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一等奖

时间:2023-09-11 19:54:31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

      2.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的电压。

      3.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用变量控制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尝试用图象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教学重点】

      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中,用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和对实验结果的评估。【教学准备】

      电源(干电池)、开关、导线、定值电阻(10Ω15Ω)、滑动变阻器(20Ω)、电压表、电流表、学生实验报告单(课前发给学生)。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教学法、分层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类比教学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及创设情景1.播放多媒体课件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教师调整声音的强弱。

      2.[教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教师是通过什么方法改变声音的强弱的?

      [学生]:老师是通过旋动音量开关改变声音的强弱的。

      [教师]:你知道为什么通过旋动音量开关可以改变声音的强弱吗?

      [学生]:可能是旋动音量开关改变电流的大小改变了声音的强弱。

      [教师]: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新课实验探究: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教师]:请同学们先回忆电流是怎样产生的?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源是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教师]:请同学们再回忆电阻的概念。

      [学生]:电阻就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教师]:请同学们对比水流的大小与落差和阻力的关系猜想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板书]猜想1电流大小可能与电压有关,可能是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猜想2电流大小也可能与电阻有关,可能是电阻越小,电流越大。

      猜想3电流大小可能与电压和电阻都有关,可能是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教师]: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科学探究的下一个环节是什么?

      [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升华和凝华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

      3.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教学重点

      1.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

      2.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教学难点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2.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欣赏雪景、雾凇、霜景,并思考问题。

      1.雪是怎样形成的?雾是怎样形成的?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2.复习物态变化三角形,引入新课。

      3.展示学习目标

      .学习新知

      (一)升华和凝华现象

      1.根据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明确提出问题,解释现象。

      北方严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为什么?

      这是固态冰变成气态水蒸气的升华现象。

      2.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表面会有冰花。思考:窗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侧还是外侧?

      答案:内侧。并解释:室内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凝华成固态冰晶。

      3.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1)、樟脑丸越来越小是什么物态变化现象?学生答:升华。

      2)铁丝网上的霜是什么物态变化现象?学生答:凝华。

      4.总结:升华是物质有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

      凝华是物质有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

      (二)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

      1.观看实验视频:碘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总结,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2.分析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

      3.从分子角度来看,吸放热使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发生变化,分子间距发生变化,从而使物质实现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

      (三)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1.解释雪、霜、雾凇的物态变化过程

      2.解释烧黑的灯泡的物态变化过程

      3.解释飞机播撒干冰降雨中的物态变化过程

      4.解释舞台上的形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过程

      (四)达标训练

      1.请指出下列物态变化名称

      2.请指出下列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

      (五)课堂小结

      (六)基础试题

      .课堂测试

      .布置作业1.课后作业

      2.基础训练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3

      .传统教学设计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

      1.教材第一的思想左右着教师的教学。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在传统教学中,教科书有绝对的权威。教师的教要严格根据教材展开,而且教学的答案不允许更改和变通,考试有着标准答案,这个答案就在教科书上。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没有丝毫的自主性,严格按照教科书的内容设计教学和实施教学。然后,教师的教学过程便成了对教案的照本宣科,一堂课基本上是按教师的预先设计进行的,当教学设计环节完成后,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至于学生掌握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要到考试时看学生的分数才知道。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因素被忽略,有时甚至成为阻碍教师实施教学的不利因素,因为学生有时明确提出的问题并不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没有活力的,一方面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教得辛苦,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学习体验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学生的疑问不能得到解答。在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下,他们不得不学习那些不想学、不愿意学的知识内容,从这一方面说,学生学得很苦,而且凭记忆学到的一些书本知识不能直接利用于实际,更增多了教师与学生的

      负担。最重要的是在教师的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无法实现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2.忽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学习过程。

      传统教学理念关注的是教学的结论,以及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记住这些结论,而不在乎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学生有没有经历应有的学习过程。而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学生应该体验的学习过程恰恰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关注学生的主观感受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过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教师所教知识的内涵,否则即使让学习记住教学的结论,学生也不明白和理解其中的原因。只能似懂非懂,其实是不懂。传统教学设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企图通过让学生记住教学结论达到提升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目的。很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不符合学生自身发展规律。这种教学设计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缺少质疑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

      .新课程理念下带来的转变

      新课程针对教学明确提出新的观念,其中明确指出: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1.教学设计应是有机的生态系统。

      新课程打破旧课程的束缚,把课程看做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媒介及环境四个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同决定新课程的全新面貌。初中物理教学设计要同时考虑这

      四个因素。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是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加强沟通。沟通以平等为基础,以真诚为纽带。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题因素,学生才是课程的主体。

