语教学,认为口语是教学的基础。   

      (3)重视句型教学,强调通过情景操练句型,使学生掌握在一定场合常用的成套生活用语。   

      (4)日常生活情景对话是教学的中心。从日常生活情景需要出发,选择安排语言材料,比听说法更能符合学生言语交际的需要。   (5)排除母语和文字作为中介,直接用外语进行释义和练习。

      教学过程:

      ⑴感知(学生观看幻灯或电影)

      ⑵理解(教师讲解生词、语法等,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⑶练习(模仿、重复、记熟、问答等)

      ⑷活用(自由表达等)。强调所有教学活动都要在视听条件下(幻灯、电影、录音机等)进行。

      视听法所使用的教材一般是日常生活中的各个主题。比如,认识、旅行、房屋,宿舍、家庭、问路等等。视听法先选词汇,再选情景,根据情景再选结构。而所选词汇又是从实际日常交际中筛选出来的。总量约1600个左右。选择词汇的办法是,先用磁带记录自然交际对话。再对这些对话中的几十万个词进行研究。然后节选频率在29次以上的词作为最低词汇量;共约1500—1600个词汇。词汇选定后按交际情景分主题编成课文,每课一个会话题目。课文定妥,再制作相应的教学录象片、幻灯片及录音。

      视听法的教程包括教室教学和实验室作业,没有家庭作业。课按以下方式进行:连续三次放映对话片并伴放声音注释。第一次介绍主题;第二次讲解;第三次复习。第四次放映对话片而不伴放声音注释;由学生担任解释。此后即进行短简的对话操练,以应用本课的词汇和语法材料。课的最后阶段是语音练习。内容是对口头言语的体裁、节奏、调型进行操练。操练中要求从含义单位中领会言语的语音,即不脱离语流操练语音。感知、学习语言材料是从整体到部分。该法要求在三~三个半月中,每周学习20小时,共学250300学时,此后即能在法国旅行而不用翻译。

      优点:

      1. 视听教学使课堂更具趣味性。由于视听媒体对教学内容的表达有相当的“宽容性”和“自由度”,可依据教学材料的抽象程度制作成不同形象层次的形式,它比教师的口授具有更为广阔而形象的时空,能使学生较长时间地保持集中而旺盛的精力.能够展现激发学生求知动机、吸引注意力、培养技能、提高思维能力、指导思考等多种刺激,并使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   

      2 .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这样认为,规划合理的视听媒体.它更多地克服了人为的干扰因素,使呈现的教学信息有很高的“清晰度”,信息的传输是在“导演”了的情况下进行的,这里面融会了学科专家、教育专家、媒体专家的智慧和心血。在短时间内大量的信息内容在教师成功的引导下又能被学生很乐意地接受,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3 .选择恰当的视听教学媒体。各种媒体既有优点,又有局限性.没有一种时时、处处都适用的万能媒体。不论在什么形式的教学中,可以考虑选择多种媒体组合使用,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点。   

      4 .视听教学媒体改变了学习方式,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由于视听教学媒体的存在,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教室或课堂之中,可在任意时空进行,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尤其是当设计了供个人使用的视听媒体后,学生可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学习。这一便捷之处对于那些既担负工作又希望再学习的人来说显得特别重要。而视听媒体特有的重复播放和复制等功能,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对个别学生的指导时间等。

      缺点:

          1.过分强调整体结构,忽视语言分析、讲解和训练,有碍于理解和运用外语;

        2.忽视书面语的作用,人为地割断了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联系。

      对汉语教学的启示: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教师习惯拿著课本照本宣科地读、讲,学生只好眼睛死盯着课本读、写。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枯燥、索然无味。这种教学把学习变成连续不断的积累知识和训练记忆的过程。它所调动和利用的大脑功能,只是与机械的、逻辑的、无情感的那一部分相联系。这不仅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有碍于他们的发展。使用视觉情景材料可以帮助克服目前基础汉语教学中的繁琐、片面、呆板、低效的弊端。

          在课堂上,教师要对新教的内容进行情景设计,学生要对新创设的视觉情景给予充分的理解,利用教师提供的多种手段或媒体,使自己置身于这种情景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自然地要用所学过的语言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看法、设想或者是疑问。除了运用简单实物、卡片、图片、投影仪、录像等工具和联系生活实际,配以眼神、表情、动作等身体语言组织现场情景,突出汉语知识的重点难点,使课文变得既简洁清晰、具体形象,又富有逻辑和条理性。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和流畅地表达思维,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五、自觉实践法

