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庖丁解牛》课堂 教学设计 庖丁解牛教学重点

时间:2023-09-15 04:08:01 文档下载 投诉 投稿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庖丁解牛》是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选取诸子学说及古代史籍的著名篇目,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思考其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庖丁解牛》从选修课文变为必修课文,且提前至高一年级,体现出新课标对中华文化重要思想及理念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庖丁解牛》是庄子寓言杰作之一,虽然删改后篇幅不长,注释详尽,但要在实际教学中做到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道家思想,感受庄子散文之美,并体味其中蕴含的深邃哲意,依然存在一定难度。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庄子的《逍遥游》和《秋水》节选,对庄子善用寓言说理有所了解,再加上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础,这为《庖丁解牛》的学习提供了理解能力上的支撑。但《庖丁解牛》生字词较多、哲理内涵较复杂,部分学生可能对这类有一定难度的文言课文缺乏学习热情,甚至产生排斥心理。所以,教学中首先仍应该解决课文的理解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文本内涵的探究。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社会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设计思路]

      《庖丁解牛》是一个有人物、有情节、有对话的小故事。虽然是两个人的对话交流,但主要是庖丁在说,文惠君只讲了两句非常简短的话。可以将文惠君之言作为教学切入点,先围绕文惠君之“惑”进行探究,再围绕文惠君之“得”深入拓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勇敢说出自己的见解,甚至辩驳交锋,使课堂不仅存在师生交流,更有活跃的生生互动,重视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1. 理解文意,感受庄子散文特色及语言之美。

      2. 通过诵读体悟、合作探究,增强学生思辨能力,领会含蓄深远的寓意。

      3. 体会“养生之道”的内涵,初步了解道家思想的文化价值,并思考其启示和现实意义。[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意,了解庄子散文特色及课文寓意。

      难点:理解“养生之道”的内涵,能够结合实际思考社会、感悟人生,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援引旧知,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逍遥游》和《秋水》中的部分名句,请一两名同学结合课前预习所得,简单谈谈自己对庄子或其作品的了解。教师适当补充。

      明确: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其文想象丰富瑰丽,语言优美灵动,常常把艰涩抽象的道理说得生动易懂。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引出对庄子寓言杰作之一《庖丁解牛》的学习。

      (设计意图:联系之前所学庄子名篇,从学生熟悉的课文和知识点切入,尽可能消除学生的畏惧、排斥心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检查学生预习效果,培养学生自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初读:梳理字词,整体感知

      1. 一个小组齐声诵读,结束后其他学生发言纠正。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总结并强调重要字词的正确读音及意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识课文,积累文言文新知,把握教学重点;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之间产生交流,帮助进行记忆,增强学习效果。)

      2. 全体学生自由诵读全文,结合课本注释,思考问题:文章讲了什么故事?故事中出现两个人对话,两人交流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文惠君见到庖丁解牛,询问如何做到技艺如此高超。

      (设计意图:既是巩固学生正确诵读,又是培养学生总结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

      三、探究:任务驱动,合作探讨

      幻灯片展示: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一)技艺高超的表现

      文惠君对庖丁发出了“(你解牛的)技术怎么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的疑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思考以下问题:(要求尽量用原文回答)

      1. 文中是如何描绘庖丁的解牛场景的?

      2. 解牛的真实场景必定十分血腥污秽,为何不描绘解牛的实况呢?

      3. 为何称“解牛”,而不是“宰牛”或者“杀牛”呢?

      明确:

      1. 动作美:触、倚、履、踦;音乐美:砉、騞;整体美: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2. 对实况避而不谈,是为强调解牛过程之流畅优美,从而突出庖丁技艺之出神入化。

      3“ 宰”与“杀”是血腥和残忍;“解”是技法,是艺术,是情怀,是境界。“解”牛的庖丁可以视为艺术家,携高超技艺登大雅之堂。

      (设计意图:感受庄子的散文特色及语言之美;抓住教学重点,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文意;学生分组探讨,追问思索,不断靠近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技艺高超的原因

      请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庖丁解牛的技艺是怎样变得如此高超的?

      明确:“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从“所见无非牛者”到“未尝见全牛也”,再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的解牛技艺经历了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不仅需要自身反复练习,熟能生巧,更是一个追求“道”的过程,要遵循规律,顺应自然,讲究“依乎天理”和“因其固然”,方能达到解牛时“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的境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庖丁解牛技艺高超的原因,为后面的“拓展”环节奠定基础;关注个性化解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之间互相补充,生生互动。)

      四、拓展:挖掘文本,关注内涵

      幻灯片展示: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学生齐声诵读全文,以小组为单位探讨问题:(请小组推选代表发言陈述)

      1. 文惠君为何会感叹“得养生焉”?庖丁之言仅仅是解牛的经验吗?“刀”和“牛”分别比喻了什么?

      2. 结合自身学习生活经验,我们能够得到哪些启示?

      明确:

      1. 庖丁一席话让文惠君领悟了“养生”之道,可见“解牛”与“养生”存在内在联系。牛比喻社会,刀比喻人。解牛离不开刀,如果像“良庖”“族庖”那样去“割”和“折”,不按牛的天然结构解牛,刀就无法长久保全,需要“岁更”和“月更”。庖丁一把刀用了十九年之久,“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是因为他掌握了牛体的构造,谨慎对待会有损刀刃的筋骨交错聚结之处。正如人要学会在复杂的社会里安身立足,就要善于发现和总结规律,尊重和遵循规律,避开矛盾之处。

      2. 注重实践,勤于练习,甘耐寂寞;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社会才能秩序井然。

      (设计意图:关注本课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养生之道”的内涵,并结合实际思考社会和人生;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团队精神、合作意识。)

      五、反馈: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 课堂总结:

      教师在学生自主总结、提问之后补充、答疑。

      2. 课后作业:

      有人说,庄子的“养生之道”是消极避世的,是在主张自保,逃避责任,没有多少学习借鉴的价值。结合今天的学习收获和感悟,对此言论谈谈你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作文。

      (设计意图:打开思路,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检查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合理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庖丁解牛》课堂 教学设计 庖丁解牛教学重点】相关文章:

《庖丁解牛》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庖丁解牛评优课教案09-15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共 庖丁解牛公开课教案09-15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 高中庖丁解牛教学设计09-15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原文09-15

庖丁解牛教案 庖丁解牛教案ppt09-15

《庖丁解牛》最新教学设计 庖丁解牛教案ppt免费下载09-15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庖丁解牛》课堂 教学设计 庖丁解牛教学重点09-15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微格09-15

王安石《元日》教学设计 古诗元日王安石教案09-15

元日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部编版元日优秀教学实录09-15

古诗《元日》优质课教学设计 元日古诗教材分析09-15

小学二年级语文《元日》教案 元日课文教案09-15

《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09-15