      2.教学设计出发点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都是从教师和课程的设置出发,忽视学生的因素,导致课程本末倒置,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因素。而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学设计应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要相应地对教材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进行改革,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学生应成为老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3.学生的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新课程打破传统教学只重视知识传授,不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弊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进行强调。强调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从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情况看,已取得非常大的成功。但我们应该看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关键在于教师,老师的观念不更新,很难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因此广大初中物理教师从自我做起,更新观念,深入推进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4

      知识目标:了解物理知识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品德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难点:

      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物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浮力的应用:古希腊的教学家阿基米德首先明确提出比重概念并发现了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的规律,并写了<<浮体论>>正因如此,才发明了潜水艇和母舰。此外,阿基米德发现杠杆、滑轮等机械的工作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他说一句名言世给我一个支点,我将能移动地球。

      2.电磁波:科学家发现了的性质和变化规律。于是各种各样的电器才应运而生。电磁波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跑得跟光一样快的物质。

      3.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有了这一发现,人类才开始认识到了宇宙、天体的运动和变化,并制造出各种航天器。.有趣的物理现象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描述)

      1.筷子提沙子实验

      现象:沙子被提起

      2.纸托水

      现象:水不流

      3.瓶吞鸡蛋实验

      现象:鸡蛋会掉入瓶中

      4.试管上升实验

      现象:水流出小试管上升

      .小结本课.作业:课后完成学习活动卡第三页ABCD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5

      【设计思路】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的策略,不在于有没有讲清、讲透,而是看教师有没有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乐于探究,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把课堂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言权留给学生。基于此,教学中,一方面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也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在知识方面,懂得少许浅显的物理道理,知道一些较简单的物理现象,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物理规律;在能力方面,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情感方面,他们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物理方法上,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本节探究课学生面临着很多困难,首先实验探究涉及到的物理名词多,物距(u)、像距(v)、焦距(f)、实像、虚像;还有,要找到各种像应调整什么,如何调整,学生感到盲目;再有,从数据中要得出结论也不易,因此老师必须重视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明确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索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3)乐于参加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学重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

      【教学准备】

      学生: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及光具座若干组;教师:多媒体课件。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2.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并确认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2.能通过生活经验和大量事实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学习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惯性现象的认识,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3.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由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三部分内容组成。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研究力与运动关系的重要实验,做好这个实验并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猜想是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关键。运动和力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直到伽利略和牛顿时代,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不但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而且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人类思维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指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它是整个初、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要让学生完成对它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揭示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有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与生活联系紧密,人们有时可以利用惯性,有时应注意防止惯性给人们带来危害。

      重点: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难点: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

      .教学策略

      首先以水平方向只受阻力作用逐渐停下来的日常生活实际为基础引出两种对立的观点,进一步用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两个伟人来加强这种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核心,在基本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结论。

      通过惯性实验展示运动物体由于惯性而表现出来的现象,以突出惯性维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实质。最后应用所学习的惯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教学资源准备

      斜面、小车、毛巾、棉布、木板、惯性演示仪、多媒体、实物投影等。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知道功的原理。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通过推理、分析与阅读,得出功与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定性关系。

      经历探究功的原理的过程,感知使用机械不能省功的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加强自信,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功的概念及计算。

      2.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对功的原理的探究与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与实验演示,师生互动理解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说出下列词语中的含义:

      功劳、立功XX贡献大功告成、事半功倍XX成效师:在力学上做功的含义是什么?

      板书:功

      .新课教学

      (一)物理学中的功

      师: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作了功。

      多媒体:投影教材插图

      师:两组实验中,分别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生:观察并总结共同点和不同点师:功包含哪些必要因素?

      生:有两个必要因素:首先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第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师:如何判断是否做功?生: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

      师:有哪些情况看似做功,但实际上并不做功?

      生:

      1.有力F的作用,但距离S=0(如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生:

      2.有距离S,但力F=0(如惯性运动)

      生:

      3.有力F也有距离S,但F S(如提一桶水,水平前进)练习(投影):

      1.起重机将货物从地面A点提升到B点,又从B点平移到C点,在这一过程中起重机一直都在做功吗?为什么?

      2.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冰球在光滑的冰面上匀速滑动

      B、小孩用力推箱子,箱子未被推动

      C、学生背着书包站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上

      D、清洁工把一桶水从地上提起

      (二)功的计算

      师:做功是有大小的,做功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投影:

      由图甲可知,用力把一木板提升1米做了一定的功,图乙把同样三块木板提升1米高,拉力做的功与甲相比有什么关系?把一块木板提升3米呢?

      师:讲述物理学中对功的规定,以及公式、单位。功的公式:W = F S W—焦耳(JF—牛顿(NS—距离米(m

      功的单位是:·专业名称为:焦耳” 1J=1N·m有关公式的几点说明:

      1.公式中的各个量WFs均用国际单位

      2.在功的单位中,·才能写成。而力x臂单位是牛·米,不能写成焦。

      投影反馈练习题:

      1、推铅球时,是否做了功?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应是哪个距离?