      简介

      自觉实践法,有时也叫“自觉积极法”,它是一种生张在自觉掌握一定语言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大量言语实践活动达到直觉运用目的语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它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综合性的教学法体系,继承了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的合理内核,克服了二者的片面和极端之处,而且积极吸取了其他教学法流派的长处,使自身不断发展,走向成熟。

      理论基础:

        自觉实践法是一个始终有着厚实理论基础的教学法体系。它的语言学基础是前苏联著名语言学家谢尔巴院士关于区分语言、言语、言语活动的学说。

      心理学基础:

      它的心理学基础在草创阶段是别利亚耶夫关于外语和思维关系的外语教学心理学说,后来主要是前苏联 心理学的言语活动理论。

      代表人物:

          别利亚耶夫(苏)基本原则:

      ①自觉性原则 : 主张在语言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实践,不仅要理解语法规则;能作语法分析,更要理解语义和实际用法,从自觉到直觉。这是对自觉对比法合理内核的有条件继承。

      ②实践性原则 : 强调言语实践活动是外语教学的主要途径,要求80%的时间用于言语实践,20%的时何用于语言知识讲解,并强调教学目的是培养用外语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这条规则来源于直接法,是自觉实践法的首要原则。

      ③交际性原则 : 这条原则是对实践性原则的发展,70年代以来已成为主导原则。言语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际活动,教学活动主要应是言语交际的实践,目标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④情景性原则 : 这条原则是交际性原则是交际性原则在选择语料、编写教材、组织课堂教学方面的延伸。主张传授语言知识,进行交际实践都应置设在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的交际情景。

      ⑤综合教学原则 : 这一原则是对自觉对比法偏重语言各要素分项教学的矫正,对直接法句本位原则的继承。强调以句子为基本交际单位的综合教学,广义上还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综合教学。

      ⑥考虑母语原则 : 既主张大量的外语实践,又考虑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限制使用但不排斥母语。这一原则是对自觉对比法依靠母语,直接法排斥母语两种极端倾向的矫正。

      考虑语体原则。外语教学一开始就应注意到语体问题,教学生掌握外语的同时,也应让他们掌握使用目的语进行真实的言语交际所需的各种语体和本领。这条原则实际上是交际性原则的延伸。   

      自觉实践法还提出直观性原则以及适用于初级和中级阶段外语教学的“口语领先”的原则。

      教学过程:

      每一个教学单位,大体分为两部分:语言的学习和言语的训练。基本过程为:

      ⑴通过句型讲授语法;

      ⑵尽量通过直观手段教授词汇;

      ⑶言语化的语言练习;⑷处理供阅读用的课文;

      ⑸处理对话课文,进行言语训练;

      ⑹言语活用练习。

      优点:

      自觉实践法是一种为矫正现代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的弊端而提出的新改革法,它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综合性的教学法体系,继承了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的合理内核,克服了二者的片面和极端之处,而且积极吸取了其他教学法流派的长处,使自身不断发展,走向成熟。

      缺点:

         

      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自觉实践法是一种兼取外语教学法历史上两大派之长的综合法。从直接法那里,它吸取了言语实践这一精华,从语法翻译法那里,它继承了学习外语从自觉开始这一合理内核。同时又力图把两者尽可能有机地统一起来,并自觉地不断调整其关系。该法还不断吸取了外语教学新流派的优点及新成果:从听说法中吸取句型操练的思想;从视听法中吸取情境性原则,充分利用现代化声电设备的思想;从功能法中吸取交际性等原则,使机械性句型操练同创造性应用相结合等等。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同样可以看到这种兼收并蓄的精神:每一种重要的教学法流派都或多或少地影响过汉语教学。而我们也总是力求取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形成符合汉语教学需要的教学法流派。

      六、交际法

      简介

      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又称“意念法”、“功能法”或“意念-功能法”。它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体系。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中心在英国运用交际法编写出的最有名的教材是《跟我学》(Follow Me)。

      理论基础:

      语言学理论基础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70年代形成高潮的社会语言学。尤其是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和功能主义语言学家韩礼德的功能语言理论和话语分析理论,以及威多森的语言交际观。交际法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悬表达意义的系统,其基本功能是社会交际,语言学不应仅仅研究语言的形式,更要关注语言要完成的社会功能以及语言在人们社会交往中受到的制约因素,因此,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习者掌握语言规则、能正确地运用语言,更要掌握语言的使用规则,得体地运用语言。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的心理语言学。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分析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确定都必须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交际法还认为,学习者在言语中出现一些错误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学习者所追求的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交际,而只能是有缺陷的但有效的交际,因此,对学习者的语言错误不应苛求。