      2、你爬楼梯时,你是否做了功?力移动的距离应是多少?

      3、用重5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物体,使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前进了20m,拉力和重力各做了多少功?

      (三)功的原理

      师:我们已经知道使用简单机械可省力、省距离、改变力的方向,那能省功呢?启发引导学生猜想。投影:用杠杆、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物体的图示。

      师:要得到不用机械提升物体和利用机械提升物体所做的功,分别要知道什么?怎么得到?通过图示加以说明。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数据?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

      生:思考讨论,在图上指出要测的量。讨论用怎样的方法最简便。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计算收集证据。生:进行计算、说操作步骤,协助教师完成实验。教师总结强调。

      投影练习题:使用自重可以忽略的动滑轮提起50N的重物,人对绳做的功是100J,求动滑轮把物体提起的高度。

      .课堂小结:在学生自我归纳小结后,教师投影小结内容

      力学中的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功=×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即W=F×s注意:F≠0S=0时不做F=0S≠0时不做Fs时不做功。

      3.功单位:1=1×1米,即1J=1N·m

      4.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布置作业

      P107动手动脑学物理1 2 3 4 5板书设计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功=×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即W=F×s

      3.功单位:1=1×1米,即1J=1N·m

      4.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教学反思

      1.“的含义很多,有贡献的意思,还有成效的意思。力学里所说的包含有成效的意思,但它有更确切的含义。新概念引入,学生比较难理解。

      2.在力学中功的概念是怎么定义的?怎样才叫做功?又怎样计算做功的多少?区分日常功的认识和物理学中功的概念。

      3.功的计算,和日常功的计算的差别认识,是难点。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触电的原因,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能力目标

      理论联系实际,能在实际应用中遵守利用安全用电原则.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树立安全用电意识,提升生活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用对话的形式讲述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介绍了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家庭用电安全的有关事项.本节知识学生不但应该知道,而且,应该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生活中能自觉地按照安全用电的要求去做.对话形式加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家用电器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学习和宣传安全用电的知识,既是物理教学的需要,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修课.教学重点

      对安全用电原则的掌握和并能实际应用.教法建议

      本节的教学易采用理论和实际相对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内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教材也编得较为生动活泼,因而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阅读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例如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让学生就教材中难于理解的地方明确提出问题,再由教师归纳后有重点地质疑,最后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家庭和学校用电的实际情况,对照检查有没有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地方,并开展分组讨论.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在本节的教学中,尽可能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节 安全用电

      ()触电及触电的危险.人体是导体,当人体上加有电压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时,人没有感知;当通过人体的电流稍大,人就会有麻电的感觉,当这电流达到810mA时,人就很难摆脱电压,形成了危险的触电事故,当这电流达到100mA时,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因此当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大到一定数值时,就发生触电事故.通常情况下,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照明用电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绝不能同时接触火线与零线.零线是接地的,因此火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也是220V,一定不能在与大地连通的情况下接触火线.()几种触电类型.(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人接触了火线与零线或火线与大地.人误与火线接触的原因.a.火线的绝缘皮破坏,其裸露处直接接触了人体,或接触了其它导体,间接接触了人体.b.潮湿的空气导电、不纯的水导电——湿手触开关或浴室触电.c.电器外壳未按要求接地,其内部火线外皮破坏接触了外壳.d.零线与前面接地部分断开以后,与电器连接的原零线部分通过电器与火线连通转化成了火线.人自以为与大地绝缘却实际与地连通的原因.a.人站在绝缘物体上,却用手扶墙或其它接地导体或站在地上的人扶他.b.人站在木桌、木椅上,而木桌、木椅却因潮湿等原因转化成为导体.避免家庭电路中触电的注意事项.a.开关接在火线上,避免打开开关时使零线与接地点断开.b.安装螺口灯的灯口时,火线接中心、零线接外皮.c.室内电线不要与其它金属导体接触,不在电线上晾衣物、挂物品.电线有老化与破损时,要及时修复.d.电器该接地的地方肯定要按要求接地.e.不用湿手扳开关、换灯泡,插、拔插头.f.不站在潮湿的桌椅上接触火线.g.接触电线前,先把总电闸打开,在不得不带电操作时,要注意与地绝缘,先用测 电笔检测接触处是否与火线连通,并尽可能单手操作.(2)压触电.高压带电体不但不能接触,而且不能靠近.高压触电有两种:电弧触电:人与高压带电体距离到一定值时,高压带电体与人体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导致触电.跨步电压触电:高压电线落在地面上时,在距高压线不同距离的点之间存在电压.人的两脚间存在足够大的电压时,就会发生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触电的危险比220伏电压的触电更危险,因此看到高压危险的标志时,一定不能靠近它.室外天线必须远离高压线,不能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捉蜻蜓、爬电杆等等.()发生触电事故后的措施

      1.如果发目前人触电了,下列哪些措施是正确的?

      A.迅速用手拉触电人,使他离开电线.B.用铁棒把人和电源分开.C.用干燥的木棒将人和电源分开.D.迅速拉开电闸、切断电源.通过讨论要学生明确:处理触电事故的原则是尽快使触电人脱离电源,而避免在处理事故时,不使其他人再触电,因此A.B两项是绝对错误的

      2.如因电线短路而失火,能否立即用水去灭火?为什么?

      要学生明确:不能,因水可导电,会加重灾情.必须迅速切断电源,用砂土、灭火器扑灭火焰.()安全用电原则

      电器设备安装要符合技术要求.不接触高于36V的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电器设备中的绝缘体.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能力目标

      观察实验,认识物体变化,形成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奥秘的兴趣及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1.察实验,认识物体变化,形成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奥秘的兴趣及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物态变化?发生这些物态变化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思考想一想,然后填写下列空白。

      教师:培养复习的好习惯且可以温故知新

      .引入课题

      教师:除了以上四个物态变化,还有没有其它变化吗?

      学生:讨论:还有没有其它物态物态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培养学生的联系实际和探索思维。

      学生:观看新旧灯泡的实物投影,观察、对比灯丝的粗细。

      教师: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质疑。

      明确提出问题:为什么用久的灯丝会变细?

      学生:思考、分析、小组讨论,回答:物体不需要经过液华过程,直接变成了气体和固体。

      教师:直接引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物体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叫升华;物体由气体直接变成固体的过程叫凝华。

      .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

      教师:通过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让学生想想升华和凝华过程需要什么条件?是要放热还是要吸热?引导学生观察物态变化条件。培养学生的联系对比思维。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互逆过程现象,回答:升华过程中需要吸热;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师:播放雾松、冰箱内结霜的图片及冰冻的衣服变干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物态变化现象和过程。

      学生:观察、思考、判断,进一步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教师: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升华凝华明确提出实例。

      想一想: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升华和凝华”,同学们可根据课前收集的信息回答。

      学生:感受、思考、分析、讨论收集到的信息并综合应用联系发散思维,回答:樟脑丸变小、干冰制冷、灯丝变细等是升华;霜的形成、灯泡发黑、玻璃窗的冰花等是凝华。

      教师: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感受物理来源于生活。加深对升华凝华的认识。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科学世界》。让学生阅读科学世界的内容,学生根据所学的物态变化知识来对此现象做出解释。

      学生:分析、小组讨论。

      教师:培养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中的物理学道理,提升学习物理的兴趣。

      .小结

      教师:请学生对照板书进行小结。

      学生:思考,总结归纳本课的主要内容,谈谈学生学习感受。教师: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9

      .教学设计理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需要的是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不但仅要学习物理,更重要的是要探究物理。在探究中明确提出物理问题,在探究中经历并体验科学探索的历程,在探究中将物理学习跟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探究中将物理学习最终归于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将科学探究的要素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使学生在探究中敢于质疑、勇于辩论,在充分交流中比较、筛选出最佳的实验方案。而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的指导作用突显出来,从而使师生互动不再停留在形式上,而有实质意义。这样一堂鲜活的课上完后,学生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收获了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提升。因此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知道浸在(漂浮、悬浮、下沉)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浮力,知道如何计算浮力的大小,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浮力并知道浮力的方向。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2.学习阿基米德善于观察思考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及其方向,会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2.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过程。.实验器材

      演示实验器材:铁架台、重垂线、鸡蛋、食盐水、乒乓球、大烧杯、红毛线、水桶、水盆,准备一组与学生所用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便于学生上讲台演示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器材:橡皮泥、小石块、小木块、铁钉、乒乓球、烧杯(100ml)、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空易拉罐、水槽、细线。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生活中有关浮力的事例:漂浮在水面的轮船、木块、水鸭子、人,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等。引导学生明确提出问题:事例中的轮船、人等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小组合作学习,尝试分析这些现象的原因。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这些现象与浮力有关;不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而且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气体对它的浮力。然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浮力现象,想了解哪些有关浮力的知识,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2.新课教学

      模块一:感知浮力的存在,建立浮力的概念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10

      物理规律(包含定律、定理、原理、法则和公式等)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物理规律的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新课标强调的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搞好规律教学呢?本人自参加工作十几年以来一直从事物理教学工作,对物理规律的教学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现总结如下:

      .了解物理规律的类型

      物理规律可分为三种类型:

      .实验规律

      物理学中的绝大多数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们叫做实验规律。如欧姆定律、焦耳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等都属于这一类。

      .理想规律

      有些物理规律不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但有足够数量的经验事实,如果把这些经验事实进行整理分析,去掉非主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推理到理想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理想规律。如牛顿第一定律。

      .理论规律

      有些物理规律是以已知的事实为根据,通过推理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叫做理论规律。如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经过科学推理而发现的。