      代表人物:

          威尔金斯(D.A.Wilkins英)、亚历山大(L.G.Alexander英)、威多森(H.G.Widdouson英)、范埃克(J.A.VanEK荷)

      基本原则:

          ⑴把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不仅仅是语言能力。   ⑵以功能为纲,不以语法结构为纲。根据教学需要选取真实而实用的语言材料,功能法不是不要语法,而是把语法作为实现功能的手段。

         ⑶教学过程交际化,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语言环境,教学方法多样化,而且多是实用的交际活动。训练学生了解在语言交际时共同起作用的九个因素:情景、功能、意念、社会、性别、心理作用、重音和语调、语体和语域、语法和词汇、语言辅助手段。

      主要特点

      交际法教学有9个主要特征。   

      (1)以培养交际功能为宗旨,明确提出第二语言教学目标是培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不仅要求语言运用的正确性,还要求得体性。   (2)以功能意念为纲。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选取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而不是经过加工后的“教科书语言”。   

      (3)教学过程交际化,交际既是学习的目的也是学习的手段,在教学中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情景并多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大量言语交际活动培养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并把课堂交际活动与课外生活中的交际结合起来。   

      (4)以话语为教学的基本单位。认为语言不是存在于孤立的词语或句子中,而是存在于连贯的语篇中。   

      (5)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性技能训练相结合,以综合性训练为主,最后达到在交际中综合运用语言的目的。   (6)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有一定的容忍度,不影响交际的错误能不纠就不纠,尽量鼓励学习者发挥言语交际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7)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要为学生的交际需要服务,以语言功能为纲.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针对不同专业的学习者安排“专用语言”的教学。   

      (8)主张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应是仅仅一本教科书,而应该是“教学包”,即教师用书、辅导读物、磁带、挂图、录像、电影、电视等。   

      (9)让学生处于情景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氛围,用英语进行交际,是交际教学的精髓。

      教学过程:    ⑴向学生展示真实和自然的语言材料,要突出语言材料的情景和功能。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录音,然后回答问题。或将表达某种功能的句型写在黑板上,教师对这些句型给出例子。

      ⑵语言要点练习,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熟记表达功能的语言形式,如句型等。可以让学生依据教师发给的含有信息差距的材料进行对话练习。把全班学生分成AB两部分,A不知B的内容,B也不知A的内容。这样做既有趣味性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必须仔细地听并观察对方的反应,学生通过对话将信息差距填平,然后再交换角色。

      ⑶语境练习,把语言点放在有控制的语境里练习,为实际运用做准备。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所发的材料放在一边来与另一个学生对话,然后再让一对学生在全班演示。或将学生分成小组活动:3—4人为小组进行讨论,一个学生讲给其他学生他自己的问题,其他人给予建议或劝告,不要仅重复一种句型。学生也尽量不重复使用过的建议。教师在旁随时进行指导,提供帮助,也可偶尔地纠正其错误。

      ⑷实际运用,学生运用所学习的语言材料在模拟真实的交际情境中,根据交际的需要和目的,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口头报告(可志愿也可由教师指定)。如果教师指定一个小组在全班演示,他应在报告前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把报告做好成为一个示范。或教师让学生谈一篇文章如一封信,帮助学生扫除语言上的难点。作为家庭作业,还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比如一封信等。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达到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其中包括边听边作笔记、作口头报告、课外研究项目、角色表演和模拟等。

      优点:

          交际法博采众长,从当代语言学和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中获取营养,受到诸如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语用学、话语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言语行为理论、语言变体研究直到中介语理论的影响。交际法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大、最富有生命力的外语教学法流派,对我国外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缺点:1)首先是功能项目问题:如何确定功能项目,确定语言功能项目的标准是什么,不同的第二语言教学需要多少语言功能范畴,如何科学地安排功能项目的教学顺序等,这些问题都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

          (2)其次是没能处理好语法知识的教学问题:用意念功能范畴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语法知识,强调语法教学只学使用(use)、不学用法(usage),这实际上是行不通的;而培养语法意识又会影响能力的培养等。

      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功能法把交际活动引入课堂教学,交际活动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要让参与交际的双方存在信息差距。也就是说双方都不知道各自所拥有的信息,以使交际活动更接近於真实。没有信息差距的活动被认为是伪交际。因此,在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避免毫无信息差距的操练。在汉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避免明知故问。因为就双方所知的事情谈话不是真正的交际。缺乏信息沟通的操练是机械的和非真实的操练。此外,这些对话缺乏交际使用价值而显得很愚蠢,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的语料,学生学得再好也无处可用。