      .物理规律教学的基本方法

      在物理规律的教学工程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规律本身,还要对规律的建立过程、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进行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如何应用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为此,对不同的物理规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下面分别对以上三类规律的教学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实验规律的教学方法

      在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物理实验既是归纳物理规律、产生物理假说的实验基础,也是验证物理预言和物理假设的主要依据。观察和实验既是形成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的基础,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方法,而初中物理学科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物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具体方法大致的以下几种:

      1)由日常经验或实验结果进行直接归纳得出结论。如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我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自己晒衣服的体会得出;光的反射定律是通过演示实验得到的等。

      2)先从实验结果或从对实例的分析中得出定性的结论,再进一步通过实验寻求严格的.定量关系,得出定量化的结论。如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时,我先通过演示实验:底部和侧壁有橡皮膜的玻璃管,装满水,观察橡皮膜凸出且底部凸出明显,让学生知道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再进一步实验研究得到它们成正比的定量关系。

      3)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或分析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猜想,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修正自己的猜想,得出结论。如在焦耳定律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两个实验事实:1.灯泡热的发光,而与之相连的导线确察觉不到发热,这说明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有关?2.同样的导线,在并入用电器很多时,就会察觉到导线发热,这又说明了什么?然后利用焦耳定律演示器进行实验验证。

      .理想规律的教学方法

      理想规律是在物理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推理至理想情况而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合理推理法。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在不同表面上做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实验,发现平面越光滑,摩擦阻力越小,小车滑得越远。如果推理到平面光滑、没有摩擦阻力的情况下,小车则将永远运动下去,且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3.理论规律的教学方法

      理论规律是由已知的物理规律经过推导,得出的新的物理规律。因此,在理论规律教学中应采用理论推导法。如物体的浮沉条件由F浮与G的关系可推出ρ物与ρ液的关系。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最后都要在探索的基础上,得到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

      .物理规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排除学习规律的思维障碍

      《新课标》重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学习,学生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已经在原有感情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消极的思维定势,较大程度上干扰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的掌握,限制了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活常识的干扰。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之前,从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一些问题形成了某些观念。这些观念,有的看似正确但往往有一定的片面性,有的更是错误的,那些错误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对学生正确理解物理规律起着严重的干扰作用。例如,在运动和力的关系上,看到有马拉车车才向前运动,有人推桌子桌子才会移动的生活现象,学生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受力才能运动,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能运动的;对于物体在液体中受浮力的问题,看到铁块放入水中就下沉,往往认为只有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到浮力等等。因此,对于物理规律的教学,首先要消除学习过程中有些错的生活。观念的干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设计可直观的实验对错误观念进行排除。

      第二,数学知识的干扰。例如,初中物理电学中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变形为R=U/I,从纯数学的角度考虑,得出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等一类错误的理解,再如力学中密度的数学表达式ρ=m/v,学生也误认为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类似的错误在于学生用纯数学的观念理解物理的概念、规律和思考处理物理问题,而忽视了它们的本质,造成对物理知识的错误理解。

      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防止死记硬背

      (1) 准确呈现物理规律的内容

      物理规律的语言陈述十分精炼和准确,概括程度非常高.在教学中,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要准确,而且对一些关键字词应加以突出,给予适当的说明,以引导学生足够的注意和正确理解,并与其他类似的或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进行比较,建立类比联系.如如牛顿第一定律中一切物体是泛指任何物体,不受力是条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中的字理解是关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可这样理解: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要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如上面提到的对密度的数学表达式ρ=m/v的理解;

      (3)深刻认识物理规律中各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如对液体压强公式P=ρgh,要特别强调“h”的意义:h是到液面的竖直距离。

      (4)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欧姆定律公式I=U/RIUR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而且要注意同时性;

      (5)要引导学生总结物理规律间的相互联系,以便更深入地理解物理规律。如焦耳定律公式与电功公式间的联系与区别;计算液体压强和压力时,要先由公式P=ρgh计算压强,再由F=PS计算压力,注意液体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

      .利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题的作用就是示范性,通过对例题的分析,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步骤,引导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学生学完密度这一节后,可以出这样一题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制的,通过测量铅球的质量和体积,求出铅球的密度,再与纯铅的密度比较后进行判断,得出结论。可以各设计一个典型例题,指导学生利用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训练学生利用物理规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对于重点的物理规律,不但要求学生理解,而且要求会灵活利用,因为掌握物理规律的目的就在于能利用物理规律去解决问题。初中阶段,虽然不要求学生解某些复杂问题,但,也应当要求学生学会利用物理规律去说明和解释有关的现象、解决一些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巩固和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到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地说理和表达能力以及手脑并用独立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此可精心挑选习题,让学生通过适量训练,在实践中总结利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达到提升利用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注意习题要少而精,不搞题海战术.

      .适时组织测验,检查学生利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时、定期组织物理测验,是检查物理规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物理规律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不断总结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能做到举一反三。综上,是我对物理规律教学探索的一些体会。教学是一门创造性艺术,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敢于尝试,大胆改革,才能提升物理规律的教学水平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沪科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八章第三节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之后,学习的又一压强方面的知识。这节课主要讲的是有关气体压强中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教材通过事例、实验引入课题,教材的编排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重视定性分析和实际应用,强调实验探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了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学好本节课,对学生理解大气压的成因、大小及其应用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进一步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指导意义。

      .教学目标

      根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课的编排特点,结合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3)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多而减小,大气压强的大小可以用气压计来测量。

      4)知道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增大而升高。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提升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2)能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

      3)培养物理科学实验探究研究方法3.德育目标

      1)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学习。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了解,物理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身体验到了物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对物理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希望教师能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渴求,希望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锻炼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更希望品尝到成功学习的快乐。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同时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勇气,教会他们发现问题、明确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探究式学习的主角。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选择生动、趣味性强、直观的实验,不但有力地说明大气压的存在,降低教学难度,同时还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2.观察托里拆利实验,说明原理和变化

      3.大气压的转变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与学法:

      (一)、说教法

      1.设计思想本节课总体采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方法。

      全班分为六个学习小组,天才学生与需要帮助的学生搭配组成。课前布置预习任务,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如实验设想、相关网站等,要求学生最后能完成布置的相关的学习任务,在空气的力量的学习中,由各个学习小组展示各自准备的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或事例,教师通过演示或利用网页动画课件设置悬念,用虚拟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判断真假。在后面大气压强有多大的学习中,主要由教师通过实验演示结合课件讲解分析,对教材的重点难点逐个突破。最后出示相关问题进一步拓展研究,达到巩固深化学习的目的。主要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2.教学过程有学生动手实验,在于防止虚拟的网络界面,过度的刺激学生,让学生体会物理的学习是研究客观事物的。安排机动的实验内容班帮助学生学习。

      3.托里拆利的实验学习

      以提供课件为主,学生通过课间的内容,小组讨论,自组学习,大大的提升课堂学习效率,避开了实验操作的繁琐,同时也避开水银的危害。

      (二)、说学法

      学生围绕一个活动主题(即任务、问题),在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下,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探究活动,收集相关的资料,去准备小实验,一切都是在充满激情、怀有极大的兴趣、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的心态下进行,可以想象这时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在探究过程中解决每个问题,学生内心都会充满成功的喜悦,富有成就感,同时更进一步激发他们探求下一个答案的乐趣。这种探究型的学习模式不但使学生基本可以掌握所学的内容,达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精神,提升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了体现,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

      这种学习模式的显著特点,使学生置身于实验探究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由感性认识到实验探究,然后上升到理论分析,最后巩固拓展,回归生活,逐层推进,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体验了从实验中来到实验中去的方法论。

      .主要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提问:

      1.如图(多媒体展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强?(受)

      2.液体内部向什么方向有压强?(各个方向)

      3.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液体受重力,有流动性)

      (二)新课教学

      1.大气压强:问题: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所包围,即大气层,也有流动性,地球上的物体(包含人)都浸在其中。那大气对浸它里面的物体是否有压强呢?说说你的猜想并用你日常所见一些现象来支持你的猜想。引导学生根据日常所见一些现象来支持他的猜想。如:

      1)把一个小小的塑料挂衣钩紧贴在很平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而挂衣钩却不掉下来

      2)只有一个小孔时,饮料罐里的饮料不易倒出

      3)吸饮料时,饮料罐纸盒会变扁

      初步分析讨论出结论:从以上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生活其中的大气对我们应该是有压强的?

      但,纯讨论出的结论是否完全正确呢?因此我们还得从科学实验探究中验证是否有大气压强。科学实验探究:请用给出的仪器,设计一~二个验证是否有大气压强的实验,并解释现象实验1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投入事先准备好的空瓶中,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稍后,鸡蛋被吸入瓶内.

      实验2给茶杯中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发现水和硬纸片都不下落.

      实验3拿一空铁皮罐,放少许水,罐口打开,放到火上将水烧开。水烧开后,注意观察铁皮罐的形状,然后将铁皮罐罐口用盖子盖紧,小心放入盆内,然后用冷水浇铁皮罐,再仔细观察铁皮罐是否有变化?

      实验4取两个挂东西的小吸盘对接,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然后试图拉开吸盘,注意体验拉开吸盘容易吗?

      实验5马德堡半球实验---它第一次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正确结论:由以上的众多实验证明,我们生活其中的大气对我们确确实实有压强。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解释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这厚厚的气体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层。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有几百千米,主要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组成。其中,大部分气体分布在距离地球表面几十千米厚度的范围内。

      交流与讨论:空气有质量吗?