      七、认知法

      简介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这种教学法是作为听说法的对立面而产生的。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各个领域的激烈竞争,要求大量能够直接进行国际间科技文化交流的高水平人才,以培养口语能力为主的听说法已不适应这种形势发展的需要,外语教学界要求用新的方法代替听说法的呼声越来越高;此时,美国的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基础理论学科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就为创立新的外语教学法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种背景下,认知法便应运而生。

      理论基础:

          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也叫“认知-符号法”。 语言学基础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他提出一个“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来解释语言学习过程,区分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发现学习论等。

      代表人物:

          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

      基本原则:

      把培养语言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语言能力”是内化了的语言知识体系。主张有意识、有组织地练习,获得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毅力。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课堂教学应主要是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倡演绎法的教学原则强调学生理解和掌握规则,启发学生发现语言规则。讲解约占教学活动的20%。反对机械模仿,死记硬背,提倡有意义的练习。

      主要特点

      认知法有以下8方面的主要特征。

        (1)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从言语实践中发现规则,并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地活用规则的机会和情景,从而使学生掌握规则。

          (2)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有限的语言规则创造性地理解和生成无限的句子。

          (3)注重理解,在理解语言知识和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操练,反对机械性的死记硬背。

          (4)反对听说领先,认为语言的声音和文字在语言学习活动中相辅相成,主张一开始就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5)容忍学生的语言错误。主张对错误进行分析疏导,只改主要错误,反对有错必纠。

          (6)通过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分析,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7)必要时可利用母语,允许适当利用母语进行讲解和翻译。

          (8)广泛运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有助于创造语言环境,使外语教学情景化、交际化。

      教学过程:

      分三个阶段:

      ⑴语言的理解。教师以旧带新地引导学生理解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的意义、构成和用法,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则,进行“发现式学习”。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以有意义的方式把所有新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介绍给学生。新的语音和音标要即学即练。介绍新词汇要利用可视教具、上下文、释义、甚至可以用学生的母语解释。新语法规则则用可视教具,比较和对照、讲解、举例或示范等方法来教授。设计这部分教学步骤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力,并为随后的两个教学步骤做准备。⑵培养语言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记住并熟练运用语法规则或练习形式。以大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但反对听说法的机械性练习,主张有意义的练习。认知练习的目的是理解语法规则、有意识地学习语法、并能根据语境的需要自觉地选用语法形式。要求学生经常做一些有意识地选择词汇和语法形式的练习。这些练习通常也是家庭作业的一部分,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自己更正。

      ⑶语言的运用。脱离课文内容,进行实际交际的练习,以培养学生使用该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的实际的交际能力。教师布置阅读和听力理解文章供学生练习,使他们能感受所学的语言形式在上下文中的实际运用。然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口头或书面形式运用外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活动更多的是训练学生用外语思维,而不是机械地重复操练。

      优点: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意义的训练,注重理解。

      缺点:

      认知法作为一个独立的外语教学法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充实。

      从理论说,认知法理论基础的一些理论还处在形成和发展阶段,如转换生成语法体系怎样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从实践上讲,缺乏与该理论原则相适应的配套教材。该法在美国多用于教本国人学外语,而在国内外教他族人学英语基本上不用此法。

      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理论虽然被誉为具有革命性的突破,但也不是毫无盲点。语法和实际的语用之间仍然有不小的距离。一个人说话固然应该正确,也还需要得体得体至少与语法的正确性同样重要。语言的学习者不仅应该具备目的语的语言能力,具备语法知识;还应该具备语言交际能力,具备在各种特定的语境中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英语教学法

      历史上形成流派的语言教学法

      及其利弊

       姓名:刘悦       

      

      班级:08级英语4班

【语言教学法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相关文章:

教师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教师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内容09-14

学校教学的管理制度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09-14

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范文09-14

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容09-14

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心得体会09-14

课堂教学规章制度 课堂教学规章制度内容09-14

语言教学法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09-14

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六大方法 幼儿园语言教学方法20种09-14

《语言教学》重点知识 《语言教学》重点知识点归纳09-14

语言教学主要流派 语言教学流派考试重点09-14

语言教学计划 语言教育教学设计09-14

《语言教学》讲义 《语言教学》讲义pdf09-14

语言领域教学法: 语言领域教学法有哪些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