      我们在上一章里已经知道空气的密度是/m3,可见空气是有质量的,空气体积较大时,其质量也是相当大的。同学们试计算充满我们这间教室的空气的质量有多大。

      计算:

      ρ=m/vv=10m×6m×4m=240m3m=ρv=kg/m3×240m3=kg

      我们周围的大气既有质量,同时又要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且有流动性,这几个原因就产生了大气压强。

      2.大气压强的测量

      1)托里拆利实验根据奥托·格里克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但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表明大气压强是较大的。那大气压强有多大呢?

      我们先看看,历史上人们是怎样测量大气压强的?

      1644年,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及其同伴通过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托里拆利是怎样测出大气压强的?

      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

      演示:托里拆利实验(课件演示)

      分析:

      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而管外水银面受到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760mm高的水银柱,就是大气压强跟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p=ρgh=×103kg/m3×10N/kg×=×105Pa

      应用:人的头顶面积约为m2,请计算大气压对头顶的压力为多少?

      (2)测量大气压强的工具:

      水银气压计:优点:精确缺点:不方便携带

      金属盒气压计:原理:优点:使用方便缺点:不精确

      3.大气压强的转变:

      1)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大气压强不断减小。海拔3000M以内,每上升10M,大气压强减小100Pa。

      21个标准大气压=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4.思考:

      1.学过本节后,你对马德堡半球实验,有什么新的推论?

      2.抽水机是靠大气压把水压上去的,抽水机能否一次把水从地面抽上地王大厦的顶楼?

      3.西藏的人们为什么习惯吃烧烤的东西而不习惯汤煮的东西?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的内容(用多媒体给出)

      1.空气受重力的作用且有流动性因此空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

      2.托里拆利实验测出大气压的值等于760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105帕;

      3.大气压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四)、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预习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课本第159页,作业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12

      【学习主题】

      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时间】

      1课时

      【课程标准】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很好的素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运动学和力学知识基础上,首次将力和运动联系起来,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和规律的知识,本课内容在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后面平衡力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教材比较注意科学地编排内容,它把理论联系实际,还把物理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能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本节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安排学生实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第二课时要理解惯性的内容。

      【学情分析】

      通过实验并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它是总结事实,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这方面要注意强调。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4.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评价设计】

      1.通过问题1.2.3.4.5.6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问题7.8.9.10.11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和问题12检测目标3的达成。

      4.通过问题8.9.10.11检测目标4的达成。【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根据学生看到的演示实验,在设置问题,引发深入思考)

      出示斜面、小车演示:

      (1)、用力拉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

      (2)、停止用力,小车停止。

      问题1:什么原因使小车前进?

      问题2:能否说物体运动必须受力?

      问题3: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3)、将小车放到斜面上,放手后让小车滑下。

      问题4:到水平面上后会立即停止吗?问题5:小车能一直运动下去吗?

      问题6: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虽然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拉力,但仍然继续前进,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4)教师总结:学生形成两种不同结论分别代表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运动不需要历来维持。(板书他们的观点)

      问题7: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虽然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拉力,但仍然继续前进;虽然能继续前进,却不能一直运动下去,这是为什么?

      (5)教师总结:阻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教师创设问题,转化成可操作性强的具体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同时,进行了合作、交流、思考,同时知道了自己应支持谁的观点)

      问题8: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让学生充分猜想后,总结:斜面坡度,小车质量,小车起始高度,水平面的阻力。)

      问题9:研究小车在水前进的距离和水平面对它阻力的关系,你应该如何设计实验?

      (学生猜想,小组讨论,分享猜想设计的依据和研究方案。)

      教师总结:利用控制变量法必须让其他因素相同,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即在同一斜面上用同一小车在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分别在不同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进行多次试验。

      选择合理方案,让学生分组进行试验。

      教师根据实验引导学生分析:

      问题10:三个表面相比,哪个阻力最小,哪个阻力最大?

      问题11:小车在木板上运动得最远,在毛巾表面上运动得最近。其原因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阻力越小,前进的距离越远,若表面更光滑,则小车所受阻力更小,前进的距离更远;若表面非常光滑,则小车所受阻力将非常小,速度减小得也将非常慢。

      进一步推理问题12: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以一个恒定的速度永远地运动下去。

      通过比较推理的结果,让学生思考后用自己的话说出实验结论,得到运动和力的关系,并指出自己支持两位谁的观点。

      .教师整合说明(根据推论引出牛顿第一定律,让学生明确它不是实验结论)

      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牛顿第一定律(板书课题)-----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板书内容)

      .教师强调说明:(让学生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一切表明这条规律的普遍适用性,不符合这条规律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不受力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它也包含物体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力的情况,通常把受平衡力看成不受力。

      3总保持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只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两种可能,要改变这种状态,物体必须受力的作用。

      4)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它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来的,但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是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小结【板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13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中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并重视多种方式进行科学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不错的思维习惯。

      结合教学内容,将公式PI2R的呈现做了处理,用阅读探究的方式出台,并以探究卷为桥,完成本次课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与处理】

      电和热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的主体内容是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与电阻成正比。编者的实施建议是根据生活现象发现问 题,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结论,最后将结论应用于生活中,体现从生活走得物理──再从物理走进社会这一新课程基本理念。

      尊重编者的建议,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做如下处理:

      第一环节:打开探究之门。教师组织学生观察电炉子、电饼铛通电时发生的现象,并说出启示,明确提出问题。

      第二环节:探究与发现。

      通过实验探究,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电阻的定性关系;再通过阅读探究;电热功率P与导体的R及通过的电流I之间的关系式。

      第三环节:应用与创新。

      用结论解答课前实验现象,继而再观察多媒体的两个演示实验,根据结论判断实验现象,并加以解释,最后将结论应用于生活。

      第四环节:拓展与延伸。

      让学生用挑剔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明确提出改善意见。并对课堂中一直控制的另一个变量电流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即对于同一个用电器热功率P与电流I的关系探究,使课堂得以延伸……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有热效应,知道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

      3.领悟从生活走进物理,将物理应用于生活这一课改基本理念。

      【教学准备】电池组、带蜡油的铅笔芯、带蜡油的铜丝、导线、探究卷、。

      重点: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难点:PI2R解决实际问题。关键:做好探究实验,认识现象。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师语:请同学观察通电的电炉子和电饼铛,回答它们工作时能的转化。

      学生:电能转化成热能。

      师语:请仔细观察,谈谈你的发现,并明确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学生:可能性的发现和提问(摘选)。

      1.电阻丝很快地发红,电饼铛也很快地热起来,而与之相连的导线却不太热。

      2.为什么电阻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几乎不热。(若学生没有发现,则提示用手触摸电饼挡、导线,发现问题。)

      师语:结合2引思:探究课题──在电流相同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与电阻有什么关系?

      导入中重视从生活走向物理

      .探究与发现(15分钟)

      1.实验与发现。

      目的:探究在电流相同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

      过程:学生根据所给器材操作(参考装置图如下)。

      学生:根据铜丝和铅笔芯上的蜡油熔化的快慢,推断出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热功率P与电阻R的定性关系。

      发现小结:在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功率越大。

      2.阅读与探究。

      目的:了解电热功率P与电流I及电阻R的关系。

      过程:组织学生阅读材料,并分析数据,得出热功率P与电流I及电阻R的关系式。(附阅读卷)

      小结关系式:PI2R

      师再引导:由PUIUIR推导PI2R,根据关系式,用语言描述热功率P与电阻R的关系。

      探究结论: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为热的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此教学目的,首先是放手让学生进行知识总结,突破PI2R这一教学难点;第二是学会阅读探究方法。)

      .应用与创新(2分钟)

      目的:用刚刚得到的结论去解释开课的实验现象。

      (教师给出提示语,学生填相关知识)

      1.过程:以探究卷形式学生解答实验现象。

      师:多媒体大屏幕演示实验。

      师:应用结论指出实验出现的现象,并加以解释。2.将结论应用于生活。

      师语:请你回忆一下,生活中和很多产业中,哪些场合用到了电热器,请说出两个场景及包含的物理原理。

      生:联想。

      师语:利用电热器加热时,我们采用什么办法降低它的温度?

      生:交流,解决问题。

      师语:哪些场合用电器通电时发热,但我们并不希望它们发热?我们采用什么办法降低它的温度?

      生:交流,解决问题。

      师语:若用挑剔的眼光看待被研究的问题,有关这两方面,你有那改善意见。

      生:交流、评估,教师做总结性发言。

      (教师赠语:科学靠我们发现、探究、改善──科学永无止境。)

      (此环节教学目的有三,首先是培养学生联想、解决问题能力;第二是培养学生评估能力;第三是培养学生另一种探究思维程序:通过阅读得出结论根据结论解释某些现象再将这结论应用于生活中将问题做创造性改善、发展。)

      .小结与延伸(5分钟)

      1.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结构。

      2.通过多媒体给出生活中电热危害的实例,学生课后分析原因,找出防止危害的办法;课后设计实验探究电热功率P与电流I之间的关系,要求说出所需要的物品,并画出电路图。

      板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一等奖】相关文章:

《小毛虫》优质教案 小毛虫教案详细09-11

小毛虫听课心得 小毛虫听课心得感悟09-11

《小毛虫》教学反思 《小毛虫》教学反思与评价09-11

在打磨中成长,在历练中化蝶 ——小毛虫的教学反思09-11

小学语文下册《小毛虫》第一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毛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09-11

关于初中物理的教学设计范文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09-11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一等奖09-11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压强备课09-11

初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手写板09-11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09-11

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设计 中学物理学科教学设计09-11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一等奖 初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09-11

初中物理《力》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力优秀教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